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存在形式,都按一定的节奏变化发展着。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具有自身变化发展的节奏。一位高明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总是自觉调谐教学节奏,使整个课堂教学“和谐共振”,充满艺术魅力。
一、教学节奏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个多元体,其教学节奏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诸如抑扬顿挫、起承转合、轻重缓急、强弱快慢、高低起伏、张弛疏密、刚柔浓淡、疾徐断续、明隐虚实,等等。教学节奏的调谐艺术,正是这些因素的相互协调、合理衔接、有序变化、和谐运动。
二、教学节奏的常见类型
要掌握思想政治课教学节奏的调谐,首先必须明确教学节奏的常见类型。教学节奏按其表现形态来划分,可分为外在节奏和内蕴节奏两大类。
所谓外在节奏,是指教学节奏的外在表现形态,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语言节奏。广义的教学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口头语言)和无声语言(又可分为书面语言、体态语言、时空语言等)。所以,教学语言节奏可分为有声语言节奏和无声语言节奏。
有声语言节奏是指教师用口头语言所显示出来的有秩序、有拍节的变化和运动,具体表现为语音的高低强弱、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轻重缓急等等。大凡有经验的教师,都善于依据教学内容,合理利用自己的口头语言节奏,实现内容与情感的有机统一。
无声语言同有声语言一样,也是教学信息的物质载体,也存在着节奏的处理艺术问题。无声语言节奏主要有书面语言、体态语言和时空语言的节奏。
课堂上的书面语言主要为板书。板书是一种视觉语言符号。首先,板书节奏要讲究其层次节奏。一般而言,板书最忌一抄就是一大片,学生疲于奔命,抄写不停。
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语句较长,有的教师一古脑儿将其抄在黑板上,结果学生还是记不祝而一位教师在教学时,一边讲解,一边板书该定义中的关键词语,最后形成了如下板书:
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使用价值……劳动时间
如此板书,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有序呈现,无论是在生理运动上,还是在心理感觉上,都给学生一种和谐的审美感受。其次,板书节奏要讲究书写速度的节奏问题。
1.详略得当。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一堂课的教学,要切忌照本宣科、面面俱到,而应分清主次、区别详略。对重点内容,要浓墨重彩、重锤敲打;对次要内容,则应轻描淡写、和风吹拂。
2.难易适度。教学难点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教学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学习就如同喝白开水,淡而无味;难度过高,则学生的学习困难重重,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因此,教学内容的难易既要适度,更要注意二者的相互转化,即变易为难,或化难为易。
3.深浅适宜。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正确掌握讲解、提问、讨论以及布置作业等内容的深浅程度。
4.虚实相间。“虚”即理论,“实”即实际。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决不是“乱贴标签”,而是有机渗透、水乳交融。
思维节奏是指师生思维的疏密、张弛、明隐等有节奏的变化。中国画有所谓“疏可走马,则疏处不是空虚、一无长物,还得有景;密不通风,还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之说。构成节奏的疏和密,将影响到学生的思维状态。
密而不疏,学生思维长时间处于亢奋状态,容易疲劳;疏而不密,学生思维过于松弛,注意力难以集中。只有疏密相间,才能使学生思维产生有节奏的变化。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学生最佳思维状态约为20分钟。学生的精神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教学的张弛相间尤为必要。
三、教学节奏的调谐技巧
课堂教学节奏不是刻板、僵死、静止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运动过程之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是教学节奏的调谐者,但这并不等于说教师可以随意决定教学节奏的运行。
教学节奏的调谐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规律,遵循美学的基本法则,为特定的教学内容服务,受预设的教学结构制约。
从宏观而言,教学节奏的调谐应注意:教学内容详略得当,切忌面面俱到;教学过程波澜起伏,力戒平铺直叙;教学方法丰富多彩,避免单一呆板。从微观而言,教学节奏的调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万物皆备结构,万事须有节奏。只要我们能够娴熟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节奏调谐艺术,形成教学要素多元统一、和谐发展的变奏和合奏,思想政治课就会更富生气,更有韵味,更具艺术魅力。
