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两种指导古玉收藏的工具书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在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古玩走入百姓家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收藏者已达7000万人左右,其中也不乏一些古玩投资者。中国玉器从诞生到现在,其成长历程经历了无数次的高峰,而一次次高峰又更深厚地积淀了传统的中国玉文化。如今,随着社会的繁荣,中国玉器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为中国玉文化开展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全民的玉文化意识再次觉醒,中国玉器又再一次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物质迎来了历史最高峰。自清乾隆后玉器收藏又一次进入一个收藏界的主流之中。
   也就是在这样炽热的收藏时代中,众多作伪器物快速充斥市场,令“宝物”更加难寻,如果对一件器物按100分来评论,众多伪器最多也就打30分,所做器物可以说假之太假,更有甚者是自己臆造出的所谓“古物”。当然这类器物对于经验丰富的收藏者来说,十分好辨,可是对于初入收藏界的藏友,或者打算将要涉足收藏领域的朋友们,不了解玉文化知识,不知道玉器标准器的概念,则是云里雾里,不易分辨。对于这些收藏者来说,如何将自己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的限度?有两种可行的方法:一是依靠专家,二是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眼力。鉴定古玉的真假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一般来说,鉴定一件古玉的真伪,要从五个方面来决定:一是玉料,二是雕工,三是造型,四是纹饰,五是沁色。而所谓的纹饰就是要掌握各个时期的标准风格,也就是要最大力度地掌握标准器的风格特点。考古出土玉器是我们对古代玉器进行鉴定和辨伪的标准和依据,因此也是我们学习古玉鉴赏的基础。另外,我们还要对整个玉文化的历史有所了解。
  


  目前社会上学习古玉有两种途径:一是参加玉器培训班,二是从失败的交易中吸取经验知识,三是阅读各种有关玉器的书籍。而以后一种方式最为普遍。目前市场上书籍众多,良莠不齐,哪些书可以作为收藏的指导,是许多收藏家面临的问题。如果筛选书籍不当,轻者耽误时间,多走弯路,重者则会进入误区,直接影响古玉投资的效益。
   对于帮助我们了解各时代玉器特征的书籍,笔者在这里介绍两种。如果能够将其中一种书的标准器物整理分析并牢牢记住,那么筛选出70分的仿古玉器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说市面上三分之二的仿古玉都可以辨认得出。
   一种是《中国玉器全集》(河北美术出版社1992-1993年出版),按时代顺序排序,共6卷。本书共收录了原始社会,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至南北朝,隋、唐至明,清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玉器精品近2000件,包含国内数十家博物院(馆)价值连城的“镇馆之宝”和部分传世玉器,尤其是在传世玉器方面有大量记载。同时还收录了权威玉器专家二十余万字的学术论文,从历史、社会、文化、宗教、艺术、考古、玉石材料及雕琢技法等多个角度,全面、系统、深刻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及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图文并茂地揭示了玉器在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另一种是《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按地区分为15卷,对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考古所及文博单位的出土玉器进行整理、鉴析,其中80%的器物都是首次发表且从未展览过。这本书有几个特点:一是收录的都是考古出土的玉器,都是标准器,时代和真伪无误,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资料;二是图版好,非常清晰;三是时代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个别到民国,基本涵盖了整个中国玉器史;四是图文并茂,每张图片都有对应的器物描写,使读者清晰了解器物特征。另外,这本书是中英文对照的双语版。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瓷器价格走势一路稳中有升,2006年,中国瓷器拍卖市场仍然呈上升趋势,精品瓷器依然是吸引买家的拍场热点。  2006年3月29日纽约佳士得、3月31日纽约苏富比相继举槌。从这两个拍卖会的拍卖成交前10名可以看到,青花瓷器依然是国际市场最看好的瓷器品类。除了青花瓷器之外,佳士得的两件清乾隆粉彩罐也分别拍出了30.7万美元(约合254万元)和26.2万美元(约合217万元)的高价。   7月
