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约翰·斯坦贝克,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凭借着极强的观察力和对文学那种至死不渝的热情,创作出了许多有关基层贫苦人们生活的作品。对于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我们经过细细品味之后,就会很容易地体会到他的作品不单单是在讲述贫苦人们的生活,而是在小说的叙事手法上应运了极强的艺术技巧。因此,本文试对约翰·斯坦贝克小说创作中的叙事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约翰·斯坦贝克 小说创作 叙事策略
约翰·斯坦贝克是美国一位家喻户晓的大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是以贫苦却很善良的基层劳动者为主题,从基层劳动者的身上可以发现美、快乐、和谐的词语,借此来批判自私自利、冷血的物质剥夺者。然而,人们一直以来都是在注重他作品的社会价值,却遗忘了他作品的艺术成就。大家一般都知道,不同风格的作家对相同一种题材来进行创作,如果他们采用各自不同的叙事风格,那么所创作出来作品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就拿叙事小说来讲,叙事的精彩程度与整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对于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我们应该分析其所涉及的叙事策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他作品的艺术价值。
一 叙事视角的灵活运用
所讲的叙事角度,就是说作者针对一个故事情节,他应该选取哪一个角度展开叙述,目前叙事角度的研究已经成为叙事文学中最热门的课题。一部小说的整体叙述,情节的安排及其人物的描写都离不开叙事角度的选取。对于所选取的每一种叙事角度都有其道理所在,我们应该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每一种叙事角度并且分析这样的叙事角度在整篇文章中产生了怎么的价值。约翰·斯坦贝克就是一位善于应用不同叙事角度的作家,因为他知道不同的叙事角度会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1 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运用
利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来进行小说的叙事时,可以全面展示出小说的整体特点,因为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没有一个特定小说阅读角度,反而视角的选取非常灵活,好比读者站在穹顶之上俯视地球,对于小说中的人物及其所有的情节都尽收眼底,而且还可以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约翰·斯坦贝克的许多作品都是应运了这种特殊的视角,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现实的社会。特别在《愤怒的葡萄》中,他借用这种叙事视角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人物角色多且有着复杂情节的史诗般长篇小说。约翰·斯坦贝克为了在小说中描述出20世纪30年代俄克拉荷马州受到“沙尘暴”侵袭之后,佃农受到银行及公司的威逼选择离家出走,随之逃亡到加州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在小说中就应运了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愤怒的葡萄》不但灵活讲述了约德一家艰苦的生活,以此也代表众多基层破产农民的生活,还描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心理状态,由不同人物的内心变化来描述人们的心理活动,从希望辗转失望,再到绝望,最终以一种愤怒的心理面对世界,这样也凸显出来一段历史的沉重与绝望。
2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运用
小说不单单局限在第三人称全知叙述中,斯坦贝克的小说还应运了第一人称的回顾性叙事,并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就拿约翰·斯坦贝克最得意的作品《伊甸之东》来讲。这部小说在艺术成就上受到外界的广泛讨论,可是这部小说是斯坦贝克花费时间而创作的,如果我们认真地去审视这部作品,我们能够看到它的价值所在。这部小说的背景是从南北战争到一战结束,在这段时间里萨利纳斯两个家族之间的风风雨雨。斯坦贝克在他的小说日记中写道这部作品的创造目的,他说“这部作品主要是写给我的两个儿子,好让两个儿子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可以直接地跟他们讲,我也要对其他人直接讲。”