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的音乐作品不仅具有柔美、浪漫的风格,也表现出精密的逻辑思维。以19世纪30年代为分界线,肖邦在这之后的音乐作品都日益凸显出激越而又强劲的审美特征,同时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内容,这也直接促使他成为了把个性和文化性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代表作曲家。本文以肖邦的奏鸣曲套曲《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为例,通过对这一音乐作品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并着重探析其审美特征分别体现在音乐体裁、音乐内涵以及审美取向等方面。
关键词:肖邦 《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 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波兰杰出的音乐家,集合了演奏和创作的艺术才能,他的音乐创作囊括了广泛的范围,例如:奏鸣曲、圆舞曲、波兰舞曲等。在他一生的音乐创作生涯中,音乐风格与他的人生经历和生活遭遇具有紧密的联系,其变化过程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他早期的音乐作品中包含了华美的抒情特性也一直围绕在他创作的始终,但是我们仍可从中发现,19世纪30年代以后创作的音乐作品中,肖邦开始适当增加了一些先前从来就没有出现过的激越元素,并持续到晚年。这一变化在音乐作品《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中尤为突出,这是一部具有浓厚审美性的代表作,所以选取这一部作品作为研究视点,有利于我们探析他当时的生活状况和精神态度,并进一步解读他赋予作品中的审美思想。
一 《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
音乐作品《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9世纪30年代,当时的肖邦在欧洲的艺术中心法国还没有开拓自己的音乐天地,再加上他身边缺乏知己以及对祖国的深切怀念,所以此时的肖邦一直处于压抑的心理状态中。在他心中认为无论是表面上的何种欢乐,都无法释怀沉淀在他内心中对祖国土壤的热爱,这种情感是无法借助任何语言来表达的。因此,这部音乐作品采用了降b小调来创作,实质上这与他当时的抑郁情感是不可分割的。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也是肖邦发展的关键时期,经由前期的积攒,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艺术表现上,肖邦都已经迈向了成熟的阶段,正是因为他运用了巧妙而又娴熟的作曲技术,才成就了这部音乐作品,使其成为了钢琴在奏鸣曲的典范。
《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总共由四个章节构成,前两个章节的音乐风格较为相似,最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后两个章节中。在第一章节中采用了慢板,在呈示部,主部通过b小调的主和弦开始缓缓地进入,展现主题的节奏要比先前加快一倍,表达兴奋、激动的情感,降b小调明显让人感觉到一种焦灼不安的情绪,首先由四个较为低缓的音节作为引子,再渐入一个深藏悲痛的声音;紧接着,又夹杂了一种让人难以探寻和焦虑的情感,肖邦把自己的真实情感也一同涌进,直到出现了安详而又平稳的第二主题降D大调。这一主题随着情绪的迈进不断深化,并充满了饱满的情绪,最终在第一步章节的最后部分实现了超越,转换为一些破碎而又令人厌恶的焦躁之声。第二章节呈现出来的是谐谑曲,这一章节是通过严肃的旋律进入的,双手八度音调要有强烈的力量感,曲调逐渐变得昂扬,其中还包含了惊恐的气息,接着采用了连续半音阶更是营造出一种恐怖的情绪,就好像呼吸都被限制一样,旋律的速度也相应变得缓慢,在中部的旋律较为恬静,尤其是左手和弦奏响出音律更有一种令人心跳加速的感觉,而右手的旋律则表达出对没有希望的凄楚和无助之情。第三章节也称作《葬礼进行曲》,整个部分都沉浸在慢板的速度中,柔缓而又悲伤。这一章节总共分为三部曲式,第一部分是将b小调具有并置的结构;中间部分则开始以降D大调为主,但是肖邦似乎更加青睐于这个插部,在每一个部分都运用了反复的记号,延长了整个章节的时值。第四章节的内容带有浓郁的神秘感,从材料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划分为再现的三部分,但是这样的分类似乎没有很大的意义,因为整个章节都没有体现出旋律感,而是使章节一目了然,没有任何的曲折。但这一部分却拥有更加深远的价值意义,就好像舒曼对它评价的,这个章节虽然没有设置一些复杂内容,也没有任何的旋律,但是却让我们感到其中包含了一种令人害怕的神灵,随时都要把反抗他的东西消灭。
二 《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审美特征
1 自律性的音乐体裁
