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月期间为何每次同房都见红等

来源 :求医问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i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蜜月期间为何每次同房都见红
  
  编辑同志:
  我和丈夫结婚一个多月了,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从新婚之夜起,我们每次同房,我的阴道口都会有血液流出,而且还隐隐作痛。请问,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痛?
  浙江 唐晴唐晴读者:
  你谈到的这种情况,多半是由处女膜残留片引起的,并不是因为你得了什么病。
  什么是处女膜残留片呢?处女膜是覆盖在阴道口的一层黏膜组织,它的形状、厚度及坚韧度因人而异。一般来讲,女子在初次过性生活时处女膜会破裂,并会有少量的出血和轻微疼痛,俗称“见红”。处女膜破裂后,被撕裂的处女膜边缘往往很快结成疤痕,形成若干分段的组织。破裂的处女膜伤口也会很快愈合。所以当该女子再次过性生活时就不会再出血和感到疼痛了。
  但有少数女子的处女膜先天厚韧。这种女子在初次过性生活时,如果男子的阴茎偏小,虽然可使处女膜破裂和出血,但由于没能使处女膜完全撕裂,只是部分地撕裂,这样就会留下较大块的处女膜残留片。之后,该处女膜残留片便会很快地生长、修复和复原。当该女子再次与丈夫同房时,处女膜原来的破损处就会再次发生撕裂,从而出现出血和疼痛的现象。这种情况可周而复始地出现。
  那么,怎样解决处女膜残留片引起的性交出血和疼痛呢?
  1.如果该女子的出血和疼痛症状较轻,她可在一段时间内适当地增加过性生活的次数,以使黏膜的破裂达到处女膜周边的基部。这样,以后过性生活时,她就不会再发生出血和疼痛的情况了。
  2.如果该女子在过性生活后出血较多,疼痛较剧烈,说明其处女膜残留片较大,那么该女子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手术,将处女膜残留片切除。
  江苏 副主任医师 徐飞
  
  用单侧牙齿咀嚼食物有害处吗
  
  编辑同志:
  我3岁的女儿一直由我妈妈照看。我妈妈因为左侧牙齿不全,吃东西时一直用右侧牙齿咀嚼。没想到,我女儿竟模仿起她姥姥来了,吃东西时也只用右侧牙齿咀嚼。起初,我也没太在意,认为没什么关系。上周末,我带孩子到亲戚家吃饭,亲戚发现我女儿只用一侧牙齿吃饭,并告诉我必须让孩子改掉这个习惯,不然会影响孩子的发育。请问,吃东西时用单侧牙齿咀嚼有什么危害吗?
  广西 欧阳丹丽欧阳丹丽读者:
  人在吃东西时经常用一侧牙齿咀嚼,在医学上叫做偏嚼或单侧咀嚼。如果孩子在吃东西时长期习惯于用一侧牙齿咀嚼,会造成以下危害:
  1 会影响面部美观 长期用一侧牙齿嚼东西,会导致经常不用的那一侧颌骨及面肌发育不良,甚至会造成咀嚼肌萎缩,使该侧面部瘦小、塌陷,而牙齿常用的一侧脸部会出现功能性肥大,从而会使两侧的脸部出现“一大一小”的畸形状态。
  2 易引起多种口腔疾病 人正常吃东西时,食物在牙面上的不断摩擦和唾液的持续冲洗,会对牙齿起到清洁作用。但形成单侧咀嚼习惯时,长期缺乏咀嚼的那一侧牙齿会因为失去了这种清洁作用,而容易使牙垢积聚形成牙石,从而可导致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生。
  3.可引起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经常用一侧牙齿嚼东西,可导致两侧咀嚼肌用力不均衡,引起颞颌关节功能紊乱,使该关节出现弹响、酸痛不适和开口障碍等症状。
  形成偏嚼的原因很多,除习惯性因素外,牙周病、龋齿、牙齿缺失等也是导致偏嚼的主要原因。所以,家长发现孩子有偏嚼倾向时,应及时查明其偏嚼的原因。如孩子的偏嚼是因为牙齿疾病或牙齿缺失导致的,家长应及时带其到医院治疗牙病;如孩子的偏嚼是因为不良习惯造成的,家长应对孩子讲明偏嚼的危害,并经常督促孩子用双侧牙齿嚼东西,以使其慢慢改掉偏嚼的习惯。
  广西 主任医师 玉华
  
