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它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核心功能最终必须定位在促进学生创新,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创新;实践;学习习惯
一、通过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它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关键。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须尽早开始重视和进行,充分发挥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及其相结合的优点,利用新、奇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成功的体验和价值的肯定保持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进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固然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但如果不尽可能多的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作为教师,不要把眼光老是盯在某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要多把注意力投向中等生和后进生,并在课堂上善于运用表扬的武器,使学生们真正从内心里爱数学,想学数学,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实践中品尝创新与成功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习惯
小学数学知识教学,应看清每一知识内涵与实际的联系,养成不拘泥、不守旧,敢于在实践中找规律,敢于打破思想框框,敢独辟跷径的习惯,养成把知识和实际相结合起来的习惯。如:7.5+1.59-2.3,实践中先要去后给与是结果是一样的,故上式可写为7.3-2.3+1.59,易得结果6.59。这样既打破了常规,又锻炼了思维的新异性,创造意念便从此闪现。
三、培养学生基于问题合作讨论、交流信息、共享资源的习惯
合作讨论、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方式,需要学生养成这种习惯,不能教师要求了你则讨论研究,教师不提及你只管“装受”。在教师或他人不把结论告诉的情况下,学生自己与同伴在指导的前提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与同学、教师互动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发现的问题、同学提出的问题,交流各自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天成的对比中学会了知识,掌握了方法,懂得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实现了多元的、理性的、生命的涌动和心灵的碰撞。如:教学19-0.35-0.65、9.75-(0.75+1.07)类题目时,学生在讨论怎样计算简便时,我班第八小组王瑞同学交流发言让我感受颇多,他是这样说的:19-0.35-0.65就好像妈妈让我把书和本子从书房里拿出来,所以19-0.35-0.65=19-(0.35+0.65)=19-1=18,而9.75-(0.75+1.07)就好像妈妈让我把小书桌和椅子从书房搬出来,很显然我力不从心,只好分两次搬了,即9.75-(0.75+1.07)=9.75-0.75-1.07=9-1.07=7.83。这样的学习即在讨论中见仁见智,又在交流中一听便知,还互通了信息,学会了理解方法,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便会激起学生一百次的努力,这自然成了以后发现、发明、创造的天然基础。
四、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习惯
牛顿一问“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来”,便有了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常说“发明千千万,起步只一点”,这一点便是问。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而好奇、质疑正是儿童的天性。如:31×58在估算时,可看作30×60进行估算,学生问:58看作60后便可口算,为什么把两数看作整十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好,有的说“58看作60,看大2,积增加了2个31,如果把31看作30,看小了1,积减少了1个58,近似值接近准确值,口算也方便了。”质疑提问满足了孩子的好奇与求知欲,增添了课堂愉快合作互动的气氛,将使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形成。
五、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考虑问题,有利于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创造活动的形成和发展。如教材中的“和倍”问题,答案是唯一的,而解题方法,思考角度却是多样的。方法一:用归一法解答;方法二:方程法(和倍法)解答;方法三:用按比例分配法解,方法四:用对应法解答,变换单位“1”亦有以上四种解法,这样使学生打破了思维定势,提高了灵活性。我们在课堂上不必找各样习题让学生操练,不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摆脱题海,激发创新,纲举目张,一举多得,提高了四十分钟的学习水平。
六、培养学生整合知识,列单元知识结构表,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
教学是一个多边活动的过程,教师是教育教学设计权,实施权、评价权的统一,是一个组织者、服务者、合作者、指导者,学习则是一个不断整理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会认知,建构信息,建构情感,建构思维,注重情绪体验是当代教育,合作参与式教学的核心之一。我认为培养此番能力:(1)学完一组例题或一单元之后,让学生自编提纲进行习题练习,培养学生认识结构的构建,搭起自己的知识框架。(2)学完单元知识后列单元知识结构表,并注明知识网络,注意问题、方法、法则等,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知识体系,悟出知识平台上的个个切入点。从长远看,既避免了依葫芦画瓢的偏向,而且通过归并、删除、提取的整合过程,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规律化,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一种实践,是创造劳动的开始,是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实践,在反思中探究、批判,在理解下体验生活和构建生活的崭新过程。
实践和创新是一对孪生姐妹,这对姐妹的成长与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让我们从外部和内部给孩子以力量,扼止创新性实践性学习习惯形成的消极力量,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乐趣与魅力,给学生的思维碰撞搭台,帮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为培养创新型、实践性的人才而奋斗。
