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基地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7.53亿人次,同比增长12.5%,在全国排第5位;实现旅游总收入8355.7亿元,同比增长16.5%,在全国排第8位,与2015年比接待人数和收入均前进3位。今年1—10月,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6.7亿人次,同比增长10.01%;实现旅游总收入7591.97亿元,同比增长15.60%。当前,湖南旅游业正处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把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贯彻到旅游工作的各个方面,力争到2020年全面实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国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万亿产业的目标。
着力于集中民力,打造旅游发展提质平台。人民是推动发展的主体。发展旅游业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要通过提高认识、搭建平台、优化环境,激发民众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氛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会;调整产业领导小组组织框架、工作职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全域旅游发展重大问题;充分运用各种载体和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旅游业的思路举措和扶持政策,宣传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真正形成政府鼓励、社会支持、民众参与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引导。旅游投资商在创业的初始阶段,需要政府加强引导、扶持、保护,提高旅游市场主体“成活率”。组建文化和旅游投资集团,对全省核心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支持旅游企业通过整合资源、技术创新、兼并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力引进国际知名旅游服务商、旅游电商、旅游金融企业等,积极引导同类企业、同类产业、同类产品向湖南集聚,走集约化、区域化发展之路。完善制度。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高度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旅游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使民众参与发展旅游业热情竞相迸发。积极顺应综合产业综合抓的特点,建立旅游市场综合管理机制,制定旅游市场监管责任清单,推进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等建设。理顺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确需使用建设用地的,积极探索实施“点状供地”模式。
着眼于满足民需,提升旅游消费整体水平。满足人的愿望和多样性需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根据游客的价值取向、消费需求发展旅游,增添湖南旅游魅力,提升旅游消费水平。大力宣传促销吸引人。旅游经济是一种嗓子经济,不仅要打扮得靓,还要吆喝得响。开展以“锦绣潇湘”为总品牌的区域品牌、地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人物品牌等系列品牌营销,持续投放“锦绣潇湘、伟人故里——湖南如此多娇”旅游形象广告,深入开展“锦绣潇湘”走进“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创新举办品牌旅游节会,将旅游宣传、旅游招商纳入省级重大经贸活动内容。加强对沿线客源市场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重点客源市场的营销。研究制定加快入境旅游发展的政策。打造精品项目留住人。重点打造20个4A以上文化旅游景区、30个文化旅游产业园、30个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县、100个文化旅游名城名镇名村、50个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可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使湖南成为国内外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胜地。注重增加娱乐欣赏和主体参与设施,使“景区”变成“乐园”,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健全市场功能服务人。加快建设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游客集散点及停车场、自驾营地建设,重点支持鼓励长沙、张家界等地高标准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交、旅游观光巴士线路。以“厕所革命”为突破口,推动景区景点完善内部道路“微循环”、旅游厕所、标志标牌等配套基础设施。支持发展“互联网+旅游”模式,建设具有湖南特色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使游客尽享旅游之便、消费之乐。
致力于实现民享,扩大旅游产业带动效应。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把对发展旅游的认识从一般的满足消费需求升华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高度,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环保为先,改善人居自然环境。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尽早谋划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智慧旅游、旅游人才等专项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全省旅游发展。强化旅游规划的执行力,杜绝重复开发、无序开发等浪费破坏旅游资源的现象。特别是要加大对旅游景区的环境整治力度,搞好垃圾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保护景区、景点野生动植物资源,让人民群众共享宜居宜游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为魂,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有效提升和深入挖掘传统村落、文物遗迹、非遗文化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等文化产品的旅游体验和价值功能,进一步拓展剧场、演藝、动漫等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提升文化层次,丰富文化内涵。积极引领文化旅游发展,使游客在参观景区中感受文化的氛围,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民生为重,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结合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和乡村旅游创客行动计划,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水利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新产品,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休闲乡村。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培育建成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村、乡村旅游创客基地、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带动景区周边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业,实现旅游致富。
立足于维护民权,优化旅游市场服务环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体到旅游工作中,就是要大力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营造安全、有序、诚信的旅游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游客权益,使旅游成为和谐湖南的窗口。创建平安旅游。坚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落实“属地监管”“一岗双责”工作机制和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联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黄金周、节假日为重点加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将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落实事故报告、台账和信息报送制度,提高应急救援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安全事故防范意识。建设诚信旅游。全面落实《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办法》,开展“诚信旅游湖南行”活动,构建湖南诚信旅游服务管理系统,继续做好旅游团队用票保障工作,开展“零负团费”、虚假广告、欺客宰客等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假导”“野导”等违规行为,严厉打击无证照和超范围经营行为,不断提升旅游市场诚信度。推进文明旅游。实施全域文明创建,加强旅游安全检查和文明旅游宣传,建立文明旅游志愿者队伍,倡导旅游志愿者服务,开展全省旅游行业文明旅游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为全域旅游创造安全文明环境。在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开展“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个个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风景”的创建活动,创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
