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几点认识入手,结合笔者在湖南中医药大学进行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生教育研究的思考,并就如何提高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高等中医药院校食品相关专业双语教学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院校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双语教学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6C1244);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年教改课题(1022000100211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4-0236-02
近几年来,人们对“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具有中医药背景的食品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中医热”,也是推广我国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功能性食品的契机。但是向来国外学者翻译并出版的关于中医药学的书籍,但大多存在望文生义、翻译不全甚至是错误描述等问题[1],这对中医药学的传播与交流极为不利。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背景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国际型人才应成为当前重要的教学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即是双语教学[2]。食品专业双语教学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对双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制约发展的因素加以思考,并积极探索有效的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
一、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现状分析
在我国,中医院校双语教学起步较晚,目前虽已有许多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展了双语教学的实践,但达到预期效果的却不多。而在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近十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在双语教学上都存在着师资缺乏、教材匮乏、教学方式不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困难[3]。故深入研究和分析中医药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现状和出现的具体问题,探讨适合有效教学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1.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是否采用双语教学是由学科特性决定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食品化学、生物化学、化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国际上对其研究和探索深入而广泛[2],而我国尚处于向前沿知识学习与初步探究的阶段,该专业采用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外语能力,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的食品科学技术与理论,能大力促进该专业的发展。
目前双语教学的开展具备有一定师资基础。许多食品院校都与国外学校有着学生联合培养项目以及学术交流,这给教师带来了许多进修、访问、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英语和专业水平,也为双语教学引进外语原版教材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有些食品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总体较低,但是只要在保证英语基础课和食品专业课教学的同时,抓紧英语的教学,在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双语教学是具有可行性的。
2.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开设现状
湖南中医药大学自 2009 年 9 月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制四年,是依托于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等基础专业上建立的新专业。结合我校自身特点,在发挥湖南省地理优势的同时,利用湖南丰富的中药材及食品原料资源,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将中医药的特色融入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办学体系之中,这是缺乏中医药特色的其他院校同类专业所不能比拟的[4]。
目前已经初步将双语教学应用于食品微生物学和食品风味化学两门重要专业课程。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微生物学发展迅速,为了与国际先进知识接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通过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可以传授学生微生物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开拓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新途径[5]。食品风味化学的学习研究涉及到许多现代仪器设备。为使食品科学能够得到全面发展,通过使用较多外文文献与课件向学生介绍风味化学的最新理论研究,通过初试双语教学,使学生具备风味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国外最新食品风味学的研究方法,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國很多院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都已经开始实施并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限制,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还存在许多问题[6]。
1.双语教学师资问题
现有双语教学师资主要是一些外语水平相对好的专业课教师担任,但是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的语言教学方面的系统训练,虽然通过日常学习提高自身英语能力水平,能够用外语制作课件,但是在熟练运用外语的听说能力方面较为欠缺,难以用外语准确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在教学方式的运用及教学能力方面,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相比,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其次,由于大多数教师不具备海外留学经验,缺乏相关西方文化背景和教学理念的理解,因而在使用原版英语教材时,影响双语教学的授课效果[7]。
2.双语教材的匮乏
目前,引进外文原版教材价格昂贵,学生之间的购买力存在差异,普及教材就成为一件很难的事[8]。我国大部分高校选择引进的英文原版教材,英文经典教材知识点先进,原汁原味,但是与中文教材相比还有很大不同,对于习惯于东方式的思维方式的中国学生来说,教材内容显得晦涩难懂,而国内又难以找到辅导材料,因此引进外文原本书籍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3.双语教学的教学手段和方式问题
目前,不论是传统的教学或双语教学课堂,大多都是老师占主导地位,通过教师用英文讲解课程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陈旧、方法单一,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由于缺乏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往往遇到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时,就放弃听讲,对双语教学失去兴趣。
4.双语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一,老师难以平衡上课进度与难度。并且随着专业知识难度的加深,专业性的英语单词增多,会让许多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进而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 三、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思考与探索
中医药院校食品专业双语教学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完整的教學理论体系以及成熟的教学事例可供参考,所以该专业双语教学应该如何进行,需要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来探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食品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
1.中医药院校食品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升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及效果,要通过高水平的教师来实现。中医药院校应该从自身校情考虑着手培养一支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双语教师队伍。并设立每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形成教学梯队,储备师资力量[3]。
2.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教材和网上教学平台的建设
选择一本好教材是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教师所在学校的教学特色及课程的设置,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吸取国外原版教材与国内相关教材的精华,编著符合本校本专业的教学特色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网络资源,建设食品专业双语教学网络平台,用于教师和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式教学活动,让老师动态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对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5]。
3.探索创新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模式
运用传统讲授法、讨论互动法、翻转课堂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几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结合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深入到课程当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及效果。
四、总结
双语教学虽然已经在全国多个院校、多个专业开展起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双语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实践、总结、交流来完善。
参考文献:
[1]葛鹏玲,高长玉,温薇,等.浅析中医药院校开展药理学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康复学报,2011(4):60-61.
[2]胡爱军,王豪,郑捷,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2):80-82.
[3]王雪松.中医药双语教学的思考[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54-56.
[4]田星,邓一秒,肖作为,等.中医药背景下创新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建设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 2017(25).
[5]刘仁荣,刘华,李玉萍,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0(1):55-57.
[6]任荣政,丁年青.中医药院校双语教学的文献分析与评述[J].中医教育,2012(5):7-10.
[7]邱微,南军,杨林,等.工科院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12):64-65.
[8]张秀玲,李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78-80.
