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探究”式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ratc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之能讲。”因此,解放学生的学习,就应使之会学习、会探究,就要让他们的双手在课堂上动起来,让他们的眼睛在课堂上能亮起来,让他们的嘴巴在课堂上能响起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此基础上,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新课程标准之“真”,求课堂教学之“活”,实现师生互动之“实”。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 探究
  
  一、重视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获取知识的能力
  中学化学教学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都是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是“完成形式”的知识。由于传统的教学是继承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教学,主张把这些知识直接告诉给学生,这样的教学虽然也可使学生接受知识,知道这是什么,有什么用,但很难感受到当年科学家探索这些知识的艰辛历程,更难体会到探索的智慧火花。探究式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自然的奥秘、体味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独立解决问题并获取知识的能力。以SO42-的检验为例,教师不是先向学生说明应当如何检验,接着以实验验证之,而是把学生带进实验室,每人面前都放置几样未知溶液,比如AgNO3,Na2SO4,Na2SiO3,Na2CO3等,各个桌子上的试样不一定相同,让学生面临实际问题:检验试样中哪些含有SO42-。因为此前,学生已学会了Cl-的检验,并且知道BaSO4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能设计出以下方案:1.先加入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Cl;2.先加入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3.先加入足量稀HCl,若无沉淀产生,再加入BaCl2溶液;4.先加入足量稀HNO3,若无沉淀产生,再加入BaCl2。孰是孰非,教师不急于作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实验完毕,当学生都为自己设计的方案自鸣得意之际,教师建议学生再用其它方案试一试。经过实验,学生发现不同的方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于是,又产生新的疑问:究竟是什么离子干扰了SO42-的检验?最后比较各种方案,看哪一种能避免其它离子的干扰,于是得出结论,以第三种方案为最佳。
  二、变“验证”为“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获取知识的欲望
  化学教学中,长期以来,人们过分夸大了实验所起的验证原理时通过形象直观的方式获取知识和培养实验技能的作用。以化学实验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就必须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恢复化学实验探究性的本来面貌。这是因为如果教师仅仅把某些化学知识讲授给学生,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那么学生的认知过程就有一定的局限性,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当教师讲授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这个知识时,如果教师直接把这个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必然会产生怀疑,于是,教师就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的正确性,这是典型的验证性实验。如果教师先演示或与学生一起完成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实验,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进而得出结论。这样,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结论是学生自己参与得到的,学生自然不会怀疑结论的正确性。尽管只是一个顺序颠倒的问题,但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其心理体验是前者无法相比的。
  三、灵活处理家庭小实验和趣味实验,激发探究欲望
  实验生活化、简单化、微型化,是21世纪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和趣味实验如果能在课前布置下去,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但多数教师只是简单的让学生课后去完成,而课后完成往往是去验证实验结果,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养成。如:家用“冰袋”的制作、“检验发酵粉加水或加热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白纸显字”、“酸雨的检验”、“吹气生火”、“指纹检验”等,如果将它们改为课前实验,在学生不知到其原理的情况下去讨论、探究,不仅为课堂提供更好的实验素材,而且还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增强其学习能力。
  四、灵活的开放性作业,激发探究灵感
  长期以来,化学作业不论是选择、填空,还是问答、计算,主要目的是巩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这类化学作业所包含的知识本身和学生的距离太远。学生无法体验化学情景,无法感受化学的精髓,也就很难唤起学生对作业的兴趣。那么,什么样的作业才能打动学生呢?在教学中,我作了大胆的尝试:不是简单的常规作业,而是只有通过全身心的投入,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不断观察、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有关社会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项目性作业。如:什么是酸雨?哪些化学物质是形成酸雨的原因?怎样酸度的雨水成为酸雨?酸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怎样的影响?怎样防治酸雨?又如:调查哪些生活现象、生活小常识与有机酸有关?体现了有机酸的哪些性质?如何得到我们所需的有机酸?如此,等等。这种开放性的作业,把课堂教学的体验延伸到课外作业的探究,把课外作业的探究回归到课堂教学中讨论,最终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开放、民主的课堂教学,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做这样的化学作业,学生热情高涨,兴趣盎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获取了更多的化学知识。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探究式教学,让师生发现知识的奥秘。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国家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7
  3.李瑾瑜:《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8
  【组稿编辑:鲍圣峰】
  (作者单位:276017山东省临沂市临沂第十八中学)
其他文献
教师尽管在课前认真准备,精心备课,但在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误。如:讲解错误或示范出漏洞等,此类错误若处理不当,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教师的沉着与机智应变是十分重要的。  一次,学生在读课文时,把“尴尬”一词念错了,我顺手把它写在黑板上,并注音,作为一个强调的字词。注音之后,我忽然意识到这两个字写错了,因为在最近学习五笔打字时,遇到了这个词,怎么也打不出来,通过查资料才知道,我把这
期刊
当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科学地界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遵循中职生心理健康标准,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认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这需要从心理健康涵义和标准着手深入研究。我认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让学生从心理上学会爱自己,正确的认识自己、接纳自我    这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个班级的面貌如何,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教育方法,教育艺术水平以及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等,一个班级能否培养出素质全面的学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态度、方法等。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朋友”关系,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许多教师觉得班主任工作难做,为了能很好的开展工作,我调整心态,把学生当作朋友,我认为教师与学生只是教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生刚接触到这门学科,在对概念的理解上,需要恰当的引导和帮助。人教版教材在考虑科学性的前提下,尽量简单简洁,没有过多地进行解释和阐述,让初学者易于接受和学习。但随着进一步的学习,教材中的内容显得捉襟见肘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本质,掌握物理规律。  【关键词】初中物理 概念 补充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改革旧有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倡导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索、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而我们现行的教学策略,凸显了这一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了教学重心由教师到学生的转变,在学生中树立起了合作探究的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现已成为众多教师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对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深
期刊
【摘要】让历史课堂重现光彩。新课程改革带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观念的革新带动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要使历史课堂重现光彩,焕发魅力,就一定要采取多样化模式教学。因此,新课程下教师有必要科学而精心地进行课堂教学预设,为精彩的课堂生成而准备。  【关健词】历史 课堂 教学 方法    一、实践与理论结合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学会采用讲授加专题讨论的探究模式,教学生把握“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史学原则。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可以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求知欲旺盛,其过程直观、富有启发性。并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听课时,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
期刊
学科专业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怎样才能使主渠道畅通,真正地在新教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结合高职生求知欲高、好奇心强、热情上进、易鼓舞、表现好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就“合作互助学习”做了一些尝试,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合作互助学习的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是按照教育方针规定的教育目标,立足于协调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和谐发展为目
期刊
【摘要】化学新课程背景下,需要化学教师科学运用科学探究手段,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把握正确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结合化学课程知识和学生实验,设计和总结出完全能够操作的系列生活小实验,作为化学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关键词】生活小实验 探究能力     一、制作生活小实
期刊
素质教育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当然,生物教育也不能例外,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在每周两节生物课这短暂的时间内教会学生生物知识,甚至是生物技巧呢?笔者认为关键是上好每一节生物课,最主要的是充分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才能由“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使学生有兴趣学生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到底一节生物课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呢?下面,浅谈笔者的拙法和体会: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