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程改革探究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fenr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过程中,高校美术鉴赏课程必须在教学内容、课程设计、课程评价等方面实行改革,即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鉴赏方法,深刻理解美术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关键在于利用美术专业课程特色,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调动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觉性,以达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效果.
其他文献
2020年10月30日,以“民族魂·中国梦”为主题的2020年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在杭州师范大学闭幕.2020年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由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财政厅、
期刊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1]它阐释了艺术创作审美主客体的互动之于艺术
期刊
本文从枯木竹石图式的画面痕迹、发展历史及精神内涵的角度,对苏轼与赵孟的枯木竹石图式展开比较研究,认为苏轼是该图式正式形成的初创者,而赵孟将该图式推至成熟;在该图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