关键词:创新;实践;学习习惯
一、通过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它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关键。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须尽早开始重视和进行,充分发挥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及其相结合的优点,利用新、奇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成功的体验和价值的肯定保持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进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固然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但如果不尽可能多的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作为教师,不要把眼光老是盯在某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要多把注意力投向中等生和后进生,并在课堂上善于运用表扬的武器,使学生们真正从内心里爱数学,想学数学,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实践中品尝创新与成功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习惯
小学数学知识教学,应看清每一知识内涵与实际的联系,养成不拘泥、不守旧,敢于在实践中找规律,敢于打破思想框框,敢独辟跷径的习惯,养成把知识和实际相结合起来的习惯。如:7.5+1.59-2.3,实践中先要去后给与是结果是一样的,故上式可写为7.3-2.3+1.59,易得结果6.59。这样既打破了常规,又锻炼了思维的新异性,创造意念便从此闪现。
三、培养学生基于问题合作讨论、交流信息、共享资源的习惯
合作讨论、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方式,需要学生养成这种习惯,不能教师要求了你则讨论研究,教师不提及你只管“装受”。在教师或他人不把结论告诉的情况下,学生自己与同伴在指导的前提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与同学、教师互动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发现的问题、同学提出的问题,交流各自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天成的对比中学会了知识,掌握了方法,懂得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实现了多元的、理性的、生命的涌动和心灵的碰撞。如:教学19-0.35-0.65、9.75-(0.75+1.07)类题目时,学生在讨论怎样计算简便时,我班第八小组王瑞同学交流发言让我感受颇多,他是这样说的:19-0.35-0.65就好像妈妈让我把书和本子从书房里拿出来,所以19-0.35-0.65=19-(0.35+0.65)=19-1=18,而9.75-(0.75+1.07)就好像妈妈让我把小书桌和椅子从书房搬出来,很显然我力不从心,只好分两次搬了,即9.75-(0.75+1.07)=9.75-0.75-1.07=9-1.07=7.83。这样的学习即在讨论中见仁见智,又在交流中一听便知,还互通了信息,学会了理解方法,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便会激起学生一百次的努力,这自然成了以后发现、发明、创造的天然基础。
四、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习惯
牛顿一问“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来”,便有了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常说“发明千千万,起步只一点”,这一点便是问。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而好奇、质疑正是儿童的天性。如:31×58在估算时,可看作30×60进行估算,学生问:58看作60后便可口算,为什么把两数看作整十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好,有的说“58看作60,看大2,积增加了2个31,如果把31看作30,看小了1,积减少了1个58,近似值接近准确值,口算也方便了。”质疑提问满足了孩子的好奇与求知欲,增添了课堂愉快合作互动的气氛,将使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形成。
五、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考虑问题,有利于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创造活动的形成和发展。如教材中的“和倍”问题,答案是唯一的,而解题方法,思考角度却是多样的。方法一:用归一法解答;方法二:方程法(和倍法)解答;方法三:用按比例分配法解,方法四:用对应法解答,变换单位“1”亦有以上四种解法,这样使学生打破了思维定势,提高了灵活性。我们在课堂上不必找各样习题让学生操练,不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摆脱题海,激发创新,纲举目张,一举多得,提高了四十分钟的学习水平。
六、培养学生整合知识,列单元知识结构表,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
教学是一个多边活动的过程,教师是教育教学设计权,实施权、评价权的统一,是一个组织者、服务者、合作者、指导者,学习则是一个不断整理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会认知,建构信息,建构情感,建构思维,注重情绪体验是当代教育,合作参与式教学的核心之一。我认为培养此番能力:(1)学完一组例题或一单元之后,让学生自编提纲进行习题练习,培养学生认识结构的构建,搭起自己的知识框架。(2)学完单元知识后列单元知识结构表,并注明知识网络,注意问题、方法、法则等,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知识体系,悟出知识平台上的个个切入点。从长远看,既避免了依葫芦画瓢的偏向,而且通过归并、删除、提取的整合过程,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规律化,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一种实践,是创造劳动的开始,是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实践,在反思中探究、批判,在理解下体验生活和构建生活的崭新过程。
实践和创新是一对孪生姐妹,这对姐妹的成长与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让我们从外部和内部给孩子以力量,扼止创新性实践性学习习惯形成的消极力量,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乐趣与魅力,给学生的思维碰撞搭台,帮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为培养创新型、实践性的人才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