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绿色梦想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间四月天,春意芳菲尽。我随单位机关支部过组织生活,去重庆开州参观了刘伯承纪念馆。我们觀看了陈列的物件、图片和影视资料片,聆听那些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缅怀这位“军神”刘伯承的丰功伟绩。这点点滴滴像一粒石子,投入到我平静的心海,激起涟漪,勾起我对绿色军营生活的向往。
  我父亲一九五二年入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沈阳炮兵部队,退伍后,去了一家钢铁厂。由于对工厂生活不太习惯,所以他主动申请,经批准回家务农,回到村里,担任大队民兵连长。我父亲性格刚正不阿,办事雷厉风行,坚持原则,严于律己,深受乡亲们的好评,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得以“卸甲”。
  当时,我们乡里的还有两人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还上过战场。一名志愿军人姓贺,右眼被打瞎,左手的无名指被打断,成了残疾军人,后来退伍回到家乡,参加农业生产建设。他家庭十分贫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是,他从来没有向政府叫过一声穷,从来没有提出过任何要求,默默无闻地战天斗地。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清理登记参战人员,才给这类人员一些补助。另一名志愿军人姓张,他退伍后安排在重庆钢铁厂当工人。他回家乡探亲,当时的花园乡党组织非常缺人,乡里千方百计把他留下来,部队来了好几封信都让乡干部给偷偷压下了。被公社书记强留下来后,他举家从沙坝农业社搬迁到院子村,担任了村支部书记。他坚持原则,公正无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因此,村里的人们几乎都忘记了他的名字,而是统一称呼他——张支书。
  父辈们火热的青春奉献给了绿色的军营,令我羡慕不已。后来,每每谈论或看到或听到或想到与军人有关的或人或事,就有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我的心,想象着绿色军营生活,向往着绿色军营生活,渴望着绿色军营生活。年少的我,在脑海里多少次想象过自己的军人模样,自己的军人生活,自己的军旅人生。同时,在睡梦里呈现过自己在军营,或是队列训练,或是实战出击,或是与日本鬼子真刀真枪地厮杀……
  我过去的人生岁月里,还有过几次接触与军人有关的事呢。
  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安排我在春节来临时,给大队的军烈属拟写慰问信,交到支部书记张叔叔手里。后来,稍大一些了,我没有父亲的嘱咐,每年春节期间,我都给村里的军烈属写一封慰问信,并加入大队的军烈属慰问队伍,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到每个军烈属家里问候。然后,集合到岩脚的祠堂大坝子上,其中有一项议程宣读慰问信,张叔叔特地安排我宣读,我会使出吃奶的力气,大声地朗读自己的“杰作”,心里十分高兴,也特别自豪。这样,年年如此,我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
  在读高中的时候,刚好要毕业的那个春季,某空军部队来到我所就读的中学,从应届高中生中挑选空军飞行员,学校就组织了我们毕业班学生报考。我加入了报考的行列,参加军检,别提有多高兴呢。第一次体检在学校进行,项目大致是量身高、测血压、称体重以及脱光衣服走“鸭子步”。体检结束前,尽管检验的医生拍拍我肩膀,有些无可奈何地告诉我:“小伙子,你被淘汰了!”不但没有给我带来一点点沮丧和郁闷,反而这样新奇的体验给予我许多开心和快乐,让我感到十分好奇、兴奋。后来我得知自己第一关就落选的原因,是由于自己小时候右手的无名指生冻疮,红肿奇痒无比,听人家说用开水可以缓解冻疮发痒,于是自己就擅自用开水烫,即使烫得很疼很疼也竭力地忍受,结果手被烫得破了皮,留下了一块紫色的疤痕。
