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发展的另类解读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ton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中国开始追求工业化以来,中国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就被裹挟入整个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之中,不再是单纯的农业或农村问题。20世纪以来“政府公司主义”的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农村发展领域的基本问题不可能是农业问题,而可被归纳为在城乡二元结构社会这个主要体制矛盾的制约下包括农民、农村和农业等三个维度的三农问题。
   [关键词] 中国经验; 中国改革; 比较优势; 工业化; 农村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13-0013-04
  
  一、“中国经验”的另类解读
  
  首先,是对于所谓“百年中国”的不同于西方意识形态的解读(温铁军:《百年中国,一波四折》,参阅温铁军著《我们到底要什么》,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自清末以来,在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周边地缘政治环境长期高度紧张的条件下,中国人所做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无外乎是先后开展了4次代价极大的工业化建设——清末借湘、淮两军崛起而坐大之地方势力为主的“复制翻版”式的洋务运动、民国时期战前短暂的民族主义工业化及利用战争机会形成的国家主义工业化、新中国的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和改革以来产业资本形成之后的高速度扩张。
  无论朝代怎样更迭、政党如何演变,中国终于成为所有人口过亿的第三世界“原住民国家”之中唯一短期内形成了结构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国家。
  其次,由于这种后发型工业化是在资源短缺、人口最多的大陆型国家里进行的,又只能、且有条件靠内向型资本原始积累进入工业化;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机制,就是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名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质来集中使用中国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功地替代了稀缺程度接近于零的资本要素,大规模投入于政府作为所有者的国家工业化所必需的大型基本建设。
  其三,这种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及其内向型资本原始积累进程中所形成的基本制度,必然与主要靠殖民主义对外扩张完成工业化的西方国家的自由主义制度完全不同——不可能靠某种革命来集中劳动力投入于国家基本建设的西方(除了奴隶制时代和殖民地奴役劳动之外),在劳动力分散条件下只能先有个体化的作坊手工业时代,再逐渐形成地域集中的“工场手工业”,然后才能逐渐积累进入机器工业的资本。西方这个缓慢进入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三阶段,与中国1950年代初在战争压力下直接进入国家资本主义大工业建设的快速进程相比,虽然都属于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人类文明,但由于两者形成的经济基础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当然会对上层建筑的不同起决定作用。
  西方经济学把要素的稀缺性作为市场经济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的前提条件,但那是指要素的“相对”稀缺。中国在1957年苏联突然停止投资之际,面对的最大困难是资本要素的“绝对”稀缺。而在这种以外资投入为主的工业化进程中,一旦出现起主导作用的资本要素绝对稀缺,那些按照市场经济构建其经济基础和按照自由主义理念构建其上层建筑的发展中国家,一般都会出现工业化中断。
  不仅如此,更为严峻的是:正是由于援助国投资工业化期间,受援国通常会按照援助国的要求来构建符合这种工业化经济基础的庞大上层建筑;那么,一旦这种上层建筑及其内涵教化功能的意识形态成为受援国的主流话语,就很难随投资中断、经济基础不得不改变的客观变化而主动地自我变革,往往因其内在利益结构固化而走向经济基础变革的反面。于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随援助国撤资而发生社会动乱甚至人道主义灾难……。
  这可能是那些同样以过剩的劳动力资源作为“比较优势”的一般发展中国家大部分至今没有完成工业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既然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都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那么,这就不能成为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理由。亦即,中国具有的恐怕不是“这种”比较优势。
  进一步看,中国之所以在苏联撤资之后得以发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继续其以国家民族主义为实质,以通俗化的阶级斗争和理论上的继续革命为意识形态动员手段,有效地发动全体民众参与的“地方化(localization)”的工业化进程,并且用了比西方国家短得多的时间形成了结构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原因,在于其以“全民所有制”为名的资本原始积累方式不同。此时期,反映在西方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上常见的典型说法,就是抹杀了个性的、极权主义的“人海战术”:中国从1957年苏联停止投资之后,只能宣布第二个“五年计划”停止实施——苏联式的计划经济停止。由此,中国事实上已经不可能再按照斯大林模式搞中央政府的大规模工业化,遂于1958年开始推进地方化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地方工业化——发动人民公社大办“五小工业”就是这种新战略的内容之一。
  
