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问题及管控措施研究

来源 :安家(建筑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no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的智能化工程主要是依赖于当前的智能信息化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其中主要包括安全技术防范,设备自动控制,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等信息类的子系统。为了更好的提升建筑施工管理质量,需要借助一系列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分析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的特点和问题,并围绕其给出专业性的系统管理意见从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风险等多个方面协同进行讨论并作出改进。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智能化项目
  引言:随着建筑工程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其施工管理难度也在日益变高。一旦施工现场出现了一系列纰漏,则会导致自动化系统偏离预期的施工目标,导致其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智能化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需要涵盖建筑智能化及系统的集成技术与方法,通过自动监督等设备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舒适性和高效性。
  一、加强智能化项目安全管理,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问题的发生
  安全管理一直是现在智能化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同时也是贯穿着整个施工过程头等重要的安全大事。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了关注工人的安全,必须要将安全问题放到首要位置,从项目施工和现场管理等各个环节做好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确保所有施工人员的个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在日常的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让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做到工地安全,人人有责,严禁做一系列违反施工安全的行为。同时也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因为只有重视安全问题才能够有效的达到理想的施工目的,才能够收获预期的经济效益[1]。
  在智能建筑工程项目中,科学合理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能够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事故问题的发生几率,并且会威胁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涵盖各类安全技术培训教育活动形式,还需要涵盖对智能建筑零部件和设备资源等技术因素的统一安全管理等工作内容。符合施工建设项目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奖惩措施,可以进一步渗透安全生产意识,还能够协助工作人员互相监督和协管各类安全隐患和风险问题。在监管重大危险源中相关要素的过程中,现场安全员和管理人员都需要慎重选择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并需要及时应用各类现代化的监控监测仪器设备,才能够及时构造更加安全可靠的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和工作氛围。尤其在预先处理和排除各类现场安全风险因素的过程中,安全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认知理解能力,并重点关注各类智能零部件和建筑物本体使用功能需求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和联系,才能够进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协管措施。在预设各类生产安全问题的过程中,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和管理手段,精准提升对现场安全环境的协管监控能力。
  二、注重智能化施工过程的科学组织,做好多方协调工作
  智能化的施工是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为了做好项目施工的科学管理和组织,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管理,梳理好业主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系统的规划,优化智能化施工组织方案。对此,相应的管理人员一定要从施工组织和技术层面上,确保施工智能化项目各模块之间的衔接与融合,保证各模块系统与系统设计需求相统一。同时,还要根据智能化施工规范明确做好作业流程的细化工作,保证智能化施工的质量。对此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施工标准,对工地的各项工序进行动态的管控,确保智能化施工能够合理有序平稳的进行。同时还要摒弃传统的单向子系统,承包施工管理理念,围绕好总承包项目管理工作,对各子系统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
  充分注重智能化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科学组织工作和沟通协调工作,可以间接缩减人力资源管理成本,还能够及时应对现场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但是在明確规定智能建筑施工现场中的各项组织管理规则之后,现场管理人员还需要严格审核各项工作内容是否准确,以免影响到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深度沟通与协调工作进度。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负责人员都需要对技术交底活动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冲突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并重点研究和规划设计各项组织协调工作目标,以免出现较多过程管理难题和技术瓶颈问题。尤其涉及到各项智能建筑功能体系的全面铺设和质量校验分析等关键工作内容时,现场管理人员也需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优势,着重解决各个管理部门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冲突问题,将问题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并以保障整体建设质量为主要沟通目标。在详细划分现场责任归属范围的基础之上,现场管理人员也需要根据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需求和质量评估需求,在参与多方处获取到更加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信息,并及时处理和分析沟通协调工作的关键突出内容。