  一九八一年,我中等师范学校毕业,跟一位姓钟的同学分配到偏远的高山双河乡小学当教师。我高中的同学刘某是那个乡的人,他高中毕业后没考上上一级学校,就回乡务农,当上了一名基干民兵。有一个冬天,乡武装部组织基干民兵训练,每个基干民兵都配有一支半自动冲锋枪,那时候枪支管理不是十分严格,训练完后,每个人把自己的枪带回家里保管。那天训练完后,刘同学来学校找我们玩,回家的时候,他嫌背着枪有点麻烦,就放到我的宿舍,挂在墙上。晚饭后,我跟钟同学闲着无事,就把冲锋枪取下来,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枪支,我俩感到十分新奇。于是,两人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将枪支的零件一个一个拆卸下来,放在楼板上一大把,仔细地分辨每一个零件的名字,讨论每一个零件的作用,然后重新装上去。拆了再装,装了再拆循环往复好多次,直到记住了枪支的每一个零件的名字和作用才罢休。
  二〇〇四年,我儿子高中即将毕业。在高考前,要填报志愿,我极力地劝导儿子报考军事院校,这样既可以圆为父的军人梦,又可以缓解家庭经济的压力,以后就业也不成问题,可谓“一石三鸟”。当时,我心里还窃喜,老天爷总算开眼,为父的没能实现做一名军人的梦想,能在儿子这代梦想成真也是一件美事。其实,儿子不是很愿意报考军校,觉得军校有一些束缚发展。他是在我的怂恿下,才在提前批次的志愿里填报了录取分数线很高的、屈指可数的重点军校,以及自己觉得希望不大的国防科技大学。高考分数下来,儿子的考分超过了重点本科线,比军检最低控制线多出十几分。招办的工作人员及时地告知了军检这个消息,好似一支兴奋剂注入身体,让我高兴了好些天。于是,我父子俩打点行装,乘车去重庆主城,客居宾馆,到警备区报名交了表册,去解放军歇台子二〇四医院接受体检。
  军检这天,我跟儿子起个大早,等候在医院闭关的门前,八点钟医院大门终于打开了,出来一个人大声地告知,医院不准许非体检人员入内。检查实行“一项淘汰制”,就像足球的突然死亡法。检查分为好几个科目,包括几十个项目,其中有一项不合格就会被“打出来”(淘汰)。从医院的那门洞里,不时地蹦出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孩子,像一颗出膛的子弹,将一个个家长的希望击得粉碎。我显得十分紧张,心像稻田里的蝌蚪七上八下地乱窜。因为前一天,儿子自己称了体重,离军检标准差一公斤,有人说多喝几瓶矿泉水,有的说把肚子填得饱饱的。虽然我跟孩子探讨过一些应对体检的方式方法,但还是让人担心。时间像一个蹒跚的老人走得太慢太慢,漫长的等待里蕴藏着希冀。终于,儿子一脸的灿烂出来了,我悬着的心才回落到心窝。在录取阶段,我托人打探消息,时而让人欢喜,时而让人担忧。我的心犹如天空的风筝时高时低。最终,不好的消息传来——儿子的分数比录取最低控制线少了十多分,被军校的大门严严实实地挡在外边。当时,我的心就像被风儿遗弃的风筝一头栽到地上,有些许失落,儿子倒是若无其事。后来儿子上了市内一所重本院校,这是他向往已久的学校。儿子如愿以偿了,可我却郁闷了好久好久。
  有一年夏天,我们单位与武装部联系组织集体军训,这着实让我兴奋不已。军训在凉爽的仙女山拉开帷幕,这个地方海拔一千多米,虽然地气凉快,但是毒辣的日头炙烤在地上,让人感到没有丝毫的凉意。我们这批“解放军”身着绿色军装,教官安排了严格的训练时间、训练项目,提出了有点苛刻的要求,百分百的军事化。在教官“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洪亮、干脆、坚决的口令声中,我跟同事坚持队列训练、徒步行走、野外拉练和实弹射击。队列训练时,我还因为走正步时手脚同边闹出笑话,但我仍饶有兴趣认真地学习各个科目。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最感兴趣的是实弹射击。教官把队伍带到低山一个名叫黄柏渡的沙滩,在茂密的竹林旁,在潺潺的溪流边,摆开了实弹射击的战场。武装部的刘参谋程序化地做了安排,拉出警戒线,司号员选定靶位,安好靶子,教官整理好队列,跟“战士”们讲解射击的要领,演示规范的射击动作,进行了实弹射击示范。“战士”们先后进行了步枪、冲锋枪和机枪的射击,有的射击成绩很不错。我虽然没有“吃烧饼”(一环都没有),但是成绩也是属于下等,也许自己的运动感觉是先天不足吧!结果对于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参与的过程。
  尽管我有过这些与军营有关的经历,但是铭刻在心底的军人情愫依旧挥之不去。如果一个人真的有来世,那我下辈子一定会去生机勃勃的军营,投身于热血澎湃的军人生活。
  作者简介:黄建明,笔名阿牛牛,1962年出生,重庆武隆人,系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1981年参加工作,现供职于重庆市武隆区教育委员会,任副调研员。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1989年发表处女作,先后在《中国教育报》《西部散文选刊》《重庆教育》和《企业家日报》副刊等报刊或微刊发表散文、诗歌、纪实文学等作品30余篇。
