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r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需要表演这个中间环节,才能把音乐作品完美的呈现给听众。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的一种创造性行为,而二度创作是在一度创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要想将优秀作品完美地呈现给听众,那么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一个表演者都会通过二度创造.带给听众不同的音乐感觉。本文以琵琶曲《虚籁》为例,通过演奏分析,对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音乐 音乐表演 二度创作
  音乐表演是一种高度综合的创造性艺术活动,也是再创造活动。它不仅仅要忠实于原作,而且还可以通过原作进行再创造,使音乐作品更加的丰富与充实,演奏者还可以根据作曲家的生平经历进行联想,使演奏出来的作品更加能够打动听众,最终达到忠实原作与表演创造的统一,这才是音乐表演中二度创造的本质意义。英国著名指挥家亨利·伍德在《论指挥》一书中说到:“音乐史写下来的没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因此,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演奏琵琶曲《虚籁》时,不仅要尊重原谱,将作曲家所记录下来的音符,完整的演奏出来,而且还要在原谱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乐谱的理解和作曲家当时的经历,进行联想、创造,赋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将其演奏地更加生动、形象。本文以音乐表演与二度创作的定义、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的本质和作用、二度创作应遵循的原则(以琵琶曲《虚籁》为例)三个方面,深刻探讨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
  一、音乐表演与二度创作的定义
  (一)音乐表演的定义
  音乐表演是通过乐器的演奏,人声的歌唱等多种艺术手段,将乐曲表现出来,呈现给听众。它是联系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环节,是音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演奏家、歌唱家等通过自己的表演技巧,对乐曲做出不同的表现,从而给听众以不同的音乐感受。
  对于听众来说,音乐表演不仅是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的手段,而且也是从不同的音乐表演中比较欣赏,表演者在音乐表演中对乐曲不同的理解与解读,从而促进听众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
  (二)二度创作的定义
  二度创作是音乐表演与音乐创作相分离,并获得其自身的独立品格后,最后所形成的音乐作品。二度创作就是在一度创作(即音乐作品本身)的基础上进行的,以一度创作为基础,然后对以乐谱形式存在的音乐作品进行认真的分析.并结合作曲家的生平经历,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然后结合音乐表演者对于此曲的理解和自己所处的时代,用高超的技术技巧进行完美的表现,以此作为二度创作。
  二、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的本质和作用
  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它的本质和作用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一度创作,忠实原作再现上。即使音乐表演是建立在音乐作品本身的基础上,但这也并不表示音乐演奏者按照乐谱完整演奏就是二度创作。同样的音乐作品由不同的人来演奏,所表现出的音乐情感也是不同。因为人们的性格不同,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也有所差异,因此,听众们欣赏的不仅仅是音乐作品本身的旋律是否优美,而更重要的是去欣赏音乐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与创新,是演奏者对于演奏音乐作品所表现的不同的感觉。有些音乐表演者所演奏的音乐作品,往往会超出音乐作品本身所表达的意境,使得演奏出来的音乐作品比音乐作品本身具有更加丰富的情感,并且超出作曲家的预想,使得音乐作品的精髓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音乐表演既承载着对作曲家一度创作作品的解读,又承担着表演者主观情感的再创作,为听众提供审美享受。不同的演奏者对音乐做出的不同的表现,会给欣赏者不同的音乐感受。
  三、二度创作应遵循的原则(以琵琶曲《虚籁》为例)
  (一)真实性,创造性
  二度创作的基础是真实性,也是对音乐作品原作的忠实体现。我们需要将乐谱作为最基本的依据进行研读,并且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时代,作曲家的生平经历,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等各个层次上的分析。只有正确的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才能真正地再现作品。比如琵琶曲《虚籁》,我认为要对此曲进行二度创作,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音乐作品本身,然后结合作曲家刘天华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刘天华在创作此曲时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表达了作者怀着希望,突然破灭,但仍然设想如何振兴国乐,同时又表露了对当时音乐格局的疑问。因此对于乐曲的真实性,音乐表演者要根据作曲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及原作为基础,进行二度创作。可是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仅仅拥有真实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真实性与创造性协调统一。
