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新《纲要》明确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指导原则。“游戏”这个词语因此无数次被教育专家、幼教同仁指出它的重要性。可以说,大家在口头上、理论上相当重视,但基于种种原因,实际上却轻视游戏。常常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
关键词:重视;游戏教学;纸上谈兵
相信大家对《纸上谈兵》这个故事并不陌生吧!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位叫赵括的人从小学习兵法,对兵书研究得十分透彻,自以为天下没有人能够与其匹敌。因为熟读兵书,后来代替廉颇做了大将军,长平一战却被秦将白起打败,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赵括自己也战死了。究其原因,赵括对行军打仗在理论上说得头头是道,却没有实战经验,最终在战场上一败涂地。这就好比学游泳,光是在岸上看别人游,不下水,永远都学不会。
其实,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也不乏有“纸上谈兵”的事情发生,就比如游戏活动吧!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心理学界就肯定了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意义,提出了“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这一命题。《幼儿园工作规程》已明确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专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条指导原则,指出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新《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要求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注重过程体验,不要过于追求结果,急功近利,并且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之上,是幼儿力所能及,是最近发展区内的活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幼儿健全人格的养成有赖于游戏,游戏是对幼儿的成长最具价值的活动,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也是幼儿最愿意从事的活动。因此,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势在必行。
虽然,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学习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的幼儿园也开始在<读懂儿童>平台上学习观察儿童、解读儿童。试问一下,是不是所有的幼儿园都把游戏活动开展得非常好呢?
追溯历史根源,由于长期以来在我国幼儿教育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学科中心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传递知识经验。儿童学习的基本任务就是接受或者记住教师所告知的事实或结论。儿童仅仅被看作是承受教育影响的被动的客体,是灌输知识的对象与容器。而游戏更多地被用作传递知识经验,巩固与强化知识技能的媒介和载体。作为教师导演下的“一台戏”,为外部强加的活动,成为变相的作业或上课,游戏本身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并未受到重视,造成了理论上重视游戏,实践中轻视和忽视游戏的矛盾现象。再加上实际工作中为了招生,迎合家长的心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从而向幼儿传授更多知识性、技能性的东西,忽略了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有一些家长看到教师组织游戏活动时,不理解,盲目的认为幼儿园老师只是带着孩子在玩,也许就像国外学者席勒所持观点:“游戏是剩余精力的无目的消耗”。希望老师多给孩子“上课”,使得游戏活动被其他教学活动取而代之。还有就是迫于安全压力。在幼儿园,可以说安全就是生命线,也是高压线。无论你平时工作开展得有多好,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一票否决,所有努力付之东流。老师们不敢也不愿去冒风险。
事实上,游戏的本质推翻了这一错误观点。它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其中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游戏是活动者内在动机的活动,不受活动以外的目标控制,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活动本身,因而是自由的,也是活动者自己的活动,它不受活动以外的他人控制,因而它是符合自己意愿的一种活动;是注重过程体验的活动,它不受结果评价的制约,营造的是一种轻松安全的氛围;游戏是在个体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活动,无须承受过于超越自己的行动,因而游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表现;同时,游戏是个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在操作中建构经验,是一种自发的学习,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其发展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情感发展的价值首先表现为情感补偿,其象征意义使孩子在游戏中满足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例如:一男孩想得到一辆漂亮的汽车,妈妈却没有给他买。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他便把塑料圈当成方向盘,在那儿像模像样的开着“车”。其次表现为情绪宣泄,孩子在现实中压抑的情绪能在游戏中得以排解。如:有的孩子生性胆小,或是常常被同伴欺負,在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中可以让他扮演“大灰狼”,他便凶猛地去抓“小动物”,彻底释放自己。因此,前苏联的阿尔金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看来的确如此。
二是认知发展的价值。首先表现为自发探索,给孩子一个新玩具,幼儿总会左看右看,尝试着如何去玩,甚至还有幼儿会将玩具拆开来看个究竟。遇到这种情况,你千万别轻易地去责怪他们,可以鼓励他们将玩具装好。其次表现为自发练习,重复性行为。面对一种游戏,幼儿总是会重复的、自发的进行练习。由于这些尝试性的活动是在重复中进行的,所以重复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不仅巩固了旧有的经验,对他的发展还具有新的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表示: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弥补了任务式和灌输式教学方式的不足,能够有效促使学前教育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它具有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积极性、促进沟通、开拓想象力、培养交际能力等作用。
既然游戏教学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幼儿园中占着主导地位,那我们究竟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来实施才不至于是“纸上谈兵”呢?
首先是通过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游戏活动对幼儿的重要性,让他们正确认识游戏,理解教师实行游戏活动的目的,支持配合教师更好地开展游戏教学。
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游戏活动。如角色幼儿、表演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数学游戏、美术游戏等等。并且将游戏融入生活,丰富幼儿的生活,开发幼儿的智力,发展他们的体质。
我们只要在真正意义上认识到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际行动中重视游戏教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游戏教学就不会是“纸上谈兵”了!
