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周,观看了《爱的教育》光盘,邹有云老师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他能够扎根深山,靠的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爱,是对学生的爱,我们的条件比邹老师好多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干好我们的教育事业呢?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办公室内和老师们交流,老师们总是说:“现在的学生,真是难管哪!”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几年不当班主任,重操旧业感到很不顺手,班里的事情是一件接一件,“摁下葫芦起来瓢”,思前想后总认为自己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找学生座谈、家访,甚至吃了饭一到学校就往班里跑,下了课就站在教室门口观察学生,可以说是对班级管理做到了事必躬亲,真正做到了严格管理。但是,调皮的学生还是惹事,班级的成绩总是不见长进,甚至那些“尖子生”还出现了成绩滑坡的现象。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班里的一件事改变了我:李扬同学,是我班公认的头号调皮大王,平时在班里打架滋事,无所不干,学习成绩根本拿不出门,七门功课全部挂红灯,对他我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写检讨、罚值日、同学帮助,结果都是对牛弹琴,一点作用也不起,事后他仍旧我行我素,俨然成了班里的“钉子户”。去年冬天,突然有一天天降大雪,并且刮起了大风,让人寸步难行,同学们都是寄宿生,一住就是一周,大部分没有御寒的棉衣,因此有些家长冒着风雪给孩子们送棉衣。下午上课的时候,我班门口突然出现了一个大雪人,只看见两只眼睛在忽闪,他的身后,还有一个稍微矮小一点的雪人,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被吸引住了,两人的自我介绍才知道是李扬的父母来为他送棉衣,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李扬,李扬一下子脸涨的通红,眼里噙着泪水。这一发现让我欣喜若狂,这孩子还有救!他的父母走后,我单独叫上李扬围校园走了一圈,在又硬又滑的地上他摔了好几个跤,我借机提醒他,路这样滑,他的父母骑摩托车在路上很不安全,是不是该给到家的父母打个电话问一下,他什么也没有说,赶紧跑到教导处给父母打电话,他从教导处出来时,脸上还有泪痕。我问他为什么掉眼泪时,他说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还让父母冒生命危险来送衣服,自己真是个不孝顺的孩子。我灵机一动,把下一节语文课改成了班会课,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了如何与父母相处,李扬是第一个站起来发言的,他告诉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要孝敬父母,在他讲述自己的事情时泪流满面,我立即号召全班同学学习李扬的孝敬父母的美德,全班同学给了他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在后来的周记中李扬这样写道:“父母大雪天为我送棉衣,而我却不珍惜他们的爱,在学校里不好好学习,整天让他们操心,我真的太对不起他们了。”从那以后,李扬就像变了一个人,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后来遇到了李扬的父母,他们说李扬在家里完全变了,只要在家就帮家里做家务,与以前的那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判若两人。
这件事让我发现,我的问题就出在那个我引以为傲的“严”字上。我觉得,有很多的老师教学中肯定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信奉的严格教育给予老师最多的是批评和否定,因为我们担心学生会产生骄傲情绪,因为“骄者必败”“哀兵必胜”的观念深入人心,有什么比学生因为滋长了骄傲情绪而退步更让家长和老师们沮丧的呢?所以,即使学生有优点,有进步,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大多也是非常有保留的,不是不赞许,而是害怕赞扬和鼓励会产生滋长骄傲的副作用。但是,对于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通常都因为“恨铁不成钢”而不遗余力地对学生给予最无情的批评,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对学生的赞扬和肯定的审慎、吝啬,与毫不留情的批评、打击形成强烈的对比,对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情绪的恐惧甚于杀伤甚至毁灭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老师的严格和严厉看似负责,但是从深层次考虑,却是不够敬业和专业的表现。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学生的成绩和表现不能够完全说是学校教育的结果,但是作为最重要的教育者,老师不能说毫无责任。学生的表现不尽人意,除了自身的智力因素,更多的是心理因素。有人说,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心理学家。对学生心理的了解非常有助于老师知道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強行灌输某些他们不喜欢甚至非常讨厌的东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加以否定,应该说这是一种不敬业的表现;如果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不愿意从其他方面去了解学生,并且看到他们其他方面的优点,这是不够专业的表现。
因此,如何与学生相处,让学生认可老师的教学方法,并且喜欢老师讲授的课程,真的是一门艺术。有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喜欢一个老师,他们的那门功课往往学习效果比较好,这是“爱屋及乌”的表现,而一旦讨厌某一门课程,多少也与讲课的老师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老师要让学生学好一门课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必须有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赏识和喜爱优等生是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做得到的,但是,我们目前所谓的优等生毕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学生则属于“中等生”或“差生”,这些学生未必不是可造之才,就要看老师们如何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和培养他们。有一天,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跟踪调查:走上社会以后最成功的学生并不是集中在学校的“尖子生”,而是名次在10~20名左右的学生。看了以后让我大吃一惊,我怎么现在还以考试成绩论英雄,我们应该发现,我们的学生皆英雄。
这几年,我国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在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方面需要调整,对教学目的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等方面也需要调整。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侧重于“精英教育”,致使很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被视为“差生”,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和伤害,本来老师是为了学生的前途和未来着想,出于好意和责任心对学生的教诲和评价,反而伤害了师生感情,影响了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教师,再也不能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了,要致力于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就会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会赏识我们的学生吧!在你赏识他的同时,也会享受到被赏识者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因为,这就是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大的幸福。