  然而,决定二度创作的价值的关键是创作性,它要求表演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正如英国指挥家亨利·伍德在《伦指挥》中说到:“使人难以忍受的是一些没有生气的机械式的演奏”。创造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表演模式上,真正的创作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根据自己对于曲目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曲目进行再创造。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不仅遵循一种表演模式,而且要在音乐作品原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才能最大程度上的实现其价值。
  (二)历史性,时代性
  历史性是指作曲者在创作时,音乐作品特定的历史风格,时代性是指表演者所处当时所处的时代。音乐作品是历史时代下的一种产物,它有独特的音乐风格,音乐表演者即使可以根据作曲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进行演奏,但也不可能完全根据作曲者所处的时代进行演奏,然而音乐表演者会加入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去演奏音乐作品。这就要求二度创作必须从历史出发,在尊重历史风格的前提下,以音乐演奏者所处的时代,在音乐作品中探求新的元素,将历时性和时代性加以融和与丰富,给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力,这样的演奏才能当获得最佳的表演效果。就如刘天华的生平经历,刘天华生于1895年,他从小就受到丰富的音乐熏陶,并且经历过辛亥革命,而琵琶曲《虚籁》,此曲作于1929年,当时的音乐教育才有了起色,在北京和上海都刚刚成立了音乐学院,可当时的刘天华却对与当时的音乐局势充满疑问。可如今,在当代的表演者来看,因为他们与刘天华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所以他们往往会拂去历史的尘埃,从音乐作品中发现新的精神与内涵,并加以丰富和补充,用新的理念去诠释这首作品。当然,音乐表演者不会完全的抛弃作曲家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他们仅仅是在作曲家所处的历史时代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诠释。   因此,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不光要随着时代的前进,也要根据音乐作品的历史性,对曾经的音乐作品做出一个新理解,并加以诠释,将这些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并且突出音乐表演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将音乐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有机的结合,给予音乐作品新的诠释,这样才可将音乐作品更加完美的呈现出来。
  (三)技术性,表现力
  所谓表演技巧性和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如果脱离了音乐的表现力,表演技巧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二度创作是技巧性与表现性的高度融合。技术性与表现力在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就如琵琶曲《虚籁》,作曲家运用了丰富的琵琶演奏技巧,如左手的吟、打、带、等丰富的演奏技巧,并且借鉴了古琴中的绰、注的演奏技法,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技术技巧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非常重要,没有技术技巧就谈不上表现力,技术技巧其实就是为艺术表现力而服务的,它是音乐表演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在音乐作品的的二度创作中,只有将音乐表演技术性与艺术表现力完美的统一起来,表演自身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音乐表演者不仅要把高超的技术技巧融合到艺术表现中,而且要将自己的音乐感受表现给观众,这样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出音乐作品动人心弦的精神内涵,以达到人琴合一的效果。
  在进行二度创作时不能机械地按照音乐作品的音符进行单纯的演奏,在演奏音乐作品时,强弱,快慢,还有演奏时的状态,动作都需要完美的表现出来。在乐曲反复中,必须也要有所区别,反复中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充分发挥音乐的感染作用,使演奏出来的作品有不同的色彩。正如当代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在文章中《凿河篇》中,说到:“学求深、艺求绝”。表演技巧和表现力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琵琶曲《虚籁》中的第一乐句。在这一句中,演奏者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原谱的表情记号和音符,此乐句需要演奏者有扎实的技术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在演奏此乐句时,因为是全曲的开头,需要演奏者弹之前,右手先起手,弹第一个音,而且第一个音5需要弱一些,而且需要音色沉下来,第二个音5要比第一个音弹的清楚一些,第三个音2需要再次沉下来。而弹打音3时,与前第三个音2链接紧密。在第四个音带音2需要沉下来。而在四弦上的绰注的演奏技巧,需要演奏者有扎实的演奏技巧,在最后一个音5需要音色沉下来。
  在《虚籁》中,每个音符都需要有所变化,才能将作曲家刘天华想要表达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在演奏上借鉴了古琴绰、注的演奏技法,同时大量运用了琵琶多种传统技法进行创作,表现了作者错综复杂的心理变化。在演奏整首乐曲时,要求清晰、松弛,对音色要求也较高,尤其是左手技法演奏上十分讲究,由于是打音,带音,泛音交替演奏时,要求左手演奏的每一个音要准确、清晰、力度也需要把握的恰到好处,右手击弦的位置也需要根据音乐表达的不同,进行上下的变化,而且在音色上不能过于生硬,尽量加大左手技法的演奏音量,整体上要合乎音乐发展所要求的比例,使音乐保持流畅性确切地表达乐曲内容。因此,音乐表演的技巧性和表现力统一对于任何时代或种类的音乐表演都是有效的,也是实现音乐表演达到最高境界的保障。
