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学生是怎样地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自主学习、理解语言文字,并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这是教学的基本目的。
[教材分析]
《皮巧根桥》是语文S版第七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了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砍倒一棵大柳树,在一条小河上架起一座木桥,为过河的人们提供了便利,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的事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皮巧根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
2让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学会为别人着想,做一些有益别人的事。
[教学重点]
了解皮巧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他是怎样架桥的,为什么大家一直叫这座桥为“皮巧根桥。”
[教学难点]
1理解大家一直叫这座桥为“皮巧根桥”的原因。
2让学生学会为别人着想,做一些有益于别人的事。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引导点拨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展示课件(课题和课文插图)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1教师谈话启发。
同学们,大家对“桥”并不陌生,能不能说说你见过的一些什么桥?
生:见过木制的小桥、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城市里多姿的立交桥,跨越长江、黄河气势雄伟的大桥。)
展示课件(木桥、混泥土桥、立交桥、南京长江大桥)
1.2今天老师也带领大家去认识一座特别的桥,它叫“皮巧根桥”。
展示课件(皮巧根桥图片) (板书课题:皮巧根桥)
1.3生齐读课题。
1.4看了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1)皮巧根桥跟我们在生活中见过的桥有什么不一样?
(2)它是一座什么桥呢?
(3)小男孩为什么要造桥?
(4)为什么有了新桥,人们还喜欢叫“皮巧根桥”呢?
师:同学们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你还想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让我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展示课件(“学生”最想知道的几个问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1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2.2要求读文时不加字、不减字,不唱读。
3根据“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3.1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为了更深刻地感悟课文。请同学们读一读“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又给同学们提出了哪些重要的学习任务。
3.2学生汇报阅读提示。
展示课件(阅读提示)
4自读课文,感悟理解
4.1围绕“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自主学习课文并思考:
(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是怎样架桥的?在书上画一画,找一找答案。
(2)后来有了新桥,人们为什么还是喜欢叫“皮巧根桥”?
4.2和学习小组的同学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自学情况。
4.3教师指导阅读交流。
师: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
生:因为上学路远,跳过急水河比较近,可是要跳过急水河还有人掉进河里,发生危险,在河上架桥会很方便。
展示课件(急水河图片)
①指名读一读课文第1至第8自然段。
②读了这些自然段的内容,你对孩子们的想法有什么体会?
生:课文中写第一个孩子想做救火英雄,第二个孩子想做打鱼英雄,第三个孩子想第一个飞到月球上去,他们都有好的想法,但都是空想,有些不切实际。
师:皮巧根是怎么做的?你画了些什么句子。(9—12自然段)
①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句子。
学生读句子,教师提炼学生所画的句子随机出示:课件(皮巧根是怎么做的句子)
A、他让爷爷帮他把斧子磨快,然后就动手砍柳树。
B、他砍了一天、两天,直到第三天才把大树砍倒。
C、大树正好架在了河的两岸上。
D、现在得把柳树枝全砍掉。
E、皮巧根拿定主意在木头两边加上栏杆。
②教师根据学生读出的句子,概括板书:磨斧子——砍柳树——树架在河岸上——砍树枝——加栏杆。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才能表现出皮巧根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呢?(坚定的语气)边读边想象在造桥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师:最后皮巧根终于建成了一座什么样的桥?
生:一座又方便、又安全的木桥。
再次展示课件(皮巧根桥图片)
师:为什么后来有了新桥,人们还是同样喜欢叫“皮巧根桥?”展示课件(新桥)
①学生读课文14—15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
生:为了表示对皮巧根的无限感激。
4.4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了你们最想知道问题了吗?好!学得真棒!
5总结全文,鼓励练笔
5.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皮巧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我感受到了皮巧根是一个有爱心,肯努力的孩子。
5.2你最想跟他说点什么?
生:皮巧根同学,你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敬仰,你真棒!真了不起!你乐于助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5.3在生活中,像这样有爱心的人还有很多,你能以“爱心”为题,通过一两件事来体现人物的良好品质——爱心吗?
