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家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快拉回来了,已经过了汾河大桥。”两个女人交头接耳,快步朝莲花家走去。梅女从门口的石墩上站起,撅着屁股朝北头瞅了瞅。巷子很深,老远处有人进出,更多人站着蹲着挤在门口。梅女拍拍屁股上的土,慢腾腾地走进自家院子,顺手关了门,直接坐在台阶上,支棱着一左一右俩耳朵。墙外踢踢踏踏的脚步一阵紧似一阵,她从窗台上捞了一块刚晒了两天的柿疙瘩狠狠咬了一口。真甜,真过瘾!
  莲花是早上在厨房晕倒的。面刚下锅,还没有翻两滚,面汤溢到炉台。梅女像往常一样,坐在巷子南头观察北头的动静。这地方,她一坐就是三十多年,半截砖头换成木墩,又换成了石墩,北边那头做的什么猪食拉的什么狗屎,没有她不清楚的。今天早上她屁股刚沾上石墩,亲眼看见莲花被呜溜呜溜的120接走了。她在石墩上稳稳屁股,把耳朵细细搓了两遍,嚼着杏干等,到底等什么她也不清楚。
  莲花死了,躺着抬走,躺着抬回来的。梅女听到巷子北头摔碗的声音,死人进院子碗摔得越响后辈越兴旺,紧接着悲恸之声断断续续穿过巷子飘进了她的耳朵。她伸直两条粗腿,用粗糙的两手在肚皮上捋了捋,朝着蓝天狠狠地吐了两口气。没有云的天空更阔了,连风都是这么柔,屋顶上两只聒噪的鸟也不叽叽喳喳烦人了,还朝着她点头致意。她夸张地伸了一个懒腰,手臂舒服得擎了半天。
  莲花是梅女的仇人,从做姑娘的时候就是。
  在生产队挖渠,一台8个工分,二台12个工分。二台挖得深,抛得高,台上只能站十个人,生产队给一个妇女指标。本来定的是梅女,结果莲花靠着转了几道弯的老亲戚挤掉了她,站上了二台,一家人过年还吃上了猪耳朵。后来,两个人不偏不倚嫁到一条巷子里,莲花拉一车玉米秆,梅女不吃午饭也要拉它两车。莲花在垄上种黑芝麻,她就种白芝麻。就连莲花烫个发,给男人买件夹克,梅女也决不示弱。有一回,莲花给女儿买红樱桃,55块钱一斤,梅女狠心把家里的两只蛋鸡卖了,到了街上樱桃已经卖完了,她两夜都没有睡,嘴唇上出了一圈火疙瘩。莲花的男人去木材厂上班,她也不让自己的男人当农老二,托人让男人去化工厂做保卫。她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输了罚自己三天不沾油星,压倒莲花就给自己煎个蛋。她的眼睛一直朝北头瞅,两家的儿子都上了重点大学,两家都盖了新瓦房。梅女天天坐在巷子的南头,莲花坐在巷子的北头。人人都知道两人杠着,是一對现世仇家。
  趁着路上没人,梅女清清嗓子朝北头骂了几句:怎么不张狂了?抢着死在我前头。她给自己煎了五个鸡蛋,撒上葱花,端着盘子把眼睛贴紧门缝,听路过的人去北头烧纸,巷子里荡漾着一阵一阵的哀乐。她吃了五个煎蛋。
  莲花出殡的那天,一帮吹唢呐的和尚吹得天都破了,孝子的哭声和唢呐声搅在一起,巷子北头飘着白幡。梅女站在巷子南头,忍不住朝北走了几步,她侧着身子使劲儿瞅,别说亲自看一眼莲花死的样子,就连棺木味道都闻不到。她拽过一个婆姨,张了半天嘴,人家着急走远了。梅女坐在巷口的石墩上,鞋底的针脚走得斜斜歪歪。她到底看清了,吹唢呐的和尚后面,莲花的儿子托着遗像,神情蔫得像拔出的晒了几天的草。莲花的遗像是烫发穿裙子的那张,棺木是金色的,两侧雕着两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死了,真的死了,一点没跑,就躺在棺材里,用不了半天就埋到地下了。
