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健全社区服务体系

来源 :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84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以“健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增强城乡社区服务管理功能”为立足点,深入研究哈尔滨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社区服务功能,进而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质的服务。
  [关键词]社区服务 基础设施 服务体系 对策建设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础, 构建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发展社区服务是当前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是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力工程,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程。因此,哈尔滨市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为契机,全面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社区全体居民、驻社区单位为对象,以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支持、社会多元参与的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截至2012年末,哈尔滨市居住的总人口达到 10635971人,比上年增加55 867人,社区将承载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责和功能。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社区居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趋势,对社区服务也相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应该更好、更多地担负起社会职能,将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基本实现社区居(村)民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抚、病有所医、学有所教、难有所帮的居民生活共同体。因此,要切实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充实服务项目、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把社区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社区居民提供,增强基层服务供给能力,形成有效的社区服务体制和机制,努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使社区居民在社区老有所养、难有所助、想有所为。
  二、哈尔滨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哈尔滨市的社区服务设施日益完善,社区服务内容不断拓展,各种公共服务项目逐步覆盖社区,便民、利民的服务项目及服务网点逐步进入社区,方便了社区居民的生活。目前,我市8区10县(市)共有社区845个,其中城市社区695个。截至目前为止,共创建国家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8 个、省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59个、市级星级和谐社区462个。 在政府部门的重视下,我市社区从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改革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入手,积极构建社区服务管理的新模式、新格局。
  (一)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推进中心社区建设
  针对老城区难以建设规模较大的社区用房的实际,解决哈尔滨市寒季时间长,室内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我市积极推广千米以上具有辐射示范引领作用的“中心社区”模式,将中心社区功能定位为“十个中心”,即:便民服务中心、为老服务中心、帮残扶弱中心、慈善互助中心、文体娱乐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心理辅导中心、学习宣传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通过大带小、一带多、中心辐射周边的方式,延伸服务触角。目前,全市已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中心社区73个,其中2000平方米以上的中心社区公益性用房8处,年底前还将有20处社区公益性用房,总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
  (二)创新管理模式,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
  目前,我市在全市社区全面推开网格化管理模式,将辖区内人、地、物、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年底前,市区所有社区和县(市)城关镇社区将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力求实现民情联系无遗漏、社区管理无盲点、社区服务无缝隙,全面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服务。
  (三)配建公益性服务设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保证社区公益设施建设,市政府要求新建住宅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单位必须统一配建公益性服务设施,竣工后移交给区政府,产权归国家所有。针对部分开发商未移交配建社区用房的情况,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部署,民政、建委、规划、住房等部门约谈开发商对2006年以来未移交的社区配建公益用房进行清理、追缴。同时,积极挖掘资源,将具备条件的闲置锅炉房改建为社区用房。
  (四)创新服务模式,推进特色型社区服务
  为了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全市很多社区都根据自身条件和本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服务项目,打造服务型、文化型、保障型、平安型等特色社区,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同品牌的服务模式,如在规模比较大的社区普遍建立了“一站式缴费”、家政服务“一条龙”等便民服务项目,开展“爱心速递”、“志愿者服务队”、“民情气象站”等载体活动。目前,全市共创办社区服务网点4万余个,提供各类便民服务。
  (五)加强社区服务建设,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为了加强社区服务建设,市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政策,为加强社区服务保驾护航。在社区综合建设层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和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社区建设管理办法》;在社区服务管理方面,出台了《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强化物业属地区域管理推进管理重心下移的意见》和《在全市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意见》;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出台了《社区基础设施达标建设规划(2009—2011年)》、《居住区公益性服务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做好社区配套公益用房清理移交工作的通知》;在和谐社区创建方面,出台了《开展“星级和谐社区”创建方案》;在社区干部待遇保障方面,出台《建立社区两委成员报酬自然增长机制的意见》。以上政策的出台,使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制约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因素分析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社区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逐渐向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转变。而实践中社区服务在服务项目、设施、资源和能力等方面与群众的要求和期望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受哈尔滨市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市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社区服务功能不完善,资源匮乏,受益面窄,专业性不强;另一方面,服务供给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资金短缺、社区服务职责不清、缺乏规划,服务人才短缺、服务设施不足、社会参与机制亟需完善等问题。
