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本源,构建审美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_xiao_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学科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学科——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毋庸讳言,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且最富情感的学科。各种语言现象的背后,蕴含的是深厚的思想文化。它更多地承载了启人心智、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的神圣使命,能更好地提高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
  然而今天,我们不得不正视语文教学正面临着的尴尬:在当今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下,语文往往被学生、家长甚至教师自身所忽视。加之一些语文教师因遁守旧,照本宣科教学方式,使语文课堂如一潭“死水”。语文界的同仁们在举步维艰的处境中探寻着语文教学的出路。然后,教学改革的成果往往是热热闹闹的表象下,反倒凸现了语文课堂的空洞与浅薄。笔者认为,语文课堂绝不能哗众取宠,形式的出新倒不如在思想上归其本源。用语文的本色,建立一个诗化的、审美的语文课堂,引领学生流连于此,熏染一种文化的气质。
  (一)依托教材——深入文本精髓,展现审美意蕴
  《课程标准》规定:“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语文教材是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具的,包含着大量的审美信息。
  然后,面对着手中的语文教材,语文教师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审美功能,而是深陷于字词句章的分析,将一篇篇优美的文本,割裂的支离破碎,哪里还有美可言?对于那些诗词文赋,生硬的背诵取代了用心的涵咏,学生不知语文为何物。这种现象,都源于教师的眼中,蒙上了功利的色彩,为一时的高考,磨灭了学生对于语文一生的兴趣。这是学生的悲哀,更是语文教师的悲哀。
  抛却眼中的瘴翳,我们不难发现,每册语文教材,都堪称一部文选。中华5000年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画轴,透过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尽情展现。当然,比之浩如烟秒的诸多宏篇巨著和艺术精品,语文教材中精选的诗文佳作不过是沧海一粟,但通过学习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祖国无比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而且可以从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的珍品中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脉搏,得到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氛围熏陶。它所表现的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而这里便流露出来的审美意蕴,更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这其中有风物之美:《荷塘月色》见其柔美,《登泰山记》见其壮美,《故都的秋》见其精美,《阿方宫斌》见其华美。有人请之美:《离骚》忧国情重,《谏太宗十思疏》劝君情切,《祭十二朗文》叔侄情浓,《江城子》思妻情深。以美为根基,构建语文殿堂,学生对待语文,应该不会再麻木。
  (二)以身踐行——承载文化底蕴,传递审美特质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导向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语文教师应首先成为课堂上的一道美丽风景,以自己的博学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诗意感染学生。中国文人身上有众多美的特质,有的灵秀孤傲,目下无尘;有的儒雅谦和,进退守礼;有的才气纵横,妙语珠玑;有的纳言内敛,大巧成拙。而无论哪一种,都 远离卑俗,不计功利。作为语文老师,应带着这样一种气质走进课堂,以身践行,引领学生寻找诗意的 精神家园。教师的一颦一笑,应流露出一种文化的底气;教师的一言一行,更应展现特有的精神意蕴。 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虽千人而吾独往的英雄气概,先忧后乐的胸襟抱负,融于自然的审美追求,安贫 乐道的高尚人格,都应该成为触动学生的情感和灵魂的组成部分。
  语文教师应该是美的载体,这是一种外在的呈现,更是一种内在的神韵。语文教师要有一颗善感的 心,要在学生之先感悟文本的魅力所在,然后再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染学生。而单纯的感动并不代表可以 使学生产生共同的审美体验,博闻强识,厚积薄发,才能真正的游刃有余,从而营造出一个蕴籍丰厚的 审美课堂。
  (三)营造气氛——追求灵性感悟,创设审美情景
  首先,让诗意走进课堂。作为汉语言浓缩的精华,诗文名句可以营造出一种清新典雅的课堂氛围。使课 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接受美的熏陶。
  在讲授名篇《琵琶行》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一路走 来,嶙嶙魏晋风骨”巍巍盛唐气象,隆隆动地鼙鼓,猎猎旗卷楼兰,诗歌如一脉热血,注入到中华文化的每一根筋骨。提到诗歌,人们必然会想起唐代,而提起唐代,人们记住最多的也许不是王侯将相二十才子佳人。在中唐时期,就有这样一位才子,他生前诗名赫赫,死后连皇帝也为他写悼亡诗。”之后幻灯片展示唐宜宗诗句:》“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做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沧然”这样的导入,力求让学生未学诗文,先入诗境,使课堂韵味陡生。