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约翰·斯坦贝克在这部小说中应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这样以来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从另一种角度来讲,这部小说的创作形式只是借鉴了自传特点,而不全是以自传的形式来撰写小说,就拿小说中汉弥尔顿一大家子的描述来讲,都是与斯氏的外祖父形象有关,其中又有一部分是虚构的,例如小说中讲述的亚当特拉斯克一家的故事。从这部小说的开始部分,斯坦贝克就像导游一样为读者讲述着萨利纳斯的风土人情及汉弥尔顿的家族,然后在紧跟的叙事中,斯坦贝克从追忆自己家族史的角度展开叙述,为读者介绍自己母亲的家族史。虽然小说中的一些情节在斯坦贝克的人生中没有出现过,可是采用第一人称的描述手法却极大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换而言之,像上面所说的,《伊甸之东》主要是讲述了两个家族的故事。从小说的第三章作者就开始讲述特拉斯克家族史,其中斯坦贝克应用了第三人称全知性。从整部小说来看,小说主要是借助艺术手法来向读者讲述两大家族的发展史,这种叙事手法在外界的评论褒贬不一,可是这部小说灵活的视角转换却受到外界的认可。
二 叙事画面的巧妙结合
小说《菊花》的叙事形式主要采用了线性叙事。叙事结构简单明了,可是逻辑非常严谨。叙事的进度和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相结合,以此也反映出了斯坦贝克高水平的叙事手法及对女性内心细腻的描写。小说开始就描绘了一幅冬日山谷的画卷,好像身处仙境。冬日的浓雾包裹着苍白无力的阳光及枯黄的柳叶,这描述出黯然无光、死气沉沉的生活场景。经过借景抒情之后,才开始正式的叙事,主要讲述了在一个农场山坡花园种菊的女主人——伊莉莎。随之,利用线性叙事把两个故事情节相互结合:第一个故事描述着伊莉莎和她的丈夫在菊园深情的交谈;第二个故事情节是一个补锅匠驾着破烂不堪的马车和她眉飞色舞的讨论菊花、送菊。更让人拍手称赞的是,把两种故事情节顺其自然地、借用艺术手法巧妙地合并在一起:两个男人分别驾着两辆车(一辆破旧的马车,一辆小汽车),行驶在同一条道路上,一个男人沿街叫喊着补锅,而另一个带着自己漂亮的妻子去餐厅用餐。然而小说的高潮则是伊莉莎发现自己的菊苗被别人绝情地抛弃在路边,可是栽菊花的花盆却被完整地保存着。故事情节一层接着一层地GHJKL;’/被推向高潮,伊莉莎的内心活动也因此而发生改变,她的心理活动从对生活充满希望一下子跌落到了绝望的深渊。随后,伊莉莎把自己的衣领竖了起来,自己躲在角落里像老太太一样哭泣着。在小说快要结束的时候,约翰·斯坦贝克号召人们应该多关注女性的命运及生活。小说的前部分,伊莉莎在与人进行谈论菊花,向别人送菊花时,有一些人称赞她种的菊花并且把她种的菊花带到了别的地方。因此,对于她来说,种菊就是她的精神支柱,从某一领域来讲,她的灵魂就是菊花。当她听说她种的菊花被人带到了外面的世界并且让人们称赞时,她开心不已,因为菊花实现了她的人生价值。可是当她在路边看见自己种的菊花被人抛弃,她躲在角落里像老妇人一样的哭泣着,她思考着她的未来,她前方的道路是怎样的?她的希望在何方?等读者读完这部小说之后,读者就会无限遐想伊莉莎的未来前程。 对于菊花来讲,它在整个小说中贯穿全文,有着深刻的借喻作用,从整个的小说故事情节结构来看,以菊花为线索构成了“养菊——讨论菊——运送菊——缅怀菊”的逻辑性极强的叙事结构。菊花的另一种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描写菊花来衬托出伊莉莎的心理活动,可是在小说的开始所描述的自然风景“雨”,一般情况都会被读者忽略。对于雨的描写有着它独特的含义“求雨——下雨——雨停”这是隐藏的叙事线索。
三 叙事方式的多样采用
小说的两种主要的叙事方法是讲述及展示。对于这两种主要叙事方法的艺术价值,时常会受到一些作家及评论家的研究讨论。回过头来再对斯坦贝克的作品细细品味时,将会发现其作品的叙事手法别具一格,在不同的场景中应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斯坦贝克以多形式的叙事手法衬托出他高超的叙事技法,不但给读者呈现出了历史般的画卷,而且还展现出作家激扬的情怀。就拿《愤怒的葡萄》这部小说来讲,一些作家非常认可其中的“叙述章节”及“插入章节”。为了描述在社会动荡期间农民工大迁移的凄惨场景,斯坦贝克极其详细地描写了乔德一家从俄克拉荷马迁移到加利福尼亚的艰苦场景,从中把叙述章节与插入章节相互替换,例如在这部小说的第25章节里有这样一段描述,在乔德一家抵达加州之后,受到当地警察及其农庄主的欺负,就在这时斯坦贝克把“展现”改变为“讲述”,作者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悲愤情感:“在全国范围内弥漫着腐烂的气息……就在这有一种无处告发的罪行。这里的人流淌的眼泪不能代表悲伤……最终一场场失败呈现在人们眼前;可是饥饿的人们眼里只是存在愤怒的火种。”把这段经典的“讲述”与作者自己所“展示”的乔德一家的遭遇合为一个整体,相互结合,从而在一个宽广的背景之下叙写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且还重点突出了小说的中心思想,通过一大段的叙述让读者感受到史诗一样的沉重感。