办公室内和老师们交流,老师们总是说:“现在的学生,真是难管哪!”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几年不当班主任,重操旧业感到很不顺手,班里的事情是一件接一件,“摁下葫芦起来瓢”,思前想后总认为自己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找学生座谈、家访,甚至吃了饭一到学校就往班里跑,下了课就站在教室门口观察学生,可以说是对班级管理做到了事必躬亲,真正做到了严格管理。但是,调皮的学生还是惹事,班级的成绩总是不见长进,甚至那些“尖子生”还出现了成绩滑坡的现象。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班里的一件事改变了我:李扬同学,是我班公认的头号调皮大王,平时在班里打架滋事,无所不干,学习成绩根本拿不出门,七门功课全部挂红灯,对他我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写检讨、罚值日、同学帮助,结果都是对牛弹琴,一点作用也不起,事后他仍旧我行我素,俨然成了班里的“钉子户”。去年冬天,突然有一天天降大雪,并且刮起了大风,让人寸步难行,同学们都是寄宿生,一住就是一周,大部分没有御寒的棉衣,因此有些家长冒着风雪给孩子们送棉衣。下午上课的时候,我班门口突然出现了一个大雪人,只看见两只眼睛在忽闪,他的身后,还有一个稍微矮小一点的雪人,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被吸引住了,两人的自我介绍才知道是李扬的父母来为他送棉衣,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李扬,李扬一下子脸涨的通红,眼里噙着泪水。这一发现让我欣喜若狂,这孩子还有救!他的父母走后,我单独叫上李扬围校园走了一圈,在又硬又滑的地上他摔了好几个跤,我借机提醒他,路这样滑,他的父母骑摩托车在路上很不安全,是不是该给到家的父母打个电话问一下,他什么也没有说,赶紧跑到教导处给父母打电话,他从教导处出来时,脸上还有泪痕。我问他为什么掉眼泪时,他说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还让父母冒生命危险来送衣服,自己真是个不孝顺的孩子。我灵机一动,把下一节语文课改成了班会课,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了如何与父母相处,李扬是第一个站起来发言的,他告诉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要孝敬父母,在他讲述自己的事情时泪流满面,我立即号召全班同学学习李扬的孝敬父母的美德,全班同学给了他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在后来的周记中李扬这样写道:“父母大雪天为我送棉衣,而我却不珍惜他们的爱,在学校里不好好学习,整天让他们操心,我真的太对不起他们了。”从那以后,李扬就像变了一个人,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后来遇到了李扬的父母,他们说李扬在家里完全变了,只要在家就帮家里做家务,与以前的那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判若两人。
这件事让我发现,我的问题就出在那个我引以为傲的“严”字上。我觉得,有很多的老师教学中肯定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信奉的严格教育给予老师最多的是批评和否定,因为我们担心学生会产生骄傲情绪,因为“骄者必败”“哀兵必胜”的观念深入人心,有什么比学生因为滋长了骄傲情绪而退步更让家长和老师们沮丧的呢?所以,即使学生有优点,有进步,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大多也是非常有保留的,不是不赞许,而是害怕赞扬和鼓励会产生滋长骄傲的副作用。但是,对于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通常都因为“恨铁不成钢”而不遗余力地对学生给予最无情的批评,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对学生的赞扬和肯定的审慎、吝啬,与毫不留情的批评、打击形成强烈的对比,对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情绪的恐惧甚于杀伤甚至毁灭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老师的严格和严厉看似负责,但是从深层次考虑,却是不够敬业和专业的表现。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学生的成绩和表现不能够完全说是学校教育的结果,但是作为最重要的教育者,老师不能说毫无责任。学生的表现不尽人意,除了自身的智力因素,更多的是心理因素。有人说,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心理学家。对学生心理的了解非常有助于老师知道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強行灌输某些他们不喜欢甚至非常讨厌的东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加以否定,应该说这是一种不敬业的表现;如果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不愿意从其他方面去了解学生,并且看到他们其他方面的优点,这是不够专业的表现。
因此,如何与学生相处,让学生认可老师的教学方法,并且喜欢老师讲授的课程,真的是一门艺术。有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喜欢一个老师,他们的那门功课往往学习效果比较好,这是“爱屋及乌”的表现,而一旦讨厌某一门课程,多少也与讲课的老师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老师要让学生学好一门课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必须有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赏识和喜爱优等生是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做得到的,但是,我们目前所谓的优等生毕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学生则属于“中等生”或“差生”,这些学生未必不是可造之才,就要看老师们如何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和培养他们。有一天,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跟踪调查:走上社会以后最成功的学生并不是集中在学校的“尖子生”,而是名次在10~20名左右的学生。看了以后让我大吃一惊,我怎么现在还以考试成绩论英雄,我们应该发现,我们的学生皆英雄。
这几年,我国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在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方面需要调整,对教学目的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等方面也需要调整。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侧重于“精英教育”,致使很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被视为“差生”,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和伤害,本来老师是为了学生的前途和未来着想,出于好意和责任心对学生的教诲和评价,反而伤害了师生感情,影响了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教师,再也不能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了,要致力于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就会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会赏识我们的学生吧!在你赏识他的同时,也会享受到被赏识者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因为,这就是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