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的诗歌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wi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仓央嘉措既是藏教活佛,第六代达赖喇嘛,也是藏族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富含多重主题,表现了对佛教法性的底蕴比较悠远深刻的理解。他的诗作可谓是由世间法的绚丽多彩通向出世间法的庄严华贵的一种桥梁。本文通过对仓央嘉措诗歌中的“月”意象的赏析,来具体分析仓央嘉措诗歌对法性空描述的深入浅出,对世间情谊分析的入木三分,以及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关键词:仓央嘉措;月亮意象;象征意义
  仓央嘉措一位有着传奇经历且富有才情的诗人,也只有如此特殊的人才能够写出一首首让我们每读一遍都有感动在心里氤氲的诗,事实也是如此,仓央嘉措作为藏传佛教历代达赖喇嘛中一位很特殊的人物,他既是活佛也是特殊的爱情诗人,他用他的诗歌表现了他短暂而传奇一生的爱與憎、 苦与乐、 行与思、 感与悟,用简单的句子叙述着自己的故事,表述着自己的情感!
  本来不应该是十五岁成为达赖喇嘛作为仓央嘉措一生的转折,他应该在比如六岁就被认定为继任者。在“坐床”之前,西藏实际执政者拉藏汗一直通过各种阴谋手段,拖延仓央嘉措“坐床”的时间,使得自己有资格一直一直执政下去。然而当仓央嘉措在其他喇嘛的拥戴下,“坐床”之后。拉藏汗就要使用别的诡计了。仓央嘉措那些写佛法法性空的诗句,特别是一些以男女感情來比喻的诗句,自然成为拉藏汗攻击他的最好借口。然后他被传为一位对感情有很大唱咏的诗人。这也被普通的藏民所理解,所接受。但实际上,作为政治人物,仓央嘉措的这些诗歌,有更深刻的宗教内涵,却往往被人忽略了。本文无意深入探讨这些诗歌在佛教上真正的指代对象。只是说,单纯理解为像宋词里部分写情感的词,是不符合作者本意的。虽然诗歌写出来后,有西方流派认为就是观众有权力来随意解说和理解,增加诗歌本身的厚度和内涵。但是除此以外,作者本身的意思,也是不能忽视的。作者提供的灵感的背景,直接和诗歌本身表达的精神层面,有最直接最本真的关系,不可忽略。月这个意象,历来在禅宗的一系列著述中有表述,比如有月印万川之论,有《指月录》。月是个独特的意象,表征着对比于无明的明境界,表征着明心见性的觉悟境界,表征着真理的化身。这样,我们对于诗歌的立意就至少远超出拉藏汗对仓央嘉措故意贬低的水平,远超出那种男女感情的范畴。虽然在藏民的歌曲里,以他的诗歌为歌词的时候,并没有达到上述那种打破无明寻求明心见性的那种境界,但本文为完整理解月这个意象起见,是有必要说明此点的。
  一方面当作为普通藏民的身份只能变为幻影,作为格鲁派领袖的担子又那么沉重。此时的仓央嘉措,诗句里自然描绘了大量宗教生活的禁锢,宫廷生活的森严,经典学习的繁重。然而,就像他那首著名的诗歌写的:“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这里,作为王的职责的句子,还是放在前面的,作为情郎的形象,流浪儿的形象则放在后面,他要表达的是一个亲民的王,也字里行间暗示,对拉藏汗篡夺权力,隔绝他和黎民关系的那种强烈不满。
  仓央嘉措所写的的诗歌中蕴含各种意象,有诸如蜜蜂、玉兔、画眉之类的动物意象;也有好似柳树、桃花、垂杨之类的植物意象;更有月亮、白霜、冰雪这样的自然意象;还有因其达赖身份所特有的诸如梵经、如来、三宝之类的佛教意象。这些意象遍布于仓央嘉措的诗歌中,并且大多数并不重复,唯独“月亮”意象被不断重复使用,可见仓央嘉措对“月亮”这个意象最为情有独钟。古往今来“月亮”这一意象频繁出现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诗人们都借以“月亮”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仓央嘉措喜爱月亮,在他心目中,“月亮”这一意象是他生命中的某种寄托,渗透着他对世间一切情愫的了悟。
  一、月,思乡之情
  初三的月儿弯,银光洒漫天;
  请对我发个誓言,要像十五的月亮那样圆。
  初三的月牙儿还在夜空中挥洒银光,仓央嘉措却希望时间可以快一点来到十五的月圆之夜,表达出了他思念故乡及渴望团圆的情感。仓央嘉措在成为第六世达赖喇嘛后久居布达拉宫远离父母,远离家乡,远离心爱的姑娘,每当在无垠的夜色里,在高墙深院里,看到皓月当空,皎洁圆满,而自己却无法与家人团圆,只能借以月亮思念远方的亲人,推测他们是否安好,怀着一种期待,期待可以回到故乡,期待可以与家人团圆,与情人相聚。“诗仙”李白也曾写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翘首凝望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低头想起家乡的亲朋好友、父老乡亲和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诗人把对“月”的寄托表露的直白无疑,把对故乡的思念表达的淋漓尽致。再如唐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思绪,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他们与仓央嘉措生活在不一样的环境下,但却一样以“月亮”寄托着思念家乡,期盼团圆的情愫。
  月是故乡明,人人都热爱着自己的故乡,眷恋故土乃人之常情,仓央嘉措亦是一个普通人,“坐床”后生活的压抑与黄派教义的束缚,更使其怀念家乡的自由,但他无法回到家乡只能在高墙深院中望着夜空中那一轮明月,思念着远在天边的故乡,“月亮”意象成为他唯一可以思念故乡的寄托物。
  二、月,相思之情
  “月亮”意象较早进入诗篇,是《诗经》中的《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俏兮。”简介而优美的诗行里,陪伴月光的是一位满腹伤感的女子,这位青春少女抬头望月思念着远方的人儿。千年后同样的月亮下陪伴月光的变成了藏族的第六世达赖喇嘛,这位富有才情的诗人。
