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不是只看学生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的发挥程度。如果学生在做到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在情感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方法上表现为独立思考、善于提问、敢于质疑,在过程上表现为多元对话互动、体验、合作、探究,这样的教学过程是效率最高的,也是最有价值的。
关键词 语文教育 课堂教学 效率 措施
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读”与“写”、“思考”和“交流”,如能体现课堂的有效价值,也必定能体现语文教学的和谐之美。
一、动态把握课堂中的“生成”
1.课堂现象
《蚂蚁和蝈蝈》截取一个片小段:
师:这么热的天,蚂蚁们有的( ),有的( ),个个( )。之后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
师:冬天来了,蝈蝈们有的( ),有的( ),个个( )。
师:那么小蚂蚁们呢?有的( ),有的( ),个个( )。
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可是一位学生说到了蚂蚁“个个感到很幸福”,教师并没有“接住”,更确切的说,是不愿意“接住”。老师只是强调“个个很高兴”。听者很纳闷。就在接下来的环节中,看出了些端倪。教者在最后的环节让学生比较蚂蚁和蝈蝈,然后在引出蚂蚁感到很幸福,乘势利导:蚂蚁为什么感到幸福呢?因为蚂蚁很勤劳。出示一句关于勤劳的名言警句,完美收场。
2.自我反思
为什么这么处理——“预案情结”的体现
(1)水流成渠。很显然,教者在课前作了深入地钻研,精心地设计,力求教学“滴水不漏”,教学环节也是环环相扣,语言训练也是步步为营听课者也为之喝彩。可是,当学生说到“蚂蚁很幸福时”,教者硬生生地将孩子的思绪从“幸福”拉回了“高兴”,因为教师的教案中“幸福”应该在后面的环节中出现,学生过早地说了出来,打乱了“教案”,所以教师只能“迂回”其中。几番轮回后,终于“回到”自己的教案,水流成“渠”——到达了“幸福”的彼岸。要是教师能抓住“幸福”,直奔“幸福”,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水到就让它渠成,何乐而不为呢?
(2)曲径通幽。究其原因,是我们普通的教师多多少少都有一种“预案情结”。在走进课堂前,我们倾其所能,最大理想化地设计教学过程,在一次次修改中,越来越爱上预案,心里已经形成一种“预案情结”。带着“预案”走进课堂时,我们往往希望学生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能按照预案的步伐行云流水地呈现出来。当孩子们“节外生枝”时,我们往往想方设法将学生再次引入“预案”。我们应该明白: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它的精彩之处就是不断的生成,因为未知,所以随时都会出现惊喜。不失时机地把握生成,就会曲径通幽,看到更美的风景。
二、合理把握“读”与“写”的结合
1.课堂现象
教学《石头书》导入课文后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阅读一本奇妙的书——《石头书》。这篇课文通过川川、磊磊和勘探队叔叔的一系列对话,想我们一层一层介绍了石头书。让我们随着川川和磊磊一起去问一问叔叔,从他的回答中找一找勘探队的叔叔为什么说石头是一本书。
生:分角色朗读(一个读川川,一个读磊磊,一个读叔叔)。
指名朗读的学生很“卖力”地朗读,有接近一般的学生在认真地听,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举着课本,但目光游离,另四分之一的学生则明显坐不住,东张西望,乘机做些小动作。
2.自我反思
(1)把握朗读这根线。朗读是一种再创造。同样是朗读全文,同样是分角色朗读,但因为目的不同,自然就要采取不同的角色分配。第一次朗读全文,是为了了解为什么把石头称为一本“书”,这个答案在叔叔的回答中可以找到,而寻找这个答案是全体学生的目标,所以应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在分配角色时让大部分学生扮演“叔叔”。在分角色朗读时,不可一概而论,单一色的请个别学生朗读,而把大部分学生晾在一边。更要明确自己的目的,而进行更合理的角色分配,使分角色朗读不仅呈现出它的形式上的吸引人,更有内涵上的实际的朗读效果。
(2)拨动书写这根弦。在许多课堂中,我们也看到泛泛的过多的阅读没能唤起学生真正的主体性。读得热闹的表象往往掩盖了学生思维的贫乏和肤浅。会读是否意味着会运用?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和写是学好语文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字词名篇,听说读写,知情意性行”本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恰当处理好读写之间的相互转化,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把握好“问题”的“度”
薛法根老师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两个问题:在作者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自由、快乐、幸福的园子的?前一问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后一问指向对课文独特表达方法与语言形式的学习模仿。既明确了学什么,又有了一定的思维难度,促使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学生进入思维状态的时间越长,所获得的长进就越大,课堂教学的效益越高。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有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真正地“走进去”,而不是简单地“走过场”。薛根法老师的语文让人听起来很轻松,让学生听起来有劲头,关键是问题的设计精当,且直奔文章主题,既不高深莫测,又不过于简单;既有一定深度,又极富挑战性;既注重课堂的“文化含量”,又注重“思维含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和积极性。
最理想的课堂教学可以用“有效”两个字来概括。有效的可前准备和预设,有效的教学组织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对于我们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对课堂教学的有效价值进行自我剖析。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1年第6期