板书设计:
皮巧根桥
磨斧子——砍柳树——架柳树——砍树枝——加栏杆
[教材分析]
《皮巧根桥》是语文S版第七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了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砍倒一棵大柳树,在一条小河上架起一座木桥,为过河的人们提供了便利,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的事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皮巧根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
2让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学会为别人着想,做一些有益别人的事。
[教学重点]
了解皮巧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他是怎样架桥的,为什么大家一直叫这座桥为“皮巧根桥。”
[教学难点]
1理解大家一直叫这座桥为“皮巧根桥”的原因。
2让学生学会为别人着想,做一些有益于别人的事。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引导点拨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展示课件(课题和课文插图)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1教师谈话启发。
同学们,大家对“桥”并不陌生,能不能说说你见过的一些什么桥?
生:见过木制的小桥、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城市里多姿的立交桥,跨越长江、黄河气势雄伟的大桥。)
展示课件(木桥、混泥土桥、立交桥、南京长江大桥)
1.2今天老师也带领大家去认识一座特别的桥,它叫“皮巧根桥”。
展示课件(皮巧根桥图片) (板书课题:皮巧根桥)
1.3生齐读课题。
1.4看了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1)皮巧根桥跟我们在生活中见过的桥有什么不一样?
(2)它是一座什么桥呢?
(3)小男孩为什么要造桥?
(4)为什么有了新桥,人们还喜欢叫“皮巧根桥”呢?
师:同学们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你还想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让我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展示课件(“学生”最想知道的几个问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1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2.2要求读文时不加字、不减字,不唱读。
3根据“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3.1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为了更深刻地感悟课文。请同学们读一读“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又给同学们提出了哪些重要的学习任务。
3.2学生汇报阅读提示。
展示课件(阅读提示)
4自读课文,感悟理解
4.1围绕“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自主学习课文并思考:
(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是怎样架桥的?在书上画一画,找一找答案。
(2)后来有了新桥,人们为什么还是喜欢叫“皮巧根桥”?
4.2和学习小组的同学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自学情况。
4.3教师指导阅读交流。
师: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
生:因为上学路远,跳过急水河比较近,可是要跳过急水河还有人掉进河里,发生危险,在河上架桥会很方便。
展示课件(急水河图片)
①指名读一读课文第1至第8自然段。
②读了这些自然段的内容,你对孩子们的想法有什么体会?
生:课文中写第一个孩子想做救火英雄,第二个孩子想做打鱼英雄,第三个孩子想第一个飞到月球上去,他们都有好的想法,但都是空想,有些不切实际。
师:皮巧根是怎么做的?你画了些什么句子。(9—12自然段)
①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句子。
学生读句子,教师提炼学生所画的句子随机出示:课件(皮巧根是怎么做的句子)
A、他让爷爷帮他把斧子磨快,然后就动手砍柳树。
B、他砍了一天、两天,直到第三天才把大树砍倒。
C、大树正好架在了河的两岸上。
D、现在得把柳树枝全砍掉。
E、皮巧根拿定主意在木头两边加上栏杆。
②教师根据学生读出的句子,概括板书:磨斧子——砍柳树——树架在河岸上——砍树枝——加栏杆。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才能表现出皮巧根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呢?(坚定的语气)边读边想象在造桥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师:最后皮巧根终于建成了一座什么样的桥?
生:一座又方便、又安全的木桥。
再次展示课件(皮巧根桥图片)
师:为什么后来有了新桥,人们还是同样喜欢叫“皮巧根桥?”展示课件(新桥)
①学生读课文14—15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
生:为了表示对皮巧根的无限感激。
4.4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了你们最想知道问题了吗?好!学得真棒!
5总结全文,鼓励练笔
5.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皮巧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我感受到了皮巧根是一个有爱心,肯努力的孩子。
5.2你最想跟他说点什么?
生:皮巧根同学,你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敬仰,你真棒!真了不起!你乐于助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5.3在生活中,像这样有爱心的人还有很多,你能以“爱心”为题,通过一两件事来体现人物的良好品质——爱心吗?
板书设计:
皮巧根桥
磨斧子——砍柳树——架柳树——砍树枝——加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