  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亮;
  未嫁少女的脸庞,浮现在我的心上。
  这是仓央嘉措诗歌中流传最广最著名的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已有情感寓于其中,后两句抒情,情真意切,缠绵悱恻。在仓央嘉措的心目中月亮是绝美的,他看到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心上人的容颜便浮现在他的心头,心上人在仓央嘉措心中就像皎洁的月亮一样纯洁无暇、妩媚柔情。表现了仓央嘉措对心上人美好的相思之情,朦胧中相思点点,借用月亮,很好的传达了两人之间真挚纯洁的爱情。如同孟郊在《古别怨》中所写的:“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在与恋人分别后,相思之情能与谁人说,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天涯两地共赏一轮明月,寄托那无尽的相思与愁苦。在明朗月光下互相想念的是他们真切、坚贞的感情。张九龄也在《望月怀远》中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轮皎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遥隔天涯的人儿,是否在望月思己。诗人也由景入情,写出了恋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时的怀远之情,表达着他沉着缠绵而不见感伤的情感。仓央嘉措也一定是在皎洁的月光下看到了恋人思念的脸庞,才能写出如此动人的诗词。
  月是怀恋,是相思,是分隔两地无法相见的有情人们在深夜唯一的寄托,是仓央嘉措思念心上人时的唯一陪伴,诗人只能把这种思念化为最深挚的情与爱,化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凄美祝愿。
  修改,进而再进行批改,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经过几次修改,学生的作文会有一个质的改变,在修改过程中,学生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在平时的写作中会得到根本的改善。
  三、SLPE写作教学模式成果
  SLPE写作教学模式是一种就写作而讲写作,直击学生问题而设计的教学某事,对于我校美术生群体,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写出的文章层次清晰,观点鲜明,内容丰富,句子也更加准确。在高三一年的写作复习备考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运用,效果也非常好。无论应用文还是情景作文,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获得及格分以上。作为三组校,所教的学生应用文的写作成绩曾位居全区排名第九,达到一组校行列,得到教研员的关注,并承担了一节区级写作公开课,效果凸显,得到各校老师的认可。
  四、SLPE写作教学模式反思
  SLPE模式写作教学是专门针对我校学生学情、旨在解决当下我校学生存在的迫在眉睫的英语学习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然而,反思整个教学模式,比较适合我校基础薄弱的美术学生,要面对所有学生,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首先,写作方法指导过于呆板不灵活,导致学生写出的文章过于生硬不自然;其次,写作教学中过于就写作而讲写作,比较单调乏味,学生的语言输入量也比较受限。如果将SLPE模式写作教学应用到更多的课堂,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以下几处做出改进:1、在平时教学中,要增加学生语言的输入量,尤其是阅读量方面,无形中帮助学生积累更生动、更好的语言;2、写作要与多种课型相结合,尤其是阅读方面。阅读本身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撑、框架结构,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写出更好地文章,也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对SLPE写作教学模式的思考,基本达到了解决我校学生所面临的英语困境的目的。在今后教学中,我会继续不断钻研,探索出更多适合我校美术学生学情、解决学生英语学科问题的有效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标2017版》;
其他文献
摘要:突如其来的特殊情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一时间老师们纷纷成为网络主播。美术学科面临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困境,材料的限制、环境的限制等等。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需要深入思考并解决,以期在屏幕另一端的学生们同样能得到美术知识、美术技能,美的享受。