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对我们办学的指导思想提出新的要求,作为以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一般院校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更是应对此引起重视。本文认为,我们要不断地调整办学思路、机制和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确保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一般院校 工商管理 专业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不仅仅意味“量”的增长,更是“质”的变化。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基本上是培养学术“精英”,侧重于按学科分类的理论学习与研究,追求学术价值,以适应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而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则以社会的就业需求为主要导向,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则是多样化的。除了培养学术“精英”之外,更多的是培养应用型(或职业型)人才,侧重按职业或行业分类的职业知识与技术教育,追求应用价值,以满足社会对掌握职业知识与技术的专门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作为以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一般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更是应对此引起重视。这就要求我们这些以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为主的学校要不断地调整办学思路、机制和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确保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它是对实践活动的简约化表述,反映了实践活动中诸要素尤其是基本要素的规律性联系,模式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的结构性。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把与之相关的要素加以有机组合,形成一种有结构层次的相互关联的系统结构,以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一般而言,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以下要素:
1.教学理念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理念居于支配地位,它制约着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
2.培养目标和规格
它是指某类学校、某种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最基本的要素,既受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又是课程体系设置和培养过程选择的依据。
3.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现和落脚点,需要在紧扣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前提下,用系统化的观点和方法指导设计。
4.培养过程
培养过程是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执行环节,它由一系列教学活动和相应条件构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时空上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的教学过程。
总之,人才培育模式是一个系统,系统中各要素既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又彼此制约、相互作用地构成复杂体系。其中人才培养目标规定了培养方向和培养层次,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作用,又是指导、监控和落实培养过程以及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
二、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998年由教育部颁布的新本科专业目录中把管理学从经济学中分列出来,在管理学门类下设置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和图书管理类等五个一级学科,工商管理被作为一级学科对待。在工商管理类一级学科下,设置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等六个专业。按照一级学科设置的本科专业,在培养上必然要求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导致了学生的知识不够深,对每个方向的知识只是一般的了解。特别是随着企业管理工作分工越来越明确,以前企业通常设有综合性的企业管理部门,但现在大多数企业不再设有综合性的企业管理部门,而是分解为质量部、销售部、市场部、生产部、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等部门。企业管理实践的这种变化,使得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很难最终定位在哪个具体职能部门,这样势必增加了学生找工作的难度。各所高校在具体修订工商管理类本科教学计划时也常常是苦思冥想,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绞尽了脑汁,在教学进度安排方面更是伤筋动骨,但由于对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方面却关注较少,结果是收效甚微。特别是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管理理念、模式、方法正发生重大变化,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新的理论不断被提出,这一切都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甚至二者还发生错位。现行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存在于:
1.培养目标定位偏高
不少二本商科院校将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试想如果作为一般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级专门人才”,那么重点大学应该定位在哪里?硕士和博士又该如何定位?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得到有效缓解,毕业生的流向更多是在公司或企业的中层或基层部门,而非高层部门。从生源的素质和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来看,我们也很难将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
2.在培养目标与层次定位方面,表现为模糊不清
不少高校制定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时,从整体上看大致相同,甚至有些共性的培养目标和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完全一样。如果我们从十个不同学校中抽查其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能很难区分哪个专业是哪个学校办的。不同院校的培养目标无差别化,表现为缺乏细分市场的意识,使人才培养出现同质化倾向。这种模糊不清还表现为:(1)不同学历层次的培养目标界限不明确;(2)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界限不明确。
