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T·S·艾略特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与文学理论家,其诗学观与创作实践不仅对西方诗歌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为中国诗歌的研究提供了一整套系统的批评阐释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艾略特《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与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发掘其内在联系与差异,可以对艾略特提出的一系列诗学理论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艾略特 李商隐 比较分析
诗歌作为一种最古老最原初的文学艺术形式,在中西文学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其颇具差异性的诗歌创作特点,但作为一种人类共有的文学形式和生命体验,中西诗歌创作又有着共性的一面。通过比较分析艾略特《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70-72(以下简称《情歌》)与李商隐《无题》[2]190(重帏深下莫愁堂)(以下简稱《无题》),发掘其内在联系,可以对艾略特提出的一系列诗学理论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T·S·艾略特(1888-1965)是20世纪初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诗人和文学理论家,李商隐(约813-858)则是晚唐时期的大诗人,两人所处的时代相隔千年,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人生经历,又分别接受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学传统影响,他们的诗歌必然具有差异性,但在差异性之外,却又有着一定的相通性。
一.艺术手法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艾略特在其文论《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谈到“实在呢,假如我们研究一个诗人,撇开了偏见,我们却常常会看出:他的作品中,不仅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的部分,也是他的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明他们的不朽的地方。”[3]2所谓个人才能,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际上任何作都不能脱离传统而存在。[4]274《情歌》与《无题》的最大相似性就体现在对“传统”的继承上,且二者对“传统”的继承均以“用典”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心雕龙》这样定义典故:“事类也,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5]252用典,就是作者援引往事来表情达意,说明道理,如此可使作品华实并茂,文采非常。
李商隐以一系列《无题》爱情诗享誉诗坛,尤其因工于用典闻名于世,提到李商隐很难不提到他诗中那些隐喻神秘又纷繁复杂的典故,作为最能突出诗人个性特质的《无题》爱情诗,自然也少不了用典
《无题》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中的用典是十分明显的,前两联仅二十八个字就有三处典故。首先,“莫愁”有两个出处,一说出自南朝臧质的《莫愁乐》“莫愁在何处,莫愁西城石”,二说出自梁武帝萧衍的《莫愁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此处莫愁指代美丽女子。其次,“神女”出自宋玉《高唐赋》。赋中塑造了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巫山神女形象,她与楚襄王梦中相会,自荐枕席,朝朝暮暮,缱绻恩爱。最后,“小姑”化用了乐府诗《清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说的是青溪小姑孤独寂寞的生活。通过援引典故,诗人用寥寥数十字,便表达出一位女子深闺独处的寂寞心情。
此诗并不是个例,有学者对李商隐诗歌用典情况做过完整统计,仅在其一百多首成就最高的七律诗中典故就多达三百处,平均一诗就要用三典,典故来源包括前人诗词文章、儒道正史经典、民间神话故事,还包括一些佛教术语、稗官野史等等,可见其用典之频繁,来源之广泛。
