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安徽省78个气象台站1961—2009年的气象资料和作物资料,对农田水分供需状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安徽省一季稻本田生长期总需水量自北向南逐渐增加,同时降水充足,沿淮和淮
【机 构】
: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安徽省气象局重点业务建设项目“安徽省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2010年度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淮河流域主要农作物旱涝损失精细化评估技术”(GYHY20100602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安徽省78个气象台站1961—2009年的气象资料和作物资料,对农田水分供需状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安徽省一季稻本田生长期总需水量自北向南逐渐增加,同时降水充足,沿淮和淮河以南的绝大部分地区多数年份农田水分供给充足有余;而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与一季稻相反——自北向南逐渐减少,这主要受冬半年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加之降水量普遍不足,冬小麦主产区农田水分供应不能满足小麦生长需要,尤其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亏缺十分严重。
其他文献
利用卫星数据分析了我国全境及不同区域对流层臭氧(O3)柱含量1979--2005年全年和不同季季的长期变化趋势,及不同季节对流层O3柱含量与南方涛动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流层O3柱含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提供的耦合模式对比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地球系统模式(ESM)较之以前增加了较为复杂的碳循环,即在原有的全球大气耦合海洋环流模式(AOGCMs)中,把大气与陆地和
利用塔里木盆地周边27个气象站1961—2006年逐月平均气温和塔中气象站1999--2006年逐月平均气温资料,同时选取1961—2006年NCEP/NCAR2.5°×2.5°经纬度距地表2m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