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前瞻

来源 :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n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今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通过十年的实践,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探讨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谋而合,今后,在科学发展的统领下,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区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城镇化道路和自主创新道路,使西部地区的人民享受更多的、更实惠的西部大开发成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西部大开发;回顾;瞻望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4-0001-03
  
  2009年,当西部地区民众和全国人民一起欢庆新中国60华诞时,心中怀有更多一层的喜悦;在这一年,同时迎来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
  加快西部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统揽全局、审时度势,迎接新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亦可以说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同志晚年关于“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的提出和解决(由第一个大局过渡到第二个大局)这个问题”①政治嘱托的落实。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地区倾斜发展的区域政策,在赢得时机、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尽快融入全球经济的同时,亦付出了国内地区发展差距明显扩大的代价。20年左右,东西部地区发展速度的差距,使1999年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足东部地区的一半(41.3%),东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差距比1978年扩大12.8个百分点②。在既有地区经济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投入产出关联,互为市场。保持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众多少数民族民众聚居于西部和陆地边境地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我国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居于上游、上风的区位,决定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保障的建立与维护。经过改革开放头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相继提前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已由1978年的3 465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近10万亿元(99 214.6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近8 000元;加快中西部大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各种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作为新世纪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第一个重大战略部署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从2000年起全部启动,标志着“第二个大局”拉开了帷幕,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从改革开放头20多年的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向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转变,为新世纪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从多方面拓展了空间。
  十年来,西部地区已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达1.74万亿元,在中央预算内建设资金、长期建设国债资金的带动下,社会资本和区外、境外资金的进入,使西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的年增长都在20%以上(2003-2006年平均增长为26.8%,2007年、2008年分别比上年增长28.2%和26.7%),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青藏跌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相继建成投入运营;投资和创业环境明显改善,地区发展活力得以释放,十年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1%,不仅高于大开发前(1978-1998年期间平均增长率为9.45%),与东部地区发展速度的差距亦成收敛态势。在国际金融危机开始蔓延、外部需求萎缩的200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幅超过东部,达到5.8万亿元,在全国GDP中的占比达到17.8%,较大开发前夕有所提高。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而西部12 个省区中,有10个增幅超过全国平均值(黔、蒙、桂、川、陕、渝、青、滇、藏和新疆),其中前5个省区增幅达到两位数。十年来,西部地区在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同时,社会建设有序开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更可贵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通过十年的实践,在结合西部地区的具体区情,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城镇化道路和自主创新道路,紧密结合西部区情和大开发的实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脱欠发达状态、实现全面小康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领域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通过发展,在发展进程中加以解决。发展必须立足区情,欠发达和相当广大地区生态脆弱是西部地区两大基本区情。在全球化的当今,为了使西部丰富的资源和特色产品以低廉的交易费用进入国内外市场,使国内外各种先进生产要素顺畅进入西部,就必须首先从改善交通运输、通讯网络和电网等入手。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摇篮,扼制生态环境恶化,是维护生存之舟,建设幸福家园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年3月15日)明确了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方针:“力争用5到10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突破性进展,科技、教育有较大发展。”十年来,西部地区新增公路里程85万公里,新增铁路营业里程超过8 500公里;在抓紧干线建设的同时,“油路到乡”、“公路到村”的农村公路建设有序开展。根据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生态维护和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的实际,在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十年之时,仍需锲而不舍,继续抓好这两个重点。以铁路建设为例,将围绕完善西部各省区市之间、西部与国内其他大经济区之间,以及西部和邻国之间的铁路通道目标,拓展路网覆盖面、提升通过能力、提高运行速度。例如,在建的重庆—贵阳、重庆—兰州、成都—天水等客运专线,将为西北、西南打造新通道;上海—昆明、贵阳—广州、南宁—广州、兰州—郑州—徐州、中卫(银川)太原等新线,将为沟通西部地区与华北、华东、华南、华中打造新的快速通道;和邻国沟通的铁路,北有中—吉(吉尔斯斯坦)—乌(乌兹别克斯坦),南有中—越(泛亚铁路东线)以及中国和老挝—泰国铁路(泛亚铁路中线)和中—缅铁路(泛亚铁路东线)等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兴区强区之本。十年来,西部地区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仅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为例,2008年已达到401.9万人,比大开发前夕(1999年为869 830人)净增了315万人,相当于1999年在校生的4.62倍,为西部大开发源源不断的输送了人才,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了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京、沪等地著名高校将逐步扩大在西部地区招生的比例;从2009年起,中央教育主管部门批准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进入“211工程”序列,接受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三方的共同投入,重点建设对所在地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学科,培养西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在西部民族地区新设立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广西师范民族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等10所高校和三所高等专科学校④。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再重要,但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增进民众的福祉,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十年来,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的明显提高;以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如期实现。截至2007年底,“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98%,四年累计扫除文盲600多万,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西部各省区市初中毛入学率超过90%。但是,和全国平均值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为例,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居西部前3位的内蒙古、重庆和广西均已达到14 000元,已接近全国平均值,仅低9个百分点;而新疆、甘肃则比全国平均值低27~30个百分点。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纯收入,居西部首位的内蒙古为4 656.2元,仅比全国平均值低2个百分点,而贵州、甘肃则比全国平均值低40多个百分点。用好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向民生项目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机遇,尽快补上在义务教育、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欠账;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多方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是西部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能力和东部的差距明显缩小,以保证2020年国家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之时,西部地区民众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并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城乡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在抓紧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环节的同时,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西部大开发十年,在经济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最突出的有三点。