  除此之外,管理人员也应该与项目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沟通与交流,做好多方的协调工作,确保所有人对工程的预期一致,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施工目的。为此就需要管理人员们亲临现场,对于施工方案进行实时的改动,保证施工目标始终正确,即便有错也要及时改正[2]。
  三、明确好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的科学管理理念
  智能化的项目施工管理工作,首先需要管理人员制定明确的科学理念,要将其普及给所有的施工人员。当工人们意识到智能化项目施工的重要意义,才能够严格的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按规范进行施工作业,把控好现场的施工质量。此外,管理人员一定要亲临现场,对现场的施工做好明确的要求,将工人的施工与智能化施工项目进行充分的融合,在现场进行灵活的改动以确保智能化施工项目的整体工作质量。
  在进一步明确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作业要求基础上,贯彻落实科学的管理理念,也能够间接促进现场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的深度沟通与协调工作进度。并且很多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的各个功能系统普遍呈现互相融合的状态,也比较考验现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效率,并且会对后续竣工验收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在明确科学的施工管理理念之后,现场管理人员也需要严格核对各项关键文件资料和数据指标是否在合理范围之内,并且严格控制智能建筑的具体施工误差范围,还需要严格核对各项关键信息是否一致。在明确科学的施工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需要严格审核和校对设计单位给出的设计图纸是否符合现场实际需求,并对后续施工建设条件进行全局化模拟和分析,并充分运用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协管平台等信息技术工具,逐步提升对现场施工作业过程的整体管控能力。   此外,管理人员也应该积极与项目的设计人员和其他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立足于智能化项目施工的总目标,对于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确保当下的施工过程符合科学的标准。另外,管理人员也要不断的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从智能化系统的复杂性,科学性和综合性进行考虑,积极结合先进的施工管理经验,对其进行处理,保证智能化项目的最终施工质量[3]。
  四、加强智能化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严格规范施工过程
  智能化的项目管理施工质量是确保系统安全有序运行的前提与标准,提高建筑智能化水平的关键。因此,在整个智能化的项目施工质量的把控工作中,一定要做好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的施工方案,严格落实施工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为质量管控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在质量管控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从智能化的项目设计角度出发,了解施工操作人员自身的專业素质,结合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现场工作材料进行合理的管控,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和施工程序,保证所有人按部就班的完成施工作业。
  此外,还要加强对现场施工作业的监督与检查工作,特别是在智能化项目施工的关键节点一定要做好具体的质量把控工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了解施工的进度和效益,严格执行施工的验收工作,制定明确的施工目标,结合智能化现代管理技术指标,合理的制定施工方案,与现场的施工负责人做好对接工作,确保最终的施工目标能够得到满足。
  五、做好智能化项目施工管控中的成本管控工作,提高施工的经济效益
  在现代化的建筑智能化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中,为了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中心的成本管控系统,相应的单位应该成立专门的预算部门,设置合理的成本管控以及索赔管理岗位,把控好施工的成本,落实成本的预测控制和核算工作。除此之外,还要针对智能化的项目,施工条件,施工设备和人员的素质等等,制定一系列的成本预算标准,从人工费用,材料费用,辅助工程费用等多方面进行管控,落实到岗到人。同时,也要结合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尽可能的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压缩成本提高施工的经济效益。另外,还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跟踪与管控,尽量减少返工问题,进而压缩施工成本。成本管控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全过程管理内容之一,还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单位的实际经济效益产出能力。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负责人需要严格核对工程清单以及过程成本管理数据信息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和问题,并及时开展源头整治工作,对施工建设之前制定的相关成本预算管理方案进行严格核对和分析,以免出现较多成本管控偏差风险因素。全过程的成本管控工作,比较考验现场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以及财务成本核算等相关工作的认知理解能力以及重视程度,并且会被各项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的外部因素所影响,因此精细化的成本管控过程非常关键。
  结束语:总而言之,智能化的施工管理工作综合性非常强且专业性较高,涉及到的范围较广,需要各方人员的及时沟通与交流,此外还要做好全面的协调沟通管理工作,及时的发现现场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尽早解决,确保项目管控效率。此外,还要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做好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汇报和交流工作,努力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遇到的一系列难题。总之,在智能化的项目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将工程的质量和工人的安全放在首位,努力完善施工制度和措施,构建全方位的管控系统,从管控中获得收益,提高建筑智能化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宗庆.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关键点分析——以“建发富力·玺院智能化工程”项目为例[J].居业,2020(12):173-174.
