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普洱有26个民族,其中5个为原始社会直接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1%。辖区内10县9贫,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30.4%,是云南省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州市之一。
2020年末,全市6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6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其中深度贫困村295个),41个贫困乡(镇)脱贫退出,9个贫困县已全部摘帽退出,彻底消除了延续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短短5年内,普洱因地制宜,探寻多种脱贫路径,打出了漂亮的脱贫攻坚“组合拳”。
生态为底色 科技为翅膀
2020年春节过去不久,某购物平台直播间1个小时吸引了54万人观看,25吨皮光味美的大土豆销售一空。引得大家纷纷下单的正是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澜沧县)出产的“院士土豆”。
澜沧县是中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森林覆盖面广,自然条件优渥。但这里交通闭塞,曾是全国深度贫困县之一。背靠青山绿水却广种薄收,2013年,这里的国家级贫困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千多元人民币。
2015年,澜沧县被确定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自此扎根澜沧。经过院士团队的调研、改进,符合当地生态、量高质优价廉的冬季马铃薯问世。在示范性种植大丰收后,澜沧县开展大面积种植,计划到2025年全县冬季马铃薯种植规模达10万亩。冬季马铃薯种植真正把“冬闲田”变为“效益田”,促进农民增收。
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刘里保家的耕地原来只种一季玉米,利用率很低。刚听说冬季马铃薯时,他和大多数村民一样抱着怀疑态度,“不相信冬天的地里还能长出东西”。但淳朴的百姓还是选择跟随院士,按照学到的技术认真劳作。没想到,最后土豆不仅长了出来,产量还比普通土豆多了不少,村民们心里一下有了底。这几年,刘里保通过种植冬季马铃薯每年增收7万多元,他骄傲地说,“家里不仅脱了贫,还供出了两个大学生。”
除了冬季马铃薯外,冬早蔬菜、林下三七等适宜当地特点的产业也为居民增收提供了多种选择。
在澜沧县竹塘乡林下三七种植基地里,一排排整齐的三七小苗精神抖擞,向人们展示着自己茁壮成长的滋润小日子。5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退耕还林、一直闲置的思茅松林地。多年科研经验让朱有勇察觉到思茅松和三七之间相融相生的特性。经过调研和实地试验,当地政府与专家团队和相关企业建立起林下三七种植基地,为普洱量身定做出适宜当地水土、绿色生态的脱贫产业。目前,澜沧县开展思茅松林下有机三七种植试验9727亩,价格高出普通三七5倍以上,计划到2028年,种植规模达20万亩,带动近20万人口脱贫致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澜沧县和中国工程院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探索出“一个院士(专家) 一帮团队 一个产业 贫困户”的科技扶贫新模式,创办林下有机三七、柠檬、冬季马铃薯种植等技能培训班36期,300余院士专家手把手培训农民学员1.5万人次,培养出2220名新型基层农技人员,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如今,澜沧县已成为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之一,普洱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530万亩,涉及农户近25万户,从业人员48万人。
普洱市把脱贫攻坚与发展绿色经济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生计兼顾、增绿与增收协调、绿起来与富起来统一的发展新路子。世界生态经濟学家、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考察后,发出了“生态文明的未来在中国,绿色发展的示范在普洱”的赞叹。
产业大力助脱贫
“三月里来三月三,赶着骡马进茶山,普洱茶好人人爱,驮起茶叶走天边……”身处广袤的茶林间,旧时赶马人的歌声仿佛萦绕耳边。普洱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中国最大茶产区之一。助力脱贫攻坚,茶产业义不容辞。
在普洱市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一颗2700多岁、树高超25米、树干胸围2.82米,树幅22×20米的野生古茶树为这个小城带来“世界野生茶树王之乡”的美誉。茶王之乡出好茶,但如何把好茶推出大山,推向市场?