3.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1)课程设置特色不鲜明。由于培养目标的无差异化,进而导致课程体系僵化雷同,千篇一律,其结果是: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特性,专业特色无法体现,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知识结构单一,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进而导致人才市场上,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呈现结构性失衡。(2)课程设置缺乏柔性,不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许多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老化、更新慢,而刚性的课程体系设置又限制了课程调整的空间,致使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调整大大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3)课程体系过于追求理论的系统完整,偏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是一种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而每门课程都力求很完整、很系统,课程之间存在很多重复内容,课时总量膨胀,教师和学生都被压在繁重的课堂教学中无法自拔。(4)课程设置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志趣、需求相互脱节。课程设置往往盲目向一些名牌院校、重点院校看齐,而没有充分地、实事求是地考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志趣的学生的特点,难以因材施教,难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厌学。
4.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仍以“授人以鱼”式的知识灌注为主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适应市场能力的培养尚不够重视,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在变动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求生存能力的形成,影响到其竞争力的培育。
多项调查显示,社会对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意度普遍偏低,在校大学生对高校现状满意度也不高,加之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国际化、市场化和普及化的挑战,亟待我们对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进行系统改革,以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具有独特技能和优势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三、中外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纵观中外高校,他们在工商管理人才培育模式上存在许多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目标的确立方式和执行上不同
培养目标是专业培养计划的“灵魂”,它指导着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方向,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在我国,许多大学对培养目标的阐述还是比较重视,在培养计划中一般都包括培养目标,并将其置于首项,但是对其阐述不具体,相关要求也表现空泛,不同学校间培养目标的阐述形式和内容极为相像,并且主要表现为强调专业技能目标,缺少人文内容。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外大学培养目标在阐述形式上没有统一格式,但大都比较具体,指导性强,学生根据培养目标可以了解就业出向,可以设计学习计划。比如,美国巴尔提摩大学工商管理科学学士(the BS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ogram)市场营销专业的目标是:毕业生能够设计和管理一些创新和销售公司产品和服务项目,而这些项目都是面向顾客的。市场营销工作职位包括广告和促销经理、会计主管、市场分析员、营销主管和公共关系经理。市场营销专业培训计划提供课程和学生亲自参与的案例有计划地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体现了国外大学的教育主要面向“客户”——学生,为学生服务,教学过程能够较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反观我国大学教育,仍然是以政府为导向,为学生服务意识不强。此外,国外在人才培养上有着鲜明的层次性。一方面,在国外不同商学院所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宗旨是不一样的,如斯坦福大学培养的工商管理类本科生强调其参与发现新知识过程的机会的把握,而卡内基--梅隆大学则强调培养学生在开放的背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定量方法和分析技巧来识别问题和发现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在同一学校内部,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培养的侧重点亦不一样,如美国大学本科教育主要重视通识教育,MBA教育则更注重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的学校,有些老师在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用的基本上是同一套教材和讲义,内容深度毫无二致。
2.课程设置方面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所占比重中外有较大差别
在中外大学的培养计划中,按课程的性质均可分为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按课程要求都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但是,课程总学分和学分分配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1) 通识教育课,我国高校一般将通识教育课称之为全校公共课,课程内容大致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与艺术及语言与技能等,一般占总学分的33%。通识教育课中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一般必修课占通识教育课71%左右。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一般占总学分的46%以上,通识教育课中必修课占通识教育课30%以下。由此看来,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占总学分的比例较美国要低13个百分点,通识教育课中必修课占通识教育课比重远远高于美国。事实上,我们的“两课”、外语和计算机占了较多的必修学分,而人文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以课程模块形式供学生选修的课程所占学分较少,一定程度影响到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2)为了拓宽专业人才的知识视野,国外大学一般都倾向于将专业基础课在学科内打通开设,一般称之为学科共同课,且大多以必修课形式开设,在科目设置上,基本上都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法学、数学等课程。