  在讲习《藤王阁序》时,我借用了一道高考试题导入:“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 ,顶着凛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攒动,差不多绝大数人 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这里说的‘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你能说出其中的一首吗?这一导入,有景入诗,激起学生对诗文的潜在兴趣。再借题导入,过渡到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消减 学生对文言文固有的乏味感与畏难情绪。
  此外,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种形式,触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学习《一剪梅》、《虐美人》、《雨霖铃》时,播放相应的歌曲,让学生在柔美的歌词中背诵词句;教授《滕王阁序》时,通过优美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韵味;讲解《故都的秋》时,用一段纪录片展现秋天的精美;品读《兰亭集序》时,请学生在一曲《高山流水》中闭目静思。语文课堂的魅力在于让学生带着欣赏与感动全神地投入其中,去寻找心底或激昂或凝重的共鸣。
  这么多年,常常遗憾于不能将文学的美在课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许,缺憾本身也是一种美,它可以使我不断地去反思,在找寻美的过程中日臻成熟。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引领学生自如地倘佯在文学的浩浩之旅,追慕大师的潇潇遗风,在千古经典中去寻章摘句。相信那时的语文教学,也不再是考试阴影之下的一声叹息,而是能时刻萦绕学生内心的,充满灵动的一缕弦音。
其他文献
“可持续发展”一节的内容,概念多、原理多。若空洞讲述,学生既难理解,也难发展其能力。如何将抽象的原理、概念讲述清楚,并让他们愉快地掌握呢?实践证明:“寓教育与活动中
公务员考核制度是公务员队伍建设事业的基础性制度,一套科学、合理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对于促进公务员队伍的健康发展,对于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巨大成功,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发出来并在各行业广泛应用,使得事务处理变得更加准确、高效,积累的数据更是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但数据泛滥、信息贫乏仍困扰着决策者。作为新的数据利用技术和工具,数据挖掘技术日益盛行并成为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支柱。本文从税务决策支持系统发展和需求出发,全面介绍决策理论和数据挖掘概念及其应用,在分析税务信息化现状基础上,基于数据挖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同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通过实践,我想就此谈谈自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看法:  (一)、应清楚地认识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诵背十分强调,但在我们的眼中这似乎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只有读熟了课本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期刊
期刊
高尔基在《论剧本》中说:“剧本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所以可以说,戏剧是语言和动作的艺术,这也是戏剧文学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之一。  然而在戏剧作品的教学中,我们更多注重的是戏剧的情节和个性化的语言,容易忽视的是戏剧的动作性语言。黑格尔曾经说过:“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
期刊
初中毕业升學统一考试压力随着考试改革日益减小,可是中考分数依然牵动着千万考生家长的心。中考作文,依然是中考这个焦点中的热点和难点。  其实,中考作文也非无规律可循,这里我根据自己的一点教学经验,加以总结分析,归纳了中考作文中的一点技巧,希望能给读者一点启发。  一、以新取胜  文贵新,这是古今作文的共同要求,考场作文更是这样。酷暑盛夏,一篇清新的作文会如春风给阅卷老师带来一律凉爽,得个高分数自然也
期刊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种能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活动,不但开辟了新的用地空间,而且更好地利用既有土地,切实保护了耕地,并有效地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形势的好转
本文首先论述房屋防渗漏技术目前的现状以及国内施工团队应用这项技术的整体表现,其次从屋面,厨房,墙面等几个不同建筑结构的层面详细叙述了关于防渗漏的施工技术,希望能够提
目前乡镇工业发展中出现的主导产业选择不当、产业培育不力、产业转型发展滞后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乡镇经济和小城镇发展的重要管理难题。所以论文选择邳州市官湖镇为例,总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