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的风景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ming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拉克利特的那句“性格即命运”交代了人生转圜的终极理由。事实上,性格也即文学乃至哲学。文字是最明心见性的东西,对小说家和诗人如此,对文学评论者,同样如此,只是这个普泛的命题在其中的呈现会更隐匿也更深层。王迅总是给人以谦逊而执着的印象,正暗合了他文字踏实内敛的气质。他是我们刊物的作者,平日里的交流即便是通过网络隔空进行,我依然能感受到他对文学评论的热忱和用心。
  王迅有着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素养,但就如纳博科夫所说的,阅读文学作品有时需要依靠“敏感的脊椎骨”,单纯而直观地面对作品,往往更为要紧和本质。直面文本现场,是许多业内人都会提出的研究方法论,但如果不是亲身践行,那么这就会变成愿景,并且定格在愿景。而王迅多年来的文学刊物编辑的经历,正为他研读作品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尽管这些一手的文学作品浩繁且必然良莠不齐,但也坦率地体现出当下文学界最基础也最原生的状态。而与它们纠缠厮磨,需要的是耐性和韧性,这源于作为读者的王迅对文学天然的亲近和热爱。王迅就这么一头扎进了作品堆。艾略特说,阅读是写作的共谋。对王迅而言,阅读也是批评的共谋,他慢慢地审视作品,也审问自己。
  一个评论者关注的选题和研究路径,除了可以见出他的学养和能力,有时更是其性情的显色剂。近几年每到年末,王迅都会对这一年以来的小说创作情况进行盘点和综述,有时还会分门别类地以短中长篇为界各自成文。这恐怕是最为累人和不讨好的“选题”了,因为话语权首先要建立在对这一年来的作品足够熟悉的基础之上,不然底气何来?他有时写到一半,会来跟我讨论进度,“我已经读了今年的四五十个短篇了,读完剩下的一半,基本我就有底了”。这话真让我汗颜。再者,这个选题难免会撞车,如何避免写成年度小结报告或是概述小说内容的流水账,更是一个让人费心却又必须直面的症结,王迅却乐此不疲。阅读量与评论的眼界在终极层面上肯定会成正比。在同一个选题里摸爬滚打的王迅,慢慢廓清着自己的路数——他的综述渐渐地不再只是梳理小说创作的群体特征或是主题,而是切入到对小说文体特质的深层审问。譬如他的2014年中篇小说综述之一便是从分析中篇与长篇、短篇之间的文体差异入手,进而将议题切分为叙事上的雅俗互动、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等块面,渐渐勾勒出这一年中篇小说的“中间”诗学特征。有人说王迅是苦行僧,这比方自有贴切之处,但未免悲情。王迅的埋头读文,该是乐在其中的。若非如此,想来,他不会坚持要“啃”年度综述这根“硬骨头”。
  就我自己的写文经验而言,成文之后的修改,是一件痛苦且不情愿的事。王迅属于另一个极端。他是个爱收集意见的人。记得一位叫比拉·马塔斯的西班牙作家曾说,要从别人那里“偷一些生活”。王迅则爱从别人的意见里寻找自己的写作养分,拓宽和完善自己的思路。不多久,他又会呈上修改后的新文,同样热忱地询问你的意见。执着之上的勤勉,支撑着王迅潜心寻找着属己的文学评论之路,从不懈怠。
  但在执着之外,王迅也有“善变”的一面。他的选题思路往往跳跃而多样。每每跟他探讨方向,都会觉得他的四处出击——既会从文本细读入手,探究一些具体而微的问题,比如,从林白的《北去来辞》中考察林白的创作转向;也会跃上宏观的层面,审视文学批评的终极性的命题,比如,探究批评写作的审美之维。
  但有时,这“善变”并非是王迅有意而为的。他的文章常常会呈现出迥异的风格——有的学院化的论文写作风格明显,有的却展露出一种诗化和自由的风貌。这是王迅不断探试和拿捏自己的评论风格和支点的外在表征。他曾经写过一篇《文艺评论应回到传统诗学的原点》的小文。文章本身是论文形态的,提出的问题却关乎文学评论的审美维度,比如倡导文学评论要“不涉理路”“感悟生命”等。这篇看似充满悖论的文章,倒似王迅上下求索的写照和缩影。他始终在感官的超脱和理智的严谨间寻寻觅觅——这样的游走勾勒出一位常在思量“文学批评何为”的年轻评论者的形象。
  在王迅的作品中,有不少是针对残雪作品的评论。对于评论者而言,会将某位作家纳入自己日常的批评视野,或许有多样的原因,但最初一定是因为感觉的契合和气息的相通。对于残雪的作品,许多文论的焦点常常集中于对其象征意味的解读,王迅并不排斥这个角度,但他的评论更多的则是单刀直入地试图与其灵魂进行对话。有意思的是,具有反骨的残雪颇为认可看起来平和谦逊的王迅的评论,并且会主动要求王迅为其写评。