  第二天,梅女把头发打了啫喱,脸上抹了一层比莲花买的还高级的名牌润肤霜,早早坐在门口的石墩上。她习惯性地扭着脖子朝北头瞅,空空的巷子连一只鸟都没有,紧盯了三十多年的院子没有走出半个人毛。扛着镢头,打着赤脚的女人从跟前走过,她挺直身子追问人家去干什么,人家回了一句“砍玉米”,就急急走了。没有人看她穿的啥抹的啥。到了中午,梅女不知道该吃啥,她舀了面粉,又不想做面条了。男人值夜班回来,看她打扮得像要出门,骂了一句,胡乱吃个凉馒头走了。
  梅女坐在石墩上,身子忍不住朝巷子北头扭,她使劲儿揉揉眼睛,一天又一天,还是什么也没有。她一大早坐在院子里,用手胡乱拨弄头发,抓起块布想擦擦那双皮靴,突然不想去巷口坐了。皮靴是上次买的,当时莲花也穿了这么一双。梅女穿着睡衣,趿拉着拖鞋,好几天都不换衣服。天上飘来了雨滴,她急忙去收晾晒的被子,突然脚下一滑,沉沉地坐在地上。
  脚腕韧带拉伤了,她躺在床上,盖着被子。儿子给炖了排骨,说补补钙好得快。她说好那么快干啥。她会做二十几种面食,现在也懒得做了,儿子从超市买的面条又死筋又难吃。梅女一天比一天瘦,头上的白发长出来也不想去染了。梅女照镜子,突然发现自己老了,也黄了。
  莲花的坟上插了一只艳艳的花圈,梅女穿着裙子坐在一边,她怕莲花听不见,收不到,一边烧纸一边骂:有本事你出来,跟我抢,跟我比呀。才六十岁就死在我前头……
  梅女一把一把烧着纸钱:你死了,我能干给谁看?你出来!
  儿子找到这里,看见梅女坐在坟前念念叨叨,赶紧把母亲扶起来。梅女抓起一把黄土,朝着莲花的坟头砸:你等着!我还会来……
其他文献
毋庸置疑,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块疆域存放诗意,如何将这份诗意释放出来,可能会因人而异,甚至就仅是感受这份美好,永远地没有一个用来表达的存在。  世间有诗人,也有不寫诗的诗人。不写诗的诗人,心怀诗意,充实而可爱。  一些年里,我试图找到一种表达心中诗意的文体,写诗、写散文,但总是力不从心,不能将心中诗情完美地表达出来,偶尔染指微型小说,写作的过程和结果,让我突然感到这适合我。  生活中到处有诗意,诗
期刊
叶明之在那么一瞬间就彻底明白了,自己落入了魔掌,再也挣脱不了了。  果然,叶明之经受了十八般刑具,双腿齐刷刷地断了,昏死了过去,醒来时已在一间黑洞洞的牢房里了。  叶明之抬抬双手,钻心的疼袭来,一头的冷汗披麻样滚下。此时,他发现了一双眼睛,目不转睛地望着自己,充满了恐惧和慌乱。  叶明之强忍着疼,给这双眼睛递过去了一个淡淡的笑。  眼睛躲避了一下,闪烁在牢房门外的旮旯里。  叶明之第二次看见这双眼
期刊
二十年前,我头一次离家去浙江打工。  进厂没多久,工友们开始想家,就去附近的电话亭往家里打电话,我却一次也没打过。当时电话还不普及,想和爹娘通话得花好几天时间。电话打到乡里,乡文书捎信给村主任,村主任再通知家人约个时间来乡里接听电话,往返几十里山路很不方便。  爹娘身体又不好,都有慢性支气管炎,走不了多远就喘得直不起腰,已经十多年没去过乡里。老婆又有身孕……  即便想家,我也只能憋在心里,晚上一個
期刊