(3)专业课设置很不一样。在强调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的前提下,专业特色只能通过专业课来体现。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美国高校开设的专业课学分占总学分比重在19.53%~25%,其中选修学分占专业课学分50%~55.17%,而且专业选修课是按专业方向分模块选修。我国高校的专业课学分一般占总学分比重在18.28%~39.35%,其中选修学分占专业课学分27.5%~55.13%,而且专业选修课是多为限定选修,不设选修模块。这反映了我国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多、专业分流少,结构是学生专业方向趋同。
3.培养方法和途径方面存在相当差距。中外大学大部分都实行学分制,应该说国外尤其是欧洲和美国、日本实行学分制比较早。我国实行学分制改革是近几年的事情,在很大的程度上借鉴了他们的做法。但我国的学分制和欧美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学生在专业、课程选择上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不同。国外大学入学后首先修读校级通识教育课程,并根据专业意向修读所在学院的专业核心课程。三年级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和专业兴趣选修某个专业的课程。专业选定之后,若不满意还可改选,大学还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设计一些专业方向,供学生选修。这样,学生的选修范围非常大,除核心课程和少部分通识教育课程为必修外,其他都由学生自己选修。
反观我国,高校学生入学是通过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入学时专业已定,在校期间想较大比例地改换专业的可能性还很小。事实上学生在入学时对专业存在不少模糊认识,仅仅靠入学考试就定下终身专业,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就业都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近几年有部分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允许学生(特殊类别除外)在校学习两年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校考核情况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专业,选择专业的自由度有所提升,但与国外比仍然有不少距离。
(2)学生要获得学位所要求的总学分不同。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一般在120-130分之间,澳大利亚为144分,我国相对较高,一般在150—180分之间。并且我国高校更多注重的是课程的数量,而对课程内容的深度和质量重视不够。
(3)培养途径不一样。国外的大学因实行学分制,针对某一门课程所要求的学分,不管通过哪个途径完成,只要通过校方认证,均可视为通过。与之相比,我国大学在学分互认方面却比较落后。
(4)对实践经验的重视程度有差别。国外学校注重理论与实习一体化,理论讲授和实习配套进行,注重教学社会化。如沃顿商学院的校方积极支持学生社团组织和俱乐部的活动,并为其提供经费和其他支持,特别是定期给社团组织的主要领导者提供培训和指导。对他们来说,领导和发展社团本来就是很好的社会实践。我们更多的还是强调课堂学习,尽管大四有半年到一年的实习,但基本上是“放羊”式管理。
(5)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美国的一些大学设置研讨课,有的是和理论授课结合起来,每门课程安排一定次数的研讨和案例分析讨论课,有的是整门课程都采用研讨的方式学习,目的在于培养适用新世纪的创新性人才。以伯克利分校为例,作为一所以培养高级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而著名的美国高等学府,研讨课(seminar)是近年来伯克利分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校每个学期开设大约100门,其中有些是专为一年级学生开设的,有些是专为二年级学生开设的,有些则一、二两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修读,形成一个连续的系列。?国内一些重点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尤其是一些有着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师也积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分析、实践教学、课堂模拟、课堂讨论、双语教学等新兴的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数量上还是只占一小部分,而且由于这些新兴方式的运用一方面要求教师要达到较高的素质,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具有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如积极发言的勇气、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等,而中国学生的这种能力和意识是很欠缺的,也不是在大学时代就能全部解决的。只有两方面同时提高,才能保证运用了新兴的教学和授课方式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目标定位过高且雷同,缺少特色,培养途径单一,课程体系设计不科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在借鉴国外先进培养模式前提下,结合我们的具体情况理性选择好一个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
1.科学定位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目前来看,许多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体现为:宽口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在层次(指本科、硕士、博士)上的差异,体现为下宽上窄的“三角形”的特点。对于这样的培养目标,其实要结合当前的社会需要、学科体系来分析。从目前的管理层次的实际安排来看,从低到高的设置是:总经理(负责全面工作)——副总经理(负责专项工作)——部门经理(负责一个职能的专项工作)。此外还有项目经理作为中层经理人员。加之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社会人才的层次亦有了明显的提高,本专科毕业生数量明显增多尤其是在我国MBA教育方兴未艾的背景下,一般院校的本科生毕业进入企业后,往往只能从较低的管理层次干起,能否成为企业高管,还非常不确定。因此现实的结果往往是:本科——企业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或职能部门领导;硕士——企业职能部门的领导或企业高管后备力量;MBA——企业职能部门领导或企业高管后备力量;博士——理论研究人员。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其工作内容和能力取向是不一样的,作为高层管理者主要是从事战略性、方向性的工作,基层管理者更多是从事操作性的、具体的工作,中层则处于中间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对本科、硕士(含MBA)以及博士的培养应有所侧重,本科生教育应该以通识教育为主(兼顾方向模块)、普通硕士研究生则以专业教育为主、MBA学习应该强调其知识面的广泛性、博士生应该注重培养思维和研究能力。为了使本科毕业生适应当今环境变化,一般本科教育的使命就应该强调: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宽厚的综合性多学科基础知识,使他们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掌握某一类职业生涯所需要的专门知识与方法,初步具有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操作层所需要的执行力和中层管理者所需要的沟通能力。这样的培养目标才能使得供求实现动态平衡。