  [2]白瑞武.建筑工程技术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中华建设,2020(11):146-147.
  [3]唐桂莲.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点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05):197-198.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天然气开发技术经济评价体系进行全面化分析,确定多方面技术指标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条件所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在天然气开发技术经济评价中的应用具有多方面优势特点,可以通过详细且完善的分析方式促进提升评价效果,全面实现根本经济评价目标。本文将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基本应用步骤以及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在天然气开发技术经济评价中的应用策略两个角度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天然气;开发技术;经
根据美国2008年中毒控制中心协会关于国家中毒数据系统第26届年会报道:毒物摄入途径消化道占77.7%.我国从1994年1月至2007年9月有关急性中毒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中毒途径亦以消化道为主占80.77%[1].可见以消化道摄人为主的急性中毒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洗胃是抢救急性口服中毒患者最直接、最快速的急救护理措施.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洗胃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对洗胃过程的相关环节有
发热是儿科急诊常见的症状之一,而家长对患儿发热的过度恐惧和焦虑现象也十分普遍.研究显示[1-2],家长往往缺乏正确处理的方式,导致发热儿童被迫接受不必要的检查和伤害,或反复求医寻求治疗,造成非必要性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了解影响发热儿童家长处置行为的因素,把握国内外最佳干预策略对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发热返诊率及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本文对国内外相关工作进展和动态进行初
摘要:装配式装修技术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时间短,而且成本低,所以已经成为当前装修装饰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所以,在室内装饰上如何有效的利用装配式技术,成为当前室内装饰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先了解装配式技术在室内装饰中的优势,然后了解装配式技术在室内装饰中具体应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技术;室内装饰;作用  根据当前装配式建筑设计发展情况来合理的应用装配式技术,能
随着就医病人数量的增加或某些疾病患病高峰时段的到来,很多医院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加床的问题[1].目前多数医院的加床标识尚无统一规范,有的将病人床号姓名手写或打印后粘贴于床旁,有的将病员信息卡填写后直接粘贴于墙上,不但字体不醒目,容易脱落,造成医疗护理隐患,而且影响美观,不利于病区管理.为此我科设计并制作了加床病人标识牌,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介绍如下。
期刊
随着护理工作脚步的加快,整体护理的普及,如何简单而又美观牢固的为患者固定胃管,成为现代护理人员所面临的问题.  1.传统固定方法的不足:目前临床上多数科室采用的是传统的蝶形固定方法,即用一条布制胶布缠绕胃管数圈,两端固定在鼻翼上的方法,此种方法有几点不足:(1)普通布制胶布的宽度统一,缠绕数圈后,虽然牢固,但胶布覆盖的胃管较多,不易观察胃管深度和引流液性状。
期刊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对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中,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宗旨统筹兼顾;紧跟时代发展,更新课程设计理念;加强内涵建设,持续改进课程设计思路,不断探索出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无痛人流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研究全过程陪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麻药总用量、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测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P<0.01);麻醉药
摘要:当今科學技术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攀升。但是社会生育率持续下降,劳动人口日益缩减。此外,环境保护问题在国际和国内也越来越被重视。基于此背景问世的装配式建筑不仅得到了业界的积极推广和广泛应用,还获得了国家的大力支持。随着BIM技术的迅猛发展,此项技术日渐得到建筑设计领域的高度认可和广泛使用。其专业协作和模型参数化等特点与装配式建筑的有机结合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表现。本文重点介绍BI
分析与探讨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精品课程教学手段方面的建设与创新,根据专业特点和我校特色,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开发现代化新型教学手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