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其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败。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新历史时期,本文站在教师的角度从消除代沟、转变角色、建设网络教学和交流平台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阐述构建高校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措施,以达到高校教学体制和培养模式已发生根本改变情况下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师职责;沟通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17-02
古往今来,教师这一职业被无数仁人志士所推崇。“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园丁”、“蜡烛”等,众多的美誉都表达了对教师的崇敬,同时也体现了教师职责的重要和神圣。早在1200多年前,我国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就在《师说》一文中对教师的职责做了明确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当今的教育理论中,也写到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1]。高校逐年的扩招、“严进宽出”的松散性管理、求知渠道拓宽、新思潮冲击加上就业困难等原因,导致当代大学生身上很多被国人看重的优良传统已经逐渐丢失,尊师重道的意识和对科学知识的渴求程度逐渐下降。高校师资力量的匮乏、部分教师师德修养不高以及高校对教师的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方式,使得大学师生关系日趋淡漠,也在进一步影响和恶化当今大学里的文化氛围。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在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构建和谐的新型高校师生关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大学的健康发展,还关系到文化传承和教育创新。
教师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师生关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从教师做起。对于教师来说,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学生有一定的“向师性”,教师良好的师德、渊博的知识、端正的态度以及合理的举止,皆为学生所关注、所模仿。可以说,教师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修养对于学生来说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2]。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牢记教师的职责,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与时俱进主动调节自己,建立既民主、轻松,又生动、严谨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保持年轻心态,消除隔阂和代沟
传统观念认为“师者”、“长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和学生由于存在年龄、阅历、知识和思维水平上的差异,会产生观念、意识、行为上的不同。为师者,应该及时认识和应对这些差异,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动机,在新型师生关系构建中取得主动地位。针对年轻、富有朝气和思想活跃的学生,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不以长者自居、倚老卖老,克服因年龄等差异与学生产生的隔阂或代沟,要经常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尊重和平等对待学生,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伙伴、知心人。情绪直接影响行为,作为教师尤其不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带进课堂或者以自己的情绪变化对待学生[3]。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教师应保持积极向上、快乐活泼的健康心态,克服一切因情绪变化而带来的对教育教学和师生交往不利的因素,身正力行,严谨对待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才能从内心贴近学生,也才能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和牢固。
二、转变观念,调整角色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一直扮演着“知识的占有者”,居高临下“绝对权威”的角色[4]。但是今天的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可以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已经摆脱了以前单纯依赖学校、课堂和教师获取知识的状况。信息渠道的多样化、知识面的拓宽不仅使现代的学生变得复杂、独立,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我们要对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从过去“知识传授者”这种单一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在当前的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主要扮演着三种角色。一是导师角色。主要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学会做人和做事。作为导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的基本素质,使其具有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还要从过去的“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转变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和催化剂,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避免走弯路或者误入歧途。二是朋友角色。朋友间是一种平等、互信和互爱的关系,师生间成了良师益友才能够完全融入,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三是学生角色。古人云:“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也不必不如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精辟的语言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教学相长”[4]。信息时代使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获取知识的手段更为便捷,某些方面学生可能与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比教师跑得还快。因此,有时教师要做学生的学生,和学生一同成长。
三、利用网络优势,构建良好的师生教学和交流平台
目前网络文化的壮大和蔓延正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产生巨大的作用,构建网络平台拓展了师生教学和交流活动的物理时空,网络的无限性使师生都可以最广泛地参与到教学和交流中去,师生间的学习和交流通过网络变得瞬时化[5]。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采用现实课堂与网络虚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线与非在线相结合的方法、同步与非同步相结合的方法、实时与非实时相结合的方法等完成教学任务。生活中可通过设置教师博客、电子信箱、QQ、飞信等构建师生对话平台,随时进行师生对话,使师生的思想与观点形成互动,及时、真实地实现师生交流。
四、强化实践教学,增进师生友谊
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谋职就业的必备条件。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技术专业,如种植业和养殖业,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些专业课教师中很多承担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或长期服务于地方经济,有着深厚的实践功底和丰富的社会关系。发掘专业教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劳动课以及社会实践场所或基地,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接触和参与生产一线工作,在生产实践中发挥自身的能力。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手把手、面对面地指导学生,改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不认识学生的教学环境,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技术交流,并在交流中增进师生友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琪,杨秀文.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新型师生关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11(6);41-43.
[2]迟运德,周文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达到素质教育要求[J].高职高教研究,2010,(23):188-189.
[3]王艺.构建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体会[J].中学教学参考,2010,(12):99.