2.构建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以上确定的培养目标,我们必须通过课程体系来加以落实。因为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专业的教学思想,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质量,课程体系的设置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由于现行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一定的计划经济烙印,难以实现市场的需要,因而有赖重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结构包括专业必修模块、专业实践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任选课程、专业讲座课程几大组成部分构成,为解决复杂多变的生源和就业两个动态市场的需求与实现稳定办学的矛盾提供了可能,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这一体系在结构上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其它工商管理类二级学科专业相比,工商管理专业的最大优势表现为企业管理综合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无论定位于培养中层管理者还是高层管理者,虽然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很有可能从事基层管理,但和管理类其它专业毕业生相比,其劣势在于某项专门技能知识稍浅,而综合能力要强一些)。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显然意味着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失败。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工商管理类一般本科的定位,考虑如何来发挥其专业优势。我认为至少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课程体系的构建:
(1)强化课程结构的一体化。目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生产运作等职能管理课程,缺乏足够整合各职能管理的教学和实践环节。学生学完很多课程后,很难有整体观,综合能力的培养就很难实现。为了实现工商管理专业的优势,应该设置一些综合性更强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上下和横向沟通的能力,以及观察和思考问题时的全局观念。课程结构的一体化不仅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而且还体现在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上,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各门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能够打通不同课程之间的脉道,使之能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真实世界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一是调整类似文书写作课程。从企业管理实际来看,文书写作中所涉及到的行政公文、经济合同、经济诉状等的写作不应属于企业管理者的职责范围,而应属于其它专门人才(如法律顾问和行政秘书等)的工作,因此我们在该课程中应淡化这部分内容。而在管理者的专业报告(如营销策划书、投资分析与计划书、年度部门工作计划、质量分析报告等)方面应该加强,这些报告的完成也是工商管理者的主要职能之一,也反映了其综合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技能。因此,应调整商务文书的内容,将以上的这些专业报告的书写作为商务文书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样的课程,将不同的课程联系起来,将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培养成专业的经营分析师。二是将管理模拟实验作为学生锻炼其综合管理能力重要环节。比如,在大三通过开设沙滩模拟实验,让学生可以感受到企业运作的全部过程,也使他们认识到在经营企业时,他们还有哪些知识上的漏洞该弥补,应该如何全面思考问题,还有哪些差距,从而激发他们有主动学习热情。三是要重视各种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将暑假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纳入到专业培养环境,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在实习过程中要派专业教师指导,因为这是学生从理论进入实践的开始,也是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知识来解决问题的途径。
(2)突出工商管理专业的兴趣模块建设。由于一般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的落脚点是针对企业的某个管理部门设计,因此在强调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管理知识和技能优势的基础上,还应突出学生在某种项职能的管理能力(这是学生进入企业的立足之本)。这就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强调兴趣模块——按专项职能设置课程群,否则该专业就会给人一种空洞化的感觉。对于同时招收工商管理类二级学科的学校,在确定专项职能管理方向时,要避免与其他二级学科相冲突,因此,可以考虑设置“工业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兴趣模块,一方面现在企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较为强劲,另一方面当前这方面人才培养相对较少,很有市场。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可通过加大选修课比重来实现。
3.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的选择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强调实际效果,不片面追求形式,不强调千篇一律,具体教学方法应因课程而异,因教学对象而异。应特别重视和鼓励基于问题学习、网络教学、案例教学等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使学生切实感受企业家及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创业与管理实践,培养其创业创新意识,在发动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研讨会,邀请企业家讲座,聘请商界人事担任兼职教授等形式,使学校成为民营企业家谈道论剑的场所。随着我国经济的日趋国际化,市场对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有较好的外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双语授课是通过“用英语、学专业”的方式实现这一突破的有效途径。双语课程设置可以不以必修课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而是以选修模块的方式开设,在模块内,加大课程密度和强度,以求实效。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培养目标和模式的调整,课程体系的改造,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职业企业家的摇篮。湖南商学院院报,2007.4.29