在斯坦贝克的小说作品中另一种叙事方式就是戏剧性叙事。主要是作者在“讲述”故事背景时,利用简单的舞台描述性语句,但是通过人物角色之间的对白体现出“展示”的作用,当读者读到这里时,可以瞬间明白故事的缘由。斯坦贝克在许多中小篇小说中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表现出故事的情节发展,这样一来会让读者感觉到很强的戏剧性,所以他的作品也被人们称作“剧本小说”,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人与鼠》《月落》及《烈焰》。这样的叙事手法主要是结合了“讲述”及“展示”的优点来进行故事的表述。
四 结语
总的来讲,文学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撼动了斯坦贝克在文坛及其批判圈的地位,可是他创作文学作品的技法与艺术手法是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的。当我们重新去读斯坦贝克的小说时,我们不但可以看到他向读者在讲述基层贫苦百姓生活时所表现出来的历史意义,而且还能发现他在小说叙事发面所取得的艺术价值。斯坦贝克一生都在创作,他不停歇的研究创新小说表现形式,从而也逐渐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斯坦贝克喜欢用经典神话故事的写作形式,以此来形成自己小说的叙事风格,而他的作品经常会给读者带来一种沉重的历史感。
参考文献:
[1] 约翰·斯坦贝克,张启山译:《伊甸之东》,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2] 田俊武:《简论约翰·斯坦贝克喜剧小说的主题和结构模式》,《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3] Kathryn J.Zerbe.Book Review:Feminism and Female Psychology:EATING PROBLEMS:A FEMINIST PSYCHOANALYTIC TREATMENT MODEL.By Carol Bloom,Andrea Gitter,Susan Gutwill,Laura Kogel,and Lela Zaphiropoulos(Women’s Therapy Center Institute).New York:Basic Books,1994,278.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1998.
[4] 杨坤:《欲说还休——从〈菊花〉解读约翰·斯坦贝克的女性观及其矛盾性》,《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2年第5期。
[5] 黄琦:《“菊花”与“苹果”的角逐——对约翰·斯坦贝克〈菊花〉的现实思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6] 姜淑芹、严启刚:《简析〈菊花〉的叙事结构》,《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2期。
(雷娟,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关键词:约翰·斯坦贝克 小说创作 叙事策略
约翰·斯坦贝克是美国一位家喻户晓的大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是以贫苦却很善良的基层劳动者为主题,从基层劳动者的身上可以发现美、快乐、和谐的词语,借此来批判自私自利、冷血的物质剥夺者。然而,人们一直以来都是在注重他作品的社会价值,却遗忘了他作品的艺术成就。大家一般都知道,不同风格的作家对相同一种题材来进行创作,如果他们采用各自不同的叙事风格,那么所创作出来作品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就拿叙事小说来讲,叙事的精彩程度与整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对于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我们应该分析其所涉及的叙事策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他作品的艺术价值。
一 叙事视角的灵活运用
所讲的叙事角度,就是说作者针对一个故事情节,他应该选取哪一个角度展开叙述,目前叙事角度的研究已经成为叙事文学中最热门的课题。一部小说的整体叙述,情节的安排及其人物的描写都离不开叙事角度的选取。对于所选取的每一种叙事角度都有其道理所在,我们应该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每一种叙事角度并且分析这样的叙事角度在整篇文章中产生了怎么的价值。约翰·斯坦贝克就是一位善于应用不同叙事角度的作家,因为他知道不同的叙事角度会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1 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运用
