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简算学生可理解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tao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7年第三期姜建华老师《这样的算理有价值吗?》一文对于13/15-(1/3-2/15)这类分数计算题能否作为简算来考查学生的观点是:“本题不应作为简便运算来考查学生,这种去括号变加减符号运算的理由,学生很难理解.因其理由是: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括号时,括号里的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正如2007年第11期中汪老师所述,文中的理由并非算理,而正确的算理应该是:“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差,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的差当作较大数来减,由于多减了那个较小数,其差要再加上那个较小数.”基于以上算理,本人认为,这类题能够作为简便运算来考查学生,其理由有三:
  
  一.这类题完全是素质目标的检测体现
  
  这类题在课本中出现过多次.如义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47页第五题第3小题、102页第八题、102页第6题的第2小题……,五年级下册118页做一做、第120页的简便运算后面的练习、第142页总复习中的第六题…….说明了这类题是要求小学生掌握的内容。教材的编排也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起初学习了整数的简便运算后,只是出示了判断题,判断123-68+32是否与123-(68-32)的得数相等(见义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47页第五题第3小题).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来判断,并初步感知a-b+c和a-(b-c)的结果是一样的。又安排了几个单元的学习后,在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又在第102页安排第八题来让学生明白形如a-b+c=a-(b-c)类的算理.以上列举,旨在说明此类题是小学生应该达到的素质目标之一.
  
  二.这类题委实为整数速算的延展拓宽
  
  我们一起来回顾简算1111-998的算理,要从1111里减去998,就先把998当着1000来减,这样多减了2,要再加上2。用算式表示算理就是1111-998=1111-(1000-2)=1111-1000+2,再看要计算13/15-(1/3-2/15),学生容易想到从13/15里面减去1/3-2/15的差,就先把它们的差当着1/3来减,由于多减了2/15,就再加上2/15.接着,进一步引导,使计算简便.用算式表示为13/15-(1/3-2/15)=13/15-1/3+2/15=13/15+2/15-1/3.其简算的算理就是整数速算向分数计算的延伸和拓展.
  
  三.这类题能够在生活情境中活脱呈载
  
  现以四年级下册第102页第八题为例,题目为:原来有11.42元,昨天我用了7.55元(原题中是7.5元,为更好的说明,将其改为7.55元)买了一枝钢笔,今天妈妈又给了我0.35元,储蓄罐中有多少钱?
  学生不难列式为:11.42-7.55+0.35,这是一个连续退位的减法,显然不如不退位减法好算.因此学生会想到用11.42+0.35-7.55,这种算法的理由是:用原有的钱加上妈妈又给的钱,等于“我”共有的钱,再减去买钢笔用去的钱,就是现在储蓄罐中的钱.老师稍加引导,学生还能想到:由于妈妈后来又给了0.35元,可以当作在买钢笔时妈妈帮“我”付了0.35元.那“我”就只要付出(7.55-035)元,储蓄罐中的钱就是11.42与(7.55-0.35)的差了.从而证明了
  11.42-7.55+0.35
  =11.42+0.35- 7.55
  =11.42-(7.55-0.35)
  这一生活情境的呈现会让学生内化了一个算理:即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差,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的差当作较大数来减,由于多减了那个较小数,其差就要再加上那个较小数。小学生也完全能在知识及能力范围内理解而凸现简算价值.有了这样童叟皆明的算理,相信大家会认可本题是完全可以作为简便运算来考查学生的。
  a-b+c=a+c-b=a-(b-c).再通过同类题2~3题的思维训练后,就可以根据数字特点,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同时增强学生的数感,为后续学习奠定感性的基础。
  (作者联通:434203湖北省松滋市八宝小学)
其他文献
班级是教育工作的基本阵地。它不仅有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责任,也背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教育目的能否实现,每个学生能否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得到全面发展,班级管理至关重要。    一.以情动人,融入真情,全心呵护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必须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情感。教师要以真挚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真情,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班主任不仅要把自己扮成严师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好“管如严父,
期刊
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提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发展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可以这样说,语文课就是通过一个个提问来组织教学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有个效益问题,如果问题提得太细、太碎,往往会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教学目标难以达到;如果问题太大、太深,学生
期刊
“育人为主,成才为志。”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而音乐教育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先秦儒家诸子认为“乐教”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到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把“歌乐”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都说明了我们的先辈很早就意识到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至今,它的育人功能日趋成熟。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一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合作交流的重要方式,课堂讨论也将更加凸显出其作用。在数学教学中,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是时机、内容选择不当。有时一节课课堂讨论次数达五、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2007年起中考模式已被新的学业考试所取代。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思想,调整复习思路,研讨基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中考复习新策略、新方法,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一.用好书本、狠抓双基,突出复习“重点”    思想品德实行闭卷考试后,很多人错误的认为现在又恢复过去“死记硬背”的模式上去了,只要把知识点背下来就能考好。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在学业考试的新形式下,针对新教材知识
期刊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适时、适量地导入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让学生即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又学习用英语交流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一.从词汇学习着手,进行文化意识渗透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涵义。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理解和挖掘单词的多重意义,尽量体现其文化色彩的一面,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的介绍。如《新标准英语》Module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一堂课的开头艺术研究甚多,而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则涉及较少。下面,我就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发散式——激思    语文课如果以“填鸭”的方式进行,“灌”完为止,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不能发散,灵活运用的能力也就相应地降低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结尾的时候围绕一个中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
期刊
那是十年前的一个清晨,霞光如火。  在山区的一所简陋的小学校,我目睹了他们的升旗仪式:一百多名小学生整整齐齐地站在校园里,脸上带着与年龄并不相符的严肃与庄重,注视着一面冉冉升起的国旗。没有国歌的奏鸣,没有震天的口号,一百多双明亮而又坚定的目光凝聚在国旗上,校园一片宁静。这是我见到的最简单的升旗仪式,却深深震撼了我的心。   此时此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国旗的分量。   我永远不会忘记,香港、澳门的回归
期刊
图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它活生生地摆在学生面前,会使学生主动在脑际里展开联想的翅膀。这不仅让学生较快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知道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巧用图画,掌握字形、字义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感性形象去认识事物,在讲授归类识字“潜”字前,用薄纸壳画上“潜水艇”和“潜水员”,涂上颜色分别剪下来,在上
期刊
在解题过程中,对于点的存在性可以经过作图直观地获得,对于图形的相关性,通过知识的联想,可知它们的数学模型存在某种关系,而对于具体数据,则通过计算来解决。以下例题,就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的。  例: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A(-2,0),且与直线y=-x+8交于B、C两点,点B在x轴上,点C在y轴上。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大致图象。  (2)在这条曲线上是否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