  (责任编辑 王瑞锋)
其他文献
金鱼吊兰  这么娇小可爱,像个婴儿  一片片嫩叶,油光发亮  如同无邪的眼睛,洞察世界  你似乎为春天而生  在温柔乡里,尽情撒欢  愉悦我们的目光  袋鼠花、金鱼花是你的笔名  蕴含灵动、温雅,与趣味  亲近你  像是走进了一片绿洲——  活力无限  五月的绿  五月,当我走进郊外  未曾想,万物是如此的葱茏  一花一草,一树一木  都登上了绿色的巅峰  这些绿,使我的眼睛充满希望  忽然间,世
期刊
麻雀  母亲说过  不劳而获是多么的可耻  我要守住这片幸福的麦地  你们叽叽喳喳地觊觎又能怎样  母亲的汗珠一行行  在耀眼的阳光下日渐金黄  油桐叶撑起一片绿荫  不要在上面留下你们的爪痕  明天,母亲要用那些翠绿的叶子  包裹出麦面粑粑诱人的浓香  老镰刀  老镰刀——  母亲缺损的牙齿  啃掉生活艰辛的皮壳  用香甜的仁  养育我们  老镰刀  一个锋利的修饰符  融进血液  岁月愈久远 
期刊
当我悄悄地来到这个世界,  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回应;  倘若有一天,当我再悄悄地离去,  依然还会是无声无息。  像一颗流星,在天空  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像一粒石子投进湖水,  当波纹散尽,  一切都将会恢复平静。  但是,我以我自己的方式走过了人生,  我以我特殊的形象塑造过完美,  我以我自己不算优异的歌喉,  唱出过属于自己的抒情歌曲,  我以极其普通而平凡的经历,  参与了生命的全部意义
期刊
童谣歌声婉转悠扬,  我常坐在父亲肩上。  亦曾撑伞看花蕾在雨中绽放,  风疏、雨扬……  泥土弄脏了小姑娘的新衣裳。  这儿的冬天太漫长,  雷雾弥漫中我阔别了母亲的肩膀。  只身探寻前进的方向。  驻足、彷徨……  幸而小姑娘她坚信百炼成钢。  大雁成群飞向了远方,  我也破繭随他们翱翔。  亦拥有了坚硬翅膀和力量。  金风、暖阳……  原来迷茫过后便是成长。  (责任编辑 王瑞锋)
期刊
一棵树,爱上了另一棵树  他们之间,是一条无法横跨的马路  她努力生长,吸收大地的营养  把双臂伸得很长  差一点,就可以拉到对方的手  偷偷凹一个爱心的造型  有很多秘密无法与他人言说  只能用另一种方式  告诉自己  一个直男的嗝  不痛不痒,像饭里的沙子  发言时,随时闯入的顿号  嗝一下,饭桌上的人都盯他一下  好像他脸上长满愧色的花朵  听医嘱,往嘴里  塞大大小小的药丸  没有一个药丸
期刊
春天,在夜里生长  一寸心事  灼灼,桃情  触碰三月火花  脉络清新  有霞彩飞来  填满  爱,逐渐沸腾  读著你写的诗  感觉你就会把我带去  在你的天地  看花,看风  作者简介:韵诗,女,本名王东霞,现代诗作者,现居北京。  (责任编辑 王瑞锋)
期刊
26  杨冬桦在单位里待得久了,认识了一位知己。这人刚来单位,是一个普通的采购员。之所以叫知己,是全单位的人对他的叫法,因为他能把谎撒出来,还能圆上,别人听了有趣,自己也自得其乐,和所有人关系都亲密如朋友。这采购员叫周世友,有个哥哥在俄罗斯做贸易,周世友前几年的确跟哥哥在俄罗斯混了几日,俄罗斯太冷,任何事物似乎都要比那里冬天的气温高。周世友也是被俄罗斯的严寒冻怕了,习惯把冷挂在嘴边。刚到单位又值冬
期刊
晴  有一种寂静,如喧嚣后的舞蹈,停留在冬日的枝头。  大雪过后,漫野的白,真切地冰凉着大地,停停顿顿的文字跌撞进印花的诗笺。素白、却又暗隐着呼之欲出的情感。  北方的冬天,有一种迟钝的感应,恰如你来或不来的疑问,只是思念又不断叠加的思念。  凛冽的风穿过矮山、河川,呼啸在一望无垠的平原,直达心扉。钝钝的痛,如你的目光,在心底冲击出花开与春色弥漫。  浮心  来不及梳理,城市的清晨匆匆来临。  日
期刊
是吹唢呐的,姓窦但名字不叫“一吹”。“一吹”是他的诨号,意思是方圆百里吹唢呐数他第一。  不论男女老少只要一听到窦一吹的唢呐,吃饭的丢下饭碗、干活的丢下农具、睡觉的一骨碌爬起来耍蹦子就往窦一吹那儿跑。  窦一吹的唢呐之所以那样迷人,是因为他把婚丧嫁娶的曲调吹绝了。凡喜庆吹出的欢快音响能叫你的下巴合不拢;凡丧事吹出的哀乐如泣如诉,能叫你泪水涟涟、凄凄惨惨。还有一绝就是除了一般的婚丧嫁娶的基本曲调外,
期刊
不知何时起,我关注着你。  不知何时起,我对你的美倾心。  你傲骨英风,你寒中屹立。  我敬佩你的坚忍不拔,  任漫天雪花,任寒风挥洒,  你犹如泰山般屹然不动。  当其他的尤物风华不再,  当其他的美景渐渐消逝,  唯独是你,你却可以,  冷若冰霜,傲视群芳。  我们是记者  笔锋下的激情澎湃,  鏡头里的海阔天空。  一路走来,艰辛热骨。  一路走来,清晨黎明。  披星戴月之身,  疲惫潦倒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