千家寨普洱茶具有“笋芽、紫尖、卷叶”的特征,普洱茶界素有“班章为王,冰岛为后,千家寨为爷”的说法。在上海金山区的对口帮扶下,镇沅“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公共区域品牌诞生,镇沅县还牵头制定普洱茶企业标准,33家企业、茶叶初制所获得有机茶园转换认证证书。安全是食品行业的重中之重,镇沅全面构建从“茶园”到“茶杯”、从“田间”到“舌尖”的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严格执行一饼一码、物码统一的产品“身份证”,实现质量可追溯。
据悉,镇沅县目前有生态茶园8.79万亩,野生型和栽培型古茶居群面积26.85万亩。2020年全县茶叶总产值5.68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更为镇沅1.34万户茶农增收致富提供了稳定来源。
普洱茶是普洱打造的三个“五百亿级产业”之一,这个金字招牌无疑为普洱市脱贫提供了完美资源。中蜂养殖产业则是西盟佤族自治县根据自身“生态环境优越、养蜂基础广泛、蜜源植物繁多、四季鲜花盛开”的优势着力培育发展的新兴特色产业。
自普洱展开脱贫攻坚战以来,各项脱贫产业蒸蒸日上,不少外出打工的群众看到家乡的变化都选择了回家,“90后”小伙岩枪就是其中一位。
岩枪是西盟县勐卡镇莫美村村民,初中毕业后到广东打工,由于缺乏技术,岩枪在外几年基本没挣到钱。2018年,西盟县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参加座谈会,岩枪了解到县里引进丁氏蜂业帮助群众致富,并且可以免费培训养殖技能,有些养蜂底子的岩枪毫不犹豫报了名。
因为踏实肯干,岩枪被聘到蜂场工作,如今还拥有了自己的蜂场。最近,岩枪搭上了直播带货的浪潮,已经吸引2 万多粉丝,某次直播8 小时,成交额近3 万元。越来越美好的生活让岩枪干劲十足,直言再也不会离开家乡,“已经离不开这些小蜜蜂了”。 普洱把培育壮大产业作为高质量脱贫、可持续发展的重头戏。2020年,普洱市投入产业扶贫资金9.83亿元,占财政整合涉农资金37%。全市2494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户58.1万人,实现利益联结机制全覆盖。
“昔日懒汉”变“今日好汉”
在普洱诸多扶贫政策中不难发现,“培训”“学习”等字眼占了不小比重。这里大部分贫困群众受教育年限短,“不想干”“不会干”限制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可能。“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从思想上消除贫困是普洱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
镇沅县流传着一个“好汉班”,当地人无不对班级毕业生竖起大拇哥。其实“好汉班”是大家对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的爱称。为了打破当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培养其职业技能,2017年10月,镇沅县创新建立中国首个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探索破解“素质贫困”难题的可行办法。
只有小学文化的振太镇村民赵强是培训中心首批学员,经过半个月集中封闭学习后,学会了砌墙技术,还交到了很多朋友,精神面貌明显改善,每天仅务工收入就有150元。勐大镇仰里村李家村民小组村民杨正洪培训之前只能干些简单的体力活,一年下来没有多少收入。经过培训,他拿到了“混水墙砌筑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着手承包建房项目,不但每个月的收入超过6000元,还带动本村贫困群众一起干,成为脱贫致富带头人。
据了解,培训中心围绕烤烟、生猪、茶叶等主导产业和致富技能进行培训。并对学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通过对接用工企业,给结业学员提供就业岗位。培训中心对有创业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学员提供财政贴息贷款,还会持续为学员在就业创业、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2 年的指导服务。
目前,镇沅县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共完成62期培训,培训学员2759名(建档立卡户1680名),学员就业率达90.1%。这一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以《云南镇沅集中培训攻坚“素质贫困”》为题全文刊发,列为国家基层扶贫典型案例100計之一。
脱贫摘帽后,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效,镇沅县突出产业、就业和素质提升三大重点,持续拓展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经验,优化升级成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从思想上、方式上、技能上不同层面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推动脱贫攻坚和农民素质提升工作再上新台阶。
唱响《快乐拉祜》
“ 吉祥的日子我们走到一起……拉祜拉祜拉祜哟,快乐的拉祜人,幸福吉祥,吉祥幸福,快乐到永远。”在澜沧县,《快乐拉祜》是很多人都会唱的一首曲子。澜沧县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就是这首曲子的诞生地。能歌善舞是老达保寨人天生的标签。然而,靠唱歌跳舞就能挣钱过上好日子,是他们从没想象过的。近年来,老达保利用民族文化和生态优势,让原本生活困苦、贫困率曾达79 % 的拉祜族人民绽开了快乐笑容。