  风疹病毒对胎儿会有影响吗
  
  编辑同志
  前几天,我去妇幼保健院做“优生四项”的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后医生说我感染了风疹病毒,并说风疹病毒对我本人没有影响,但对胎儿的影响却很大,建议我暂时不要怀孕。我感到很奇怪,我的身体一向很健康,怎么会感染了风疹病毒呢?请问风疹病毒对胎儿会有影响吗?
  四川 刘舒刘舒读者: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类对风疹病毒没有先天的免疫力。无论健康与否,每个人都可能感染此病毒。感染风疹病毒后,有的人没有症状,只是在检测体内抗体时才会知道曾经感染过该病毒。有的人感染风疹病毒后有症状,但由于风疹的症状与感冒、荨麻疹很相似,故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可导致胎儿出现心血管畸形、先天性白内障或先天性耳聋。
  一般来讲,孕妇如在妊娠8周内感染了风疹病毒,胎儿会几乎百分之百被感染:妊娠12周内感染风疹病毒的孕妇,其胎儿感染该病毒的几率为80%;妊娠3~6个月后感染风疹病毒的孕妇,其儿感染该病毒的几率为17.5~25%。
  但是,胎儿被风疹病毒感染后并非都会发生先天性畸形。胎儿被该病毒感染的时间越早,其发生畸形的几率就越大。胎儿如在妊娠11周前感染了风疹病毒,发生先天性畸形的几率为100%,如在妊娠13~18周内感染了风疹病毒,发生先天性畸形的几率是35%,如在妊娠18周以后感染了风疹病毒,发生先天性畸形的几率约为5%。
  所以,如果孕妇感染了风疹病毒,应及时通过检查其体内的绒毛、羊水或脐带血,来确诊胎儿是否已被该病毒所感染,然后再通过彩超检查来综合判断胎儿是否已出现畸形。感染了风疹病毒的女性,应等到“风疹病毒IgG”指标转为正常后再怀孕。
  福建崔志勇
  
  夏天长疖子咋办
  
  编辑同志:
  夏季天热,我特别爱出汗。这几天我的头面部长了几个疖子,为了让疖子快点消下去,我想把疖子里面的脓液挤出来。但同事告诉我,疖子不可随意挤压,否则后患无穷。那么该如何防治疖子呢?
  四川刘贵阳刘贵阳读者:
  天气炎热时,人体出汗多,而人的头面部皮肤又是人身上毛囊及皮脂腺、汗腺最丰富的部位之一,因此,如不注意该处皮肤的清洁卫生,造成汗腺及皮脂腺的分泌排泄不畅,便很容易招致细菌的侵袭而长疖子。
  疖(俗称疖子)是皮肤毛囊及皮脂腺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该病好发于人的头面部、颈部和臀部,该病的致病菌多为毒力较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高温、多汗、搔抓、卫生习惯不良、患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因素常可诱发此病。
  长疖子以后,人的皮肤上开始会隆起锥形的小结节,表面红肿、有触痛。此时如经医生的合理处理,疖子很快就可痊愈。但如果患者自行随意把疖子弄破,则可使炎症向周围扩散。如果把细菌和毒素挤入血管或淋巴管,还有可能引起毒血症和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尤其是长在面部危险三角区内(即从眉间的鼻根部至口角两侧连线内的区 域)的疖子,更是严禁挑破和挤压的。因为面部危险三角区内有大量的血管直接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挤压该处的疖子容易使致病菌沿静脉进入颅内,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
  那么,如何防治疖子呢?
  1.应保持皮肤清洁,使汗腺及皮脂腺的分泌排泄通畅,避免细菌在皮肤上滋生,从而减少疖子发生的机会。
  2.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瓜果,少吃糖分高的甜食和油腻、刺激性的食物。
  3.可用适量的蒲公英、菊花、金银花、麦冬、甘草等煎水代茶饮用。该药茶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湿的功效,能有效地预防疖子的发生。
  4.得了疖子要及时进行治疗。当疖子初起未破溃化脓时,可用75%的酒精棉球贴在疖子上面,再用胶布或纱布条固定,每3~5小时更换1次;或用氯霉素注射液直接涂在初起的疖子表皮上,每3~5个小时涂抹1次;或用20%的鱼石脂软膏或红霉素软膏外涂患处。当疖子的顶部出现黄白色脓栓时,可在消毒疖子的表面后,用消毒针头轻轻刺破脓栓处,以使脓液排出。同时可口服抗生素。
  ●四川 华平
  