(作者单位:四川省德阳市第一幼儿园)
关键词:重视;游戏教学;纸上谈兵
相信大家对《纸上谈兵》这个故事并不陌生吧!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位叫赵括的人从小学习兵法,对兵书研究得十分透彻,自以为天下没有人能够与其匹敌。因为熟读兵书,后来代替廉颇做了大将军,长平一战却被秦将白起打败,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赵括自己也战死了。究其原因,赵括对行军打仗在理论上说得头头是道,却没有实战经验,最终在战场上一败涂地。这就好比学游泳,光是在岸上看别人游,不下水,永远都学不会。
其实,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也不乏有“纸上谈兵”的事情发生,就比如游戏活动吧!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心理学界就肯定了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意义,提出了“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这一命题。《幼儿园工作规程》已明确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专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条指导原则,指出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新《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要求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注重过程体验,不要过于追求结果,急功近利,并且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之上,是幼儿力所能及,是最近发展区内的活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幼儿健全人格的养成有赖于游戏,游戏是对幼儿的成长最具价值的活动,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也是幼儿最愿意从事的活动。因此,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势在必行。
虽然,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学习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的幼儿园也开始在<读懂儿童>平台上学习观察儿童、解读儿童。试问一下,是不是所有的幼儿园都把游戏活动开展得非常好呢?
追溯历史根源,由于长期以来在我国幼儿教育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学科中心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传递知识经验。儿童学习的基本任务就是接受或者记住教师所告知的事实或结论。儿童仅仅被看作是承受教育影响的被动的客体,是灌输知识的对象与容器。而游戏更多地被用作传递知识经验,巩固与强化知识技能的媒介和载体。作为教师导演下的“一台戏”,为外部强加的活动,成为变相的作业或上课,游戏本身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并未受到重视,造成了理论上重视游戏,实践中轻视和忽视游戏的矛盾现象。再加上实际工作中为了招生,迎合家长的心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从而向幼儿传授更多知识性、技能性的东西,忽略了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有一些家长看到教师组织游戏活动时,不理解,盲目的认为幼儿园老师只是带着孩子在玩,也许就像国外学者席勒所持观点:“游戏是剩余精力的无目的消耗”。希望老师多给孩子“上课”,使得游戏活动被其他教学活动取而代之。还有就是迫于安全压力。在幼儿园,可以说安全就是生命线,也是高压线。无论你平时工作开展得有多好,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一票否决,所有努力付之东流。老师们不敢也不愿去冒风险。
事实上,游戏的本质推翻了这一错误观点。它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其中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游戏是活动者内在动机的活动,不受活动以外的目标控制,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活动本身,因而是自由的,也是活动者自己的活动,它不受活动以外的他人控制,因而它是符合自己意愿的一种活动;是注重过程体验的活动,它不受结果评价的制约,营造的是一种轻松安全的氛围;游戏是在个体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活动,无须承受过于超越自己的行动,因而游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表现;同时,游戏是个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在操作中建构经验,是一种自发的学习,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其发展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情感发展的价值首先表现为情感补偿,其象征意义使孩子在游戏中满足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例如:一男孩想得到一辆漂亮的汽车,妈妈却没有给他买。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他便把塑料圈当成方向盘,在那儿像模像样的开着“车”。其次表现为情绪宣泄,孩子在现实中压抑的情绪能在游戏中得以排解。如:有的孩子生性胆小,或是常常被同伴欺負,在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中可以让他扮演“大灰狼”,他便凶猛地去抓“小动物”,彻底释放自己。因此,前苏联的阿尔金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看来的确如此。
二是认知发展的价值。首先表现为自发探索,给孩子一个新玩具,幼儿总会左看右看,尝试着如何去玩,甚至还有幼儿会将玩具拆开来看个究竟。遇到这种情况,你千万别轻易地去责怪他们,可以鼓励他们将玩具装好。其次表现为自发练习,重复性行为。面对一种游戏,幼儿总是会重复的、自发的进行练习。由于这些尝试性的活动是在重复中进行的,所以重复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不仅巩固了旧有的经验,对他的发展还具有新的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表示: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弥补了任务式和灌输式教学方式的不足,能够有效促使学前教育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它具有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积极性、促进沟通、开拓想象力、培养交际能力等作用。
既然游戏教学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幼儿园中占着主导地位,那我们究竟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来实施才不至于是“纸上谈兵”呢?
首先是通过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游戏活动对幼儿的重要性,让他们正确认识游戏,理解教师实行游戏活动的目的,支持配合教师更好地开展游戏教学。
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游戏活动。如角色幼儿、表演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数学游戏、美术游戏等等。并且将游戏融入生活,丰富幼儿的生活,开发幼儿的智力,发展他们的体质。
我们只要在真正意义上认识到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际行动中重视游戏教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游戏教学就不会是“纸上谈兵”了!
(作者单位:四川省德阳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