作者简介:
田星,讲师,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方向:功能性食品开发,食品微生物,营养工程,食品风味化学。
肖作为,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功能性食品开发,营养工程。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院校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双语教学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6C1244);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年教改课题(1022000100211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4-0236-02
近几年来,人们对“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具有中医药背景的食品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中医热”,也是推广我国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功能性食品的契机。但是向来国外学者翻译并出版的关于中医药学的书籍,但大多存在望文生义、翻译不全甚至是错误描述等问题[1],这对中医药学的传播与交流极为不利。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背景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国际型人才应成为当前重要的教学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即是双语教学[2]。食品专业双语教学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对双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制约发展的因素加以思考,并积极探索有效的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
一、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现状分析
在我国,中医院校双语教学起步较晚,目前虽已有许多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展了双语教学的实践,但达到预期效果的却不多。而在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近十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在双语教学上都存在着师资缺乏、教材匮乏、教学方式不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困难[3]。故深入研究和分析中医药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现状和出现的具体问题,探讨适合有效教学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1.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是否采用双语教学是由学科特性决定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食品化学、生物化学、化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国际上对其研究和探索深入而广泛[2],而我国尚处于向前沿知识学习与初步探究的阶段,该专业采用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外语能力,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的食品科学技术与理论,能大力促进该专业的发展。
目前双语教学的开展具备有一定师资基础。许多食品院校都与国外学校有着学生联合培养项目以及学术交流,这给教师带来了许多进修、访问、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英语和专业水平,也为双语教学引进外语原版教材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有些食品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总体较低,但是只要在保证英语基础课和食品专业课教学的同时,抓紧英语的教学,在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双语教学是具有可行性的。
2.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开设现状
湖南中医药大学自 2009 年 9 月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制四年,是依托于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等基础专业上建立的新专业。结合我校自身特点,在发挥湖南省地理优势的同时,利用湖南丰富的中药材及食品原料资源,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将中医药的特色融入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办学体系之中,这是缺乏中医药特色的其他院校同类专业所不能比拟的[4]。
目前已经初步将双语教学应用于食品微生物学和食品风味化学两门重要专业课程。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微生物学发展迅速,为了与国际先进知识接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通过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可以传授学生微生物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开拓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新途径[5]。食品风味化学的学习研究涉及到许多现代仪器设备。为使食品科学能够得到全面发展,通过使用较多外文文献与课件向学生介绍风味化学的最新理论研究,通过初试双语教学,使学生具备风味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国外最新食品风味学的研究方法,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國很多院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都已经开始实施并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限制,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还存在许多问题[6]。
1.双语教学师资问题
现有双语教学师资主要是一些外语水平相对好的专业课教师担任,但是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的语言教学方面的系统训练,虽然通过日常学习提高自身英语能力水平,能够用外语制作课件,但是在熟练运用外语的听说能力方面较为欠缺,难以用外语准确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在教学方式的运用及教学能力方面,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相比,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其次,由于大多数教师不具备海外留学经验,缺乏相关西方文化背景和教学理念的理解,因而在使用原版英语教材时,影响双语教学的授课效果[7]。
2.双语教材的匮乏
目前,引进外文原版教材价格昂贵,学生之间的购买力存在差异,普及教材就成为一件很难的事[8]。我国大部分高校选择引进的英文原版教材,英文经典教材知识点先进,原汁原味,但是与中文教材相比还有很大不同,对于习惯于东方式的思维方式的中国学生来说,教材内容显得晦涩难懂,而国内又难以找到辅导材料,因此引进外文原本书籍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3.双语教学的教学手段和方式问题
目前,不论是传统的教学或双语教学课堂,大多都是老师占主导地位,通过教师用英文讲解课程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陈旧、方法单一,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由于缺乏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往往遇到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时,就放弃听讲,对双语教学失去兴趣。
4.双语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一,老师难以平衡上课进度与难度。并且随着专业知识难度的加深,专业性的英语单词增多,会让许多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进而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 三、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思考与探索
中医药院校食品专业双语教学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完整的教學理论体系以及成熟的教学事例可供参考,所以该专业双语教学应该如何进行,需要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来探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食品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
1.中医药院校食品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升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及效果,要通过高水平的教师来实现。中医药院校应该从自身校情考虑着手培养一支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双语教师队伍。并设立每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形成教学梯队,储备师资力量[3]。
2.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教材和网上教学平台的建设
选择一本好教材是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教师所在学校的教学特色及课程的设置,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吸取国外原版教材与国内相关教材的精华,编著符合本校本专业的教学特色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网络资源,建设食品专业双语教学网络平台,用于教师和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式教学活动,让老师动态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对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5]。
3.探索创新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模式
运用传统讲授法、讨论互动法、翻转课堂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几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结合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深入到课程当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及效果。
四、总结
双语教学虽然已经在全国多个院校、多个专业开展起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双语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实践、总结、交流来完善。
参考文献:
[1]葛鹏玲,高长玉,温薇,等.浅析中医药院校开展药理学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康复学报,2011(4):60-61.
[2]胡爱军,王豪,郑捷,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2):80-82.
[3]王雪松.中医药双语教学的思考[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54-56.
[4]田星,邓一秒,肖作为,等.中医药背景下创新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建设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 2017(25).
[5]刘仁荣,刘华,李玉萍,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0(1):55-57.
[6]任荣政,丁年青.中医药院校双语教学的文献分析与评述[J].中医教育,2012(5):7-10.
[7]邱微,南军,杨林,等.工科院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12):64-65.
[8]张秀玲,李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78-80.
作者简介:
田星,讲师,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方向:功能性食品开发,食品微生物,营养工程,食品风味化学。
肖作为,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功能性食品开发,营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