  如何防治麦粒肿
  
  编辑同志:
  我的眼皮上经常会长麦粒肿,有时会同时长出2~3个,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的学习。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和治疗麦粒肿吗?
  江苏曹志华曹志华读者:
  麦粒肿又叫做“针眼”,该病多半是在患者的抵抗力减弱、出现营养不良或患有眼睑缘炎时,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临床上将麦粒肿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两类。①外麦粒肿:外麦粒肿是患者眼睫毛根的皮脂腺或毛囊发生了急性化脓性炎症。该病发病较急,其主要表现是;患者的眼睫毛根部会出现局限性红肿和疼痛。患者的眼睑上还会出现局部水肿和充血,并有胀痛和压痛感,接近眼睑缘等部位可出现硬结,这些硬结经数日后会逐渐软化,并可在眼睫毛根部形成黄色的脓疱,这些脓疱可自行破溃排脓。若这些硬结压迫到了外眦部的静脉,还会引起眼球结膜水肿;②内麦粒肿:内麦粒肿是患者的眼睑板腺发生了急性化脓性炎症,其症状与外麦粒肿相似,但因眼睑板腺生长在致密的组织内,所以该病患者会感觉到非常疼痛。内麦粒肿常从眼结膜面上穿破排脓,如其致病菌的毒性强烈,其炎症还可扩散至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
  易患麦粒肿的人对于该病的预防应以注意眼部卫生、增加营养和积极治疗眼睑缘炎、矫正屈光不正为主。治疗麦粒肿,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在麦粒肿的急性期应以热敷患病部位为主,可每日热敷2-3次,每次热敷15分钟。
  二、麦粒肿患者可外用抗生素眼药水或抗生素眼膏。如该病患者出现耳前淋巴结肿痛或伴有全身发热时,可口服或注射抗菌素。
  三、当麦粒肿成熟时可将其切开排脓(切忌挤压麦粒肿,以免使炎症扩散引起眼眶蜂窝组织炎或败血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快要穿破皮肤的麦粒肿,要在其穿破皮肤之前将其切开排脓,这样做既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又可避免出现疤痕。
  四、麦粒肿患者可在该病的急性期用下列方药煎水: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连翘、紫花地丁黄芩各10克,黄连、甘草各5克,每日服一次。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教授 张健
其他文献
用灵仙蜂蜜饮可治疗胃脘胀痛    胃居人体的中焦,具有受纳、腐熟水谷之功,为五脏六腑之大源。凡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原因皆可使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失常,导致胃失和降,从而使人出现胃脘不适或疼痛、饭后饱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临床实践证实,胃脘胀痛患者服用灵仙蜂蜜饮可取得很好的疗效。其方法是:将50克威灵仙放入沙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煮沸20分钟后滤出药液,待药液晾温后再放入
期刊
世界高血压联盟(WHL)将每年的5月17日确定为世界高血压日。今年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是“健康膳食、健康血压”。在今年世界高血压曰的调查活动中,专家发现有三个问题最受广大民众的关注。这三个问题是:①我们每天的用盐量比标准用盐量高多少:②什么叫做低钠盐;③除了使用低钠盐外,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可以减少人们对食盐的摄入量。对此,专家做出了如下解答:    一、我们每天的用盐量比标准用盐量高多少?    众所
期刊
近年来,媒体上相继报道了几位艺人因突发心脏病而在家中猝死的消息,由此引发了全社会对心脏病的极大关注,同时也让很多人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些貌似健康的人会发生心源性猝死’在临床上要确诊冠心病需要做哪些检查?等等。下面我就一些人普遍关心的有关冠心病诊断方面的问题回答如下:  问:无冠心病症状的人就一定没有冠心病吗?  答:冠心病又叫缺血性心脏病,它是指为心脏提供营养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引起管
期刊