[3]韩玉志: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取向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4,1,P80—81
[关键词] 一般院校 工商管理 专业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不仅仅意味“量”的增长,更是“质”的变化。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基本上是培养学术“精英”,侧重于按学科分类的理论学习与研究,追求学术价值,以适应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而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则以社会的就业需求为主要导向,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则是多样化的。除了培养学术“精英”之外,更多的是培养应用型(或职业型)人才,侧重按职业或行业分类的职业知识与技术教育,追求应用价值,以满足社会对掌握职业知识与技术的专门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作为以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一般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更是应对此引起重视。这就要求我们这些以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为主的学校要不断地调整办学思路、机制和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确保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它是对实践活动的简约化表述,反映了实践活动中诸要素尤其是基本要素的规律性联系,模式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的结构性。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把与之相关的要素加以有机组合,形成一种有结构层次的相互关联的系统结构,以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一般而言,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以下要素:
1.教学理念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理念居于支配地位,它制约着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
2.培养目标和规格
它是指某类学校、某种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最基本的要素,既受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又是课程体系设置和培养过程选择的依据。
3.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现和落脚点,需要在紧扣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前提下,用系统化的观点和方法指导设计。
4.培养过程
培养过程是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执行环节,它由一系列教学活动和相应条件构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时空上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的教学过程。
总之,人才培育模式是一个系统,系统中各要素既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又彼此制约、相互作用地构成复杂体系。其中人才培养目标规定了培养方向和培养层次,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作用,又是指导、监控和落实培养过程以及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
二、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998年由教育部颁布的新本科专业目录中把管理学从经济学中分列出来,在管理学门类下设置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和图书管理类等五个一级学科,工商管理被作为一级学科对待。在工商管理类一级学科下,设置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等六个专业。按照一级学科设置的本科专业,在培养上必然要求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导致了学生的知识不够深,对每个方向的知识只是一般的了解。特别是随着企业管理工作分工越来越明确,以前企业通常设有综合性的企业管理部门,但现在大多数企业不再设有综合性的企业管理部门,而是分解为质量部、销售部、市场部、生产部、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等部门。企业管理实践的这种变化,使得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很难最终定位在哪个具体职能部门,这样势必增加了学生找工作的难度。各所高校在具体修订工商管理类本科教学计划时也常常是苦思冥想,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绞尽了脑汁,在教学进度安排方面更是伤筋动骨,但由于对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方面却关注较少,结果是收效甚微。特别是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管理理念、模式、方法正发生重大变化,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新的理论不断被提出,这一切都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甚至二者还发生错位。现行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存在于:
1.培养目标定位偏高
不少二本商科院校将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试想如果作为一般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级专门人才”,那么重点大学应该定位在哪里?硕士和博士又该如何定位?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得到有效缓解,毕业生的流向更多是在公司或企业的中层或基层部门,而非高层部门。从生源的素质和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来看,我们也很难将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
2.在培养目标与层次定位方面,表现为模糊不清
不少高校制定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时,从整体上看大致相同,甚至有些共性的培养目标和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完全一样。如果我们从十个不同学校中抽查其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能很难区分哪个专业是哪个学校办的。不同院校的培养目标无差别化,表现为缺乏细分市场的意识,使人才培养出现同质化倾向。这种模糊不清还表现为:(1)不同学历层次的培养目标界限不明确;(2)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界限不明确。