期刊
旅顺博物馆于1917年建馆,1945年之前的近三十年时间由日本关东厅管辖,二三十年代入藏了一批从中国各地搜取的佛教造像,其中部分造像制作精美而且有很高文物价值。其中有一尊铜佛像,通高2.42米,重525千克,从馆藏档案中查知来源于陕西西安。佛像手、足、颈部曾经经过修复,部分改变了原貌。作为馆藏精品,曾三次著录发表,但关于其年代的界定有不同的意见。最早的著录是1932年出版的一个全英文版的《博物馆陈
期刊
“南朝四百八十寺,尽在楼台烟雨中”诗人杜牧的名句道出了当年建康佛教隆盛的情景。南朝的皇帝多妄佛,梁武帝即曾四次舍身同泰寺,然后用钱赌身。如此之多的寺塔,佛造像的数量自应不在少数。但不知何故,南朝的佛教遗迹却不及北朝多,单尊的铜、石造像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南京栖霞山石窟虽至今尚存,但后世破坏和改动过甚,难窥当年的原貌。    浙江新昌大佛寺内的大阿弥陀佛坐像,结跏趺坐,双手作禅定印,身着双领
期刊
又到年关盘点时,又到年终回眸时,又到年初远眺时。  细品2006中国艺术品市场,玉器市场表现得比往年都好,而且是出奇地好,不仅货源充足,品种多样,购销两旺,而且价格趋向合理,价值获得认可,玉文化得到弘扬,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若用一句话总结2006年玉器市场行情,这就是盼望已久的“黄金有价玉无价”不再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老话、空话,成为活生生的现实,“玉无价”时代终于到来。    玉器价格全线飘红  
期刊
近年,内地艺术品市场也偶有青铜器露面,尽管成交价还很难与海外市场相媲美,却也是佳绩频传。2006年初,西周青铜器“周宜壶”以2640万元人民币成交,青铜器在收藏市场日趋升温。拍卖会、古玩交易会和古玩市场上,青铜器备受藏家追捧。从北京古玩城及正庄古玩城经营者反映的行情看,2006年价格较2005年上涨两倍以上,升值速度远远超过了书画和瓷器。当然,青铜器赝品也大量流入市场。很多有经济实力却对青铜器缺乏
期刊
梅瓶,从唐代开始出现时就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到宋代时已很流行,元明时期随着青花瓷器的成熟而日趋风行。桂林博物馆共藏有各类梅瓶三百余件,包括六十余件为陶梅瓶,二百五十余件为以青花为主的明代瓷梅瓶,其中绝大多数出自明靖江王陵区。     “梅瓶”并非专用于插梅花      梅瓶在唐代时有部分因器形特殊细瘦类如鸡腿而被称为“鸡腿瓶”。两宋、辽金时期南北方窑场中都有生产,主要品种有青瓷、白瓷、黑瓷、青白瓷、
期刊
翻译/裴光辉    编者按:对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至正型青花”学说的美国人波普,国内陶瓷界人士可谓耳熟能详,但由于至今国内未见波普著作的全文,若问起这一学说的来龙去脉,恐怕少有人知。自本期起,本刊将连载裴光辉先生翻译的波普著作《14世纪青花瓷器: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宫博物馆所藏一组中国瓷器》,以使读者一窥学说原貌之一斑。依需要略有删节改动。(图1)      译者序    凡是具备中国古陶瓷鉴赏
期刊
栾秉璈是个有趣的老头儿。瘦高的个儿,一脸慈祥,说起话来连珠炮般快捷、犀利而诙谐。跟他聊天,健身益智:在笑声中得到了真知灼见。  在宝石界,栾秉璈声名显赫,曾长期担任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会长,2004年任亚洲珠宝联合会珠宝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5年任亚洲珠宝联合会翡翠商会顾问和亚洲珠宝联合会副主席。2006年,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文物鉴定研究室聘请他为客座研究员,    隔行隔山不隔理    栾秉
期刊
河南省上蔡县上蔡故城以西是一条南北长约45华里、东西宽约8华里的高大土岗,因为现代砖瓦窑厂的起土活动,岗上多次发现楚国贵族墓葬。经过文物部门数次发掘和调查,确定了这是一处东周时期面积广大的楚国墓地。2005年春节前,位于大路李乡郭庄村东岗地上的一处土冢墓被盗墓分子多次采取爆炸方式盗掘,不仅严重威胁了墓葬的安全,甚至连墓葬周围的遗址也多被震裂滑塌。为了避免墓葬和遗址再遭破坏,2005年5月至2006
期刊
云南的第十九怪:书画放在餐厅卖     2006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我来到有着立体气候和四季充足阳光的云南,游览四季鲜花常开的“植物王国”。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秀丽的山水风光、可口的美食佳肴,使我在昆明、大理、丽江游走的一路行踪,成为挥之不去的美丽梦境,特别是不同地段的导游,如数家珍般的当地风情“云南十八怪”,至今回想起来仍会不禁为之一笑。在美妙的回忆之外,又会想起我称之的“云南第十九怪”——“书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