他是一个技术精湛,在血液病医学领域独领风骚的人物:  他是一个不善言谈,却对患者有着菩萨心肠的好医生:  他是一名白衣天使,是一名可以让人们把生命托付给他的人:  他,就是著名藏医血液病专家仰慈大师。  具有4300多年历史的藏医藏药,是祖国医学保库中的一朵奇葩。经过漫长的发展,藏医藏药从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到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对药物的使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体系,为人类
期刊
在变声期怎样保护嗓子    编辑同志:  我女儿今年13岁。以前她是个声音甜美、能歌善舞、性格开朗的女孩,可是今年以来她的嗓音突然变得沙哑了。我带她到医院就医,医生说我女儿正处于变声期。请问什么是变声期?在变声期怎样保护嗓子?——河南 黄凤怡  黄凤怡读者:  男女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由于体内性激素和脑垂体激素的刺激,会使身体的第二性征更加明显。男孩会变得喉结增大、声音憨厚、长出胡须;女孩会有月经
期刊
如何防治麦粒肿    编辑同志:  我的眼皮上经常会长麦粒肿,有时会同时长出2~3个,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的学习。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和治疗麦粒肿呢?——江苏 曹志华  曹志华读者:  麦粒肿又叫做“针眼”,该病多半是在患者的抵抗力减弱、营养不良或患有眼睑缘炎时,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临床上将麦粒肿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两类。①外麦粒肿:外麦粒肿是患者眼睫毛根的皮脂腺或毛囊发生
期刊
高尿酸血症患者如何注意饮食    编辑同志:  我今年47岁,身体肥胖,平时测量血压和血糖时其结果都正常。几天前在体检时医生确诊我患有高尿酸血症,并叮嘱我要注意饮食。请问,高尿酸血症到底是什么病?我平时该如何注意饮食?——辽宁 刘贝贝  刘贝贝读者:  在临床上,当一个人血液中的尿酸超过39微摩尔/升时即可被诊断患有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血中的尿酸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可以说它是痛风的前奏,
期刊
秋末冬初,天气转冷,正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季节。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由于该病的病程较长且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故该病又被叫做“老慢支”。该病患者常出现咳嗽(以早晨咳嗽最为严重)、咳白色黏痰或白色泡沫状痰或黄色黏痰、呼吸时肺部常出现哮鸣音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可引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因此“老慢支”患者一定要对该
期刊
急腹症是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腹部外科疾病。该病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常需及时做出诊断与处理(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肠梗阻等)。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婴幼儿急腹症是肠套叠。  肠套叠多发生于4~10个月的婴儿。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该病的发病率会逐渐降低。绝大多数婴幼儿所患的肠套叠都是原发性的,只有2%~8%的该病病例为继发性的。婴幼儿发生肠套叠的常见原因是:①婴儿时期,其回盲部系
期刊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它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干燥全草,其性微寒、味辛苦、甘,可入肝经和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的功效。在中草药里蒲公英属于清热解毒类药物,常用于治疗疮疔、乳痈等病症。在治疗疮毒、疔毒时。可将新鲜的蒲公英捣烂后外敷于患处,或将蒲公英加水煎煮后内服。<医林纂要)中指出:“蒲公英,能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疗疔毒乳痈,皆泻火安土之功。通乳法,以形用也。固齿牙,去阳明热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