3.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1)课程设置特色不鲜明。由于培养目标的无差异化,进而导致课程体系僵化雷同,千篇一律,其结果是: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特性,专业特色无法体现,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知识结构单一,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进而导致人才市场上,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呈现结构性失衡。(2)课程设置缺乏柔性,不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许多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老化、更新慢,而刚性的课程体系设置又限制了课程调整的空间,致使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调整大大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3)课程体系过于追求理论的系统完整,偏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是一种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而每门课程都力求很完整、很系统,课程之间存在很多重复内容,课时总量膨胀,教师和学生都被压在繁重的课堂教学中无法自拔。(4)课程设置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志趣、需求相互脱节。课程设置往往盲目向一些名牌院校、重点院校看齐,而没有充分地、实事求是地考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志趣的学生的特点,难以因材施教,难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厌学。
4.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仍以“授人以鱼”式的知识灌注为主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适应市场能力的培养尚不够重视,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在变动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求生存能力的形成,影响到其竞争力的培育。
多项调查显示,社会对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意度普遍偏低,在校大学生对高校现状满意度也不高,加之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国际化、市场化和普及化的挑战,亟待我们对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进行系统改革,以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具有独特技能和优势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三、中外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纵观中外高校,他们在工商管理人才培育模式上存在许多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目标的确立方式和执行上不同
培养目标是专业培养计划的“灵魂”,它指导着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方向,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在我国,许多大学对培养目标的阐述还是比较重视,在培养计划中一般都包括培养目标,并将其置于首项,但是对其阐述不具体,相关要求也表现空泛,不同学校间培养目标的阐述形式和内容极为相像,并且主要表现为强调专业技能目标,缺少人文内容。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外大学培养目标在阐述形式上没有统一格式,但大都比较具体,指导性强,学生根据培养目标可以了解就业出向,可以设计学习计划。比如,美国巴尔提摩大学工商管理科学学士(the BS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ogram)市场营销专业的目标是:毕业生能够设计和管理一些创新和销售公司产品和服务项目,而这些项目都是面向顾客的。市场营销工作职位包括广告和促销经理、会计主管、市场分析员、营销主管和公共关系经理。市场营销专业培训计划提供课程和学生亲自参与的案例有计划地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体现了国外大学的教育主要面向“客户”——学生,为学生服务,教学过程能够较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反观我国大学教育,仍然是以政府为导向,为学生服务意识不强。此外,国外在人才培养上有着鲜明的层次性。一方面,在国外不同商学院所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宗旨是不一样的,如斯坦福大学培养的工商管理类本科生强调其参与发现新知识过程的机会的把握,而卡内基--梅隆大学则强调培养学生在开放的背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定量方法和分析技巧来识别问题和发现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在同一学校内部,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培养的侧重点亦不一样,如美国大学本科教育主要重视通识教育,MBA教育则更注重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的学校,有些老师在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用的基本上是同一套教材和讲义,内容深度毫无二致。
2.课程设置方面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所占比重中外有较大差别
在中外大学的培养计划中,按课程的性质均可分为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按课程要求都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但是,课程总学分和学分分配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1) 通识教育课,我国高校一般将通识教育课称之为全校公共课,课程内容大致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与艺术及语言与技能等,一般占总学分的33%。通识教育课中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一般必修课占通识教育课71%左右。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一般占总学分的46%以上,通识教育课中必修课占通识教育课30%以下。由此看来,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占总学分的比例较美国要低13个百分点,通识教育课中必修课占通识教育课比重远远高于美国。事实上,我们的“两课”、外语和计算机占了较多的必修学分,而人文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以课程模块形式供学生选修的课程所占学分较少,一定程度影响到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2)为了拓宽专业人才的知识视野,国外大学一般都倾向于将专业基础课在学科内打通开设,一般称之为学科共同课,且大多以必修课形式开设,在科目设置上,基本上都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法学、数学等课程。