2013年,在澜沧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引导下,老达保村民小组成立了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村民自编自唱,带有浓郁拉祜族风格的歌曲受到大量观众的喜爱,艺术团渐渐走出村寨,走出普洱,登上全国舞台,甚至远赴海外演出。成立至今,艺术团实现演出总收入400余万元人民币,群众分红325万元。演艺人员年人均分红达1万6千多元,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的最重要渠道之一。
与此同时,老达保寨良好的生态环境、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浓郁的民族特色文化相辅相成。澜沧县不断探索创新“旅游 ”模式,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先后投入2900多万人民币,改造民居、建设特色村寨,在提升老达保村庄面貌、改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打造出全方位展示拉祜文化的美丽村寨。澜沧县结合扶贫、文化传承、生态旅游于一体,使昔日贫穷落后的老达保焕然一新,唱出脱贫致富的新歌。
32岁的李玉岚曾远赴温州打工,2014年,李玉岚返乡加入快乐拉祜,每天通过自己喜爱的唱歌跳舞就能赚钱,还能每天和亲人在一起,这样的日子让她十分舒心。除此之外,李玉岚还开了一家售卖民族服饰的小店,借着村寨旅游业的发展,收益也十分可观。她说,村里给游客提供了很多活动,还有农家乐、民宿等食宿保障,村民收入最多能达十几万元,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2016年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公司被确定为全国“公司 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相继被命名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云南省旅游名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并成功争取到1000万元的3A级旅游景区国家补助项目资金。
2019年末,老达保村民小组农村经济总收入已经达到670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2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40.98元,90户39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村顺利实现了脱贫出列,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助推脱贫典范。
2020年11月,勐根村被命名为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村。老达保民族文化助脱贫选题入选联合国“中国扶贫成就展”。
2020年末,全市6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6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其中深度贫困村295个),41个贫困乡(镇)脱贫退出,9个贫困县已全部摘帽退出,彻底消除了延续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短短5年内,普洱因地制宜,探寻多种脱贫路径,打出了漂亮的脱贫攻坚“组合拳”。
生态为底色 科技为翅膀
2020年春节过去不久,某购物平台直播间1个小时吸引了54万人观看,25吨皮光味美的大土豆销售一空。引得大家纷纷下单的正是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澜沧县)出产的“院士土豆”。
澜沧县是中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森林覆盖面广,自然条件优渥。但这里交通闭塞,曾是全国深度贫困县之一。背靠青山绿水却广种薄收,2013年,这里的国家级贫困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千多元人民币。
2015年,澜沧县被确定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自此扎根澜沧。经过院士团队的调研、改进,符合当地生态、量高质优价廉的冬季马铃薯问世。在示范性种植大丰收后,澜沧县开展大面积种植,计划到2025年全县冬季马铃薯种植规模达10万亩。冬季马铃薯种植真正把“冬闲田”变为“效益田”,促进农民增收。
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刘里保家的耕地原来只种一季玉米,利用率很低。刚听说冬季马铃薯时,他和大多数村民一样抱着怀疑态度,“不相信冬天的地里还能长出东西”。但淳朴的百姓还是选择跟随院士,按照学到的技术认真劳作。没想到,最后土豆不仅长了出来,产量还比普通土豆多了不少,村民们心里一下有了底。这几年,刘里保通过种植冬季马铃薯每年增收7万多元,他骄傲地说,“家里不仅脱了贫,还供出了两个大学生。”
除了冬季马铃薯外,冬早蔬菜、林下三七等适宜当地特点的产业也为居民增收提供了多种选择。
