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本 培育素养 提升效率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dy83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学已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但“教什么”“怎么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理念缺乏创新、设计缺乏创新的状况一直未得到根本的变革。教师要准确定位教学内容,关注个体差异,基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明确的指向,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要开展启发式教学,以少而精的提问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开展多元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培养。
  依托文本,引发参与
  教师要以语言描绘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字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要关注生本,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给他们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如在苏教版三上《做一片美丽的叶子》一课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大家都認为叶子很美,那么叶子美在哪里呢?课文中哪几小节是直接写叶子美的?”学生阅读课文,感受叶子的外表美,并引导大家理解“形态各异”的意思,有学生借助文本中的语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收集叶子,让大家观察他们的形态,有的学生拿的是五角形的,有的学生拿的是椭圆形的……大家通过比较发现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借助“无字词典”理解词义。一些说明文具有科学性,内容比较枯燥,教师精讲课文易“走样儿”,如果不提及内容,学生又会出现理解困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使用媒体,促进理解
  图画能展示形象的内容,再现文本的情境,将文本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插图、简笔画、多媒体图片都可以用来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如在苏教版五上《变色龙》一课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如下:“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尺蠖像竹枝,枯叶蝶能以假乱真,变色龙能随周围环境改变自身颜色。” 呈现变色龙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音乐能给人带来美感,令人心驰神往,能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将人带入意境之中。在古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借助音乐让学生感受其音乐律之美。如在苏教版五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教学中,教师以《惜别》配乐吟诵,让学生感受作者李白与友人孟浩然之间的离愁别绪。
  反复诵读,促进感悟
  诵读是感知文本信息,获得情感体验,引发情感共鸣的活动,学生通过诵读内化吸收文字,并转化为思维与表达工具,促进语言能力的形成。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作品文质兼美,教师要引领学生反复诵读作品,形成独到的心灵感受。一是整体分析。教者围绕单元教学重点,提出要点,引导学生逐渐自读,指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二是比较阅读。让学生对比阅读相近的若干篇课文,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学生在反复比较中提升判断、思维、推理与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学生在读中要善于抓重点,学会抓词句、抓形象、抓情感,从若干个侧面中的一面进行教学,不能因面面俱到而不得要领。如在《莫高窟》一课教学中,教者让学生阅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浏览各种彩塑,想象彩塑不同的样子;三要化繁为简。语文教学避免求全、琐碎,不以精细的分析替代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四是以读代讲。学生阅读,能将文本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教师要为学生留有表达交流的空间,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交流讨论提高自己的思维、表达能力。
  促进互动,强化引导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要开展多元的对话活动,促进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对话,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要因情择教,引发学生的情感共振,要充分地信任与理解学生,要让学于生,为他们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放手让他们探索,让他们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参与活动中不断提升自我。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的佳境,引导学生在发现、提问、解决中建构知识体系。如在苏教版五上《天火之谜》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扮演老百姓、自称有学问的人,表演他们取笑富兰克林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富林克林面对人们的取笑而决定通过实验揭开雷电秘密的决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我构建,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推动学生探求新的知识。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评价,对既定之论进行批评与争辩,在共享中进行心智的交流。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要为学生留有展示自我的空间,让他们进行讨论交流;要鼓励小组围绕主题探讨问题,大胆言说,通过观点的交锋、思想的碰撞从而达成共识。教师要针对学生感兴趣、有讨论有价值的内容,引导学生讨论质疑,设法鼓励他们大胆探索,提出自己的猜想,逐步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逐步形成好问、好思的良好习惯。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立足学生发展,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视野的拓展、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开启;要构建民主、开放、合作的课堂,为学生留有思考、交流、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不断获得发展。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数学课堂只为中考服务,忽视了学习中的其他要素,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使学生感到厌烦。最初,对于新的知识,学生还能保留有一些好奇心和兴趣,但一贯地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必定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就像一块口香糖,失去了最初的甜味,后面只能味同嚼蜡。不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趣味性教学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以下,笔者仅分享几种趣味性教
期刊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但由于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不足,无法真正在课堂中融入核心素养,导致我国当前的数学教育还停留在只注重教授知识与解题技巧的阶段。其实,数学核心素养虽然包含知识技巧,但同时也涵盖了思想方法与经验等概念,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通过单纯地记忆和仿照来完成学习,要在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感受,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期刊
巧设生活中的情景,加强算理的理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加减法就抽象于生活中的价格运算、支出、消费,而如何表示、如何算亏损和盈利,就诞生了加减法;又如,两地之间要修一条公路,长400米,甲乙两队同时开始修建,甲队修了4天,乙队修了五天,刚好修完,甲比乙多修10米,问甲乙两队每天共修了多少米。这就是一个极有可能会发生在身边的事,比那些抽象的文字叙述有趣,能够激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