(河北省大名县大街中学)
一、教学节奏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个多元体,其教学节奏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诸如抑扬顿挫、起承转合、轻重缓急、强弱快慢、高低起伏、张弛疏密、刚柔浓淡、疾徐断续、明隐虚实,等等。教学节奏的调谐艺术,正是这些因素的相互协调、合理衔接、有序变化、和谐运动。
二、教学节奏的常见类型
要掌握思想政治课教学节奏的调谐,首先必须明确教学节奏的常见类型。教学节奏按其表现形态来划分,可分为外在节奏和内蕴节奏两大类。
所谓外在节奏,是指教学节奏的外在表现形态,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语言节奏。广义的教学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口头语言)和无声语言(又可分为书面语言、体态语言、时空语言等)。所以,教学语言节奏可分为有声语言节奏和无声语言节奏。
有声语言节奏是指教师用口头语言所显示出来的有秩序、有拍节的变化和运动,具体表现为语音的高低强弱、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轻重缓急等等。大凡有经验的教师,都善于依据教学内容,合理利用自己的口头语言节奏,实现内容与情感的有机统一。
无声语言同有声语言一样,也是教学信息的物质载体,也存在着节奏的处理艺术问题。无声语言节奏主要有书面语言、体态语言和时空语言的节奏。
课堂上的书面语言主要为板书。板书是一种视觉语言符号。首先,板书节奏要讲究其层次节奏。一般而言,板书最忌一抄就是一大片,学生疲于奔命,抄写不停。
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语句较长,有的教师一古脑儿将其抄在黑板上,结果学生还是记不祝而一位教师在教学时,一边讲解,一边板书该定义中的关键词语,最后形成了如下板书:
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使用价值……劳动时间
如此板书,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有序呈现,无论是在生理运动上,还是在心理感觉上,都给学生一种和谐的审美感受。其次,板书节奏要讲究书写速度的节奏问题。
1.详略得当。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一堂课的教学,要切忌照本宣科、面面俱到,而应分清主次、区别详略。对重点内容,要浓墨重彩、重锤敲打;对次要内容,则应轻描淡写、和风吹拂。
2.难易适度。教学难点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教学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学习就如同喝白开水,淡而无味;难度过高,则学生的学习困难重重,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因此,教学内容的难易既要适度,更要注意二者的相互转化,即变易为难,或化难为易。
3.深浅适宜。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正确掌握讲解、提问、讨论以及布置作业等内容的深浅程度。
4.虚实相间。“虚”即理论,“实”即实际。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决不是“乱贴标签”,而是有机渗透、水乳交融。
思维节奏是指师生思维的疏密、张弛、明隐等有节奏的变化。中国画有所谓“疏可走马,则疏处不是空虚、一无长物,还得有景;密不通风,还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之说。构成节奏的疏和密,将影响到学生的思维状态。
密而不疏,学生思维长时间处于亢奋状态,容易疲劳;疏而不密,学生思维过于松弛,注意力难以集中。只有疏密相间,才能使学生思维产生有节奏的变化。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学生最佳思维状态约为20分钟。学生的精神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教学的张弛相间尤为必要。
三、教学节奏的调谐技巧
课堂教学节奏不是刻板、僵死、静止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运动过程之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是教学节奏的调谐者,但这并不等于说教师可以随意决定教学节奏的运行。
教学节奏的调谐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规律,遵循美学的基本法则,为特定的教学内容服务,受预设的教学结构制约。
从宏观而言,教学节奏的调谐应注意:教学内容详略得当,切忌面面俱到;教学过程波澜起伏,力戒平铺直叙;教学方法丰富多彩,避免单一呆板。从微观而言,教学节奏的调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万物皆备结构,万事须有节奏。只要我们能够娴熟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节奏调谐艺术,形成教学要素多元统一、和谐发展的变奏和合奏,思想政治课就会更富生气,更有韵味,更具艺术魅力。
(河北省大名县大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