[2]《教育学文摘》,2012年第3期
[3]《新课程》,2012年第3期
[4]《小学教学设计》,2006年第35期
关键词 语文教育 课堂教学 效率 措施
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读”与“写”、“思考”和“交流”,如能体现课堂的有效价值,也必定能体现语文教学的和谐之美。
一、动态把握课堂中的“生成”
1.课堂现象
《蚂蚁和蝈蝈》截取一个片小段:
师:这么热的天,蚂蚁们有的( ),有的( ),个个( )。之后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
师:冬天来了,蝈蝈们有的( ),有的( ),个个( )。
师:那么小蚂蚁们呢?有的( ),有的( ),个个( )。
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可是一位学生说到了蚂蚁“个个感到很幸福”,教师并没有“接住”,更确切的说,是不愿意“接住”。老师只是强调“个个很高兴”。听者很纳闷。就在接下来的环节中,看出了些端倪。教者在最后的环节让学生比较蚂蚁和蝈蝈,然后在引出蚂蚁感到很幸福,乘势利导:蚂蚁为什么感到幸福呢?因为蚂蚁很勤劳。出示一句关于勤劳的名言警句,完美收场。
2.自我反思
为什么这么处理——“预案情结”的体现
(1)水流成渠。很显然,教者在课前作了深入地钻研,精心地设计,力求教学“滴水不漏”,教学环节也是环环相扣,语言训练也是步步为营听课者也为之喝彩。可是,当学生说到“蚂蚁很幸福时”,教者硬生生地将孩子的思绪从“幸福”拉回了“高兴”,因为教师的教案中“幸福”应该在后面的环节中出现,学生过早地说了出来,打乱了“教案”,所以教师只能“迂回”其中。几番轮回后,终于“回到”自己的教案,水流成“渠”——到达了“幸福”的彼岸。要是教师能抓住“幸福”,直奔“幸福”,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水到就让它渠成,何乐而不为呢?
(2)曲径通幽。究其原因,是我们普通的教师多多少少都有一种“预案情结”。在走进课堂前,我们倾其所能,最大理想化地设计教学过程,在一次次修改中,越来越爱上预案,心里已经形成一种“预案情结”。带着“预案”走进课堂时,我们往往希望学生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能按照预案的步伐行云流水地呈现出来。当孩子们“节外生枝”时,我们往往想方设法将学生再次引入“预案”。我们应该明白: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它的精彩之处就是不断的生成,因为未知,所以随时都会出现惊喜。不失时机地把握生成,就会曲径通幽,看到更美的风景。
二、合理把握“读”与“写”的结合
1.课堂现象
教学《石头书》导入课文后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阅读一本奇妙的书——《石头书》。这篇课文通过川川、磊磊和勘探队叔叔的一系列对话,想我们一层一层介绍了石头书。让我们随着川川和磊磊一起去问一问叔叔,从他的回答中找一找勘探队的叔叔为什么说石头是一本书。
生:分角色朗读(一个读川川,一个读磊磊,一个读叔叔)。
指名朗读的学生很“卖力”地朗读,有接近一般的学生在认真地听,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举着课本,但目光游离,另四分之一的学生则明显坐不住,东张西望,乘机做些小动作。
2.自我反思
(1)把握朗读这根线。朗读是一种再创造。同样是朗读全文,同样是分角色朗读,但因为目的不同,自然就要采取不同的角色分配。第一次朗读全文,是为了了解为什么把石头称为一本“书”,这个答案在叔叔的回答中可以找到,而寻找这个答案是全体学生的目标,所以应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在分配角色时让大部分学生扮演“叔叔”。在分角色朗读时,不可一概而论,单一色的请个别学生朗读,而把大部分学生晾在一边。更要明确自己的目的,而进行更合理的角色分配,使分角色朗读不仅呈现出它的形式上的吸引人,更有内涵上的实际的朗读效果。
(2)拨动书写这根弦。在许多课堂中,我们也看到泛泛的过多的阅读没能唤起学生真正的主体性。读得热闹的表象往往掩盖了学生思维的贫乏和肤浅。会读是否意味着会运用?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和写是学好语文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字词名篇,听说读写,知情意性行”本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恰当处理好读写之间的相互转化,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把握好“问题”的“度”
薛法根老师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两个问题:在作者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自由、快乐、幸福的园子的?前一问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后一问指向对课文独特表达方法与语言形式的学习模仿。既明确了学什么,又有了一定的思维难度,促使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学生进入思维状态的时间越长,所获得的长进就越大,课堂教学的效益越高。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有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真正地“走进去”,而不是简单地“走过场”。薛根法老师的语文让人听起来很轻松,让学生听起来有劲头,关键是问题的设计精当,且直奔文章主题,既不高深莫测,又不过于简单;既有一定深度,又极富挑战性;既注重课堂的“文化含量”,又注重“思维含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和积极性。
最理想的课堂教学可以用“有效”两个字来概括。有效的可前准备和预设,有效的教学组织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对于我们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对课堂教学的有效价值进行自我剖析。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1年第6期
[2]《教育学文摘》,2012年第3期
[3]《新课程》,2012年第3期
[4]《小学教学设计》,200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