《情歌》则是把古典文学、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及宗教故事剪接在一起,以此传情达意,让读者从丰厚的典故中挖掘诗歌的深刻内涵。开篇的引言出自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是圭多伯爵在地狱中说的话。那团火焰以自己的方式咆哮了一会儿后,尖端就晃来晃去,然后发出这样的气息:“假如我相信我的话是回答一个终究会返回世上的人,这团火焰就会静止不摇曳了;但是,既然,果真像我听到的那样,从来没有人从这深渊中生还,我就不怕名誉扫地来回答你。”[6]212通过类比,把现代社会等同于地狱,既然无人能从这里生还,那普鲁弗洛克也可以不怕丢人地剖开自己心灵最丑陋麻木的一面,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对这个早已异化的社会最真实的评价。
除引言外,《情歌》正文中也有多处典故。“有的是时间,无论你,无论我,还有的是时间犹豫一百遍”引自《旧约·传道书》:“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也有时……”普鲁弗洛克不断强调还有时间,强调凡事都有定时,所以他总觉得时机未到,总是犹豫“我可有勇气,扰乱这个宇宙?”,但时间终究是有限的,他的徘徊犹疑使他最终一无所得。“我知道每当隔壁响起了音乐,话声就逐渐低微而至停歇。所以我怎么敢提出?”引自莎士比亚喜剧《第十二夜》“假如音乐是爱情的食粮.那么奏下去吧,让我过量地享受,好让欲望因厌腻而消退。又奏起这个调子来了!它渐渐变弱终止。”[7]5此时鄂西诺公爵正处于单相思中,他希望音乐声能掩盖住他的爱欲,普鲁弗洛克同样希望音乐能使他那爱欲如人声一般逐渐消失,盖因他根本没勇气向情人表达心意。《情歌》并不长,从头到尾普鲁弗洛克也没有做任何直白的呐喊,那读者是怎样进入主人公的心灵世界,又是如何读透诗人想要展现的情感呢?很大程度上是将诗中的典故与前人作品相联系,解读有限文本中蕴含的无限含义,从而做出现代性诠释。
如果说《情歌》与《无题》最大的相似性体现在“继承传统”上,那二者最大的差异性就在于对“传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无题》更多是直接继承“传统”,单纯地将前人“典故”应用到诗中。《无题》与《莫愁乐》《莫愁歌》中的“莫愁”都指美丽的女子;《无题》与《高唐赋》中的“神女”都是以为自求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无题》与《清溪小姑曲》中的“小姑”都展现了小姑独处的孤独寂寞生活。《无题》中的典故与其原作,从意象到内涵,从形象意蕴到情感表达都一脉相承,可以说在《无题》中,典故的作用更多地是增加文采,精炼文字,李商隐对其诗中典故并未做任何改动,而是采取一种直接拿来的态度。 《情歌》中的典故却不是从前人作品中直接拿来的,艾略特对典故做了符合诗歌主题的加工处理,许多典故已然与其本意不同,有了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到“然而,如果传统的方式仅限于追随前一代,或仅限于盲目地或胆怯地墨守前一代成功的方法,‘传统’自然是不足称道了……”[3]2“传统”并不等同于因循守旧、全然不变,反而代表着不断创新。
“尽管我看见我的头(有一点秃了)用盘子端进来,我不是先知——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引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十四章。希律因约翰反对他娶希罗底而想杀他,但又因约翰被百姓奉为先知而不敢下手,希罗底的女儿在希律的生日宴上跳舞,使希律欢喜,他便应许随她所求给她,女儿被母亲所使,说“请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我。”于是希律便在斩首了约翰。艾略特引此典故并不是为了说明普鲁弗洛克是如施洗约翰一般伟大的人物,反而是为了表现他的胆小懦弱。施洗约翰是先知,而普鲁弗洛克只是一个“头稍微有点秃”的中年男子。哪怕他像施洗约翰一样头颅被盛放在盤子里,他也不过是个秃顶的普通男人而已。“我是拉撒路,从死人那里来报一个信,我要告诉你们一切”同样取自《圣经》,见《新约·约翰福音》。拉撒路是耶稣热爱的新徒玛利亚妹妹的兄弟,他死了四天,耶稣又使他复活了。可普鲁弗洛克并没什么死而复生的资格,“我是拉撒路”不过是在暗示除非有死而复生的奇迹,否则他绝没勇气去改变自己懦弱的性格。
艾略特通过《情歌》,展现了他对“传统”的定义。“传统”不仅包含前人留下的东西,而且不断吸收新作品,产生新的组合,始终处在生生不息的变化过程中。[8]308
二.抒情意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情歌》与《无题》都是爱情诗,但两首诗的重点都不在于表现爱情,其重点都是展现处于爱情面纱之下更为含蓄蕴藉的抒情意旨。
