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9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雨水蓄排顺畅合理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千亿盛宴一触即发。
近年来城市雨水内涝频发,且频率呈上升趋势,而与此同时多个城市又处于缺水状态,甚至包括东南地区。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城市地面过度硬化建设,暴雨来临时80%以上的雨水形成地表径流,超出了地下排水系统的承受能力形成内涝,而且同时形成严重的面源污染。而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要从源头、过程和末端对冲城市的雨洪问题,实现综合治理。
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海绵城市是由我国首次提出,我们认为其发展模式有别于前几种,是基于我国与国外情况的差异化提出的一种新的雨洪管理思路:我国具有人口密度大,城市建设硬化面积较高等特点,仅靠源头控制、中端削减和末端处理等单个环节治理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实现一种综合的治理模式,即从源头、中端到末端综合治理。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顶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符合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明显的“搞地上不搞地下、搞面子不搞里子”的现象,而海绵城市建设的大量工程将涉及小区、道路、公园、湿地、水系等领域的生态景观修复和强化建设,是让城市“更生态、更美丽”的措施,正契合顶层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
其次,PPP模式解决了资金问题。目前地方政府普遍存在较大的债务压力,再加上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被大幅削弱,海绵城市建设很难通过政府自行投资来完成;而PPP模式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既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又提高了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效率,实现政府、社会资本和老百姓的多赢。
此外,海绵城市或将是下一个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风口。当下,如何扭转经济持续下滑的局面是摆在当届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而我们认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和出口目前尚未形成明显的向好趋势。消费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宏观经济不景气背景下,老百姓的消费欲望相应下滑,很难形成对宏观经济的有效拉动;出口也面临着世界经济萎靡,难以找到突破口。投资便被寄予厚望,我们认为新投资的方向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具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和能解决国计民生的痛点;而海绵城市正好与之契合(我们估算海绵城市建设具有超过5万亿的需求空间、城市雨洪问题也是困扰这城市发展的顽疾)。
海绵城市带来的投资机会
海绵城市建设会涉及影响开放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三个领域;投资方向包括小区、城市道路、绿地、湿地、公园、城市水系等领域的生态功能的恢复和建设等。
我们认为会带来以下领域的投资机会:1,园林、生态修复产业,建议关注东方园林、铁汉生态等。2,管道、渗水材料产业,建议关注伟星新材、青龙管业等。3,市政相关产业,海绵城市建设会伴随着河道治理、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等相关环保治理需求,因而不排除部分环保企业以环保为切入口,以PPP模式切入该市场,建议关注水务平台公司,如巴安水务已经有海绵城市项目。4,实力雄厚的社会资本预计超过5万亿的市场空间+PPP模式的运营模式,为社会资本提供了较多的参与机会,银行、保险和一些大型的投资平台等资本主体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尤其是同时具有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上市公司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建议关注*ST华赛,公司依托清华控股强大的资本实力和人居环境的技术优势,通过“资本+技术”打造海绵城市建设模板。
近年来城市雨水内涝频发,且频率呈上升趋势,而与此同时多个城市又处于缺水状态,甚至包括东南地区。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城市地面过度硬化建设,暴雨来临时80%以上的雨水形成地表径流,超出了地下排水系统的承受能力形成内涝,而且同时形成严重的面源污染。而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要从源头、过程和末端对冲城市的雨洪问题,实现综合治理。
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海绵城市是由我国首次提出,我们认为其发展模式有别于前几种,是基于我国与国外情况的差异化提出的一种新的雨洪管理思路:我国具有人口密度大,城市建设硬化面积较高等特点,仅靠源头控制、中端削减和末端处理等单个环节治理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实现一种综合的治理模式,即从源头、中端到末端综合治理。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顶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符合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明显的“搞地上不搞地下、搞面子不搞里子”的现象,而海绵城市建设的大量工程将涉及小区、道路、公园、湿地、水系等领域的生态景观修复和强化建设,是让城市“更生态、更美丽”的措施,正契合顶层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
其次,PPP模式解决了资金问题。目前地方政府普遍存在较大的债务压力,再加上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被大幅削弱,海绵城市建设很难通过政府自行投资来完成;而PPP模式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既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又提高了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效率,实现政府、社会资本和老百姓的多赢。
此外,海绵城市或将是下一个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风口。当下,如何扭转经济持续下滑的局面是摆在当届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而我们认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和出口目前尚未形成明显的向好趋势。消费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宏观经济不景气背景下,老百姓的消费欲望相应下滑,很难形成对宏观经济的有效拉动;出口也面临着世界经济萎靡,难以找到突破口。投资便被寄予厚望,我们认为新投资的方向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具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和能解决国计民生的痛点;而海绵城市正好与之契合(我们估算海绵城市建设具有超过5万亿的需求空间、城市雨洪问题也是困扰这城市发展的顽疾)。
海绵城市带来的投资机会
海绵城市建设会涉及影响开放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三个领域;投资方向包括小区、城市道路、绿地、湿地、公园、城市水系等领域的生态功能的恢复和建设等。
我们认为会带来以下领域的投资机会:1,园林、生态修复产业,建议关注东方园林、铁汉生态等。2,管道、渗水材料产业,建议关注伟星新材、青龙管业等。3,市政相关产业,海绵城市建设会伴随着河道治理、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等相关环保治理需求,因而不排除部分环保企业以环保为切入口,以PPP模式切入该市场,建议关注水务平台公司,如巴安水务已经有海绵城市项目。4,实力雄厚的社会资本预计超过5万亿的市场空间+PPP模式的运营模式,为社会资本提供了较多的参与机会,银行、保险和一些大型的投资平台等资本主体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尤其是同时具有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上市公司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建议关注*ST华赛,公司依托清华控股强大的资本实力和人居环境的技术优势,通过“资本+技术”打造海绵城市建设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