利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来进行小说的叙事时,可以全面展示出小说的整体特点,因为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没有一个特定小说阅读角度,反而视角的选取非常灵活,好比读者站在穹顶之上俯视地球,对于小说中的人物及其所有的情节都尽收眼底,而且还可以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约翰·斯坦贝克的许多作品都是应运了这种特殊的视角,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现实的社会。特别在《愤怒的葡萄》中,他借用这种叙事视角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人物角色多且有着复杂情节的史诗般长篇小说。约翰·斯坦贝克为了在小说中描述出20世纪30年代俄克拉荷马州受到“沙尘暴”侵袭之后,佃农受到银行及公司的威逼选择离家出走,随之逃亡到加州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在小说中就应运了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愤怒的葡萄》不但灵活讲述了约德一家艰苦的生活,以此也代表众多基层破产农民的生活,还描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心理状态,由不同人物的内心变化来描述人们的心理活动,从希望辗转失望,再到绝望,最终以一种愤怒的心理面对世界,这样也凸显出来一段历史的沉重与绝望。
2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运用
小说不单单局限在第三人称全知叙述中,斯坦贝克的小说还应运了第一人称的回顾性叙事,并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就拿约翰·斯坦贝克最得意的作品《伊甸之东》来讲。这部小说在艺术成就上受到外界的广泛讨论,可是这部小说是斯坦贝克花费时间而创作的,如果我们认真地去审视这部作品,我们能够看到它的价值所在。这部小说的背景是从南北战争到一战结束,在这段时间里萨利纳斯两个家族之间的风风雨雨。斯坦贝克在他的小说日记中写道这部作品的创造目的,他说“这部作品主要是写给我的两个儿子,好让两个儿子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可以直接地跟他们讲,我也要对其他人直接讲。”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约翰·斯坦贝克在这部小说中应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这样以来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从另一种角度来讲,这部小说的创作形式只是借鉴了自传特点,而不全是以自传的形式来撰写小说,就拿小说中汉弥尔顿一大家子的描述来讲,都是与斯氏的外祖父形象有关,其中又有一部分是虚构的,例如小说中讲述的亚当特拉斯克一家的故事。从这部小说的开始部分,斯坦贝克就像导游一样为读者讲述着萨利纳斯的风土人情及汉弥尔顿的家族,然后在紧跟的叙事中,斯坦贝克从追忆自己家族史的角度展开叙述,为读者介绍自己母亲的家族史。虽然小说中的一些情节在斯坦贝克的人生中没有出现过,可是采用第一人称的描述手法却极大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换而言之,像上面所说的,《伊甸之东》主要是讲述了两个家族的故事。从小说的第三章作者就开始讲述特拉斯克家族史,其中斯坦贝克应用了第三人称全知性。从整部小说来看,小说主要是借助艺术手法来向读者讲述两大家族的发展史,这种叙事手法在外界的评论褒贬不一,可是这部小说灵活的视角转换却受到外界的认可。
二 叙事画面的巧妙结合
小说《菊花》的叙事形式主要采用了线性叙事。叙事结构简单明了,可是逻辑非常严谨。叙事的进度和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相结合,以此也反映出了斯坦贝克高水平的叙事手法及对女性内心细腻的描写。小说开始就描绘了一幅冬日山谷的画卷,好像身处仙境。冬日的浓雾包裹着苍白无力的阳光及枯黄的柳叶,这描述出黯然无光、死气沉沉的生活场景。经过借景抒情之后,才开始正式的叙事,主要讲述了在一个农场山坡花园种菊的女主人——伊莉莎。随之,利用线性叙事把两个故事情节相互结合:第一个故事描述着伊莉莎和她的丈夫在菊园深情的交谈;第二个故事情节是一个补锅匠驾着破烂不堪的马车和她眉飞色舞的讨论菊花、送菊。更让人拍手称赞的是,把两种故事情节顺其自然地、借用艺术手法巧妙地合并在一起:两个男人分别驾着两辆车(一辆破旧的马车,一辆小汽车),行驶在同一条道路上,一个男人沿街叫喊着补锅,而另一个带着自己漂亮的妻子去餐厅用餐。然而小说的高潮则是伊莉莎发现自己的菊苗被别人绝情地抛弃在路边,可是栽菊花的花盆却被完整地保存着。故事情节一层接着一层地GHJKL;’/被推向高潮,伊莉莎的内心活动也因此而发生改变,她的心理活动从对生活充满希望一下子跌落到了绝望的深渊。随后,伊莉莎把自己的衣领竖了起来,自己躲在角落里像老太太一样哭泣着。在小说快要结束的时候,约翰·斯坦贝克号召人们应该多关注女性的命运及生活。小说的前部分,伊莉莎在与人进行谈论菊花,向别人送菊花时,有一些人称赞她种的菊花并且把她种的菊花带到了别的地方。因此,对于她来说,种菊就是她的精神支柱,从某一领域来讲,她的灵魂就是菊花。当她听说她种的菊花被人带到了外面的世界并且让人们称赞时,她开心不已,因为菊花实现了她的人生价值。可是当她在路边看见自己种的菊花被人抛弃,她躲在角落里像老妇人一样的哭泣着,她思考着她的未来,她前方的道路是怎样的?她的希望在何方?等读者读完这部小说之后,读者就会无限遐想伊莉莎的未来前程。 对于菊花来讲,它在整个小说中贯穿全文,有着深刻的借喻作用,从整个的小说故事情节结构来看,以菊花为线索构成了“养菊——讨论菊——运送菊——缅怀菊”的逻辑性极强的叙事结构。菊花的另一种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描写菊花来衬托出伊莉莎的心理活动,可是在小说的开始所描述的自然风景“雨”,一般情况都会被读者忽略。对于雨的描写有着它独特的含义“求雨——下雨——雨停”这是隐藏的叙事线索。