虽然李商隐一系列《无题》诗有无寄托痕迹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但《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是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一首具有寄托痕迹的《无题》诗。《无题》以第三人称视角叙述了一位女子的日常生活,表现了小姑独处的孤独寂寞。“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昨日还如巫山神女那样自由地追寻爱情,今日便同清溪小姑一样在庙观中耗尽青春,拿今夕做对比,感慨相思无望之情。结合李商隐年幼丧父的经历,极易联想到这是诗人在怀念幼时安稳快乐的生活,怜惜自己如今孤独冷寂的境遇。颈联中的“风波”二字寄托痕迹更为明显,李商隐自弱冠至暮年,几乎都以在各节度使府做幕僚为生,地位卑微,壮志难酬。后半生更是流落天涯、寄人篱下。由此可见“风波”多半指诗人的不幸遭遇或指诗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遭遇的强大阻力。“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纵使相思全然无用,但也不妨碍伤感惆怅,哪怕被世人斥为“清狂”也在所不惜。这依旧是诗人在寓托自己的身世遭遇,明知自伤不逢会被笑清狂,也依旧要将感慨诉之于众。其爱情主题之下掩盖的是诗人有志难抒、怀才不遇之意。
如果说李商隐《无题》中还可以看见爱情的影子,那艾略特《情歌》则完全是情诗无情恋歌无恋。全诗与其说是在展现普鲁弗洛克怎样追求爱情,不如说是在展现他如何逃避爱情。真正的情歌,如《雅典的少女》那样,全诗流淌的是汹涌澎湃的爱意与激情,展现的是按捺不住的勇气与执着。但在《情歌》中我们只看到了一个懦弱卑微的中年男人怎样不断犹豫不断迟疑地徘徊又徘徊。他不断强调自己还有时间,“而且实在还有时间”“有的是时间,无论你,无论我,还有的是时间犹豫一百遍”,不过是为自己不敢追求爱情的行为找一个借口。他总问自己有无勇气,“呵,确实地,总还有时间来疑问,‘我可有勇气?’‘我可有勇气?’”“我可有勇气,扰乱这个宇宙?”,又不断问该怎么行动,“那时候我该提出吗?可是我该怎么开口?”,实际上他对自己的追求计划压根没什么成算。他不断强调自己不是先知“我不是先知——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也不是哈姆莱特,“不!我并非哈姆莱特王子,当也当不成”,他心里明白自己当不了这样的英雄,他不过是个丑陋软弱的中年男子而已。他对爱情有过美好的幻想“我将穿上白法兰绒裤在海滩上走过,我听见了女水妖彼此对唱着歌”,但这幻想很快就破灭了,“我不认为她们会为我而唱歌”。有那么一瞬间他鼓起勇气,但下一秒就又缩回他的乌龟壳里去了,最后他只能沉溺于梦幻。只有在梦中他才能在“当狂风把海水吹得又黑又白”时,看到水妖们“凌驾波浪驶向大海”、“梳着打回来的波浪的白发”,也只有在梦里他才能在“被海妖以红的棕的海草装饰”的“大海的宫室”里停留。“一旦被人唤醒,我们就淹死”,喻示着当他从梦中醒来回到现实社会时,迎接他的只有濒死般的窒息。普鲁弗洛克是一个精神瘫痪者,肉体的驱壳,被淹没在幻想的海洋里,与现实世界彻底的分开了——最终变得孤独和焦虑。《情歌》通过揭示普鲁弗洛克自谴自责、自暴自弃的扭曲心态,实际展现了现代社会重压下,人们普遍存在的痛苦、无奈和迷茫。他是普遍人类的代表,从他身上折射出的是现代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无聊,反映的是西方物质文明给人们造成的孤独感、隔膜感和失落感。与《雅典的少女》这样纯粹的爱情诗相比,艾略特《情歌》与李商隐《无题》的相似性在于这两首诗都把真正的抒情意旨深埋于爱情的表皮之下。但也要看到二者最大的差异,《无题》不论寄托着多么深刻的内涵,蕴含其中的情感始终是个人的,无论是表现寂寞之苦,还是感慨身世之悲,这都要结合李商隐的个人经历来解读,表达的情感终究属于诗人自己。《情歌》则是以普鲁弗洛克为代表,反映处于同一时代、属于同一社会所有人的普遍情感。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谈到“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3]11他认为浪漫主义提出的文学是作家个人的表现其实是一种假象,实际上诗歌写作是非个人化的。即他追求的境界是诗人通过文学创作将个人情感升华至人类普遍情感,将抒发个性转变为关注社会共性。但他也为“非个人化”理论加了一个注解——“自然,只有有个性和情感的人才会知道逃避这种东西是什么意义”[3]11。由此可见,他并不是要求诗人放弃个性,而是要求诗人将个性隐匿于共性之中,他认为恰恰是那些极富个性的诗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这样的诗人才能敏锐地察觉到整个社会的情绪,才有丰富的情感可以熔铸到整个时代的情感中去。所以《情歌》一经发表,便被艾肯赞扬为“表现普遍性与个人特质”[9]15的典范。
参考文献
[1](英)T·S·艾略特.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J].查良铮,译.名作欣赏,1991(2):70-72.
