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为明学校十岁了,校长周恩芝从“北国春城”来到湖北武汉也有十年了。这十年,用周恩芝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抓住青春的尾巴、拉长教育的链条、活出潇洒的人生”。
“教育有根也有魂。教育的根就是你得扎根在泥土当中,能够接地气;教育的魂就是你所坚持追求的教育梦想。”于周恩芝而言,“当一个好校长,办一所好学校” 是她始终坚守的教育梦想。
二次创业,“拼”出一所好学校
2009年春节前,周恩芝辞去担任了近20年的公办校长职务,彼时她53岁,距离退休还有一年。周恩芝在东北的教育圈很有名,长春市人大代表、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信息教育创新型校长……当时,谁都无法理解,周恩芝为何在功成名就之际,选择离开家乡。
“我想再去闯荡一片新天地,去民办学校闯一闯。我在公办学校行,民办学校肯定也行。这就是我当时的心态。”周恩芝说。2009年4月1日,她带着4名老师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武汉,从白山黑水来到荆山汉水,开始了艰苦的“二次创业”。
初到武汉,白手起家。校舍还在建设中,一个学生也没有。怎么办?为了招到第一批学生,周恩芝和同事们整整奔波了4个月,几乎走遍了湖北省的所有地市县,宣传学校的办学愿景,去小学发放传单,召开家长报告会,耐心解答家长们的问题。有一次,在湖北第二师范学校报名点,可容纳1500人的报告厅里,只来了3名学生家长。周恩芝拿着招生传单站在报告厅门口,向路过的人们宣传介绍。一名家长问:“还讲不讲啊?不讲我们就走了!”周恩芝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走上台说:“我的一生中做了无数次报告,这次报告应该是最精彩的!”从学校的资源优势到办学思路,从她的办学实践到教育梦想,周恩芝慷慨激昂地讲了30分钟。报告结束后,一名学生的母亲握着她的手说:“周校长,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您对教育的热忱、胸怀和远见让我感动,我愿意把孩子送到你们学校去读书!”4个多月,30多场招生报告,武汉为明学校成功招到了第一批430名学生。
“水土不服”又是一个考验。八月份的武汉暑气炎炎,周恩芝带着首批招聘的57名年轻老师来到还未完工的学校。“当时学校是临时供电,一开空调就断电,老师们个个大汗淋漓,被蚊子咬得手上脸上满是包,有几个老师都想打退堂鼓了。”夏日的夜晚,年轻老师们热得睡不着,周恩芝便给他们讲故事,讲保尔·柯察金的故事,讲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讲她自己下乡当知青的故事。她说:“我们是革命的种子,带着一股倔强不服输的劲来到这里,怎么能临阵脱逃呢?”老师们都哭了,哭完之后擦干泪水,再也不提离开的事。
“不走了,跟着周校长干!”第一批年轻老师就这样接过了办学的重任。“当时是真的苦,马上就要开学了,活还没有干完。十个老师要打扫一整栋楼,收拾建筑垃圾、擦玻璃、搬桌椅,有的人一直干到凌晨两点,但他们毫无怨言……”
“2009年9月有430名学生,2010年春季开学有近900名学生,秋季开学就是1700多人,再过了一学期就有2800多人了。”每一次招生,周恩芝都記得很清楚,如今武汉为明学校已发展到在校学生5000多人的规模。
2011年,原武汉七一寄宿学校面临拆迁,周恩芝顶住压力接收其890名学生、96名教职工;2012年,周恩芝为了申办高中四处奔波近半年,最终成功开办武汉为明高级中学,形成了涵盖12年学制的办学框架;2013年,武汉光谷为明学校成立,“两区三校”的格局形成;2018年,武汉为明学校成为“全国名校联盟示范校”……学校一步一步向前迈进。周恩芝是长白山的女儿,东北的同行曾戏称她为“拼命三娘”,来到武汉十年,她拼劲依旧。
热血丹心,带出一支高飞的雁阵
“铁肩担教育,热血灌芳林”是周恩芝的人生理想。从教40余年,她身上的这股精气神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效应场,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老师。从初到武汉创立学校时的5个人,到第一批招聘的57名老师,由周恩芝领头的雁阵逐渐成形。“我们的老师要有鹰一样的个人素质,刚毅、果敢、敏捷、进取;也要有雁一般的团队精神,一字排开时,一切行动听指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武汉为明学校是寄宿学校,学生大多一周回一次家,外县的学生甚至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周恩芝提出“以爱育爱”,要把校园营造成家园,希望老师给孩子家一般的温暖。许多80后的老师成了90后学生的知心姐姐、知心哥哥。“我当时想的是,他们的父母离那么远,当孩子们需要倾诉时,起码身边有个姐姐、哥哥能让他们说说心里话。”
