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拉伸试验研究了自然时效及Cu对6061型铝合金塑性的影响,并通过加工硬化及应变速率硬化理论解释了合金塑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自然时效的进行,合金的强度持续上升,自然时效1d后趋于稳定.与此同时,随着自然时效的进行,基体中的溶质原子浓度逐渐下降,从而造成加工硬化能力的下降,因此合金的均匀塑性及总伸长率逐步下降.基体中溶质原子及空位浓度的下降也减小了动态应变时效对应变速率硬化不良的影响,因此合金的后均匀塑性逐步增大;添加Cu后,由于提高了初始加工硬化速率,因此合金的均匀塑性得到了提高.但由于Cu的
【机 构】
: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江苏苏州21502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拉伸试验研究了自然时效及Cu对6061型铝合金塑性的影响,并通过加工硬化及应变速率硬化理论解释了合金塑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自然时效的进行,合金的强度持续上升,自然时效1d后趋于稳定.与此同时,随着自然时效的进行,基体中的溶质原子浓度逐渐下降,从而造成加工硬化能力的下降,因此合金的均匀塑性及总伸长率逐步下降.基体中溶质原子及空位浓度的下降也减小了动态应变时效对应变速率硬化不良的影响,因此合金的后均匀塑性逐步增大;添加Cu后,由于提高了初始加工硬化速率,因此合金的均匀塑性得到了提高.但由于Cu的添加增大了动态应变时效对应变速率硬化的负贡献,因此造成后均匀塑性的下降.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离子色谱法对碳酸锂中Cl-和SO2-4离子的测定进行研究,建立了消除大量碳酸盐和锂离子基体干扰的快速测定方法.称取0.25 g样品于300 mL玻璃烧杯中,加入少许超纯水使样品浸润,滴加1 mL(1+1)HNO3使样品完全溶解,大部分碳酸根随着酸的加入被酸化,CO2-3被转化为H2 CO3和气体CO2逸出,样品再通过On Guard H柱进一步有效地除去剩余CO2-3离子和基体锂离子,处理后锂离子经ICP检测由原来的333.6μg/mL降为0.021μg/mL不再产生干扰,待测液达到理想的分析状态
人工控制决策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铝电解生产要求,知识自动化是实现铝电解槽寻优决策的必由之路,铝电解生产系列中数百台电解槽会产生海量的结构化生产数据,蕴含有丰富的知识.通过与人工决策的非结构化经验知识进行整合,可实现基于生产大数据的知识自动获取和数据-知识集成控制.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ID3算法,应用回归分析计算各条件属性影响出铝量的权重,对铝电解数据库中包含的出铝量专家知识和经验进行知识表示和自动推理,算法采用Python语言实现,从而生成出铝量决策规则,辅助工艺管理人员做出科学判断,提高生产智能管理水平.
铝电解生产过程中主要由于氧化铝浓度偏低导致阳极效应发生,电解槽中氧化铝浓度主要与槽控系统氧化铝浓度参数设置、氧化铝性能和电解质体系对氧化铝的溶解能力相关.在氧化铝性能和电解质体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阳极效应主要与槽控系统氧化铝浓度参数控制有关.本文针对某300 kA更换槽控系统后,阳极效应偏多的现象,分析了阳极效应增多的主要原因,对氧化铝浓度参数进行了调整,调整后效应系数平均降低了近40%,效应分摊电压降低15 mV,电流效率提高0.32%,折合吨铝节电100 kWh,氧化铝浓度参数调控效果显著,本研究可为
四氯化钛是钛产业链中制备钛白及钛金属的主要中间原料,对其生产工艺技术的深入研究在钛白及海绵钛生产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为进一步优化我国钛资源的高效高质化利用技术路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四氯化钛的应用现状及需求,综述了工业上生产四氯化钛沸腾氯化、熔盐氯化及低温氯化工艺技术研究进展,并对熔盐氯化废盐的低成本资源化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展望四氯化钛制备的工艺技术研究发展方向,同时对粗四氯化钛的精制工艺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使用SEM、EBSD研究(480 ~ 640)℃1h退火后,铁中添加不同的硅含量(w(Si)=0.82%、1.48%、3.26%)对铝/铁复合板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480~640)℃1h退火后,未添加硅的铝/铁复合板在界面处均生成连续金属间化合物,随着退火温度升高,金属间化合物厚度增大,当退火温度超过620℃时,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形貌由较为平直转变为舌状突起;640℃1h退火后,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厚度随铁中硅元素含量的增加呈指数型减小,未添加硅的铝/铁复合板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厚度在35μm
介绍了3104铝合金扁锭的化学成分和质量要求,从炉料选择、清洗炉、电解铝液预处理、虹吸管转注、炉料添加顺序及方式、3104铝合金熔炼、炉内精炼、线净化处理、低液位铸造结晶器的选择和铸造工艺参数确定等方面探讨了大规格3104铝合金扁锭的熔铸工艺.分析了大规格3104铝合金扁锭表面偏析瘤产生的原因,提出并实施了控制表面偏析瘤缺陷的措施,制备出了符合用户质量要求的3104铝合金扁锭.
将电解铝废烟气用于自备电厂助燃氧气源,对降低电解铝行业能耗和污染物处理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电解铝废烟气用于自备电厂助燃氧气源,通过对自备电厂发电系统进行改造,在不影响电厂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有效回收了电解铝废烟气余热,提高了烟气余热利用率;通过电厂污染物脱除系统进行污染物脱除,实现了电解铝废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且不会导致电厂污染物脱除系统过高负荷;此外,经济性评价的结果表明: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采用差热分析仪(DSC)、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布氏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Al-6Mg-0.52Mn-0.15Sc-0.1Zr合金铸锭在单、双级均匀化过程中组织、性能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合金铸锭组织中存在着严重的枝晶偏析,非平衡共晶组织沿晶界呈连续链状分布;铸态合金在均匀化处理过程中,350 ℃以下均匀化时,合金硬度随均匀化退火温度升高而升高;350℃以上均匀化时,合金硬度和硬度峰值随退火温度上升而降低.电导率则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单调上升.合金于320℃
在本研究中,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GNPs(石墨烯片)/Al-Si-Cu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等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GNPs的含量的逐渐增加,磨损率和摩擦系数均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当GNPs的含量为12vol.%时,复合材料中的Si相明显得到了细化,由基体合金的长条状变为复合材料的短棒状.此时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和摩擦系数均最小,分别为21.27×10-3 mm3/m和0.358,与Al-S
铝用预焙阳极的生产过程,能耗高、自动化水平低,在阳极企业推行物流与能源管控势在必行.运用物质流与能量流的方法,对于阳极生产过程中能源介质种类和流向进行分析.建立影响因子权重分析数学模型,并通过实例模拟,分析石油焦消耗过高的原因.将此物流与能源管理决策分析模型应用到炭素厂智能管控平台,将是今后炭素厂智能化发展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