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和胱抑素C对脑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rou1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血清D-二聚体(D-D)和胱抑素C(CysC)水平对脑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病人107例为研究对象,并随访术后2年内病变脑血管再狭窄发生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将病人分为再狭窄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时血清D-D及Cys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二者对再狭窄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2年时间内,107例中出现再狭窄28例(26.17%)。再狭窄组术后1个月时血清D-D及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病人血糖变异水平与并发症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9年10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OPCABG围术期应用IABP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病人术前、术中、术后血糖、平均血糖、血糖变异(GluSD)、严重心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结局。将所有入选研究病人按照术前、术中、术后血糖及血糖平均值按诊断标准11.1 mmol/L分组,血糖变异以及术后血糖变异率的中位数分组,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Logist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及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人133例为冠心病组,再根据Gensini评分进一步分为轻度病变组与重度病变组。另选取同期就诊于同一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非冠心病病人5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GG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GGT低于冠心病组,对照组TBIL、D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颅脑创伤(TBI)病人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9年9月绵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TBI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28 d预后结局分为死亡组(21例)和存活组(71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以及凝血指标,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TEG指标和传统凝血六项指标对TBI病人术后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瞳孔对光反应、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与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论文以石油钻机井口钻柱冲卸扣和旋扣机械化作业设备—铁钻工冲扣钳壳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力学分析计算结果,基于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对冲扣钳壳体的重要组成板件进行参数化的建模,建立了壳体重要零件的结构优化数学模型,在不改变冲扣钳壳体各零件之间的配合的前提下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冲扣钳壳体尺寸参数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同时对零件尺寸进行了敏感度分析。通过轻量化设计,在满足工作要求及强度和刚度条件下可将自重相对减小11.2%,减少了材料成本,为铁钻工冲扣钳的设计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深入进行活塞-缸套组件的减摩研究,对于提高和改善内燃机机械效率与整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振动减摩在活塞-缸套组件上的可行性,通过引入缸套表面振动变形,构建了活塞-缸套组件的改进润滑模型,对附加振动引起的缸套减摩现象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基于摩擦测量试验机和高频激振设备搭建了内燃机摩擦测量试验台架,对不同超声激振工况下活塞-缸套组件的减摩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施加参数合理的超声激振能够有效降低活塞-缸套组件间摩擦力。
总结中医预警因素的概念与分类、中医预警因素在风险预后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中医预警因素的选择思路与方法。目前,有关中医预警因素的含义与分类尚不清楚,选择应用比较混乱。基于中医发病与演变的病理本质,中医预警因素的选择应以中医证候学要素为主,即证素是预测疾病发病的风险因素,证候是预测病人不良结局的预后因素,文献调查、流行病学研究、统计分析等是中医预警因素的选择方法。
机械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受到不确定因素的扰动,输出的质量参数产生变差,导致质量特性鲁棒性低。为解决该问题,对机械产品设计阶段的不确定性约束进行研究,建立了QCSP模型对质量参数进行鲁棒性优化。先将产品参数设置为存在性和普遍性变量,引入不确定性约束,其次设定满足设计者偏好的鲁棒性指标,采取NSGA-Ⅱ算法在可行域搜索获得Pareto优化解,并计算熵权选出最优。最终通过对机械压力机的质量参数鲁棒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微创技术的发展以及围术期高效抗凝药物的应用,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成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如果对假性动脉瘤不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治,有可能发生动脉瘤的破裂、血栓栓塞,以及由此引发的临床相关肿胀、压迫等严重后果。既往临床多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假性动脉瘤,但这些方法创伤大、临床并发症多,因此,微创技术逐渐应用于假性动脉瘤的治疗。
目的观察芪参还五胶囊联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青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及协作医院就诊并确诊为颈性眩晕的青年病人102例,依据临床治疗策略分为针灸组及联合组,每组51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针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联合组在针灸组基础上加用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两侧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管内皮因子、炎性因子水平表达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多系统损害为主要临床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50%的SLE病人可有心脏受累[1]。但窦性心动过缓在临床上很少受到重视[2]。仅国外有散在的个案报道。本研究报道6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发病机制及预后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