[4]仇建.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角色之我见[J].教育教学(理论版),2004,(11):30.
[5]夏仕,冯敏英.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探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2):172-173.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师职责;沟通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17-02
古往今来,教师这一职业被无数仁人志士所推崇。“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园丁”、“蜡烛”等,众多的美誉都表达了对教师的崇敬,同时也体现了教师职责的重要和神圣。早在1200多年前,我国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就在《师说》一文中对教师的职责做了明确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当今的教育理论中,也写到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1]。高校逐年的扩招、“严进宽出”的松散性管理、求知渠道拓宽、新思潮冲击加上就业困难等原因,导致当代大学生身上很多被国人看重的优良传统已经逐渐丢失,尊师重道的意识和对科学知识的渴求程度逐渐下降。高校师资力量的匮乏、部分教师师德修养不高以及高校对教师的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方式,使得大学师生关系日趋淡漠,也在进一步影响和恶化当今大学里的文化氛围。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在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构建和谐的新型高校师生关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大学的健康发展,还关系到文化传承和教育创新。
教师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师生关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从教师做起。对于教师来说,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学生有一定的“向师性”,教师良好的师德、渊博的知识、端正的态度以及合理的举止,皆为学生所关注、所模仿。可以说,教师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修养对于学生来说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2]。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牢记教师的职责,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与时俱进主动调节自己,建立既民主、轻松,又生动、严谨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保持年轻心态,消除隔阂和代沟
传统观念认为“师者”、“长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和学生由于存在年龄、阅历、知识和思维水平上的差异,会产生观念、意识、行为上的不同。为师者,应该及时认识和应对这些差异,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动机,在新型师生关系构建中取得主动地位。针对年轻、富有朝气和思想活跃的学生,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不以长者自居、倚老卖老,克服因年龄等差异与学生产生的隔阂或代沟,要经常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尊重和平等对待学生,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伙伴、知心人。情绪直接影响行为,作为教师尤其不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带进课堂或者以自己的情绪变化对待学生[3]。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教师应保持积极向上、快乐活泼的健康心态,克服一切因情绪变化而带来的对教育教学和师生交往不利的因素,身正力行,严谨对待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才能从内心贴近学生,也才能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和牢固。
二、转变观念,调整角色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一直扮演着“知识的占有者”,居高临下“绝对权威”的角色[4]。但是今天的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可以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已经摆脱了以前单纯依赖学校、课堂和教师获取知识的状况。信息渠道的多样化、知识面的拓宽不仅使现代的学生变得复杂、独立,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我们要对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从过去“知识传授者”这种单一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在当前的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主要扮演着三种角色。一是导师角色。主要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学会做人和做事。作为导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的基本素质,使其具有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还要从过去的“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转变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和催化剂,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避免走弯路或者误入歧途。二是朋友角色。朋友间是一种平等、互信和互爱的关系,师生间成了良师益友才能够完全融入,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三是学生角色。古人云:“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也不必不如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精辟的语言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教学相长”[4]。信息时代使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获取知识的手段更为便捷,某些方面学生可能与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比教师跑得还快。因此,有时教师要做学生的学生,和学生一同成长。
三、利用网络优势,构建良好的师生教学和交流平台
目前网络文化的壮大和蔓延正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产生巨大的作用,构建网络平台拓展了师生教学和交流活动的物理时空,网络的无限性使师生都可以最广泛地参与到教学和交流中去,师生间的学习和交流通过网络变得瞬时化[5]。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采用现实课堂与网络虚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线与非在线相结合的方法、同步与非同步相结合的方法、实时与非实时相结合的方法等完成教学任务。生活中可通过设置教师博客、电子信箱、QQ、飞信等构建师生对话平台,随时进行师生对话,使师生的思想与观点形成互动,及时、真实地实现师生交流。
四、强化实践教学,增进师生友谊
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谋职就业的必备条件。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技术专业,如种植业和养殖业,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些专业课教师中很多承担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或长期服务于地方经济,有着深厚的实践功底和丰富的社会关系。发掘专业教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劳动课以及社会实践场所或基地,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接触和参与生产一线工作,在生产实践中发挥自身的能力。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手把手、面对面地指导学生,改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不认识学生的教学环境,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技术交流,并在交流中增进师生友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琪,杨秀文.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新型师生关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11(6);41-43.
[2]迟运德,周文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达到素质教育要求[J].高职高教研究,2010,(23):188-189.
[3]王艺.构建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体会[J].中学教学参考,2010,(12):99.
[4]仇建.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角色之我见[J].教育教学(理论版),2004,(11):30.
[5]夏仕,冯敏英.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探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2):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