  (一)社区人才短缺,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我市社区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偏低,还没有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性强的社区服务队伍,而且多数人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区服务技能培训,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工作绩效差等问题。虽然我市近几年招录了一些大学生充实到社区服务队伍中,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一时也难以完全胜任社区复杂的工作。同时,社区服务中一些具有技术含量的服务工作,比如医疗保健、心理辅导等在我市绝大多数社区都很难开展。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社区服务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当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英国从事社区照料和管理的专业人员均受过水平不等的专业训练。所以培养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服务队伍,提升社区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二)社区服务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广大居民的实际需求
  目前,我市社区服务对象单一,服务对象集中在孤、老、残、困、荣誉军人等特定的扶贫、济困、助残、帮老方面, 服务方式还是以传统项目为主, 有些社区虽然增加了一些文娱类项目, 但由于场地等问题, 也很难满足全体社区成员的需求。由于资金有限,很多社区存在设施落后、功能不全、社区办公面积窄小等问题,因此制约了服务项目的开展。以养老服务来说,随着我市逐步迈入老龄社会,社区内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也不断增多。但社区所提供的服务绝大多数还停留在以往简单的服务项目,而一些特殊的养老服务项目还未能及时补充。有的条件稍好些的社区即便开展了服务,也是非常简单,未能真正起到作用。与此同时,外来人口、残疾人、弱智儿童等特殊群体所需要的服务也都未能有效地供给,这是我市社区在未来一段时间亟需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三)社区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目前我市社区服务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还是以政府拨款为主,因此在资金方面存在困难。由于资金不足,造成我市很多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差,不能有效地开展服务。目前,社区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数量有限,稍好一些的社区有图书室、音乐室、健身室、电脑室、室外塑胶门球场等设施,条件稍差的一些社区,就连自身的办公条件都不能满足,更谈不上场地和配套设施,因而极大地制约了社区服务的开展。
  (四)社区制度规范缺位,发展无章可循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社区服务发展的重要保证,它不仅关系到社区服务发展水平的高低,而且对其能否持之以恒地深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在社区服务发展形势的迫切要求下,市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但由于没有及时地出台配套的实施细则,导致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另外,有些政策法规虽然较为明晰,但缺乏权威性,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与此同时,社区服务发展的各项具体的规章制度,如社区服务项目的决策、过程的监督、效果的评估等制度,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制度规范的缺位,导致社区服务发展处于无章可循的境地,使社区发展缺乏制度化保障。
  四、进一步加强哈尔滨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十二五”期间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离不开社区服务,满足城乡居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更离不开社区服务。哈尔滨市应该积极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即将配套出台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中的规划部署,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加快制定符合我市建设发展的社区建设“十二五”规划,从而加快推动我市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扶持政策
  我市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搞好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实施社会救助和再就业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相关各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提高服务水平,根据各自职能进一步制定促进社区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我市各级政府还要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指导,因地制宜地制订社区服务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社区服务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我市各级政府应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社区公共服务用地切实予以保证;对闲置的宾馆、培训中心、福利设施、办公用房优先用于社区服务,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税收、公用事业收费、用工保险、工商和社会组织登记等优惠政策,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业。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多渠道筹集资金是保障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要想改变当前我市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显然无法改变资金紧张的局面。因此,建议结合我市的自身发展情况,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模式下,积极拓展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第一,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应遵循多元化原则,采取合资、合股、股份制等形式,创办一些示范性强,社会效益好的福利机构,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推动社会福利化进程;通过发行彩票或通过税收杠杆政策调节投资方向,动员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投资、捐资等方式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第二,采取与优势部门、大型企业联动开发的办法。如电力、通信等部门,通过与这些优势部门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关系,吸引他们投资到社区建设中来,实现双赢。第三,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外来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提供一些优惠、便利的投资条件,吸引外资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第四,财政部门加强对社区建设的投入,保障公益性、福利性的公共设施建设。对一些公益性、福利性强、产业性弱的社区服务项目,实行民办公助。对经营性强和有很大市场需求的服务项目,如一些养老设施、文体设施、便民设施可以放开社区服务业市场,允许正常的服务收费和投资回报。   (三)壮大服务队伍,推进社区服务人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我市应积极制定社区服务队伍发展规划,形成一支专业素质较高、服务能力较强、具备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社区服务队伍。第一,制定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发展计划。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把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我市人才发展规划,研究制定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发展计划,鼓励、吸引优秀人才向社区流动,既引来人才,又留住人才,不断壮大我市社区服务的人才队伍。第二,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根据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社区工作者。积极开发社区服务工作岗位,扩大就业范围,吸纳更多的人从事社区服务工作。扩大社区服务人员的来源渠道,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到社区帮助工作,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社会工作人员等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优化社区服务人才的结构。加强各类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社区服务研究和社区服务相关学科的建设,为社区服务体系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第三,建立和健全社区服务人才培养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社区服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健全人才激励制度,依照相关法律政策规定落实社区服务人员的生活补贴、工资、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关心社区服务人才的成长进步,探索建立培养发展党员,招录公务员,选拔基层干部,评选劳动模范等制度渠道。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安排社区服务网点