[2]李商隐.李商隐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英)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M].卞之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王守仁、胡宝平.英国文学批评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6](意)但丁.神曲·地狱篇[M].田德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7](英)莎士比亚.第十二夜[M].朱生豪,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8]刘象豫.外国文论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陈庆勋.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介绍:鹿佳妮,山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艾略特 李商隐 比较分析
诗歌作为一种最古老最原初的文学艺术形式,在中西文学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其颇具差异性的诗歌创作特点,但作为一种人类共有的文学形式和生命体验,中西诗歌创作又有着共性的一面。通过比较分析艾略特《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70-72(以下简称《情歌》)与李商隐《无题》[2]190(重帏深下莫愁堂)(以下简稱《无题》),发掘其内在联系,可以对艾略特提出的一系列诗学理论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T·S·艾略特(1888-1965)是20世纪初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诗人和文学理论家,李商隐(约813-858)则是晚唐时期的大诗人,两人所处的时代相隔千年,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人生经历,又分别接受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学传统影响,他们的诗歌必然具有差异性,但在差异性之外,却又有着一定的相通性。
一.艺术手法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艾略特在其文论《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谈到“实在呢,假如我们研究一个诗人,撇开了偏见,我们却常常会看出:他的作品中,不仅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的部分,也是他的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明他们的不朽的地方。”[3]2所谓个人才能,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际上任何作都不能脱离传统而存在。[4]274《情歌》与《无题》的最大相似性就体现在对“传统”的继承上,且二者对“传统”的继承均以“用典”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心雕龙》这样定义典故:“事类也,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5]252用典,就是作者援引往事来表情达意,说明道理,如此可使作品华实并茂,文采非常。
李商隐以一系列《无题》爱情诗享誉诗坛,尤其因工于用典闻名于世,提到李商隐很难不提到他诗中那些隐喻神秘又纷繁复杂的典故,作为最能突出诗人个性特质的《无题》爱情诗,自然也少不了用典
《无题》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中的用典是十分明显的,前两联仅二十八个字就有三处典故。首先,“莫愁”有两个出处,一说出自南朝臧质的《莫愁乐》“莫愁在何处,莫愁西城石”,二说出自梁武帝萧衍的《莫愁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此处莫愁指代美丽女子。其次,“神女”出自宋玉《高唐赋》。赋中塑造了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巫山神女形象,她与楚襄王梦中相会,自荐枕席,朝朝暮暮,缱绻恩爱。最后,“小姑”化用了乐府诗《清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说的是青溪小姑孤独寂寞的生活。通过援引典故,诗人用寥寥数十字,便表达出一位女子深闺独处的寂寞心情。
此诗并不是个例,有学者对李商隐诗歌用典情况做过完整统计,仅在其一百多首成就最高的七律诗中典故就多达三百处,平均一诗就要用三典,典故来源包括前人诗词文章、儒道正史经典、民间神话故事,还包括一些佛教术语、稗官野史等等,可见其用典之频繁,来源之广泛。