此外,周恩芝还带领老师们开展“我和学生一起回家”的家访活动,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在家学习情况等。几年来,老师们的足迹遍布武汉的角角落落及周边市县。“那时候我们在外地招生比较多。比如,学校有50多个从鄂州招来的学生,我就和老师们说——谁班里有鄂州的学生,同我一起去家访。”大巴车载着老师们到鄂州,有些学生的家在乡下,家长们便骑着摩托车过来接老师回家。老师们分头走访后,再将上百位家长带到周恩芝预先订好的酒店会议室,听校长与各部门负责人汇报学校工作。这种区域家长会的家校交流形式,拉近了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
有这样一个家庭,三个孩子都在武汉为明学校就读。父母平时生意忙,无暇顾及孩子们的学习,导致他们自我约束力差,行为习惯不好。家访时,老师带着三个孩子到他们父母工作的地方待了整整一天。目睹父母从早到晚忙于工作、连饭也顾不上吃的情景,三个孩子的内心被触动了。加之老师的循循善诱,孩子们逐渐改变。在周恩芝看来,办学要回归育人的根本,“孩子教育好了,家长的满意度提高,一传十十传百,学校的名声就自然起来了”。
2015年的教师节,学校为7对青年老师举办集体婚礼,300余名家长和4000余名师生共同见证了那一时刻。“学生家长们纷纷来帮忙,有的家长出车,有的家长给化妆,当新人们走上红毯时,学生们激动得哇哇叫,所有人都特别感动。” 好的家校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在武汉为明学校,家校间的纽带显得格外紧密。周恩芝每天都会收到学生家长的短信并一一回复,学校保安室里时不时会有学生家长给校长和老师煲的汤……“家长们把我当作知心朋友,这份感情让我更多了一份责任。”周恩芝常说“我把爱深情地倾注在教育事业中”,或许正是这些爱,给予了她投身教育的动力与支持。
“日新”是座右铭,她一直在奔跑
早在1999年,时任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校长的周恩芝,在外出學习考察期间,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以信息技术为改造薄弱校的突破口。“当时我在吉林大学招了个计算机老师,学校没钱买原装电脑,我俩就到北京中关村买了十几台‘386’计算机及配件发回长春,自己组装,然后全员培训计算机,研究如何应用。”在周恩芝的推动下,从老师到学生,从管理层到后勤人员,四十八中掀起一股电脑学习热。在计算机正走向普及推广的年代,这所学校迅速成为当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面的一面旗帜。
“我觉得我每天像年轻人一样,精神头十足,老师们都说我有一颗18岁的心脏。”周恩芝笑着说。如今已64岁的她,几乎每天早晨四点半起床,浏览当天的新闻,看书做题写笔记。看到好的文章,她不仅自己学习,也与老师们分享探讨。
“去年落成的时间胶囊博物馆分馆、4月份举行的‘为明是一条河’快闪活动、即将启动的科创班……这些都是周校长的主意。她每天读书看报,一看到教育领域的新兴事物,便想我们学校能不能试一试。”小学部副主任韩涛说。
亲力亲为是周恩芝的一贯作风,学校里的各类材料都由她自己动笔撰写,诸如五年规划、学年计划、学期总结、开学典礼讲话、教职工大会讲话、升旗仪式讲话、班主任培训讲话、初三高三备考动员讲话等,一学期下来,文字材料能超过10万字。
“好校长,一定要有日新状态、日新精神、日新追求,一定要不断自我省思、自我激励、激浊扬清、革故鼎新。”周恩芝的“日新”也体现在她对学校课程构建的理解上——要让每个学生都出彩,一本教材很难做到,我们必须设计更多的精准课程,让每个孩子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每个人都成为主体。
学校打造了27个跨学科的特色课程。例如:数学学科,开展数学创新实验,开设“几何画板实践操作”必修课,让学生从“听数学”到“做数学”;语文学科,通过“赛诗会”“课本剧表演”“中学生辩论赛”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物理学科,开发了“物理趣味实验室”“科技小制作”等校本课程,创设物理三维实验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及动手能力。此外,学校还有北大名人素质课程、“一带一路”多学科文化滋养课、创客系列课程,并创设了创客实验室、雁之声管弦乐团、全国商业挑战赛等平台,旨在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今年,学校将增加国际理解课程,引入分级阅读,改善学生英语学习环境;还会增加棒球课程,这是一项集智慧与勇敢、趣味与协作于一体的集体项目……”周恩芝补充道。
孔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于周恩芝而言,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的成长。十年拼搏路,千里风雨行。她始终把光环放在脚下,当作不息的车轮,去开拓教育生命的新天地。“我一直在学校,也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行动,一直在奔跑,踏踏实实,习以为常。为明有为,乐在其中。这是我教育生涯中想起来都会热泪盈眶的一段奋斗史。”
