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988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极大地影响着这些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制约其经济发展,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水土流失使我国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已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达到的标准。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Abstract: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soil erosion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Soil and water loss, as a natural phenomenon. Greatly affects these area people's production, life, restricts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reasingly serious harm. Soil and water loss makes our country serious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soil and water loss control target, is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soil and water loss control standards.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we face。
  关键词: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措施
  Key words: water and soil loss an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我国人口众多,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能够耕种的土地更为珍贵。耕地面积在减少,每年人口却增加1400万人。由于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日趋严重,生物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水土流失的危害十分严重,会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因此,正确认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与土壤资源,缓解人地矛盾,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科学技术。遏制水土流失,实施水土保持,是当前唯一选择,尤其是在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如三峡库区。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治理水土流失工作非常重视,提出: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和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那么,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呢?
  一、我国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类资源和土地开发迅速发展,城镇建设开发项目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以下简称《水土保持法》)对城市开发建设活动没有原则性管理规定,建设项目申报水土保持方案制度在法律责任中没有强制性措施,导致监督管理缺位或严重滞后,引发水土流失危害,生态环境劣化、内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许多违法行为在法律责任中找不到相对应的处罚措施,对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处罚标准太低,一些较严重的水土流失违法行为达不到惩治目的,而且对应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监督管理对象的范围确定太小,给监督管理对象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
  2、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薄弱。
  部分地方政府尚未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甚至一些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区的地方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也极不重视,没有把水土保持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重经济利益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重建设轻保护,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没有能得到全面控制。出现“一边治理、一边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现象。一些开发建设项目,未按规定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尽管一些工程在设计方案中有水土保持方案,竣工后的水土保持设施也完备,但缺乏完整的行政审批手续。少数行政职能部门也未能在立项审批过程中按法定履行把关。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未能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水土流失状态未能得到根本遏制。
  3、“预防为主”的方针没有普遍得到贯彻落实,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仍十分突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力度还远远不够。
  我国生态环境受到较严重破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不合理农业结构所致。以黄土高原历史治革为例,自先秦时期以来,重谷物生产的"垦草"思想一直占据着黄土高原,加之广种薄收、倒山种植生产方式在该地区沿袭,致使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随着单一谷物农业系统的发展愈演愈烈。据遥感调查,1989年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46.5万k㎡,其中水蚀面积为34.52万k㎡,风蚀面积11.98万k㎡;1999年水土流失面积41.11万k㎡,其中水蚀面积35.05万k㎡,风蚀面积6.06万k㎡。从两次遥感调查对比看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经十年治理,治理面积增长7.11万k㎡。近期在采矿、交通、冶金、建材等生产建设开发中,不重视水土流失防治,在開发建设中也出现了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现象。例如晋陕蒙煤炭开发区,大量的废弃土石和矿渣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淤塞、泥沙下泄,严惩危害黄河下游的安全。一些地方出现一方治理多方破坏、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
  4、水土保持的基础性工作还非常薄弱,管理手段落后,现代化水平不高,水土保持行业自身在理念上也有不符合自然规律、不适应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地方。
  水土保持的系统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科学技术指导作用乏力;水土保持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应用缓慢;城市化与建设项目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日渐严重。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刚刚起步,尚缺乏技术标准和治理经验,取土开挖形成的高陡边坡、弃渣弃土造成的松散堆积物治理技术薄弱,标准偏低,严重影响了当地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也直接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和投资环境。全国虽然有100多个不同层次的水土保持科研站(所),但普遍存在研究力量分散、仪器设备落后、高层次人才缺乏、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难以取得区域性的重大突破。
  二、对当前水土保持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大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力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把各项工作切实做到实处。设立水土保持专项资金,使各项工程顺利高毁地完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水土保持发展规律的有效机制,努力探索、不断创新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强化项目管理,全面规范项目管理程序,落实责权。