基于此,笔者尝试创新融合从操作上简单易行、从内容上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题材,从讲授的形式上采用微课与直播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地学习中取得美术体验,让线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有了更高的要求,眼睛是人们认知事物的媒介,视觉传达正是通过眼睛把信息传达给接受者,人们越来越享受传递信息的过程,视觉传达设计正是研究如何更科学、舒适、唯美的把信息进行传递,是值得我们学习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视觉传达;色彩;图形;文字  一、视觉传达概述  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利用视觉特殊符号并通过视觉媒介进行信息表现和传达的设计称之为视觉传达设计。视觉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梳理了动作捕捉技术的现状,分析四种类型的动作捕捉技术,并探索每一类型的捕捉技术的优劣势。综合比较几种主要方案的特点,有助于为业界在选择动作捕捉技术方面提供一个更优化的选择。  关键词:动作捕捉技术;传感器;技术类型  动作捕捉是一种特殊的效果技术,在近10年渐渐的开花结果,它被的简称是“mocap”(motion capture)。记录生物个体的真实的细节的运动,实时向虚拟平台软件传
期刊
迎着朝阳,披着霞光,我们来到麓山之下。麓山巍巍,江水滔滔。遥望桔子洲头毛主席的雄伟雕像,英姿勃勃,意气飞扬,叫人沉思,令人追想,激起我们心中澎湃着青春热浪,激起我们心中澎湃着青春热浪。  乘着春风,沐着阳光,我们行进在登山路上。草木葱葱,山道弯弯。瞻仰半山台上古朴典雅的爱晚亭,檐重角翘,凌空欲翔,叫人激昂,令人浮想,唤起我们不负韶华为时代担扛,唤起我们不负韶华为时代担扛。  作者简介:刘后之(19
期刊
摘要:“表现主义”源于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表现主义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在这一时期涌现诸多具有个性的绘画艺术家。因此,本文从自然肆意的笔触、坚实冷峻的笔触、稚拙洗练的笔触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描写,以鲜明的风格和强烈的情感,丰富了艺术的内容,从而推动艺术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表现主义;绘画笔:触张力  引言  在绘画中,笔触是画家留下的痕迹,画家用自己的画笔,展示着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画面中的一草一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华名族宝贵的财富。它是一部人们穿在身上的历史,历朝历代中国服饰都有不同的特点。它既含有人们生活的要素,又是人们文明的标志,他与当时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都息息相关。转眼现代商业汉服潮也是在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蓬勃兴起,它也代表现代我国民文化自强与文化自信日渐提高。  关键词:传统服饰;历史;汉服  一.服饰的起源  人类在什么情况下,出于什
期刊
摘要:文章以天乙策劃鳌头站的运营,结合运营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对探索“互联网+乡镇文旅服务”的模式具有较强的启发性。  关键词:乡镇旅游;社区服务;天乙策划鳌头站;运营;问题及对策  一、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智慧文旅服务应运而生。秉持着“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理念,旅游通工作室系统地研究了乡镇中“旅游与文化”间的关系,这此过程中借助“互联
期刊
摘要:研究了宠物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宠物数字化管理的需求与前景,并基于Android平台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宠物管理App,详细介绍了平台的功能及各模块的实现方式。通过本App的开发和使用,能够极大地提升宠物管理工作的便捷化和数字化。  关键词:宠物管理;Android开发;宠物系统  1.研究背景  宠物行业是一个新兴的、非常有朝气的行业,如今饲养宠物已成为都市时尚,各地的宠物热一直持续不减。
期刊
摘要:文章以天乙鳌头服务站试营中在宣传上遇到的难题为切入点,旅游通工作室通过对其进行了相应探讨,及时找到了相应对策,并以此契机提出了建立信息交互平台的设想。  关键词:天乙鳌头站;宣传;问题及对策;设想  天乙鳌头站建成已近两个月,两个月以来,隶属服务站的旅游通工作室、家政通工作室和年例通工作室都陆续在各自工作室所制定的规划中开展了相应的工作,项目成员在工作的实操中积累了课堂上所无法获取的实际经验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成都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情况和持有态度,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参考标准。方法:按照随机分层抽样法将我院41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形式为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为我院自编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情况,以此作为主要调查工具。结果:针对同性恋,女大学生(64.14%,263/410)相较于男大学生(38.85%,147/410)更容易接受同性恋行为,组间存在较大差异时P<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