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需要表演这个中间环节,才能把音乐作品完美的呈现给听众。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的一种创造性行为,而二度创作是在一度创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要想将优秀作品完美地呈现给听众,那么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一个表演者都会通过二度创造.带给听众不同的音乐感觉。本文以琵琶曲《虚籁》为例,通过演奏分析,对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音乐 音乐表演 二度创作
音乐表演是一种高度综合的创造性艺术活动,也是再创造活动。它不仅仅要忠实于原作,而且还可以通过原作进行再创造,使音乐作品更加的丰富与充实,演奏者还可以根据作曲家的生平经历进行联想,使演奏出来的作品更加能够打动听众,最终达到忠实原作与表演创造的统一,这才是音乐表演中二度创造的本质意义。英国著名指挥家亨利·伍德在《论指挥》一书中说到:“音乐史写下来的没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因此,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演奏琵琶曲《虚籁》时,不仅要尊重原谱,将作曲家所记录下来的音符,完整的演奏出来,而且还要在原谱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乐谱的理解和作曲家当时的经历,进行联想、创造,赋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将其演奏地更加生动、形象。本文以音乐表演与二度创作的定义、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的本质和作用、二度创作应遵循的原则(以琵琶曲《虚籁》为例)三个方面,深刻探讨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
一、音乐表演与二度创作的定义
(一)音乐表演的定义
音乐表演是通过乐器的演奏,人声的歌唱等多种艺术手段,将乐曲表现出来,呈现给听众。它是联系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环节,是音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演奏家、歌唱家等通过自己的表演技巧,对乐曲做出不同的表现,从而给听众以不同的音乐感受。
对于听众来说,音乐表演不仅是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的手段,而且也是从不同的音乐表演中比较欣赏,表演者在音乐表演中对乐曲不同的理解与解读,从而促进听众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
(二)二度创作的定义
二度创作是音乐表演与音乐创作相分离,并获得其自身的独立品格后,最后所形成的音乐作品。二度创作就是在一度创作(即音乐作品本身)的基础上进行的,以一度创作为基础,然后对以乐谱形式存在的音乐作品进行认真的分析.并结合作曲家的生平经历,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然后结合音乐表演者对于此曲的理解和自己所处的时代,用高超的技术技巧进行完美的表现,以此作为二度创作。
二、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的本质和作用
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它的本质和作用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一度创作,忠实原作再现上。即使音乐表演是建立在音乐作品本身的基础上,但这也并不表示音乐演奏者按照乐谱完整演奏就是二度创作。同样的音乐作品由不同的人来演奏,所表现出的音乐情感也是不同。因为人们的性格不同,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也有所差异,因此,听众们欣赏的不仅仅是音乐作品本身的旋律是否优美,而更重要的是去欣赏音乐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与创新,是演奏者对于演奏音乐作品所表现的不同的感觉。有些音乐表演者所演奏的音乐作品,往往会超出音乐作品本身所表达的意境,使得演奏出来的音乐作品比音乐作品本身具有更加丰富的情感,并且超出作曲家的预想,使得音乐作品的精髓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音乐表演既承载着对作曲家一度创作作品的解读,又承担着表演者主观情感的再创作,为听众提供审美享受。不同的演奏者对音乐做出的不同的表现,会给欣赏者不同的音乐感受。
三、二度创作应遵循的原则(以琵琶曲《虚籁》为例)
(一)真实性,创造性
二度创作的基础是真实性,也是对音乐作品原作的忠实体现。我们需要将乐谱作为最基本的依据进行研读,并且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时代,作曲家的生平经历,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等各个层次上的分析。只有正确的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才能真正地再现作品。比如琵琶曲《虚籁》,我认为要对此曲进行二度创作,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音乐作品本身,然后结合作曲家刘天华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刘天华在创作此曲时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表达了作者怀着希望,突然破灭,但仍然设想如何振兴国乐,同时又表露了对当时音乐格局的疑问。因此对于乐曲的真实性,音乐表演者要根据作曲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及原作为基础,进行二度创作。可是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仅仅拥有真实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真实性与创造性协调统一。
然而,决定二度创作的价值的关键是创作性,它要求表演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正如英国指挥家亨利·伍德在《伦指挥》中说到:“使人难以忍受的是一些没有生气的机械式的演奏”。创造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表演模式上,真正的创作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根据自己对于曲目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曲目进行再创造。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不仅遵循一种表演模式,而且要在音乐作品原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才能最大程度上的实现其价值。
