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四基”教学方式是在“双基”教学方式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在“四基”概念教学中,就是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以及数学的活动经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四基 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教学设计
“四基”的概念教学方式是顺应课改要求提出来的,注重在概念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在“四基”的引导之下,教师就需要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结合形式,将概念学习以一种新的形式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具体。
一、注重教材的分析
在应用“四基”来开展教学的过程,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仔细分析,将教材中内容和生活、四项以及活动的经验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引入的时候,教师也需要注重问题的提问方式,是以直白的形式来进行呈现还是以含蓄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思维。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数学中“黄金分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在教材分析的时候,就需要思索以怎样一种形式来进行课堂引入,最终决定以“线段之间的比”这个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引入,对成比例的线段进行延伸和拓展,就形成了“黄金分割”这个概念。教师在选取生活化的例子来进行概念引入的时候,要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比如联合国总部、蝴蝶的翅膀、维纳斯的雕塑等,或者让学生观察两种不同身材比例的美女的图片,让学生来选择自己看上去更美的一张图片,在分析为什么自己选择的图片美女更美的时候,教师就引入了“黄金分割”的概念。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矢量图来对黄金分割的概念进行演示,指引学生的来找到合适的黄金分割点,学生的在生活的例子和日常经验中就掌握了“黄金分割”这个概念。
二、注重教学的设计
初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在对事物进行体验的时候,往往是以感性的思维来进行。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就需要注重运用“四基”的教学理念来引导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能够抓紧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进行转变。在在进行具体的设计的时候,主要是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这三方面来进行设计。
比如在对苏教版初中数学中“黄金分割”这一概念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知识技能的设计就是让学生来对一些建筑上的黄金分割进行举例,并且体会在这些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教师让学生自己来利用线段之间的关系来自己制作具有黄金分割性质的图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信心。过程和方法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对黄金分割这个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理解,毕达哥拉斯是最早提出线段之间的黄金比例的人,提出当一部分线段和另一部分线段的长度比恰好为0.618的时候,那么物体就会给人们呈现出一种美感。后来柏拉图将这种美丽的比例称之为“黄金分割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了解了一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也注重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在过程方法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了解黄金分割在生活中是如何具体应用的,这样学生以后在进行物体设计的时候,也能够按照黄金分割的比例来进行设计。教师在进行情感态度教学的时候,重点是让学生欣赏一些在黄金分割的理论下设计的图片,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来谈一谈自己对黄金分割这个概念的体会,让学生在思维交流中来增强对黄金分割这个概念的理解。
三、注重问题的提出
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过程一种充满活力,让学生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教师那里,教师还需要对课堂中问题的提出来进行设计,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激励下来进行概念的学习。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初中数学“黄金分割”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时候,教师首先在幻灯片中展示两幅图片,让学生来分析这两幅图片中哪一幅更漂亮,学生在选出更漂亮的那副图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黄金分割的概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其次教师提出下面这个情景:班级同学小花身高符合黄金比例,身高是AB,肚脐到脚的高度是AC,那么请问同学身高AC/AB之间的比值是多少?教师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然后就在幻灯片中对这个情景来描绘出来,学生就可以看着的图片来进行一系列的问题的思考,教师还可以主张学生之间进行分许讨论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在这个问题中学生就了解了黄金分割在实际中是如何进行应用的。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活动的主题是“设计一个高跟鞋(内增高)。”学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会将黄金分割的知识运用进来:高跟鞋(内增高)的高度是算在腿到肚脐之间的高度的,为了保证腿到肚脐的高度和身高之间的比例是黄金分割比,就需要对模特的身高和腿到肚脐之间的高度进行分别测量,然后结合黄金分割的比例,就能够很快设计出高跟鞋合适的高度。在整个活动中,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并且注重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使得整个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在整个活动中做事的条理性也大大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先芳. 重视概念教学,突破教学难点,《数学通报》,2012(4).
[2] 顾沛.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基础教育课程》,2012(7).
