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卫期刊对外传播现状与因应之策初探

来源 :新闻前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fl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综合国力持续提升,参与国际事务能力显著提升,中国正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随之而来的,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已成为当下对外传播工作的应有之义.承担着联结世界与中国健康事业传播与推广重任的《全球健康杂志(英文)》,既要坚持国家站位、全球视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也要努力从中国视角出发,为全球的卫生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搭建一个多边讨论,促进学术交流合作的平台.如何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对外传播中,真正做到让海内外读者愿意听、听得懂,入脑入心,引发共鸣,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其他文献
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展会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如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中博会、消博会等国家级展会几乎每一年或两年一届.湖北日报经济新闻中每年都会参加数场展会,做好展会报道,湖北日报从紧扣“湖北元素”、巧用融媒体让报道“活”起来、通过深度报道透视行业趋势等三个方面下功夫,让报道耳目一新.
伴随智媒体时代的来临,数据新闻报道正悄然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并产生巨大影响.数据新闻是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相较于其他新闻形式更为直观和更加透明化的一种新闻报道.本文以数据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为使研究范围更为具体,本文将数据新闻报道置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环境下,分别从数据新闻报道的特点、数据新闻报道的优势两个方面分析了数据新闻报道的当前现状以及数据新闻报道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人人是麦克风,人人是记者的大众网络传播时代,在大数据精准驱动下,对照每一天的热搜榜,新闻人职业敏感网感表现似乎是不堪一击.在每天涌现的海量的大众刷屏微视频中,过往传媒对新闻敏感的职业要求是否动摇甚至颠覆?!作为在微视频海洋里游泳的笔者认为,新闻敏感,依然是践行传播使命的职业素养的一个分水岭.
期刊
纵观当今社会,新媒体的发展在当代的社会文化和传播语境中早已成为大势所趋,而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也为整个社会信息文化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传播速度更快、阅读更便捷、资讯更前沿更及时、受众更广泛、大数据搜索引擎等优势也使得新媒体不断普及,并被广泛接受.但此外,新媒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信息需求增加、资讯膨胀和传播分异,也使得新媒体的发展开始产生了局限性.所谓低俗的、博眼球、蹭流量的话题与“标题”层出不穷,也让对新媒体的变革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亟需贯彻落实的问题.因此,在试图解决新媒体的局限性的迫切需要下,关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各类信息传播的途径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丰富多元的传播技术突破了媒介限制,信息的传播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随着直播、短视频、秒拍、H5等多种传播新形式的发展,中国传媒产业迎来融媒体时代.融媒体的发展不仅是传媒发展的新动力,还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阐述融媒体的具体概念,分析融媒体的特点,得出融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特点.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问卷调查、数据解读等实证研究方法,以受众对当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反映为切入点,探讨融媒体视域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能否满足受众需求的可能性,为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制播提供一种新的考察路径.
做好重大展会新闻报道,是经济部记者的必修课.如何从年复一年的展会活动中挖掘新闻富矿,创新报道角度、报道方式、写作手法?除了在前期策划、选题布置、新闻采写等方面对湖北日报历届报道进行“纵向”比较分析,还要加强“横向”(与中央及地方兄弟媒体)对比总结,以取长补短、借鉴经验,不断优化新闻工作者的展会报道能力.
期刊
法治期刊在内容上兼具记录时代、服务大局、传播党的声音的宣传功能,同时又具备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市场功能.面对期刊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平衡好二者的关系对杂志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在这一过程中,法治期刊可以探索通过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实现创新发展,完善自我造血机制,从而使期刊保持持久生命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十堰发布”是十堰市委市政府官方微信,由十堰市政府主管,于2014年4月,由十堰日报社所属版块十堰政府网自筹经费创办.2021年12月1日,十堰发布微信粉丝突破100万,正式迈入百万级大号行列.这在湖北一个人口只有320万的地市级,尤其是一个政务微信号,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期刊
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就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是贯穿整个教育的主题.现在我们注重课程思政,实际上是对“立德树人”的具体落实,注重全过程、常态化、实效性.“立德树人”是指导思想,也是教育的任务导向;课程思政是落实细化的路径、策略和方法.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注重课程思政,一方面解决长期以来将“立德树人”束之于“空中楼阁”的问题;另一方面将课程建设“主战场”回归教育本位,发挥好教师队伍“主力军”的作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真正承担好育人育才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