(二)历史性,时代性
历史性是指作曲者在创作时,音乐作品特定的历史风格,时代性是指表演者所处当时所处的时代。音乐作品是历史时代下的一种产物,它有独特的音乐风格,音乐表演者即使可以根据作曲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进行演奏,但也不可能完全根据作曲者所处的时代进行演奏,然而音乐表演者会加入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去演奏音乐作品。这就要求二度创作必须从历史出发,在尊重历史风格的前提下,以音乐演奏者所处的时代,在音乐作品中探求新的元素,将历时性和时代性加以融和与丰富,给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力,这样的演奏才能当获得最佳的表演效果。就如刘天华的生平经历,刘天华生于1895年,他从小就受到丰富的音乐熏陶,并且经历过辛亥革命,而琵琶曲《虚籁》,此曲作于1929年,当时的音乐教育才有了起色,在北京和上海都刚刚成立了音乐学院,可当时的刘天华却对与当时的音乐局势充满疑问。可如今,在当代的表演者来看,因为他们与刘天华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所以他们往往会拂去历史的尘埃,从音乐作品中发现新的精神与内涵,并加以丰富和补充,用新的理念去诠释这首作品。当然,音乐表演者不会完全的抛弃作曲家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他们仅仅是在作曲家所处的历史时代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诠释。 因此,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不光要随着时代的前进,也要根据音乐作品的历史性,对曾经的音乐作品做出一个新理解,并加以诠释,将这些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并且突出音乐表演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将音乐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有机的结合,给予音乐作品新的诠释,这样才可将音乐作品更加完美的呈现出来。
(三)技术性,表现力
所谓表演技巧性和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如果脱离了音乐的表现力,表演技巧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二度创作是技巧性与表现性的高度融合。技术性与表现力在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就如琵琶曲《虚籁》,作曲家运用了丰富的琵琶演奏技巧,如左手的吟、打、带、等丰富的演奏技巧,并且借鉴了古琴中的绰、注的演奏技法,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技术技巧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非常重要,没有技术技巧就谈不上表现力,技术技巧其实就是为艺术表现力而服务的,它是音乐表演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在音乐作品的的二度创作中,只有将音乐表演技术性与艺术表现力完美的统一起来,表演自身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音乐表演者不仅要把高超的技术技巧融合到艺术表现中,而且要将自己的音乐感受表现给观众,这样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出音乐作品动人心弦的精神内涵,以达到人琴合一的效果。
在进行二度创作时不能机械地按照音乐作品的音符进行单纯的演奏,在演奏音乐作品时,强弱,快慢,还有演奏时的状态,动作都需要完美的表现出来。在乐曲反复中,必须也要有所区别,反复中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充分发挥音乐的感染作用,使演奏出来的作品有不同的色彩。正如当代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在文章中《凿河篇》中,说到:“学求深、艺求绝”。表演技巧和表现力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琵琶曲《虚籁》中的第一乐句。在这一句中,演奏者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原谱的表情记号和音符,此乐句需要演奏者有扎实的技术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在演奏此乐句时,因为是全曲的开头,需要演奏者弹之前,右手先起手,弹第一个音,而且第一个音5需要弱一些,而且需要音色沉下来,第二个音5要比第一个音弹的清楚一些,第三个音2需要再次沉下来。而弹打音3时,与前第三个音2链接紧密。在第四个音带音2需要沉下来。而在四弦上的绰注的演奏技巧,需要演奏者有扎实的演奏技巧,在最后一个音5需要音色沉下来。
在《虚籁》中,每个音符都需要有所变化,才能将作曲家刘天华想要表达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在演奏上借鉴了古琴绰、注的演奏技法,同时大量运用了琵琶多种传统技法进行创作,表现了作者错综复杂的心理变化。在演奏整首乐曲时,要求清晰、松弛,对音色要求也较高,尤其是左手技法演奏上十分讲究,由于是打音,带音,泛音交替演奏时,要求左手演奏的每一个音要准确、清晰、力度也需要把握的恰到好处,右手击弦的位置也需要根据音乐表达的不同,进行上下的变化,而且在音色上不能过于生硬,尽量加大左手技法的演奏音量,整体上要合乎音乐发展所要求的比例,使音乐保持流畅性确切地表达乐曲内容。因此,音乐表演的技巧性和表现力统一对于任何时代或种类的音乐表演都是有效的,也是实现音乐表演达到最高境界的保障。
四、结语
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是音乐表演真实性和创造性的协调统一,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技巧性和表现力的统一。它不限于对于原音乐作品的传达和再现,通过丰富的创造性表演,不仅使听众了解音乐作品,而且更加让音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音乐表演者需要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需要把握音乐作品中的真实性、创造性、历史性、时代性、技巧性和表现力,并且做到尽可能的完美的表演,既要保证音乐表演独具特色,又要通过音乐表演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听众,使听众在音乐的熏陶下洗涤心灵感受音乐的美。因此,二度创作对于音乐表演者们是非常重要的,是他们毕生的事业和追求。