《情歌》则是把古典文学、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及宗教故事剪接在一起,以此传情达意,让读者从丰厚的典故中挖掘诗歌的深刻内涵。开篇的引言出自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是圭多伯爵在地狱中说的话。那团火焰以自己的方式咆哮了一会儿后,尖端就晃来晃去,然后发出这样的气息:“假如我相信我的话是回答一个终究会返回世上的人,这团火焰就会静止不摇曳了;但是,既然,果真像我听到的那样,从来没有人从这深渊中生还,我就不怕名誉扫地来回答你。”[6]212通过类比,把现代社会等同于地狱,既然无人能从这里生还,那普鲁弗洛克也可以不怕丢人地剖开自己心灵最丑陋麻木的一面,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对这个早已异化的社会最真实的评价。
除引言外,《情歌》正文中也有多处典故。“有的是时间,无论你,无论我,还有的是时间犹豫一百遍”引自《旧约·传道书》:“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也有时……”普鲁弗洛克不断强调还有时间,强调凡事都有定时,所以他总觉得时机未到,总是犹豫“我可有勇气,扰乱这个宇宙?”,但时间终究是有限的,他的徘徊犹疑使他最终一无所得。“我知道每当隔壁响起了音乐,话声就逐渐低微而至停歇。所以我怎么敢提出?”引自莎士比亚喜剧《第十二夜》“假如音乐是爱情的食粮.那么奏下去吧,让我过量地享受,好让欲望因厌腻而消退。又奏起这个调子来了!它渐渐变弱终止。”[7]5此时鄂西诺公爵正处于单相思中,他希望音乐声能掩盖住他的爱欲,普鲁弗洛克同样希望音乐能使他那爱欲如人声一般逐渐消失,盖因他根本没勇气向情人表达心意。《情歌》并不长,从头到尾普鲁弗洛克也没有做任何直白的呐喊,那读者是怎样进入主人公的心灵世界,又是如何读透诗人想要展现的情感呢?很大程度上是将诗中的典故与前人作品相联系,解读有限文本中蕴含的无限含义,从而做出现代性诠释。
如果说《情歌》与《无题》最大的相似性体现在“继承传统”上,那二者最大的差异性就在于对“传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无题》更多是直接继承“传统”,单纯地将前人“典故”应用到诗中。《无题》与《莫愁乐》《莫愁歌》中的“莫愁”都指美丽的女子;《无题》与《高唐赋》中的“神女”都是以为自求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无题》与《清溪小姑曲》中的“小姑”都展现了小姑独处的孤独寂寞生活。《无题》中的典故与其原作,从意象到内涵,从形象意蕴到情感表达都一脉相承,可以说在《无题》中,典故的作用更多地是增加文采,精炼文字,李商隐对其诗中典故并未做任何改动,而是采取一种直接拿来的态度。 《情歌》中的典故却不是从前人作品中直接拿来的,艾略特对典故做了符合诗歌主题的加工处理,许多典故已然与其本意不同,有了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到“然而,如果传统的方式仅限于追随前一代,或仅限于盲目地或胆怯地墨守前一代成功的方法,‘传统’自然是不足称道了……”[3]2“传统”并不等同于因循守旧、全然不变,反而代表着不断创新。
“尽管我看见我的头(有一点秃了)用盘子端进来,我不是先知——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引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十四章。希律因约翰反对他娶希罗底而想杀他,但又因约翰被百姓奉为先知而不敢下手,希罗底的女儿在希律的生日宴上跳舞,使希律欢喜,他便应许随她所求给她,女儿被母亲所使,说“请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我。”于是希律便在斩首了约翰。艾略特引此典故并不是为了说明普鲁弗洛克是如施洗约翰一般伟大的人物,反而是为了表现他的胆小懦弱。施洗约翰是先知,而普鲁弗洛克只是一个“头稍微有点秃”的中年男子。哪怕他像施洗约翰一样头颅被盛放在盤子里,他也不过是个秃顶的普通男人而已。“我是拉撒路,从死人那里来报一个信,我要告诉你们一切”同样取自《圣经》,见《新约·约翰福音》。拉撒路是耶稣热爱的新徒玛利亚妹妹的兄弟,他死了四天,耶稣又使他复活了。可普鲁弗洛克并没什么死而复生的资格,“我是拉撒路”不过是在暗示除非有死而复生的奇迹,否则他绝没勇气去改变自己懦弱的性格。
艾略特通过《情歌》,展现了他对“传统”的定义。“传统”不仅包含前人留下的东西,而且不断吸收新作品,产生新的组合,始终处在生生不息的变化过程中。[8]308
二.抒情意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情歌》与《无题》都是爱情诗,但两首诗的重点都不在于表现爱情,其重点都是展现处于爱情面纱之下更为含蓄蕴藉的抒情意旨。
虽然李商隐一系列《无题》诗有无寄托痕迹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但《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是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一首具有寄托痕迹的《无题》诗。《无题》以第三人称视角叙述了一位女子的日常生活,表现了小姑独处的孤独寂寞。“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昨日还如巫山神女那样自由地追寻爱情,今日便同清溪小姑一样在庙观中耗尽青春,拿今夕做对比,感慨相思无望之情。结合李商隐年幼丧父的经历,极易联想到这是诗人在怀念幼时安稳快乐的生活,怜惜自己如今孤独冷寂的境遇。颈联中的“风波”二字寄托痕迹更为明显,李商隐自弱冠至暮年,几乎都以在各节度使府做幕僚为生,地位卑微,壮志难酬。后半生更是流落天涯、寄人篱下。由此可见“风波”多半指诗人的不幸遭遇或指诗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遭遇的强大阻力。“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纵使相思全然无用,但也不妨碍伤感惆怅,哪怕被世人斥为“清狂”也在所不惜。这依旧是诗人在寓托自己的身世遭遇,明知自伤不逢会被笑清狂,也依旧要将感慨诉之于众。其爱情主题之下掩盖的是诗人有志难抒、怀才不遇之意。