着力于集中民力,打造旅游发展提质平台。人民是推动发展的主体。发展旅游业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要通过提高认识、搭建平台、优化环境,激发民众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氛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会;调整产业领导小组组织框架、工作职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全域旅游发展重大问题;充分运用各种载体和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旅游业的思路举措和扶持政策,宣传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真正形成政府鼓励、社会支持、民众参与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引导。旅游投资商在创业的初始阶段,需要政府加强引导、扶持、保护,提高旅游市场主体“成活率”。组建文化和旅游投资集团,对全省核心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支持旅游企业通过整合资源、技术创新、兼并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力引进国际知名旅游服务商、旅游电商、旅游金融企业等,积极引导同类企业、同类产业、同类产品向湖南集聚,走集约化、区域化发展之路。完善制度。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高度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旅游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使民众参与发展旅游业热情竞相迸发。积极顺应综合产业综合抓的特点,建立旅游市场综合管理机制,制定旅游市场监管责任清单,推进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等建设。理顺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确需使用建设用地的,积极探索实施“点状供地”模式。
着眼于满足民需,提升旅游消费整体水平。满足人的愿望和多样性需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根据游客的价值取向、消费需求发展旅游,增添湖南旅游魅力,提升旅游消费水平。大力宣传促销吸引人。旅游经济是一种嗓子经济,不仅要打扮得靓,还要吆喝得响。开展以“锦绣潇湘”为总品牌的区域品牌、地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人物品牌等系列品牌营销,持续投放“锦绣潇湘、伟人故里——湖南如此多娇”旅游形象广告,深入开展“锦绣潇湘”走进“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创新举办品牌旅游节会,将旅游宣传、旅游招商纳入省级重大经贸活动内容。加强对沿线客源市场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重点客源市场的营销。研究制定加快入境旅游发展的政策。打造精品项目留住人。重点打造20个4A以上文化旅游景区、30个文化旅游产业园、30个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县、100个文化旅游名城名镇名村、50个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可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使湖南成为国内外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胜地。注重增加娱乐欣赏和主体参与设施,使“景区”变成“乐园”,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健全市场功能服务人。加快建设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游客集散点及停车场、自驾营地建设,重点支持鼓励长沙、张家界等地高标准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交、旅游观光巴士线路。以“厕所革命”为突破口,推动景区景点完善内部道路“微循环”、旅游厕所、标志标牌等配套基础设施。支持发展“互联网+旅游”模式,建设具有湖南特色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使游客尽享旅游之便、消费之乐。
致力于实现民享,扩大旅游产业带动效应。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把对发展旅游的认识从一般的满足消费需求升华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高度,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环保为先,改善人居自然环境。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尽早谋划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智慧旅游、旅游人才等专项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全省旅游发展。强化旅游规划的执行力,杜绝重复开发、无序开发等浪费破坏旅游资源的现象。特别是要加大对旅游景区的环境整治力度,搞好垃圾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保护景区、景点野生动植物资源,让人民群众共享宜居宜游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为魂,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有效提升和深入挖掘传统村落、文物遗迹、非遗文化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等文化产品的旅游体验和价值功能,进一步拓展剧场、演藝、动漫等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提升文化层次,丰富文化内涵。积极引领文化旅游发展,使游客在参观景区中感受文化的氛围,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民生为重,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结合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和乡村旅游创客行动计划,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水利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新产品,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休闲乡村。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培育建成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村、乡村旅游创客基地、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带动景区周边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业,实现旅游致富。
立足于维护民权,优化旅游市场服务环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体到旅游工作中,就是要大力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营造安全、有序、诚信的旅游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游客权益,使旅游成为和谐湖南的窗口。创建平安旅游。坚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落实“属地监管”“一岗双责”工作机制和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联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黄金周、节假日为重点加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将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落实事故报告、台账和信息报送制度,提高应急救援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安全事故防范意识。建设诚信旅游。全面落实《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办法》,开展“诚信旅游湖南行”活动,构建湖南诚信旅游服务管理系统,继续做好旅游团队用票保障工作,开展“零负团费”、虚假广告、欺客宰客等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假导”“野导”等违规行为,严厉打击无证照和超范围经营行为,不断提升旅游市场诚信度。推进文明旅游。实施全域文明创建,加强旅游安全检查和文明旅游宣传,建立文明旅游志愿者队伍,倡导旅游志愿者服务,开展全省旅游行业文明旅游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为全域旅游创造安全文明环境。在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开展“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个个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风景”的创建活动,创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