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FIDYRS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有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的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一、创设历史学习情境
  历史体现的是过往人、事、物以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来看,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自主探究动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预先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或语言、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一)问题导入
  历史具有时序性特征,因此历史课程中的内容设置也体现了前后内容相互联系这一关系。教师在新课的教学中需要联系上节课或之前学过的旧知,以提出探究式问题的方式进行导入,使学生在回顾和巩固旧知的基础上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便于新课教学的开展。例如,在“秦统一中国”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先前学习过的“商鞅变法”等知识,引出问题:秦始皇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国家分裂,采取了哪些措施?通过该问题使学生回想之前学过的春秋战国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学生在搜集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能从更多的方面重新思考秦始皇在秦朝建立后为维护统治秩序而施行的相关措施。
  (二)创设历史情境
  通过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教学主题相契合的历史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特有情境中通过自身观察、思考和自主探究达到判断事物、理解其内涵以及把握事物之间联系的目的。如在“秦统一中国”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展示一组或几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思考,了解其中反映的历史事实,并结合之前所学知识探索历史事件背后的东西。如通过“万里长城”和“兵马俑”两幅图,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从图片中可以发现什么?首先,从兵马俑整齐划一的队列和庄严宏伟的阵容中,可以联想到当时秦朝军力的强大,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其强盛的实力;其次,从绵延不断、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也可以看出秦朝国力的强盛以及当时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敌对关系。
  二、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在历史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而教师也应抓准时机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进发,通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和自主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以问题为导向,在教材和课外教学资源中进行搜集、分析和整理,最后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归纳的过程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例如,在“抗击八国联军”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并了解教材中展示的有关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即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深、教会势力的沉重压迫、清政府腐败无能体现出的避祸心理等等。而在讲解义和团运动发展过程时,其中的重难点就是认定该运动的性质以及如何做出合理的评价,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从“扶清灭洋”的口号可以看出,他们对清政府和侵华势力的态度分别是什么样的?提出问题后,教师通过网络上搜集的资料帮助学生进行了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了有关义和团训练或练功的图片后,学生除了对义和团成员在战斗中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可歌可泣的精神感到赞叹以外,还应该意识到同西方列强的军队相比,义和团成员在武器装备、军事训练、战斗技能等方面极为落后。学生通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培养了分析问题、搜集资料、信息加工、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师生协作,分组探究
  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学生通过小组共享学习资源,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也需要教师针对各小组的实际情况提供理论及具体方法上的帮助。
  (一)设计问题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活动,以求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和创造能力。例如,在“隋唐时期”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以“隋唐两朝对外交流活跃的主要原因”这个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从两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政策等多方面进行思考,以表格的形式,通过运用多媒体进行填写和完善。
  (二)启发引导
  教师给出问题后,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分组交流,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也会积极地参与其中,针对不同小组出现的不同问题或分歧适时提供理论或方法上的指导,并适当提供一些个人观点,以供学生思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较难解决的问题,教师要不厌其烦,加以点拨和启迪,避免出现过于激烈的争论现象。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一言堂”局面,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有效提高,有助于其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
  四、归纳反思,深化拓展
  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应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概念感到不明白或是掌握得不牢固的地方进行完善,便于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而学生则需要通过自评或互评的方式总结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思想观点,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构建起对问题的准确认识和理解。例如,在“三国鼎立”中,教师对曹操与孙刘两大阵营的实力对比进行填充后,通过多媒体详细地展示军力、地理、人物等方面的资料,引导学生总结曹操失败的根本原因,从而真正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经验教训。最后,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对其中出现的时间、人物等信息和多媒体中呈现的形势图进行整合,明确三国具体信息,增强直观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把握。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相较于传统教学,通过探究方式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启发,同时构建起了和谐的教学氛围。
  (责编 侯 芳)
其他文献
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是世纪之交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大会,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我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除人大将审
[目的]:观察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快诱导+无通气(1min、1.5min、2min)方案用于择期手术麻醉诱导,并与芬太尼-依托咪酯-罗库溴铵快诱导+无通气方案用于急诊手术作比较,探讨两者
从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看,不少生物教师都将微课教学模式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在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每一位生物教师进行探索和改进,以全面发挥微课教学模式的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生物知识技能。我将结合教学经验,就巧用微课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将微课引入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意义 
期刊
结合国内外对壳聚糖在溶液性质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壳聚糖的分子量、乙酰度和溶液的离子强度3个方面,探讨了它们对壳聚糖在稀溶液中的分子构象所产生的影响,并从分子间和分子内
信息技术是一个新兴的课程,由于信息技术不是中考的考试科目,属于拓展学生知识技能的一个基础性学科,很多学生都把信息技术课当成消遣,觉得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电脑,所以这门课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要从多方面找出原因,优化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够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在当前小学的教育理念中存在着信息教育认知
期刊
本文介绍一种架构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之上的智能化综合信息网 ,实现室内远程防盗、呼救、煤气泄露探测和自动关断、家电控制、电梯监控、水箱监控以及室外监控、因特网浏览
一天早晨,卡耐基去办公室的时候,发现一辆被撞毁的车子堵住路线,使得运输陷于混乱。最糟的是铁路分段长不在。 卡耐基该怎么办呢?最保守的办法便是什么也不干。因为只有铁路
“中国广告年度大奖”是为表彰中国地区当年广告与媒体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而设立的重大奖项,每年在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的颁奖晚宴上进行隆重颁奖。大奖由中国第一本广告专业杂
文章从以下两部分展开叙述:  第一部分  家族聚集性脑卒中相关BST-2、SNCG及CDKN1A基因的关联研究  目的:  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认
近日,《秘书工作》山东通联站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今年8月在济南召开的中办秘书局《秘书工作》全国通联站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就1999年度《秘书工作》的组稿和征订发行作出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