[3] 顾沛. 数学基础教育中的“双基”如何发展为“四基”,《数学教育学报》,2012(2).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泽夫初级中学)
【关键词】四基 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教学设计
“四基”的概念教学方式是顺应课改要求提出来的,注重在概念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在“四基”的引导之下,教师就需要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结合形式,将概念学习以一种新的形式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具体。
一、注重教材的分析
在应用“四基”来开展教学的过程,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仔细分析,将教材中内容和生活、四项以及活动的经验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引入的时候,教师也需要注重问题的提问方式,是以直白的形式来进行呈现还是以含蓄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思维。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数学中“黄金分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在教材分析的时候,就需要思索以怎样一种形式来进行课堂引入,最终决定以“线段之间的比”这个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引入,对成比例的线段进行延伸和拓展,就形成了“黄金分割”这个概念。教师在选取生活化的例子来进行概念引入的时候,要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比如联合国总部、蝴蝶的翅膀、维纳斯的雕塑等,或者让学生观察两种不同身材比例的美女的图片,让学生来选择自己看上去更美的一张图片,在分析为什么自己选择的图片美女更美的时候,教师就引入了“黄金分割”的概念。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矢量图来对黄金分割的概念进行演示,指引学生的来找到合适的黄金分割点,学生的在生活的例子和日常经验中就掌握了“黄金分割”这个概念。
二、注重教学的设计
初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在对事物进行体验的时候,往往是以感性的思维来进行。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就需要注重运用“四基”的教学理念来引导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能够抓紧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进行转变。在在进行具体的设计的时候,主要是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这三方面来进行设计。
比如在对苏教版初中数学中“黄金分割”这一概念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知识技能的设计就是让学生来对一些建筑上的黄金分割进行举例,并且体会在这些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教师让学生自己来利用线段之间的关系来自己制作具有黄金分割性质的图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信心。过程和方法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对黄金分割这个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理解,毕达哥拉斯是最早提出线段之间的黄金比例的人,提出当一部分线段和另一部分线段的长度比恰好为0.618的时候,那么物体就会给人们呈现出一种美感。后来柏拉图将这种美丽的比例称之为“黄金分割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了解了一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也注重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在过程方法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了解黄金分割在生活中是如何具体应用的,这样学生以后在进行物体设计的时候,也能够按照黄金分割的比例来进行设计。教师在进行情感态度教学的时候,重点是让学生欣赏一些在黄金分割的理论下设计的图片,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来谈一谈自己对黄金分割这个概念的体会,让学生在思维交流中来增强对黄金分割这个概念的理解。
三、注重问题的提出
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过程一种充满活力,让学生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教师那里,教师还需要对课堂中问题的提出来进行设计,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激励下来进行概念的学习。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初中数学“黄金分割”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时候,教师首先在幻灯片中展示两幅图片,让学生来分析这两幅图片中哪一幅更漂亮,学生在选出更漂亮的那副图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黄金分割的概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其次教师提出下面这个情景:班级同学小花身高符合黄金比例,身高是AB,肚脐到脚的高度是AC,那么请问同学身高AC/AB之间的比值是多少?教师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然后就在幻灯片中对这个情景来描绘出来,学生就可以看着的图片来进行一系列的问题的思考,教师还可以主张学生之间进行分许讨论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在这个问题中学生就了解了黄金分割在实际中是如何进行应用的。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活动的主题是“设计一个高跟鞋(内增高)。”学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会将黄金分割的知识运用进来:高跟鞋(内增高)的高度是算在腿到肚脐之间的高度的,为了保证腿到肚脐的高度和身高之间的比例是黄金分割比,就需要对模特的身高和腿到肚脐之间的高度进行分别测量,然后结合黄金分割的比例,就能够很快设计出高跟鞋合适的高度。在整个活动中,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并且注重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使得整个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在整个活动中做事的条理性也大大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先芳. 重视概念教学,突破教学难点,《数学通报》,2012(4).
[2] 顾沛.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基础教育课程》,2012(7).
[3] 顾沛. 数学基础教育中的“双基”如何发展为“四基”,《数学教育学报》,2012(2).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泽夫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