如果说李商隐《无题》中还可以看见爱情的影子,那艾略特《情歌》则完全是情诗无情恋歌无恋。全诗与其说是在展现普鲁弗洛克怎样追求爱情,不如说是在展现他如何逃避爱情。真正的情歌,如《雅典的少女》那样,全诗流淌的是汹涌澎湃的爱意与激情,展现的是按捺不住的勇气与执着。但在《情歌》中我们只看到了一个懦弱卑微的中年男人怎样不断犹豫不断迟疑地徘徊又徘徊。他不断强调自己还有时间,“而且实在还有时间”“有的是时间,无论你,无论我,还有的是时间犹豫一百遍”,不过是为自己不敢追求爱情的行为找一个借口。他总问自己有无勇气,“呵,确实地,总还有时间来疑问,‘我可有勇气?’‘我可有勇气?’”“我可有勇气,扰乱这个宇宙?”,又不断问该怎么行动,“那时候我该提出吗?可是我该怎么开口?”,实际上他对自己的追求计划压根没什么成算。他不断强调自己不是先知“我不是先知——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也不是哈姆莱特,“不!我并非哈姆莱特王子,当也当不成”,他心里明白自己当不了这样的英雄,他不过是个丑陋软弱的中年男子而已。他对爱情有过美好的幻想“我将穿上白法兰绒裤在海滩上走过,我听见了女水妖彼此对唱着歌”,但这幻想很快就破灭了,“我不认为她们会为我而唱歌”。有那么一瞬间他鼓起勇气,但下一秒就又缩回他的乌龟壳里去了,最后他只能沉溺于梦幻。只有在梦中他才能在“当狂风把海水吹得又黑又白”时,看到水妖们“凌驾波浪驶向大海”、“梳着打回来的波浪的白发”,也只有在梦里他才能在“被海妖以红的棕的海草装饰”的“大海的宫室”里停留。“一旦被人唤醒,我们就淹死”,喻示着当他从梦中醒来回到现实社会时,迎接他的只有濒死般的窒息。普鲁弗洛克是一个精神瘫痪者,肉体的驱壳,被淹没在幻想的海洋里,与现实世界彻底的分开了——最终变得孤独和焦虑。《情歌》通过揭示普鲁弗洛克自谴自责、自暴自弃的扭曲心态,实际展现了现代社会重压下,人们普遍存在的痛苦、无奈和迷茫。他是普遍人类的代表,从他身上折射出的是现代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无聊,反映的是西方物质文明给人们造成的孤独感、隔膜感和失落感。与《雅典的少女》这样纯粹的爱情诗相比,艾略特《情歌》与李商隐《无题》的相似性在于这两首诗都把真正的抒情意旨深埋于爱情的表皮之下。但也要看到二者最大的差异,《无题》不论寄托着多么深刻的内涵,蕴含其中的情感始终是个人的,无论是表现寂寞之苦,还是感慨身世之悲,这都要结合李商隐的个人经历来解读,表达的情感终究属于诗人自己。《情歌》则是以普鲁弗洛克为代表,反映处于同一时代、属于同一社会所有人的普遍情感。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谈到“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3]11他认为浪漫主义提出的文学是作家个人的表现其实是一种假象,实际上诗歌写作是非个人化的。即他追求的境界是诗人通过文学创作将个人情感升华至人类普遍情感,将抒发个性转变为关注社会共性。但他也为“非个人化”理论加了一个注解——“自然,只有有个性和情感的人才会知道逃避这种东西是什么意义”[3]11。由此可见,他并不是要求诗人放弃个性,而是要求诗人将个性隐匿于共性之中,他认为恰恰是那些极富个性的诗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这样的诗人才能敏锐地察觉到整个社会的情绪,才有丰富的情感可以熔铸到整个时代的情感中去。所以《情歌》一经发表,便被艾肯赞扬为“表现普遍性与个人特质”[9]15的典范。
参考文献
[1](英)T·S·艾略特.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J].查良铮,译.名作欣赏,1991(2):70-72.
[2]李商隐.李商隐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英)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M].卞之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王守仁、胡宝平.英国文学批评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6](意)但丁.神曲·地狱篇[M].田德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7](英)莎士比亚.第十二夜[M].朱生豪,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8]刘象豫.外国文论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陈庆勋.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介绍:鹿佳妮,山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