“教育有根也有魂。教育的根就是你得扎根在泥土当中,能够接地气;教育的魂就是你所坚持追求的教育梦想。”于周恩芝而言,“当一个好校长,办一所好学校” 是她始终坚守的教育梦想。
二次创业,“拼”出一所好学校
2009年春节前,周恩芝辞去担任了近20年的公办校长职务,彼时她53岁,距离退休还有一年。周恩芝在东北的教育圈很有名,长春市人大代表、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信息教育创新型校长……当时,谁都无法理解,周恩芝为何在功成名就之际,选择离开家乡。
“我想再去闯荡一片新天地,去民办学校闯一闯。我在公办学校行,民办学校肯定也行。这就是我当时的心态。”周恩芝说。2009年4月1日,她带着4名老师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武汉,从白山黑水来到荆山汉水,开始了艰苦的“二次创业”。
初到武汉,白手起家。校舍还在建设中,一个学生也没有。怎么办?为了招到第一批学生,周恩芝和同事们整整奔波了4个月,几乎走遍了湖北省的所有地市县,宣传学校的办学愿景,去小学发放传单,召开家长报告会,耐心解答家长们的问题。有一次,在湖北第二师范学校报名点,可容纳1500人的报告厅里,只来了3名学生家长。周恩芝拿着招生传单站在报告厅门口,向路过的人们宣传介绍。一名家长问:“还讲不讲啊?不讲我们就走了!”周恩芝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走上台说:“我的一生中做了无数次报告,这次报告应该是最精彩的!”从学校的资源优势到办学思路,从她的办学实践到教育梦想,周恩芝慷慨激昂地讲了30分钟。报告结束后,一名学生的母亲握着她的手说:“周校长,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您对教育的热忱、胸怀和远见让我感动,我愿意把孩子送到你们学校去读书!”4个多月,30多场招生报告,武汉为明学校成功招到了第一批430名学生。
“水土不服”又是一个考验。八月份的武汉暑气炎炎,周恩芝带着首批招聘的57名年轻老师来到还未完工的学校。“当时学校是临时供电,一开空调就断电,老师们个个大汗淋漓,被蚊子咬得手上脸上满是包,有几个老师都想打退堂鼓了。”夏日的夜晚,年轻老师们热得睡不着,周恩芝便给他们讲故事,讲保尔·柯察金的故事,讲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讲她自己下乡当知青的故事。她说:“我们是革命的种子,带着一股倔强不服输的劲来到这里,怎么能临阵脱逃呢?”老师们都哭了,哭完之后擦干泪水,再也不提离开的事。
“不走了,跟着周校长干!”第一批年轻老师就这样接过了办学的重任。“当时是真的苦,马上就要开学了,活还没有干完。十个老师要打扫一整栋楼,收拾建筑垃圾、擦玻璃、搬桌椅,有的人一直干到凌晨两点,但他们毫无怨言……”
“2009年9月有430名学生,2010年春季开学有近900名学生,秋季开学就是1700多人,再过了一学期就有2800多人了。”每一次招生,周恩芝都記得很清楚,如今武汉为明学校已发展到在校学生5000多人的规模。
2011年,原武汉七一寄宿学校面临拆迁,周恩芝顶住压力接收其890名学生、96名教职工;2012年,周恩芝为了申办高中四处奔波近半年,最终成功开办武汉为明高级中学,形成了涵盖12年学制的办学框架;2013年,武汉光谷为明学校成立,“两区三校”的格局形成;2018年,武汉为明学校成为“全国名校联盟示范校”……学校一步一步向前迈进。周恩芝是长白山的女儿,东北的同行曾戏称她为“拼命三娘”,来到武汉十年,她拼劲依旧。
热血丹心,带出一支高飞的雁阵
“铁肩担教育,热血灌芳林”是周恩芝的人生理想。从教40余年,她身上的这股精气神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效应场,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老师。从初到武汉创立学校时的5个人,到第一批招聘的57名老师,由周恩芝领头的雁阵逐渐成形。“我们的老师要有鹰一样的个人素质,刚毅、果敢、敏捷、进取;也要有雁一般的团队精神,一字排开时,一切行动听指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武汉为明学校是寄宿学校,学生大多一周回一次家,外县的学生甚至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周恩芝提出“以爱育爱”,要把校园营造成家园,希望老师给孩子家一般的温暖。许多80后的老师成了90后学生的知心姐姐、知心哥哥。“我当时想的是,他们的父母离那么远,当孩子们需要倾诉时,起码身边有个姐姐、哥哥能让他们说说心里话。”