关键词:音乐 音乐表演 二度创作
音乐表演是一种高度综合的创造性艺术活动,也是再创造活动。它不仅仅要忠实于原作,而且还可以通过原作进行再创造,使音乐作品更加的丰富与充实,演奏者还可以根据作曲家的生平经历进行联想,使演奏出来的作品更加能够打动听众,最终达到忠实原作与表演创造的统一,这才是音乐表演中二度创造的本质意义。英国著名指挥家亨利·伍德在《论指挥》一书中说到:“音乐史写下来的没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因此,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演奏琵琶曲《虚籁》时,不仅要尊重原谱,将作曲家所记录下来的音符,完整的演奏出来,而且还要在原谱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乐谱的理解和作曲家当时的经历,进行联想、创造,赋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将其演奏地更加生动、形象。本文以音乐表演与二度创作的定义、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的本质和作用、二度创作应遵循的原则(以琵琶曲《虚籁》为例)三个方面,深刻探讨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
一、音乐表演与二度创作的定义
(一)音乐表演的定义
音乐表演是通过乐器的演奏,人声的歌唱等多种艺术手段,将乐曲表现出来,呈现给听众。它是联系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环节,是音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演奏家、歌唱家等通过自己的表演技巧,对乐曲做出不同的表现,从而给听众以不同的音乐感受。
对于听众来说,音乐表演不仅是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的手段,而且也是从不同的音乐表演中比较欣赏,表演者在音乐表演中对乐曲不同的理解与解读,从而促进听众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
(二)二度创作的定义
二度创作是音乐表演与音乐创作相分离,并获得其自身的独立品格后,最后所形成的音乐作品。二度创作就是在一度创作(即音乐作品本身)的基础上进行的,以一度创作为基础,然后对以乐谱形式存在的音乐作品进行认真的分析.并结合作曲家的生平经历,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然后结合音乐表演者对于此曲的理解和自己所处的时代,用高超的技术技巧进行完美的表现,以此作为二度创作。
二、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的本质和作用
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它的本质和作用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一度创作,忠实原作再现上。即使音乐表演是建立在音乐作品本身的基础上,但这也并不表示音乐演奏者按照乐谱完整演奏就是二度创作。同样的音乐作品由不同的人来演奏,所表现出的音乐情感也是不同。因为人们的性格不同,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也有所差异,因此,听众们欣赏的不仅仅是音乐作品本身的旋律是否优美,而更重要的是去欣赏音乐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与创新,是演奏者对于演奏音乐作品所表现的不同的感觉。有些音乐表演者所演奏的音乐作品,往往会超出音乐作品本身所表达的意境,使得演奏出来的音乐作品比音乐作品本身具有更加丰富的情感,并且超出作曲家的预想,使得音乐作品的精髓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音乐表演既承载着对作曲家一度创作作品的解读,又承担着表演者主观情感的再创作,为听众提供审美享受。不同的演奏者对音乐做出的不同的表现,会给欣赏者不同的音乐感受。
三、二度创作应遵循的原则(以琵琶曲《虚籁》为例)
(一)真实性,创造性
二度创作的基础是真实性,也是对音乐作品原作的忠实体现。我们需要将乐谱作为最基本的依据进行研读,并且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时代,作曲家的生平经历,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等各个层次上的分析。只有正确的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才能真正地再现作品。比如琵琶曲《虚籁》,我认为要对此曲进行二度创作,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音乐作品本身,然后结合作曲家刘天华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刘天华在创作此曲时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表达了作者怀着希望,突然破灭,但仍然设想如何振兴国乐,同时又表露了对当时音乐格局的疑问。因此对于乐曲的真实性,音乐表演者要根据作曲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及原作为基础,进行二度创作。可是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仅仅拥有真实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真实性与创造性协调统一。
然而,决定二度创作的价值的关键是创作性,它要求表演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正如英国指挥家亨利·伍德在《伦指挥》中说到:“使人难以忍受的是一些没有生气的机械式的演奏”。创造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表演模式上,真正的创作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根据自己对于曲目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曲目进行再创造。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不仅遵循一种表演模式,而且要在音乐作品原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才能最大程度上的实现其价值。
(二)历史性,时代性