我是一个从来不会说谎的人。这一点,人们——不论是自小与我相识还是刚接触我不久——都深信不疑。也正是基于这项美德,我向来受人尊敬和信任。因此,那天下午他们把我塞进一辆面包车里,盘问我是否偷了一只翡翠手镯时,我的愤怒前所未有。  之所以没有破口大骂,只是因为他们人多——除了赵家两兄弟分坐在我左右,前面还有一个留寸头的司机、一个戴棒球帽的大黑脸。我与赵家兄弟儿时就是玩伴,前面两位则从未见过。  “抱歉了
期刊
我认识刘义在什么时候呢?大概在五年前,那时他还是一个大老板,在郑州经营一家出版公司,有老婆,一个女儿,平常走路办事都是西装革履、人模狗样。  我那时想出版第一本书,一个散文集,名气不大当然现在也不怎么样,后来七拐八拐地找到刘义,他很爽快地就同意了,问我出版多少本,要书号不?我说拿个书号吧,两千多本,甭管哪个出版商都行,刘义说没问题。后来我以极低的价格拿到书号,联系曾经的母校签名售书,很快就卖完,在
期刊
这是很多年前遇到的一件小事,我一直未能忘却。  那年初春,在香江市参加一个会,会期很长,中间休息一天,会议安排去游览市区的几个景点。那几个景点我以前都去过,而与香江市相邻的香海市却未曾去过,那里有着一座我一直很想去看看的文庙,于是便买了去香海市早去晚回的火车票。  早晨天还没亮,宾馆门口只停了一辆出租车,我就上了这辆出租车。司机师傅四十上下的年纪,很热情,也很爱说话。得知我是去香海市旅游,就告诉我
期刊
孩子总喜欢往外走,大人见了,就说:“莫走远,走远了会迷路。”  孩子甚至连迷路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孩子说:“什么是迷路呀?”  大人说:“迷路就是不认识回家的路。”  孩子点点头。  但没隔三分钟,孩子又东看看西看看,然后往外走。  孩子隔壁住了个老人,老人见孩子往外走,也说:“莫走远,走远了会迷路。”  孩子又点点头。  也是没过三分钟,孩子又往外走,但几乎每次,大人都发现了,大人仍说:“莫走远
期刊
斜阳还差两个半小时砸进地平线,他一路掂着书包跑回家。  一把推开门,家里早就下班回家的父母青头丧脸,刚过完一个回合。窗边被小男朋友甩掉的妹妹,正拿着一把裁纸刀慢条斯理地自残。  他牢牢把住门关,吊起没经历过变声期的尖亮嗓子:  “我要学武功!”  声音震动阳台,波及盆栽的枝叶尚需三个弹指间,父亲的拖鞋砸在脸上只需两秒。  母亲一把鸡毛掸掣如闪电,在他左右两股间疾落如雨点。  眼冒金星之间,他恍惚听
期刊
他去理发途中,遇见一只小黑猫“喵喵”地叫着挡住他的去路。他蹲下身来笑道:“你说什么呢?”他伸出手,试探地接近小黑猫,小黑猫没有躲闪,“喵”的一声,趁势跃到他的手上。  他抱着小黑猫回到出租屋,翻出仅剩的两根火腿肠剥给小黑猫吃。小黑猫吃完一根,舔舔另一根,后退一步,看着他“喵喵”地叫。他温和地说:“吃呀,不好吃?”小黑猫上前用爪子抓了一下他的裤脚,又跑到火腿肠边朝他“喵喵”叫。他笑了,敢情是小黑猫要
期刊
吃晚饭的时候,我跟妈妈学了三舅在学校挨老师批评的事。今天中午三舅爬到操场旗杆顶上玩去了,好几个男同学在下面一边喊叫一边使劲儿地摇晃旗杆,把宋老师吓得脸都红了。三舅下来后,被宋老师揪着耳朵送到了校长办公室,下午三舅没来教室上课。妈妈叹了一口气说:“这孩子没有人能管住,也许长大了就好了。”  这时,我看见一个人影从我家房檐边上的梯子滑了下来,不用看就知道三舅来了。姥姥家和我家只隔十来个大门,屯里的房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