此外,周恩芝还带领老师们开展“我和学生一起回家”的家访活动,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在家学习情况等。几年来,老师们的足迹遍布武汉的角角落落及周边市县。“那时候我们在外地招生比较多。比如,学校有50多个从鄂州招来的学生,我就和老师们说——谁班里有鄂州的学生,同我一起去家访。”大巴车载着老师们到鄂州,有些学生的家在乡下,家长们便骑着摩托车过来接老师回家。老师们分头走访后,再将上百位家长带到周恩芝预先订好的酒店会议室,听校长与各部门负责人汇报学校工作。这种区域家长会的家校交流形式,拉近了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
有这样一个家庭,三个孩子都在武汉为明学校就读。父母平时生意忙,无暇顾及孩子们的学习,导致他们自我约束力差,行为习惯不好。家访时,老师带着三个孩子到他们父母工作的地方待了整整一天。目睹父母从早到晚忙于工作、连饭也顾不上吃的情景,三个孩子的内心被触动了。加之老师的循循善诱,孩子们逐渐改变。在周恩芝看来,办学要回归育人的根本,“孩子教育好了,家长的满意度提高,一传十十传百,学校的名声就自然起来了”。
2015年的教师节,学校为7对青年老师举办集体婚礼,300余名家长和4000余名师生共同见证了那一时刻。“学生家长们纷纷来帮忙,有的家长出车,有的家长给化妆,当新人们走上红毯时,学生们激动得哇哇叫,所有人都特别感动。” 好的家校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在武汉为明学校,家校间的纽带显得格外紧密。周恩芝每天都会收到学生家长的短信并一一回复,学校保安室里时不时会有学生家长给校长和老师煲的汤……“家长们把我当作知心朋友,这份感情让我更多了一份责任。”周恩芝常说“我把爱深情地倾注在教育事业中”,或许正是这些爱,给予了她投身教育的动力与支持。
“日新”是座右铭,她一直在奔跑
早在1999年,时任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校长的周恩芝,在外出學习考察期间,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以信息技术为改造薄弱校的突破口。“当时我在吉林大学招了个计算机老师,学校没钱买原装电脑,我俩就到北京中关村买了十几台‘386’计算机及配件发回长春,自己组装,然后全员培训计算机,研究如何应用。”在周恩芝的推动下,从老师到学生,从管理层到后勤人员,四十八中掀起一股电脑学习热。在计算机正走向普及推广的年代,这所学校迅速成为当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面的一面旗帜。
“我觉得我每天像年轻人一样,精神头十足,老师们都说我有一颗18岁的心脏。”周恩芝笑着说。如今已64岁的她,几乎每天早晨四点半起床,浏览当天的新闻,看书做题写笔记。看到好的文章,她不仅自己学习,也与老师们分享探讨。
“去年落成的时间胶囊博物馆分馆、4月份举行的‘为明是一条河’快闪活动、即将启动的科创班……这些都是周校长的主意。她每天读书看报,一看到教育领域的新兴事物,便想我们学校能不能试一试。”小学部副主任韩涛说。
亲力亲为是周恩芝的一贯作风,学校里的各类材料都由她自己动笔撰写,诸如五年规划、学年计划、学期总结、开学典礼讲话、教职工大会讲话、升旗仪式讲话、班主任培训讲话、初三高三备考动员讲话等,一学期下来,文字材料能超过10万字。
“好校长,一定要有日新状态、日新精神、日新追求,一定要不断自我省思、自我激励、激浊扬清、革故鼎新。”周恩芝的“日新”也体现在她对学校课程构建的理解上——要让每个学生都出彩,一本教材很难做到,我们必须设计更多的精准课程,让每个孩子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每个人都成为主体。
学校打造了27个跨学科的特色课程。例如:数学学科,开展数学创新实验,开设“几何画板实践操作”必修课,让学生从“听数学”到“做数学”;语文学科,通过“赛诗会”“课本剧表演”“中学生辩论赛”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物理学科,开发了“物理趣味实验室”“科技小制作”等校本课程,创设物理三维实验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及动手能力。此外,学校还有北大名人素质课程、“一带一路”多学科文化滋养课、创客系列课程,并创设了创客实验室、雁之声管弦乐团、全国商业挑战赛等平台,旨在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今年,学校将增加国际理解课程,引入分级阅读,改善学生英语学习环境;还会增加棒球课程,这是一项集智慧与勇敢、趣味与协作于一体的集体项目……”周恩芝补充道。
孔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于周恩芝而言,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的成长。十年拼搏路,千里风雨行。她始终把光环放在脚下,当作不息的车轮,去开拓教育生命的新天地。“我一直在学校,也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行动,一直在奔跑,踏踏实实,习以为常。为明有为,乐在其中。这是我教育生涯中想起来都会热泪盈眶的一段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