(3)专业课设置很不一样。在强调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的前提下,专业特色只能通过专业课来体现。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美国高校开设的专业课学分占总学分比重在19.53%~25%,其中选修学分占专业课学分50%~55.17%,而且专业选修课是按专业方向分模块选修。我国高校的专业课学分一般占总学分比重在18.28%~39.35%,其中选修学分占专业课学分27.5%~55.13%,而且专业选修课是多为限定选修,不设选修模块。这反映了我国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多、专业分流少,结构是学生专业方向趋同。
3.培养方法和途径方面存在相当差距。中外大学大部分都实行学分制,应该说国外尤其是欧洲和美国、日本实行学分制比较早。我国实行学分制改革是近几年的事情,在很大的程度上借鉴了他们的做法。但我国的学分制和欧美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学生在专业、课程选择上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不同。国外大学入学后首先修读校级通识教育课程,并根据专业意向修读所在学院的专业核心课程。三年级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和专业兴趣选修某个专业的课程。专业选定之后,若不满意还可改选,大学还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设计一些专业方向,供学生选修。这样,学生的选修范围非常大,除核心课程和少部分通识教育课程为必修外,其他都由学生自己选修。
反观我国,高校学生入学是通过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入学时专业已定,在校期间想较大比例地改换专业的可能性还很小。事实上学生在入学时对专业存在不少模糊认识,仅仅靠入学考试就定下终身专业,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就业都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近几年有部分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允许学生(特殊类别除外)在校学习两年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校考核情况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专业,选择专业的自由度有所提升,但与国外比仍然有不少距离。
(2)学生要获得学位所要求的总学分不同。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一般在120-130分之间,澳大利亚为144分,我国相对较高,一般在150—180分之间。并且我国高校更多注重的是课程的数量,而对课程内容的深度和质量重视不够。
(3)培养途径不一样。国外的大学因实行学分制,针对某一门课程所要求的学分,不管通过哪个途径完成,只要通过校方认证,均可视为通过。与之相比,我国大学在学分互认方面却比较落后。
(4)对实践经验的重视程度有差别。国外学校注重理论与实习一体化,理论讲授和实习配套进行,注重教学社会化。如沃顿商学院的校方积极支持学生社团组织和俱乐部的活动,并为其提供经费和其他支持,特别是定期给社团组织的主要领导者提供培训和指导。对他们来说,领导和发展社团本来就是很好的社会实践。我们更多的还是强调课堂学习,尽管大四有半年到一年的实习,但基本上是“放羊”式管理。
(5)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美国的一些大学设置研讨课,有的是和理论授课结合起来,每门课程安排一定次数的研讨和案例分析讨论课,有的是整门课程都采用研讨的方式学习,目的在于培养适用新世纪的创新性人才。以伯克利分校为例,作为一所以培养高级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而著名的美国高等学府,研讨课(seminar)是近年来伯克利分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校每个学期开设大约100门,其中有些是专为一年级学生开设的,有些是专为二年级学生开设的,有些则一、二两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修读,形成一个连续的系列。?国内一些重点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尤其是一些有着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师也积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分析、实践教学、课堂模拟、课堂讨论、双语教学等新兴的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数量上还是只占一小部分,而且由于这些新兴方式的运用一方面要求教师要达到较高的素质,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具有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如积极发言的勇气、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等,而中国学生的这种能力和意识是很欠缺的,也不是在大学时代就能全部解决的。只有两方面同时提高,才能保证运用了新兴的教学和授课方式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目标定位过高且雷同,缺少特色,培养途径单一,课程体系设计不科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在借鉴国外先进培养模式前提下,结合我们的具体情况理性选择好一个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
1.科学定位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目前来看,许多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体现为:宽口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在层次(指本科、硕士、博士)上的差异,体现为下宽上窄的“三角形”的特点。对于这样的培养目标,其实要结合当前的社会需要、学科体系来分析。从目前的管理层次的实际安排来看,从低到高的设置是:总经理(负责全面工作)——副总经理(负责专项工作)——部门经理(负责一个职能的专项工作)。此外还有项目经理作为中层经理人员。加之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社会人才的层次亦有了明显的提高,本专科毕业生数量明显增多尤其是在我国MBA教育方兴未艾的背景下,一般院校的本科生毕业进入企业后,往往只能从较低的管理层次干起,能否成为企业高管,还非常不确定。因此现实的结果往往是:本科——企业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或职能部门领导;硕士——企业职能部门的领导或企业高管后备力量;MBA——企业职能部门领导或企业高管后备力量;博士——理论研究人员。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其工作内容和能力取向是不一样的,作为高层管理者主要是从事战略性、方向性的工作,基层管理者更多是从事操作性的、具体的工作,中层则处于中间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对本科、硕士(含MBA)以及博士的培养应有所侧重,本科生教育应该以通识教育为主(兼顾方向模块)、普通硕士研究生则以专业教育为主、MBA学习应该强调其知识面的广泛性、博士生应该注重培养思维和研究能力。为了使本科毕业生适应当今环境变化,一般本科教育的使命就应该强调: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宽厚的综合性多学科基础知识,使他们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掌握某一类职业生涯所需要的专门知识与方法,初步具有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操作层所需要的执行力和中层管理者所需要的沟通能力。这样的培养目标才能使得供求实现动态平衡。
