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改革成为一种责任。课堂改革犹如长征,需要大家不断地跋涉、探索、攻坚和突破。那么课堂怎么改?如何改?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近几年的教学中,我时刻体验探索着课堂教学改革,从中也积累了一点点自己不成熟的经验。
一,在新课改中,要非常注重教育的思想性
那么落实思想性与知识性是否矛盾?怎样找到其结合点?例如,我曾经上过“以集体利益为重”一节课,其中引用了有关三峡移民的一首诗,本来上课前也没想到让我班的三峡移民来读,结果呢?突发奇想就让他(来自三峡的孩子)来读了,本来是仅仅停留在了读的层面上,而没有想到加以更深层次引导,但学生们却在那位三峡移民学生读完后,不由自主地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位移民同学也湿润了眼圈,实际上这个时候不用教师再多说,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既可从移民同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以集体利益为重,舍小家,顾大家,背井离乡从三峡迁来。
因此,在课堂上思想性与知识性并不矛盾,关键是教师如何找好切入点,在教学中如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要准确地引导学生对每节课基本知识的把握;另一方面,更要认真研究每一堂课中内在的思想性,并在教学中恰当地体现。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在新课改中,学生的参与度是一个焦点
这个问题该如何看待?《山东教育》的总编陶继新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山师的宋遂良教授在教中学的时候,讲授《梦游天姥吟留别》整堂课都是他在讲授,学生没有发言的,但所有人都听得如痴如醉,也都认为这是一堂好课。
那么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评价一堂课的标准有很多,但最重要的看这一堂课,是否有丰富知识的获得,是否有真挚的情感与探索体验,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和投入,真正有所收获。如果仅仅是参与率高,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只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那就不是好课。
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指相和加上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能产生悦耳的音乐,同样只要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观点、交流彼此的看法,与课堂知识产生共鸣才有可能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这样的课就是好课.。就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的:教育的本质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唤醒。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去学习,唤醒学生自主意识的课堂,才是一个理想中的课堂。
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组
我认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需要两点:一是动静结合,二是学会倾听。静则生思,思则生疑,非宁静无以致远。
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动、气氛活”已成为构建理想课堂的一个硬性指标体现,但是否动起来的课堂就是好课堂呢?回答,不一定!课堂效益是否得到了提高,是判断课堂改革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而不在于表面的的活跃。“表面的活跃,只能带来了课堂的苍白和空虚”(李希贵)。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有很多的公开课,在老师一出示问题后,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大家想学生自己连问题都有可能没看清,就展开讨论,这样的小组合作有何意义可言呢?教师可以在讨论问题之前,给学生一个考虑自己观点的机会,然后再交流讨论。再说,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绝大部分情况下也是在独立安静的环境下完成的。因此课堂上的静思是必要。但并不是说静思就不要活动了,课堂上的“动”是多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师互动、组组互动、组员间互动等等
再说静思本身也是一种无形的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只追求动或者只追求静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
前几天我们学校教师到皇城一中去学习,回来后我们教研组一起进行了学习经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位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当前的课堂中虽然划分小组,但学生却非常缺乏倾听意识,仔细想来确实如此。
平时在课堂上,当老师布置一个问题后,要求各小组静思之后讨论,而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展示交流,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当一个小组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小组的成员在干什么?他们不是在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而是在认真准备在自己小组的发言,更不用说听取别人的意见了。我们现在课堂改革提倡小组合作,实际上不是说只在小组内部合作,而是因为一个班级人数众多,才把其划分成小组,而为了更大范围内的合作,才设立展示交流与点拨升华环节,就是让同学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只有通过合作,大家彼此交流弥补个人知识的不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合作营造集体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从而有助于我们形成开朗、活泼、勇敢的个性品质。但这些都是建立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的,莎士比亚曾说过:“对于别人的话要善于接纳,这样做你会聪明五倍。”所以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再加以接纳就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课堂改革的成功需要大家出谋划策和同心协力,请你给添一把柴,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教育教学的课堂改革。
一,在新课改中,要非常注重教育的思想性
那么落实思想性与知识性是否矛盾?怎样找到其结合点?例如,我曾经上过“以集体利益为重”一节课,其中引用了有关三峡移民的一首诗,本来上课前也没想到让我班的三峡移民来读,结果呢?突发奇想就让他(来自三峡的孩子)来读了,本来是仅仅停留在了读的层面上,而没有想到加以更深层次引导,但学生们却在那位三峡移民学生读完后,不由自主地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位移民同学也湿润了眼圈,实际上这个时候不用教师再多说,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既可从移民同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以集体利益为重,舍小家,顾大家,背井离乡从三峡迁来。
因此,在课堂上思想性与知识性并不矛盾,关键是教师如何找好切入点,在教学中如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要准确地引导学生对每节课基本知识的把握;另一方面,更要认真研究每一堂课中内在的思想性,并在教学中恰当地体现。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在新课改中,学生的参与度是一个焦点
这个问题该如何看待?《山东教育》的总编陶继新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山师的宋遂良教授在教中学的时候,讲授《梦游天姥吟留别》整堂课都是他在讲授,学生没有发言的,但所有人都听得如痴如醉,也都认为这是一堂好课。
那么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评价一堂课的标准有很多,但最重要的看这一堂课,是否有丰富知识的获得,是否有真挚的情感与探索体验,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和投入,真正有所收获。如果仅仅是参与率高,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只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那就不是好课。
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指相和加上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能产生悦耳的音乐,同样只要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观点、交流彼此的看法,与课堂知识产生共鸣才有可能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这样的课就是好课.。就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的:教育的本质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唤醒。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去学习,唤醒学生自主意识的课堂,才是一个理想中的课堂。
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组
我认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需要两点:一是动静结合,二是学会倾听。静则生思,思则生疑,非宁静无以致远。
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动、气氛活”已成为构建理想课堂的一个硬性指标体现,但是否动起来的课堂就是好课堂呢?回答,不一定!课堂效益是否得到了提高,是判断课堂改革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而不在于表面的的活跃。“表面的活跃,只能带来了课堂的苍白和空虚”(李希贵)。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有很多的公开课,在老师一出示问题后,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大家想学生自己连问题都有可能没看清,就展开讨论,这样的小组合作有何意义可言呢?教师可以在讨论问题之前,给学生一个考虑自己观点的机会,然后再交流讨论。再说,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绝大部分情况下也是在独立安静的环境下完成的。因此课堂上的静思是必要。但并不是说静思就不要活动了,课堂上的“动”是多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师互动、组组互动、组员间互动等等
再说静思本身也是一种无形的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只追求动或者只追求静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
前几天我们学校教师到皇城一中去学习,回来后我们教研组一起进行了学习经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位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当前的课堂中虽然划分小组,但学生却非常缺乏倾听意识,仔细想来确实如此。
平时在课堂上,当老师布置一个问题后,要求各小组静思之后讨论,而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展示交流,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当一个小组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小组的成员在干什么?他们不是在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而是在认真准备在自己小组的发言,更不用说听取别人的意见了。我们现在课堂改革提倡小组合作,实际上不是说只在小组内部合作,而是因为一个班级人数众多,才把其划分成小组,而为了更大范围内的合作,才设立展示交流与点拨升华环节,就是让同学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只有通过合作,大家彼此交流弥补个人知识的不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合作营造集体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从而有助于我们形成开朗、活泼、勇敢的个性品质。但这些都是建立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的,莎士比亚曾说过:“对于别人的话要善于接纳,这样做你会聪明五倍。”所以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再加以接纳就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课堂改革的成功需要大家出谋划策和同心协力,请你给添一把柴,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教育教学的课堂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