  2、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引进一些水土保持的人才,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狠抓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水土保持工作技术性、政策性强,涉及面宽,影响广泛,代表着政府形象,责任重大。要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必须有一支精通业务、能当行家的工作队伍。建立培训制度,通过各种培训,打牢专业基础,使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程序和规定,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引进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以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
  3、突出重点,构建区域化治理、分类管理的新格局
  全面推行按项目区立项,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实现了人工治理和生态修复有机结合,各有侧重。工程建设全面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技术线路,调整措施体系;改革补助方式,进一步加大了治理投入,集中力度,加强治理;强化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建设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注重实效。
  4、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管理为进一步加强重点工程管理,不断提高防治水平。应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面安排部署水土保持工作。针对重点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各地存在的问题绝不姑息,不迁就,要不断提高对工程建设管理的认识,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5、提升综合治理水平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础,以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治理水土流失的条件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6、加强技术指导
  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指导,同时还要借鉴先进的、成功的经验。为了克服自身的不足,把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好,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到各处去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工程现场,提高了专业素质。
  7、积极探索,生态修复逐步拓展按照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策法规为保障,因地制宜,通过封育保护、建设基本农田、发展农村能源和生态移民等措施,实现大面积的生态修复,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新道路。
  三、结束语
  中国人口众多。耕地和水资源不足。水土流失是中国首位的环境问题。水土保持是中国重要的环境和生态修复重建工程,是环境生态建设的主体。水土流失已经给我国带来了很多危害,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遵循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因势利导,以保护预防为主,使人类与自然资源、环境和谐共处,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隧道坍塌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多为防水或排水工程缺陷导致漏水,进而造成事故,严重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为了保证隧道防排水工程质量达标,初期支护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确保支护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为后期各项工作有序的进行提供基础保障,现以某隧道为例,探讨防排水工程施工要点。  一、工程概况  某隧道防水等级为一级防水标准,衬砌表面无湿渍,二次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隧道内设双侧水沟排水,初期
期刊
摘要:重庆市中和街道从细节入手,着力改善民生,成效显著,为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树立典范。  关键词:秀山县中和街道细节入手改善民生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hongqing city and the street starts from details, focusing on improvi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 effect is d
期刊
摘要:过境交通作为小城镇发展初期的载体,是城镇过境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城镇人口流动与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本文通过分析三江口镇内过境交通对城镇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影响,在总体规划中确定城市发展方向、规划布局结构、人口分布引导等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词:三江口镇;小城镇;总体规划;过境交通  Abstract: The transit traffic as the carrier of the small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女生体育锻炼生理、心理现状;并从体育锻炼兴趣及喜欢的项目;体育锻炼频度、时间、强度现状;场地设施及教学现状等四方面入手,对我国高职院校女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对提高高职院校女生体育锻炼水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深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做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高职女生;体育锻炼;现状;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
期刊
【摘要】:能源开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但不合理的开发对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需要引起注意,本文以下内容将对能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能源开发;经济发展;建议  [ Abstract ]: Energy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development boosters, but unreasonable
期刊
摘要: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事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事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分析如何提高环境检测档案管理工作,建设科学规范的档案室。  关键词:档案管理;环境监测  Abstract: The work of file management is business management work of the foundati
期刊
摘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质量监督的法律地位,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督检测是质量监督工作的一項重要内容。  关键词:质量监督;监督检测;责任主体;质量行为  Abstract: "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regulations " ( State Council order 279th ) has further d
期刊
摘要:针对张公山公园基础设施陈旧、绿化苗木参差不齐、建筑风格不统一、配套服务设施不齐等问题,市政府在2012年大建设中投入资金,更新和完善了道路、给排水、综合管线、亮化、绿化及无障碍设施等基础设施,完善了标识标牌、垃圾箱、园林座椅等服務设施,同时结合广大市民需求,扩大、归并了部分活动场地,为公园增加文化内涵和主题。  关键词:张公山公园;改造;提升;绿化;景观品质  Abstract: Accor
期刊
自2011年以来,大连市环保局沙河口分局坚持把“打造一流环境监察队伍”作为提升环境监察工作的核心要素,从完善监管机制和拓展重点污染源监管思路入手,结合挂牌督办与后督察、严格监察档案管理、强化监察执法稽查等措施,即“一个核心要素,两条基本原则,三種辅助手段”,促进了环境监察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是提升执法队伍软实力。任何工作中,人的因素都是至关重要的。分局班子提出了“以法规制度规范人,以高尚情操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新工艺、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使大型建筑工程在质量上和工期上都有了保证。后浇带、施工缝的留置在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但是近几年由于施工单位一味的强调了施工的高速度,因此后浇带、施工缝留置的形式、位置、处理的方式和质量等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就主要对后浇带和施工缝留置的形式、位置、处理的方式,以及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