2.构建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以上确定的培养目标,我们必须通过课程体系来加以落实。因为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专业的教学思想,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质量,课程体系的设置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由于现行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一定的计划经济烙印,难以实现市场的需要,因而有赖重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结构包括专业必修模块、专业实践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任选课程、专业讲座课程几大组成部分构成,为解决复杂多变的生源和就业两个动态市场的需求与实现稳定办学的矛盾提供了可能,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这一体系在结构上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其它工商管理类二级学科专业相比,工商管理专业的最大优势表现为企业管理综合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无论定位于培养中层管理者还是高层管理者,虽然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很有可能从事基层管理,但和管理类其它专业毕业生相比,其劣势在于某项专门技能知识稍浅,而综合能力要强一些)。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显然意味着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失败。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工商管理类一般本科的定位,考虑如何来发挥其专业优势。我认为至少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课程体系的构建:
(1)强化课程结构的一体化。目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生产运作等职能管理课程,缺乏足够整合各职能管理的教学和实践环节。学生学完很多课程后,很难有整体观,综合能力的培养就很难实现。为了实现工商管理专业的优势,应该设置一些综合性更强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上下和横向沟通的能力,以及观察和思考问题时的全局观念。课程结构的一体化不仅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而且还体现在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上,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各门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能够打通不同课程之间的脉道,使之能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真实世界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一是调整类似文书写作课程。从企业管理实际来看,文书写作中所涉及到的行政公文、经济合同、经济诉状等的写作不应属于企业管理者的职责范围,而应属于其它专门人才(如法律顾问和行政秘书等)的工作,因此我们在该课程中应淡化这部分内容。而在管理者的专业报告(如营销策划书、投资分析与计划书、年度部门工作计划、质量分析报告等)方面应该加强,这些报告的完成也是工商管理者的主要职能之一,也反映了其综合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技能。因此,应调整商务文书的内容,将以上的这些专业报告的书写作为商务文书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样的课程,将不同的课程联系起来,将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培养成专业的经营分析师。二是将管理模拟实验作为学生锻炼其综合管理能力重要环节。比如,在大三通过开设沙滩模拟实验,让学生可以感受到企业运作的全部过程,也使他们认识到在经营企业时,他们还有哪些知识上的漏洞该弥补,应该如何全面思考问题,还有哪些差距,从而激发他们有主动学习热情。三是要重视各种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将暑假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纳入到专业培养环境,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在实习过程中要派专业教师指导,因为这是学生从理论进入实践的开始,也是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知识来解决问题的途径。
(2)突出工商管理专业的兴趣模块建设。由于一般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的落脚点是针对企业的某个管理部门设计,因此在强调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管理知识和技能优势的基础上,还应突出学生在某种项职能的管理能力(这是学生进入企业的立足之本)。这就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强调兴趣模块——按专项职能设置课程群,否则该专业就会给人一种空洞化的感觉。对于同时招收工商管理类二级学科的学校,在确定专项职能管理方向时,要避免与其他二级学科相冲突,因此,可以考虑设置“工业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兴趣模块,一方面现在企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较为强劲,另一方面当前这方面人才培养相对较少,很有市场。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可通过加大选修课比重来实现。
3.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的选择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强调实际效果,不片面追求形式,不强调千篇一律,具体教学方法应因课程而异,因教学对象而异。应特别重视和鼓励基于问题学习、网络教学、案例教学等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使学生切实感受企业家及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创业与管理实践,培养其创业创新意识,在发动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研讨会,邀请企业家讲座,聘请商界人事担任兼职教授等形式,使学校成为民营企业家谈道论剑的场所。随着我国经济的日趋国际化,市场对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有较好的外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双语授课是通过“用英语、学专业”的方式实现这一突破的有效途径。双语课程设置可以不以必修课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而是以选修模块的方式开设,在模块内,加大课程密度和强度,以求实效。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培养目标和模式的调整,课程体系的改造,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职业企业家的摇篮。湖南商学院院报,2007.4.29
[3]韩玉志: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取向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4,1,P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