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题简评
2020年全国新高考卷I(山东省使用)的现代文阅读I,文本是两则社科文材料,形式上属于非连续性文本。设题5道,3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分值较高。这体现出新高考卷与全国卷迥异而鲜明的特点。
1.选材内容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其在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与奋斗精神。
2.综合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由注重精读转向强调精读、泛读等各种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由注重文本内容理解接受能力,转向侧重对文本传递的各类信息的审视阐释能力。
3.重点考查学习能力。不仅考查考生已经获得的能力,而且考查考生能够在未来获取新知识、新能力的学习能力,包括分析、建构、运用的能力。
4.对思维力度的考查明显加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大幅度增加了文本字数,增加了主观试题,对考生的思维力度要求更高。
高考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部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洋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如此漫长的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storical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初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
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10万乃至数千万年;我國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有4000-5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2.根據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B.通过对比1935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
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3分)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精讲
1.【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信息整合力度较大,概括性强,导致选项内容与文本具体信息的“离心度”较高,且第一题涵盖了两则材料,所以给考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B项,“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的说法有误。由材料一第四段可知,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主要是因为其“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
C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的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的表述可知,“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的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不是“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D项,“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的说法有误。并不是所有城市环境都要经历“漫长的演变过程”,有些新兴城市建立时间很短。
【参考答案】A
2.【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及分析、推断的能力。本题选项内容涉及的信息相对集中,跨度不大,难度适中。
C项,“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原因概括不全。根据材料一第六段内容可知,主要原因包括“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
【参考答案】C
3.【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理解分析、知识建构运用的能力,是一种较高的能力要求。
只要抓住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区别,做出正确判断还是不难的。可重点关注材料一第五段内容,沿革地理主要研究“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而历史地理学研究“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可见,A项(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B项(赤壁之战地名考释)、C项(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分别对应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而D项(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涉及“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属于历史地理学范畴。
【参考答案】D
4.【解析】本题考查准确提取信息、有效归纳综合的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种差)的×××(属概念)”。下定义,既要对相关内容,尤其是显现本质性特征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
由于内容较多,评卷给出的“参考答案一”是用的复句形式。“参考答案二”是较为常见的下定义的格式。
【参考答案一】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参考答案二】历史地理学是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并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的具有时空结合特征的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5.【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思路的能力。
分析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思路,首先要准确概括段意。概括段意时可抓住段落的关键句,如第一段“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第三段结尾“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还可以抓住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其次要分析段意,对关联度大的内容进行合并整理。如第一段提出“历史地理学的起源”,然后用第一段和第二段分析了两本重要的地理学著作,第三段提出了“沿革地理”的概念。第五段明显写的是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的区别。第六段写的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当代的发展及成就。这样,就可以把材料一分成三部分。最后研究三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就梳理出来了。
【参考答案】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2020年全国新高考卷I(山东省使用)的现代文阅读I,文本是两则社科文材料,形式上属于非连续性文本。设题5道,3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分值较高。这体现出新高考卷与全国卷迥异而鲜明的特点。
1.选材内容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其在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与奋斗精神。
2.综合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由注重精读转向强调精读、泛读等各种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由注重文本内容理解接受能力,转向侧重对文本传递的各类信息的审视阐释能力。
3.重点考查学习能力。不仅考查考生已经获得的能力,而且考查考生能够在未来获取新知识、新能力的学习能力,包括分析、建构、运用的能力。
4.对思维力度的考查明显加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大幅度增加了文本字数,增加了主观试题,对考生的思维力度要求更高。
高考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部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洋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如此漫长的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storical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初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
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10万乃至数千万年;我國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有4000-5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2.根據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B.通过对比1935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
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3分)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精讲
1.【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信息整合力度较大,概括性强,导致选项内容与文本具体信息的“离心度”较高,且第一题涵盖了两则材料,所以给考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B项,“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的说法有误。由材料一第四段可知,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主要是因为其“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
C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的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的表述可知,“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的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不是“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D项,“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的说法有误。并不是所有城市环境都要经历“漫长的演变过程”,有些新兴城市建立时间很短。
【参考答案】A
2.【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及分析、推断的能力。本题选项内容涉及的信息相对集中,跨度不大,难度适中。
C项,“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原因概括不全。根据材料一第六段内容可知,主要原因包括“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
【参考答案】C
3.【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理解分析、知识建构运用的能力,是一种较高的能力要求。
只要抓住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区别,做出正确判断还是不难的。可重点关注材料一第五段内容,沿革地理主要研究“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而历史地理学研究“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可见,A项(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B项(赤壁之战地名考释)、C项(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分别对应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而D项(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涉及“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属于历史地理学范畴。
【参考答案】D
4.【解析】本题考查准确提取信息、有效归纳综合的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种差)的×××(属概念)”。下定义,既要对相关内容,尤其是显现本质性特征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
由于内容较多,评卷给出的“参考答案一”是用的复句形式。“参考答案二”是较为常见的下定义的格式。
【参考答案一】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参考答案二】历史地理学是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并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的具有时空结合特征的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5.【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思路的能力。
分析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思路,首先要准确概括段意。概括段意时可抓住段落的关键句,如第一段“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第三段结尾“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还可以抓住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其次要分析段意,对关联度大的内容进行合并整理。如第一段提出“历史地理学的起源”,然后用第一段和第二段分析了两本重要的地理学著作,第三段提出了“沿革地理”的概念。第五段明显写的是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的区别。第六段写的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当代的发展及成就。这样,就可以把材料一分成三部分。最后研究三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就梳理出来了。
【参考答案】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