在澜沧县竹塘乡林下三七种植基地里,一排排整齐的三七小苗精神抖擞,向人们展示着自己茁壮成长的滋润小日子。5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退耕还林、一直闲置的思茅松林地。多年科研经验让朱有勇察觉到思茅松和三七之间相融相生的特性。经过调研和实地试验,当地政府与专家团队和相关企业建立起林下三七种植基地,为普洱量身定做出适宜当地水土、绿色生态的脱贫产业。目前,澜沧县开展思茅松林下有机三七种植试验9727亩,价格高出普通三七5倍以上,计划到2028年,种植规模达20万亩,带动近20万人口脱贫致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澜沧县和中国工程院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探索出“一个院士(专家) 一帮团队 一个产业 贫困户”的科技扶贫新模式,创办林下有机三七、柠檬、冬季马铃薯种植等技能培训班36期,300余院士专家手把手培训农民学员1.5万人次,培养出2220名新型基层农技人员,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如今,澜沧县已成为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之一,普洱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530万亩,涉及农户近25万户,从业人员48万人。
普洱市把脱贫攻坚与发展绿色经济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生计兼顾、增绿与增收协调、绿起来与富起来统一的发展新路子。世界生态经濟学家、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考察后,发出了“生态文明的未来在中国,绿色发展的示范在普洱”的赞叹。
产业大力助脱贫
“三月里来三月三,赶着骡马进茶山,普洱茶好人人爱,驮起茶叶走天边……”身处广袤的茶林间,旧时赶马人的歌声仿佛萦绕耳边。普洱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中国最大茶产区之一。助力脱贫攻坚,茶产业义不容辞。
在普洱市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一颗2700多岁、树高超25米、树干胸围2.82米,树幅22×20米的野生古茶树为这个小城带来“世界野生茶树王之乡”的美誉。茶王之乡出好茶,但如何把好茶推出大山,推向市场?
千家寨普洱茶具有“笋芽、紫尖、卷叶”的特征,普洱茶界素有“班章为王,冰岛为后,千家寨为爷”的说法。在上海金山区的对口帮扶下,镇沅“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公共区域品牌诞生,镇沅县还牵头制定普洱茶企业标准,33家企业、茶叶初制所获得有机茶园转换认证证书。安全是食品行业的重中之重,镇沅全面构建从“茶园”到“茶杯”、从“田间”到“舌尖”的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严格执行一饼一码、物码统一的产品“身份证”,实现质量可追溯。
据悉,镇沅县目前有生态茶园8.79万亩,野生型和栽培型古茶居群面积26.85万亩。2020年全县茶叶总产值5.68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更为镇沅1.34万户茶农增收致富提供了稳定来源。
普洱茶是普洱打造的三个“五百亿级产业”之一,这个金字招牌无疑为普洱市脱贫提供了完美资源。中蜂养殖产业则是西盟佤族自治县根据自身“生态环境优越、养蜂基础广泛、蜜源植物繁多、四季鲜花盛开”的优势着力培育发展的新兴特色产业。
自普洱展开脱贫攻坚战以来,各项脱贫产业蒸蒸日上,不少外出打工的群众看到家乡的变化都选择了回家,“90后”小伙岩枪就是其中一位。
岩枪是西盟县勐卡镇莫美村村民,初中毕业后到广东打工,由于缺乏技术,岩枪在外几年基本没挣到钱。2018年,西盟县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参加座谈会,岩枪了解到县里引进丁氏蜂业帮助群众致富,并且可以免费培训养殖技能,有些养蜂底子的岩枪毫不犹豫报了名。
因为踏实肯干,岩枪被聘到蜂场工作,如今还拥有了自己的蜂场。最近,岩枪搭上了直播带货的浪潮,已经吸引2 万多粉丝,某次直播8 小时,成交额近3 万元。越来越美好的生活让岩枪干劲十足,直言再也不会离开家乡,“已经离不开这些小蜜蜂了”。 普洱把培育壮大产业作为高质量脱贫、可持续发展的重头戏。2020年,普洱市投入产业扶贫资金9.83亿元,占财政整合涉农资金37%。全市2494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户58.1万人,实现利益联结机制全覆盖。
“昔日懒汉”变“今日好汉”
在普洱诸多扶贫政策中不难发现,“培训”“学习”等字眼占了不小比重。这里大部分贫困群众受教育年限短,“不想干”“不会干”限制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可能。“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从思想上消除贫困是普洱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
镇沅县流传着一个“好汉班”,当地人无不对班级毕业生竖起大拇哥。其实“好汉班”是大家对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的爱称。为了打破当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培养其职业技能,2017年10月,镇沅县创新建立中国首个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探索破解“素质贫困”难题的可行办法。