  我曾经出于好奇问过王迅:“残雪为什么喜欢你对她的评论呢?”“我也不知道。我只是道出了自己单纯而直接的感受和想法。我喜欢评论者和作家之间保持一种纯净健康的关系。”王迅是将自己放在了一名普通读者的位置,因而达成了这种单纯和直接。伍尔夫曾颇为赞赏约翰逊在《格雷传》里对于普通读者的界定:“在决定诗歌荣誉的权利时,尽管高雅的敏感和学术的教条也起着作用,但一般来说应该根据那未受文学偏见污损的普通读者的常识。”“未受污损”,对于评论者而言是一种看似简单却实在难得的品质——相比习得的研究路数和技法,以本真、直接和坦诚的态度来直面作品,显然更为重要。这种“不射之射”才能葆有敏锐的触角,捕捉到文学作品中最深微幽细的内蕴。
  那么是因为王迅道出了残雪的内心吗?答案并非总是在如此单线的轨道上。评论者与作家,最深层的关系,并非是解读和被解读,而是互相激发。在评论残雪的时候,王迅的文章常常迸发出一种自由奔放的气息,弥漫着一种难得的诗性氛围。深层的碰撞会让彼此发现自己不曾察觉的心灵层面,就如他的一篇文章之名《阅读残雪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残雪,也发现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真正的文学批评并非依附于文学作品而生,而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它们谁也不是谁的附属。
  黑塞在《荒原狼》中曾写道:人性就像是洋葱,可以一层一层地剥离。王迅看似平和淡然,但内心却沉潜着不同维度的闪光点——他的文章“暴露”了这点,最近听闻的轶事则更是说明了这点。王迅下乡挂职,眼见当地的山路崎岖难行,一位60岁的山民号召屯里人一起用最原始的工具,把一块块的石头累积成山路。“我当时很震撼。”在跟我讲述这样事情的时候,王迅依然显得很感慨。他是一个容易在“现场”被打动和触动的人,面对文本和生活都如此。他于是设法通过自己的人脉组织公益活动来募集修路的费用。虽然谁也不知道这条路最后蜿蜒向何处,是否能如愿,但一个担着道义的书生形象就此定格。人确实是多向度的,但也是一个整体。因为对人性有着亲近和崇敬,才会对诗性有着向往。激情的、立志修路的王迅,和那个温和的、钻研苦读的王迅,影影绰绰间合二为一。
  只是有时,我担心王迅的谨慎和低调会将他个性的观点和棱角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虽然我时时能感受到他在文学评论之路上的“野心”——一直以来他对于作品的“叙事”都颇为关注。但在老生常谈的框架之下,他寻找的是自己的言路;他常会对既有的概念进行再阐发和界定,继而以其为容器,去检视文学作品,比如他以“极限叙事”和“黑暗写作”的概念将残雪与麦家并置解析,别致婉转。但希望自己个性鲜明的王迅却始终有些欲冲不破。他的文章中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却常常被冠以“我们认为”“我们发现”的开头。为什么不凸显出“我”呢?这固然是出于严谨和稳妥的考虑,却也暗暗透出一种不自信。不过,这也正从另一个维度证实了性格对于写作的致命影响。
  王迅来找我写印象记的时候,我颇为意外。我一定不是他的现实生活中关系最密切的人,但王迅相信感觉。平日里的交流,切中了他内心的点,他便会“认”这个朋友。说起印象记,其实颇为契合印象派绘画的要义——那是要激励观者寻找合适的角度,在笔触的碎片之外,解读和体味作品。我于是慢慢捡拾起平日里的琐碎点滴,试图在一个既远且近的角度来勾勒一幅王迅的肖像——在文学评论的漫漫长路上,他摸索着向前,难免踉跄经历波折,但心之所向的远景始终充满着诗意和美。约翰·伯格说:“肖像审问站在肖像画之前的我们——那些试图想象画中人人生的观者。”而我们在王迅的批评之路中所见的那些风景,绝非只属于他一个人。
  (作者单位:《上海文学》编辑部)
其他文献
欧阳友权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学科奠基人和学术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他为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倾情倾力地立规立法,虔诚执着地立言立行,十几年孜孜以求,乐此不疲。无论是他主持的课题,主办的学术会议和讲座,还是他撰写的著作,主编的丛书和刊物,任凭提及哪一项,都足以写出一本别开生面的学术史。众所周知,随着网络文学产生和发展,近十多年来,相关研究者始终保持着与日俱增的态势,研究队伍之庞杂,以繁星喻之,实不为过。学界同仁
期刊