  二、中国改革的另类解读
  
  我们中国人关于“比较优势”的理论研究缺憾在于:很少注意分析这种发展主义增长中形成的制度成本和收益的严重不对称;官员也几乎没有把发展中国家的广大民众事实上承担了国家工业化制度成本的实质作为政策研究的基本依据。
  比如,前述“大跃进”式的工业建设,虽然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的代价都比中央政府接受前苏联投资的工业化更大,但代价基本上不由政府承担。
  而我自从接触理论研究以来就一向认为:不同的原始积累方式导致不同的制度,形成不同的制度成本和收益,并且决定着后来以“改革”为名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参阅温铁军著:《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因此,1980年代以后的中国改革,无论上层建筑怎样风云变幻,意识形态如何瓦釜雷鸣,本质上仍然是国家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形成的“公司主义”的政府(government corporatism)在历次财政危机压力下转嫁制度成本、从不经济的领域逐渐退出的结果(也有译作“法团主义”,参见Jean C Oi〈戴慕贞,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1992,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45 〈Oct.〉.)。
  政府最早退出的是农业,就出现了以“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名、以乡土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村社自治”为实的农村经济基础。但同时,却把农村上层建筑改变为有自收自支权力的地方政府。于是,这种强加的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基本矛盾,就表现为农村干群冲突日益复杂。而且,农村与工业化的城市之间的二元对立的基本体制矛盾和城乡差别也日益严重(参见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读书》,1999年第12期)。
  由于政府退出农业生产造成的制度成本——与9亿高度分散的农民之间交易费用过高,只能由政府下属的农资、流通和金融等涉农经济部门承担,遂出现这些部门大面积亏损和政府进一步从这些涉农部门的“二次退出”,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1990年代供销社、信用社等涉农部门的改制。而至今被垄断控制的金融保险和通过资源直接资本化来获利的大型国有经济,则属于仍然有超额利润的、政府坚持不退出的领域。
  然而,如果人们都认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观,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是资本的辩证观,那么,从21世纪国际金融资本主导全球竞争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出发,中国作为跟进发展的国家,必须跟着从产业资本阶段跃升到金融资本阶段,并保持在参与全球资本化竞争中不至于落败的能力。因此,无论西方怎样挑战,中国人自己对这种以强大国家主权内在的集权政治支撑国家信用因而得以不断高速度扩张货币信用的国家垄断的“自我货币化”和“自我资本化”体制,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自由化政治改革随伴发生本国金融体系坍塌、其亿万民众几十年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庞大的国内物质资产,在对外彻底开放政策形成的巨大机会之中立即被西方严重过剩的泡沫化金融来“资本化”的教训相比,实在难以做出简单化的是非判断(温铁军:《从纸到纸的循环:重新认识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资本》、《全球经济危机与中国粗放型增长的趋势性问题》,参阅温铁军著《我们到底要什么》,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其他文献
[摘要] 从作者本人研究民生问题的思想过程入手,展示30年来中国民生问题研究和发展轨迹。并再次提出,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要构建在底线公平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 民生; 研究; 底线公平; 和谐社会; 公平正义  [中图分类号] D6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14-0005-05    中国即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对于这场巨大社会变革的意
期刊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10-0047-02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产业化在较大程度上要求依靠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山东省胶州市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上,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其做法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农业产
期刊
[摘要] 我国的对外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大致上经历了两个阶段,实行了两种不同的战略。一是充分利用国内资源而争夺和占领国际市场的对外开放战略;一是整合国际资源而开发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战略。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对外开放战略; 国内资源; 国际资源; 市场  [中图分类号] F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10-0009-05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传统社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市场化深入发展,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现有宅基地产权制度面临一系列深刻问题和矛盾。文章提供了启动农村宅基地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思路,以期逐步调整和改革现有宅基地产权制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宅基地市场。  [关键词] 宅基地市场化改革; 产权制度; 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13-
期刊
[关键词] 建设项目联合执法; 城市管理; 执法效率  [中图分类号] D922.2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13-0020-04    记者: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复杂,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多年来始终是我国城市建设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据我们所知,哈尔滨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建设项目联合执法,能否请您谈一下哈市为什么要采取联合执法这种方式,主要想解决哪些问题?  王
期刊
[摘要]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也是全国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本文对成渝经济区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成渝经济区要充分利用共同的市场、资源、品牌和区位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范围和领域,加强与其他区域及国际间的协作,为成为中国第四增长极培育雄厚的基础。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12-0
期刊
案头上这本《追寻绿色教育》(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是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蒋寿建同志的一本新著。作者从一所高职院校的视角,重新解读绿色教育,认为绿色教育与其说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毋宁说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现代教育理念。根据这一立论,他在把科学发展观应用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提炼并践行“天人合人”的和谐教育、“面向人人”的人本教育、“君子不器”的素质教育等绿色教育理念,努力
期刊
随着社会与经济发展,人类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对化石能源枯竭的担忧以及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关注也促使着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储能系统研究的发展。随着可再生能源比列增加,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间歇性使用的不稳定性对能源供应网络稳定性的影响不断加大。因此为了克服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间歇性所带来的不稳定性问题,保证能源的安全供应,对储能系统进行提升就变得更加紧迫。液体空气能量存储系统(LAES)是一种新型高密度储存能量的方案,对这种储能方案进行优化使之高效运行的研究是当前热点。而将其与LNG等能源系统联合运行便可
腐蚀日益成为油田持续开发的主要障碍之一。油气田的采出液中往往伴生有CO2、H2S、腐蚀性阴离子、易结垢性阳离子等,它们的存在及浓度的变化,在温度与压力的作用下,将导致油田生产用钢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制约油气的开发与生产,因此研究油田生产用钢的腐蚀行为与机理,提出相应的控制技术势在必行。
   由于20#钢、316L钢、Cr13钢和B30铜合金四种金属材料在油气田中的广泛应用,但迄今为止,关于这几种金属的腐蚀机理与防护技术的系统研究与报道较少。有关钢材中Cr元素和C元素对钢材的耐蚀性能的影响的研究报
聚丙烯(PP)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也存在着力学性能差(如低温冲击性能不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改性PP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静电纺丝是借助高压静电作用进行喷射拉伸而获得超细或纳米级纤维的一种方法。本文主要采用静电纺丝制备了两种纤维对PP进行了改性,主要工作如下:
   1)本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正硅酸乙酯(TEOS)的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了直径为500nm的SiO2短纤维(n-SF)。纤维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后,与聚丙烯通过螺杆混合制得复合材料。通过SEM,DSC、XRD表征,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