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解峡江水利枢纽鱼道过鱼效果,采用张网法和截堵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1月、2020年4月、2020年8月对峡江水利枢纽鱼道的过鱼效果开展季度调查.鱼道内共采集鱼类4605尾,计42种,隶属于4目、9科、34属,以中小型鱼类为主,体长范围为2.3~48.5 cm,优势种为宽鳍鱲(Zacco platypus)、银(Squalidus argentatus)、蛇(Saurogobio dabryi)、翘嘴鮊(Culter alburn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
【机 构】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北武汉430223;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3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峡江水利枢纽鱼道过鱼效果,采用张网法和截堵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1月、2020年4月、2020年8月对峡江水利枢纽鱼道的过鱼效果开展季度调查.鱼道内共采集鱼类4605尾,计42种,隶属于4目、9科、34属,以中小型鱼类为主,体长范围为2.3~48.5 cm,优势种为宽鳍鱲(Zacco platypus)、银(Squalidus argentatus)、蛇(Saurogobio dabryi)、翘嘴鮊(Culter alburn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数量比分别占总数的 17.24%、14.26%、6.86%、5.78%、4.89%.鱼道内洄游性鱼类有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似鳊(Pseudobrama simoni)、鳗鲡(Anguilla japonica).鱼类的过鱼数量呈季节性变化,其中夏季过鱼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2.23%;冬季过鱼数量最少,占总数的11.69%,影响过鱼的主要因素为水温和水位.有42种鱼通过峡江水利枢纽鱼道的人口,与其他鱼道相比,峡江水利枢纽鱼道过鱼种类较多.研究结果可为鱼道优化与有效运行提供参考数据,对保护赣江渔业资源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掌握延绳钓渔具的沉降过程对于提高目标鱼种的渔获率、减少其他物种的兼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有限元理论,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延绳钓三维动力学沉降模型,把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海上实测的12个站点的风速和风向、不同深度的三维海流数据、渔具参数以及作业参数输入模型,应用七级六阶龙格库塔法求解模型,得出与12个实测站点对应的80枚钓钩的深度和沉降时长,3个代表性站点代表性节点的模拟沉降速度和渔具空间形状,并与海上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建立的延绳钓三维沉降模型可计算得出X、Y和Z方向流速分别
为掌握松花江下游富锦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和产卵场位置,于2016-2018年6-7月对富锦江段进行鱼类早期资源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鱼卵8916粒,仔鱼31232尾.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鱼卵和仔鱼共计3目7科33种,其中包括产漂流性卵和浮性卵鱼类12种.2016-2018年调查期间,估算通过富锦断面的鱼卵径流量分别为85.58×108粒、57.43×108粒和60.51×108粒.优势种为贝氏(鮤)(Hemiculter bleekeri)、潘氏鳅(Gobiobotia pappenhieim
产卵场对渔业资源补充起关键作用,其健康状态直接决定了渔业资源世代发生量和可持续产出.本研究以山东近海产卵场为研究区域,基于国内外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的综合分析,以20世纪80年代山东近海健康状况作为基准,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产卵场健康状况量化评价体系,并对该体系的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评价体系从产卵场环境和产卵场功能(一级指标)考虑,包含了生物环境、水文环境、人为干扰、鱼卵仔稚鱼、产卵群体和产卵场面积6个二级指标以及21个三级指标,通过平均综合健康指数(CHI)表征产卵场健康状态.以2008年5月山东近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土地总面积5110 km2,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核心水源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2182.5km2,平均土壤侵蚀模数6616t/(km2·a).
浙江省花生主要以鲜食为主,尤其宁波、绍兴的早春大棚花生上市早,效益突出,深受种植户欢迎.为进一步提高大棚综合种植效益,结合秋冬季大棚三膜覆盖技术进行鲜食花生—樱桃番茄轮作栽培,不仅提高了大棚设施的利用率和种植收益,而且可以缓解土壤连作障碍,花生为豆科作物,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可以使下茬樱桃番茄氮肥用量减少1/4~1/3.经过近3年的试验示范,秋冬季大棚鲜食花生—樱桃番茄轮作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每667 m2纯收益4万元以上,已在宁波、绍兴等地示范,目前推广面积70 hm2以上.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西沙群岛七连屿珊瑚礁生态系统和珊瑚礁鱼类,本研究综合2018-2020年的调查结果及历史资料表明,七连屿珊瑚礁海域目前共发现珊瑚礁鱼类315种,区域物种密度为12.6种/km2.七连屿珊瑚礁鱼类隶属于12目49科,以鲈形目(Perciformes)鱼类最多,占总种类数的79.05%;其中28科鱼类(加上未发现的小带鳚科,这29科鱼类组成了印度太平洋珊瑚礁鱼类的大部分物种)占总物种数的89.52%.从科级层面对南海岛礁鱼类聚类分析表明,七连屿珊瑚礁鱼类与越南近岸三个珊瑚礁岛鱼类相似度最高
水土保持方案制度实施25年来,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方案质量出现下滑趋势,水利部和部分省区组织开展了方案质量抽查,但多局限于内业文本检查评比,检查内容和形式相对简单,对方案编制领域的促进作用还未完全发挥.基于工作实践,分析了水土保持方案质量评比常规做法的弊端,从内业审核、外业审核、落实情况检查等角度丰富了质量评比的内容和形式,并对质量抽查结果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高原裸鲤(Gymnocypris waddellii)是西藏高原重要的土著裂腹鱼类,本研究调查了藏南内流湖泊羊卓雍错高原裸鲤肠道寄生蠕虫的种群生态学,对180尾高原裸鲤寄生蠕虫进行种类鉴定和感染数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羊卓雍错高原裸鲤肠道寄生蠕虫由5个物种构成,分别为聂氏拟短节绦虫(Parabreviscolex niepini)、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eudyptulae)、束首线虫未定种(Streptocara sp.)、新棘吻虫未定种(Neoechinorhynchus sp.)和异
张振文,1989年参加工作,现任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长.扎根基层30多年,一直奋战在水保一线,他始终以负责、求实、创新的精神,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工作上勤勤恳恳,业务上精益求精,团结同志,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无私地奉献给他热爱的水土保持事业.
对全国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是水土保持法赋予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通过梳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开展情况,分析新阶段面临的形势和要求,探究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功能定位,从完善体系、优化技术、加强应用、科学组织、总体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以及相应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