历史性是指作曲者在创作时,音乐作品特定的历史风格,时代性是指表演者所处当时所处的时代。音乐作品是历史时代下的一种产物,它有独特的音乐风格,音乐表演者即使可以根据作曲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进行演奏,但也不可能完全根据作曲者所处的时代进行演奏,然而音乐表演者会加入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去演奏音乐作品。这就要求二度创作必须从历史出发,在尊重历史风格的前提下,以音乐演奏者所处的时代,在音乐作品中探求新的元素,将历时性和时代性加以融和与丰富,给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力,这样的演奏才能当获得最佳的表演效果。就如刘天华的生平经历,刘天华生于1895年,他从小就受到丰富的音乐熏陶,并且经历过辛亥革命,而琵琶曲《虚籁》,此曲作于1929年,当时的音乐教育才有了起色,在北京和上海都刚刚成立了音乐学院,可当时的刘天华却对与当时的音乐局势充满疑问。可如今,在当代的表演者来看,因为他们与刘天华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所以他们往往会拂去历史的尘埃,从音乐作品中发现新的精神与内涵,并加以丰富和补充,用新的理念去诠释这首作品。当然,音乐表演者不会完全的抛弃作曲家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他们仅仅是在作曲家所处的历史时代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诠释。 因此,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不光要随着时代的前进,也要根据音乐作品的历史性,对曾经的音乐作品做出一个新理解,并加以诠释,将这些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并且突出音乐表演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将音乐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有机的结合,给予音乐作品新的诠释,这样才可将音乐作品更加完美的呈现出来。
(三)技术性,表现力
所谓表演技巧性和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如果脱离了音乐的表现力,表演技巧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二度创作是技巧性与表现性的高度融合。技术性与表现力在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就如琵琶曲《虚籁》,作曲家运用了丰富的琵琶演奏技巧,如左手的吟、打、带、等丰富的演奏技巧,并且借鉴了古琴中的绰、注的演奏技法,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技术技巧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非常重要,没有技术技巧就谈不上表现力,技术技巧其实就是为艺术表现力而服务的,它是音乐表演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在音乐作品的的二度创作中,只有将音乐表演技术性与艺术表现力完美的统一起来,表演自身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音乐表演者不仅要把高超的技术技巧融合到艺术表现中,而且要将自己的音乐感受表现给观众,这样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出音乐作品动人心弦的精神内涵,以达到人琴合一的效果。
在进行二度创作时不能机械地按照音乐作品的音符进行单纯的演奏,在演奏音乐作品时,强弱,快慢,还有演奏时的状态,动作都需要完美的表现出来。在乐曲反复中,必须也要有所区别,反复中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充分发挥音乐的感染作用,使演奏出来的作品有不同的色彩。正如当代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在文章中《凿河篇》中,说到:“学求深、艺求绝”。表演技巧和表现力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琵琶曲《虚籁》中的第一乐句。在这一句中,演奏者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原谱的表情记号和音符,此乐句需要演奏者有扎实的技术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在演奏此乐句时,因为是全曲的开头,需要演奏者弹之前,右手先起手,弹第一个音,而且第一个音5需要弱一些,而且需要音色沉下来,第二个音5要比第一个音弹的清楚一些,第三个音2需要再次沉下来。而弹打音3时,与前第三个音2链接紧密。在第四个音带音2需要沉下来。而在四弦上的绰注的演奏技巧,需要演奏者有扎实的演奏技巧,在最后一个音5需要音色沉下来。
在《虚籁》中,每个音符都需要有所变化,才能将作曲家刘天华想要表达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在演奏上借鉴了古琴绰、注的演奏技法,同时大量运用了琵琶多种传统技法进行创作,表现了作者错综复杂的心理变化。在演奏整首乐曲时,要求清晰、松弛,对音色要求也较高,尤其是左手技法演奏上十分讲究,由于是打音,带音,泛音交替演奏时,要求左手演奏的每一个音要准确、清晰、力度也需要把握的恰到好处,右手击弦的位置也需要根据音乐表达的不同,进行上下的变化,而且在音色上不能过于生硬,尽量加大左手技法的演奏音量,整体上要合乎音乐发展所要求的比例,使音乐保持流畅性确切地表达乐曲内容。因此,音乐表演的技巧性和表现力统一对于任何时代或种类的音乐表演都是有效的,也是实现音乐表演达到最高境界的保障。
四、结语
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是音乐表演真实性和创造性的协调统一,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技巧性和表现力的统一。它不限于对于原音乐作品的传达和再现,通过丰富的创造性表演,不仅使听众了解音乐作品,而且更加让音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音乐表演者需要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需要把握音乐作品中的真实性、创造性、历史性、时代性、技巧性和表现力,并且做到尽可能的完美的表演,既要保证音乐表演独具特色,又要通过音乐表演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听众,使听众在音乐的熏陶下洗涤心灵感受音乐的美。因此,二度创作对于音乐表演者们是非常重要的,是他们毕生的事业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