这样的小说有一股特别的力道。  力道来自刀片一样锋利的叙事。  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叙事见出一个作家的高下,也见出一个作家的性情。  文西写小说不久,但叙事不凡。写小说属于新领域。在这个新的领域,文西的冷峻和冷酷,似乎不全部来自诗歌资源,文西的诗歌里还时不时会闪烁一点无关紧要的忧伤和怀旧。小说则有意隔绝了这种的潜在的忧伤。  文西的叙事冷峻、狠辣、残酷,与同属楚地的湖北作家陈应松一样笔风狠辣、残酷,
期刊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最富创造精神、最具叛逆性的作家。他成就卓著,影响广泛。他用笔、用心创作的长篇小说,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中国式的巴尔扎克。从《浮躁》《废都》到《怀念狼》,从《秦腔》《古炉》到《带灯》,几乎一部一个台阶,一部一个水准。“每一部都有突破其实很难,但他恰恰做到了,每一部都不同,而且更优质。”①  贾平凹的新作《带灯》是一部关注当下、思考现实,书写“中国问题”“中国经验”的优秀长篇小说
期刊
时间在小说内外的流动从来都是不均质的,读旧海棠的小说,常让人顿生四下静谧,天光渐慢之感。故事往往并不多么复杂,但说故事的人,却像是存了心要将它一丝一缕地抽出来,再有一搭没一搭地缝合回去。在这拆解和缝合的过程中,许多琐碎被抖落出来,一些做了剪裁与机巧,一些做了遗落与留白,故事便慢慢生出细碎的诗意来——而说故事的人呢,仍是气定神闲的。《下弦月》中有一句话,用来形容旧海棠的写作再合适不过,如同祖孙俩的睡
期刊
李春龙17岁开始写诗,至今已逾20年,写作技巧日趋成熟。10年前,他给自己的写作定下方向:只写胞衣地大兴村,这是他诗歌写作技巧以外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一、凝神故乡大如轮  1  双凤岭是邵东县地势最高、最贫瘠之地,大兴村是双凤乡一个行政村,更在双凤岭深处。“层层叠叠的小山脉/ 是双凤大地脸上的皱纹/ 虽然看不见大兴村/ 但我知道/ 在某一条皱纹里/ 有我生了根的童年/和正在与我的童年作伴的父母”
期刊
一、诗人的活命  王威廉:今天很高兴能和两位朋友对话,一位是青年诗人冯娜,一位是青年批评家唐诗人。冯娜被首都师范大学邀请为驻校诗人,我想,我们今天的聊天不妨从这里开始,聊聊文学作品跟诗人、作家的生存状态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生存状态一定会影响他所写出的作品,诗人、作家为了生存,不得不游走于各种各样的机构之间,这些机构有权力的,也有市场的,它们构成的其实就是一种文学制度。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知
期刊
笑笑不想到深圳,她说只想跟奶奶在一起,一辈子都跟奶奶在一起。  奶奶疼惜地笑着说:“傻妮子,怎么能一辈子跟奶奶在一起呢。奶奶老喽,要死喽,陪不了你多久喽!”奶奶不忌讳死,她信佛,天天念“阿弥陀佛”,她有地方去,不怕死。  笑笑不知道怎么回奶奶的话,过来搂奶奶的脖子。她闻着奶奶几天不洗头的气味,把鼻子往外翻了翻继续搂着。  笑笑十五了,开始懂事了,没有奶奶就没有她。小时候早上奶奶给穿衣服,她叫奶奶叫
期刊
本人在平时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水墨人物画领域出现了许多平面化处理的现象,这在以往是没有出现过的,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现象。平面化处理——在水墨绘画过程中使用平涂、方块状宽笔触、没有太多虚实关系、干湿浓淡、明暗变化的新水墨表现手法;在画面构成元素上力求简洁、单纯、直截了当,减弱墨色层次变化,淡化空间纵深感,不显凹凸变化,力求平整。  为什么一大批艺
期刊
生活告诉我们,朋友情谊的深厚,并不决定于相聚时日的多少。不少人天天相聚,却永远不会走近。而有的人,极少的交集,却可以达到相知。我和人称“侗乡歌王”的著名音乐家王辉的结缘便是如此。  王辉先生和我接触不多,但算得上心灵相通的好友之一。我与王辉先生相识,是在二十多年前。那时,我在湖南省委宣传部文化艺术处工作。那年夏天,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以及几家音乐刊物在武陵源联合主办庆祝建党七十周年音乐
期刊
无风之始,却是爱欲酝酿,山雨欲来,根本无法遏制。然而这华丽的爱欲从头到尾都是在设计之中,是多年的女友唐逸对我的情感考验,我自然是没有通过考验,因为女友拿来试探我的这个叫陶的女人,长相颇似父亲年轻时曾经野合的女赤脚医生。当陶第一次被女友唐逸带去我家时,她的容貌一下子激活了我母亲封存多年的记忆,“时过境迁,尽管一切早已化作尘烟,可开门的刹那,母亲记忆的那道暗门被倏然推开,她再次回到了多年前那个灯火通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