只有小学文化的振太镇村民赵强是培训中心首批学员,经过半个月集中封闭学习后,学会了砌墙技术,还交到了很多朋友,精神面貌明显改善,每天仅务工收入就有150元。勐大镇仰里村李家村民小组村民杨正洪培训之前只能干些简单的体力活,一年下来没有多少收入。经过培训,他拿到了“混水墙砌筑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着手承包建房项目,不但每个月的收入超过6000元,还带动本村贫困群众一起干,成为脱贫致富带头人。
据了解,培训中心围绕烤烟、生猪、茶叶等主导产业和致富技能进行培训。并对学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通过对接用工企业,给结业学员提供就业岗位。培训中心对有创业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学员提供财政贴息贷款,还会持续为学员在就业创业、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2 年的指导服务。
目前,镇沅县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共完成62期培训,培训学员2759名(建档立卡户1680名),学员就业率达90.1%。这一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以《云南镇沅集中培训攻坚“素质贫困”》为题全文刊发,列为国家基层扶贫典型案例100計之一。
脱贫摘帽后,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效,镇沅县突出产业、就业和素质提升三大重点,持续拓展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经验,优化升级成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从思想上、方式上、技能上不同层面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推动脱贫攻坚和农民素质提升工作再上新台阶。
唱响《快乐拉祜》
“ 吉祥的日子我们走到一起……拉祜拉祜拉祜哟,快乐的拉祜人,幸福吉祥,吉祥幸福,快乐到永远。”在澜沧县,《快乐拉祜》是很多人都会唱的一首曲子。澜沧县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就是这首曲子的诞生地。能歌善舞是老达保寨人天生的标签。然而,靠唱歌跳舞就能挣钱过上好日子,是他们从没想象过的。近年来,老达保利用民族文化和生态优势,让原本生活困苦、贫困率曾达79 % 的拉祜族人民绽开了快乐笑容。
2013年,在澜沧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引导下,老达保村民小组成立了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村民自编自唱,带有浓郁拉祜族风格的歌曲受到大量观众的喜爱,艺术团渐渐走出村寨,走出普洱,登上全国舞台,甚至远赴海外演出。成立至今,艺术团实现演出总收入400余万元人民币,群众分红325万元。演艺人员年人均分红达1万6千多元,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的最重要渠道之一。
与此同时,老达保寨良好的生态环境、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浓郁的民族特色文化相辅相成。澜沧县不断探索创新“旅游 ”模式,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先后投入2900多万人民币,改造民居、建设特色村寨,在提升老达保村庄面貌、改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打造出全方位展示拉祜文化的美丽村寨。澜沧县结合扶贫、文化传承、生态旅游于一体,使昔日贫穷落后的老达保焕然一新,唱出脱贫致富的新歌。
32岁的李玉岚曾远赴温州打工,2014年,李玉岚返乡加入快乐拉祜,每天通过自己喜爱的唱歌跳舞就能赚钱,还能每天和亲人在一起,这样的日子让她十分舒心。除此之外,李玉岚还开了一家售卖民族服饰的小店,借着村寨旅游业的发展,收益也十分可观。她说,村里给游客提供了很多活动,还有农家乐、民宿等食宿保障,村民收入最多能达十几万元,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2016年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公司被确定为全国“公司 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相继被命名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云南省旅游名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并成功争取到1000万元的3A级旅游景区国家补助项目资金。
2019年末,老达保村民小组农村经济总收入已经达到670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2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40.98元,90户39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村顺利实现了脱贫出列,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助推脱贫典范。
2020年11月,勐根村被命名为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村。老达保民族文化助脱贫选题入选联合国“中国扶贫成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