  四、结语
  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是音乐表演真实性和创造性的协调统一,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技巧性和表现力的统一。它不限于对于原音乐作品的传达和再现,通过丰富的创造性表演,不仅使听众了解音乐作品,而且更加让音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音乐表演者需要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需要把握音乐作品中的真实性、创造性、历史性、时代性、技巧性和表现力,并且做到尽可能的完美的表演,既要保证音乐表演独具特色,又要通过音乐表演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听众,使听众在音乐的熏陶下洗涤心灵感受音乐的美。因此,二度创作对于音乐表演者们是非常重要的,是他们毕生的事业和追求。
其他文献
摘要:传承是我国传统音乐延续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传承方式往往体现出口传心授的基本原则,西安鼓乐的传承与发展遵循着一定的承袭原则,本文以何家营鼓乐社为研究对象,分析西安鼓乐的传承方式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向人们展示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西安鼓乐 传承 何家营鼓乐社 传承方式  一、何家营鼓乐社概述  何家营鼓乐社是西安鼓乐现存的六大百年乐社之一,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韦曲何家营村,何家
期刊
摘要:五岭之南的广大疆域称为岭南。岭南元素的民乐源远流长、享誉海内外。《步步高》《彩云追月》《赛龙夺锦》《月光光》等经典民乐,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焕发着魅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海丝为主题的首个民族交响乐套曲《丝路粤韵》在国内外展开巡演,岭南元素的民乐在表现上积极探索、多维度呈现,彰显岭南音乐历史传承中的张力和精神活力。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 岭南元素 民乐 多维度  岭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
期刊
摘要:贝多芬创作的三十二首奏呜曲在钢琴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倾注了他的心血,体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本文以他的一首早期作品Op.10No.1为例,通过对其创作背景、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的分析,加深对该作品的理解,从而把握其演奏技巧。  关键词:贝多芬 奏鸣曲 风格特征 演奏技巧  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792-1822年,具有极高的研究与演奏价值,在西方音乐史上是艺术的高峰,在整个
期刊
参与、举办画展:1985年,系列版画参加“立交桥版画展”;1986年,参加第九届全国版画展览,并在《美术》《画家》等杂志发表画作:1988年,国家文化部授予“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称号:1994年,系列民艺藏品参加“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中国美术馆)获金奖;1996年,在北京当代美术馆举办“颜新元藏湖南水陆道场画展”,中央电视台“书坛画苑”栏目进行专题报道;2001年,合作大型油画组画《升》《腾》
期刊
前几天陪杭州来的几个朋友参观遵义会议新纪念馆,作为本地人遵义会议纪念馆已来过多次,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纪念。对遵义会议,特别是对当年参加遵义会议的人和事接收了更多的信息,情感上就想作更深的了解。杭州的朋友边参观边发出啧啧赞叹、感慨,手指墙上的油画,说画得太好了。随着朋友不停的赞叹,几幅以遵义会议为主题创作的画作在笔者的脑海里渐渐显现,对这些画家、画作的丝丝眷恋也渐渐在思绪中漫患。  印象中比
期刊
希望之宝贝
期刊
相约军港军营
期刊
摘要:为顺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大潮,我们在明确学校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准确定位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构建三大课程体系。使得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既相对独立,又有机结合起来,完成高素质应用型音乐表演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地方高校 转型 表演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构建  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近年来国家人
期刊
(1991-),汉族,籍贯:河北石家庄,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创作中的地域性研究。
期刊
摘要:C小调钢琴鸣奏曲作为贝多芬晚年时期的代表作,是一部能够代表贝多芬音乐造诣的史诗级作品。通过这部作品我们能够真正了解到贝多芬的伟大之处.其音乐中表现出的各种情绪上的起伏转化,宛如贝多芬一生人生里程的缩影。本文通过贝多芬在创作这一作品时的时代背景与乐章创作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技巧,以及贝多芬自身生活状态对c小调钢琴鸣奏曲进行分析,体会这部作品的动人之处。  关键词:贝多芬 C小调钢琴鸣奏曲  贝多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