  我市应加大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综合考虑服务人群和覆盖半径,逐步建立起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依托、专项服务设施为补充、服务网点为配套、社区信息平台为支持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要求,合理地确定社区服务设施的数量、选址布局、建设方式、功能划分。重点发展社区居民购物、餐饮、维修、美容美发、家庭服务、物流配送等服务,同时注意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和服务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运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到社区设立超市、便利店、标准化菜店和早餐网点等便民利民网点。鼓励邮政、金融、电信、供销、燃气、自来水、电力等公用事业服务单位在社区设点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生活需求。统筹家庭服务业发展,
  (下转第61页)
  (上接第54页)
  支持大型家庭服务企业运用连锁经营等方式到社区设立便民站点。
  (五)改善基础设施,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改善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宽带接入,逐步推广适合社区居民需求的信息化手段,提高居民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整合社区就业、社保、低保、卫生、计生、文化、培训等公共服务信息,发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一站式”服务。哈尔滨市应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工程列为重点工程,建立居民、家庭、社会组织、社区活动电子档案,实现社区服务队伍、服务人员、服务对象信息数字化。可以在我市选取几个条件好、资金足的社区作为试点,通过加强社区网络建设切实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优质、更人本的服务,从而逐步实现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等社区管理服务一体化。
  (六)加大宣传力度, 动员群众参与社区服务
  目前,我市很多社区的大部分居民并没有充分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群众的参与意识不足,因此亟需强化宣传教育,培养社区群众的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使他们意识到享受社区服务和参与社区服务既是权利也是义务。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和公民理解和认识社区服务的概念、内容及其重大意义,培养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增强全社会对建立社区服务体系迫切性、必要性的认识,尽快地使社区服务深入人心,提高行动的积极性、公众性、社会性。通过解决大多数社区成员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激发大家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的热情。
其他文献
近年来,辽宁省科协加强学会建设和管理,努力提升学会能力,推动学会参与社会建设。  一、通过项目牵动和以奖促建、奖建结合的方式,引导提升学会能力  (一)以学术年会为龙头,提升学会服务创新的能力  自2008年开始,辽宁省科协坚持围绕一个重点产业,明确一个重大主题,引进一批高端团队,产生一批重要成果,政产学研会紧密合作举办年会的工作模式,瞄准我省重点发展的仪器仪表、液压装备、新能源电器、专用车生产、
期刊
[摘 要]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各种类型的思想库对政府公共决策的影响力,指出作为科技思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协系统对政府公共决策影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科协系统对我国公共决策影响力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政府公共决策 思想库 科协 数据库  一、思想库的涵义  思想库(Think Tank),又称智库、智囊机构、思想工厂、领袖外脑,是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多学科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它以公共政策
期刊
[摘 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和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上海浦东新区在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浦东将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置于“公益”的理念和范畴之下,强调公益是一条上、中、下游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即上游环节(基金会)——中游环节(支持型、枢纽型社会组织)——下游环节(草根型、操作型和社区型社会组织)。从组织生态来看,浦东公益服务园、基金会服务园、社区公益服务园和
期刊
在学会改革中,黑龙江省科协充分认识到提升学会能力、争取政府转移职能对增强学会竞争力、凝聚力、影响力的重要性。为了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以提升学会能力为主线,评价激励和示范带动相结合,突出发展方向,强化改革意识,不断增强学会的学术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促进学会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在省科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学会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深入基层主动征求学会意见  以省科
期刊
福建省科协发挥自身优势,以“省科协学术沙龙”为着力点,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努力打造高端学术平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2013年起,福建省科协相继以“船舶产业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发展”、“H7N9综合防控”、“综合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组织了4场高层次学术沙龙。每期学术沙龙都紧密围绕地方产业提升和行业热点,邀请有关领导、企业家和省外、境外的专家参加,由1~2位省内外知名科
期刊
[摘 要]银川新公民学校是南都公益基金会在农民工子女教育领域开展的地方性公益项目。本文以“三圈”理论为分析工具,从价值、能力、支持三个层面对银川新公民学校的运行模式进行初步探析,指出了其项目管理的具体经验,并尝试从明确目标群体、获取价值认同;规范项目管理、提升执行能力;构建合作网络、强化支持力度三个维度为其他社会组织公益项目的开展提供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三圈”理论 社会组织 公益项目 运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质性研究方法调查了山东某高校志愿者组织,发现这类组织的活动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以及社团化的基本特点。文章根据活动频率、结构设置、资金来源、领导类型将高校志愿者组织分为校方日常型志愿者组织、社会&学校联合培养型志愿者组织、社会&学校临时合作型志愿者组织三类,并对它们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高校志愿者组织 类型特点 运行机制  自1993年共青团中央启动“中国青年志愿
期刊
企业科协是企业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企业管理决策层联系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其宗旨是为企业发展服务,为提高企业员工科学素质服务,为企业科技工作者服务。企业科协是县(市)科协重要的基层组织和工作抓手,做好企业科协工作对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期,江阴市科协对企业科协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和理性思考,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如下:  一、江阴市企业科协工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在理论上深化拓展了人民观的价值逻辑、梳理概括了政党观的治理逻辑、总结提炼了历史观的实践逻辑、丰富发展了真理观的理论逻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高度概括,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需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实质,贯彻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  关键词:建党百年;“七一”讲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一百周年讲话中,面向世人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三个处于并列关系的论题阐发为以“马克思主义行”为因,“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为果的因果关系论题。由此,马克思主义行由合法性论题变成了合法性基础。充分把握这一变化,以此为依據把握三者关系,将会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领导者的执政合法性,中国特色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