三 叙事方式的多样采用
小说的两种主要的叙事方法是讲述及展示。对于这两种主要叙事方法的艺术价值,时常会受到一些作家及评论家的研究讨论。回过头来再对斯坦贝克的作品细细品味时,将会发现其作品的叙事手法别具一格,在不同的场景中应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斯坦贝克以多形式的叙事手法衬托出他高超的叙事技法,不但给读者呈现出了历史般的画卷,而且还展现出作家激扬的情怀。就拿《愤怒的葡萄》这部小说来讲,一些作家非常认可其中的“叙述章节”及“插入章节”。为了描述在社会动荡期间农民工大迁移的凄惨场景,斯坦贝克极其详细地描写了乔德一家从俄克拉荷马迁移到加利福尼亚的艰苦场景,从中把叙述章节与插入章节相互替换,例如在这部小说的第25章节里有这样一段描述,在乔德一家抵达加州之后,受到当地警察及其农庄主的欺负,就在这时斯坦贝克把“展现”改变为“讲述”,作者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悲愤情感:“在全国范围内弥漫着腐烂的气息……就在这有一种无处告发的罪行。这里的人流淌的眼泪不能代表悲伤……最终一场场失败呈现在人们眼前;可是饥饿的人们眼里只是存在愤怒的火种。”把这段经典的“讲述”与作者自己所“展示”的乔德一家的遭遇合为一个整体,相互结合,从而在一个宽广的背景之下叙写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且还重点突出了小说的中心思想,通过一大段的叙述让读者感受到史诗一样的沉重感。
在斯坦贝克的小说作品中另一种叙事方式就是戏剧性叙事。主要是作者在“讲述”故事背景时,利用简单的舞台描述性语句,但是通过人物角色之间的对白体现出“展示”的作用,当读者读到这里时,可以瞬间明白故事的缘由。斯坦贝克在许多中小篇小说中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表现出故事的情节发展,这样一来会让读者感觉到很强的戏剧性,所以他的作品也被人们称作“剧本小说”,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人与鼠》《月落》及《烈焰》。这样的叙事手法主要是结合了“讲述”及“展示”的优点来进行故事的表述。
四 结语
总的来讲,文学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撼动了斯坦贝克在文坛及其批判圈的地位,可是他创作文学作品的技法与艺术手法是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的。当我们重新去读斯坦贝克的小说时,我们不但可以看到他向读者在讲述基层贫苦百姓生活时所表现出来的历史意义,而且还能发现他在小说叙事发面所取得的艺术价值。斯坦贝克一生都在创作,他不停歇的研究创新小说表现形式,从而也逐渐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斯坦贝克喜欢用经典神话故事的写作形式,以此来形成自己小说的叙事风格,而他的作品经常会给读者带来一种沉重的历史感。
参考文献:
[1] 约翰·斯坦贝克,张启山译:《伊甸之东》,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2] 田俊武:《简论约翰·斯坦贝克喜剧小说的主题和结构模式》,《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3] Kathryn J.Zerbe.Book Review:Feminism and Female Psychology:EATING PROBLEMS:A FEMINIST PSYCHOANALYTIC TREATMENT MODEL.By Carol Bloom,Andrea Gitter,Susan Gutwill,Laura Kogel,and Lela Zaphiropoulos(Women’s Therapy Center Institute).New York:Basic Books,1994,278.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1998.
[4] 杨坤:《欲说还休——从〈菊花〉解读约翰·斯坦贝克的女性观及其矛盾性》,《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2年第5期。
[5] 黄琦:《“菊花”与“苹果”的角逐——对约翰·斯坦贝克〈菊花〉的现实思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6] 姜淑芹、严启刚:《简析〈菊花〉的叙事结构》,《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2期。
(雷娟,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