  一是从西部地区具体的区位边缘、资源稟赋等出发,重点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市场不怜悯落后”,质次价高的产品,无论产自何地,都会遭到市场冷遇。作为后发展地区,只要避开软肋,依托地缘、资源等比较优势,从特色优势产业入手,培育、巩固、扩大竞争优势,就有可能在国内外大市场打出一片天下。2008年西部12个省份生产的原煤、原油、电和棉花已分别占到全国总产量的43.9%、29%、28%和43.7%,发挥了国家级能源基地、棉花基地的作用。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从煤炭开发入手,发展火电,进而发展煤制油、煤基醇、醚燃料等煤化工,拉长产业链;又利用草原广袤、风大、日照强、沙多的自然条件,发展乳品业、风力发电、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和各种沙产业,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是年年均增长16%,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由大开发前(1999年)的8.26%,提高到2008年的13.32%。新疆亦异曲同工,依托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以及土地辽阔、日照长、边境线长、口岸多(一、二类口岸29个)等条件,重点打造“黑”(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白”(棉花)、“红”(番茄、枸杞、红花等)等特色品牌,并逐步向上下游延伸,壮大产业链,大力推进以边贸为主的进出口贸易,拉动区域经济发展,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 203.4亿元,相当于大开发前(1999年)的3.6倍,2008年天然气、棉花的产量居各省份的首位,石油产量居第二位,进出口贸易总额居西部省份的首位。对于《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指出的能源、化工、有色金属、稀土、钾、磷、特色农牧产品及加工、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近些年来西部各省份结合不同情况,各有侧重的发展;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根据国内外经济科技新走势,重视培育低碳经济,西北与内蒙古及时发展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及相应装备的制造业,西南重视生物质能的开发。
  二是科技和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从资源开发或发掘区位优势起步,而继续前行,无不依托于科学技术。前述内蒙古、新疆产业链的延伸,每一步都得益于科学技术及时的支撑;平时如此,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科技、创新的作用更加凸显。彩虹集团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咸阳新建的第一座彩色显像管厂,随着传统显示器件进入产品生命衰退期,企业陷入困境,依托技术研发成果和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企业及时转向平板显示产业,产品升级、系列拓展、布点展开、由一变三,成功化危为机。创新是企业转型产品升级的动力,一是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要继续优化西部地区的创新环境,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纽带的区域创新体系,依靠西部民众的创新智慧,推进西部未来的发展。
  三是坚持“双轮驱动”。无论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正反两面的经验,还是西部大开发十年的经验,都表明:国家经济、区域经济都应是公有制和其他多种所有制双轮驱动,维护公有制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在直面激烈国际竞争环境中,国家直接掌控国民经济命脉、关键领域,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只有多种所有制的充分发展,才能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使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一切财富之源,活力迸发、泉涌如流。大开发十年,西部民营经济提供的“两个80%”(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农转非”就业岗位),进一步改善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就再也不能延宕。
  面对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在政治建设领域,民众对西部各级政府的希望是:加快政府职能和作风的双转变,真正成为当地易于投资兴业环境、宜居环境、宜学环境建设的组织者,基本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者,正常市场秩序的维护者,严格依法行政、清廉行政,从根部防止类似2008年“瓮安事件”、“孟连事件”的发生。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凝聚力和创造力之源,它既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更是区域软实力的核心内容。西部大开发十年,战胜了一次又一次“天灾人祸”的挑战和严峻考验,特别是发生“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正是依靠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夺得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胜利,凝聚成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十年之时,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出发,落实好“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依托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珍惜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西部地区文化建设的重点。
  人类居于地球,地球却并不专属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真谛在于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切经济社会活动应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不突破环境容量和自然承受力的限;对地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生态系统既复杂又相对脆弱的西部地区,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环境保护尤显重要。过去十年,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等取得了明显成效。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西部“禁止开发”、“限制开发”两类功能区面积广袤、屏障范围辽阔、意义重大、系统复杂,亟须抓紧研究,提出方案,吁请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尽快立法,以常保国泰民安。
  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西部最重要的有:重点经济区与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圈的率先发展、资源富集地区的集约开发、重点边境口岸城市的跨越发展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三峡库区、资源枯竭矿区等重点扶持地区以及各类县域经济发展的统筹兼顾。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重视城市对广大农村的辐射、带动,有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城乡一体化体制,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大开发过程中,统筹内、外要素,有效聚合,集成优势;既重视内生要素的培育、壮大,又积极对内对外开放,从区外、境外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与管理经验,激活、提升内生要素,培育自主发展能力,有效利用对口支援,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通过东西部共建产业园区,提升西部各类开发区的综合水平;抓紧准备方案,促使国家尽快出台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杜绝污染性强、已进入衰退期的产品产能随大流西移。总结大开发头十年的宝贵经验,将使西部大开发更好的沿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深入推进。
  
  注 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②王洛林,魏后凯主编.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M].北京出版社,2002.
  ③中长期铁路规划网[J].人民铁道,2008-11-28.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报[N].2009-2-12.
  
  [作者简介]陈栋生(1935—),男,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产力布局与区域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研究。
  [收稿日期]2009-04-22
  (责编:正融;校对:正融)
其他文献
【摘要】阐述职业素质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探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176-02  一、职业素养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彻底改变了由国家“统包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