在肖邦一生的音乐创作生涯中,共完成了三首钢琴奏鸣曲,他的第一首钢琴奏鸣曲于1829年完成,在时隔十年后才着手第二首的创作。相较于第一首作品,第二首钢琴套曲《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体裁上实现了继承,采用自律性的体裁,并形成了独特而又鲜明的音乐气质。这主要归因于肖邦对音乐素材的高度概括和表现,具有十分缜密的逻辑性,同时,他在音响意境的表现中也富有审美性。《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中肖邦采用的自律性音乐体裁,甚至到海顿时期也仍然沿用。但是发展到贝多芬时期,这种传统的自律性音乐体裁开始逐渐融入了一些非音乐因素,例如人的真实情感。特别应该说明的是,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所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从本质上来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古典主义奏鸣曲的作品,以莫扎特的K.282为例,会让人联想到情感上的一些因素,而这种情感则是来自于作曲家真情实感的表达,并不是刻意去营造的。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肖邦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在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不可避免地融入外部的世界以及自身的审美意识,但在《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体裁上,这种非音乐因素的表现远远没有如同其它音乐体裁表现得敏锐,因为它仍然保留着自律性的音乐体裁特征。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贝多芬的奏鸣曲中已经呈现出强烈的抒情效果,音响营造的情感和意境已经逐渐趋于外化,从这一角度来看,无论是肖邦的钢琴奏鸣曲创作,还是贝多芬的音响意境表达,他们都使奏鸣曲的自律性音乐体裁增添了内在的情感,特别是到了舒曼、李斯特一代,这种发展方向已经日益凸显。
2 折射生活际遇的音乐内涵
在起初无标题的音乐创作中,把一部音乐作品的内容作为一个特殊的定义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也无需这样做,但也不能完全否认全部作品。音乐创作作为一种生活的反映和意志的坚守,作曲家总是会与他所处的社会背景或者是遭遇机遇联系起来,就如同肖邦的钢琴奏鸣曲《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集中反映出他的情感表现和精神现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曲家的情感和精神处境并不是作品中着重表现的内容,但是其作为一种内在的推动力,来自于作曲家的真实生活体验总是会转变成各种形式从而给作曲家的创作带来潜在的影响,而所说的音乐内涵其实就是指在音乐创作中与一些非音乐因素相结合所展现的内容。但正是来自于这些各不相同的生活机遇和精神感悟,才潜移默化地促使作曲家把其转换为物象化的事物,也正是如此,当我们要进一步地把握肖邦的这部钢琴奏鸣曲的核心内容时,就可以从他当时的生活现状和精神实质着手来获得最为真实的感知。《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正值法国的“七月王朝”,巴黎虽然拥有历史悠久而又深厚的文化传统,但是正如肖邦所说的,巴黎有最为华丽的奢侈,有最卑微的群体,有最令人憎恶的罪恶,这里的每一句语言都与花柳相联系,吵杂和杂乱更是达到了让人难以接受的程度,它使你在这个貌似天堂的地方渐渐变得手足无措,冷漠得没有人会主动询问你的生活状况。肖邦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来到了巴黎,由于他在经济上并不充裕,所以也依赖于父亲的帮助,但是在短暂的两年时间里,他就已经自由地进入到巴黎贵族的音乐社会中,并认识了许多音乐界的著名人士,例如:门德尔松、罗西尼、海涅等人。肖邦还经常以钢琴家的身份参加巴黎贵族社会举办的文艺沙龙,举办演奏会、授课不断的增多,肖邦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这些文学艺术家们虽然拥有迥然不同的个性和风格,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相互在思想上也得到了启迪,这对于肖邦来说,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撑,也深深地影响了《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创作。 3 反映个人精神状态的审美取向
无论是传统音乐体裁,还是个人的机遇,这些因素都可以概括为环境因素,外在的环境在无形中推动了肖邦的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事实上,在肖邦的私人生活中,还有另外一个内在的情感因素在影响他。在1835年,肖邦在德国与父母一起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一个月,并在同一年中,他亲自摆放了波兰贵族沃德津斯基,他很快就被他女儿玛丽亚的气质所吸引,两人很快就坠入了甜蜜的爱情中,并幸福地度过了一年时光。翌年,肖邦准备向玛丽亚求婚,但因为家族门第之间的原因,女方父母严厉地拒绝了他,最终他也只能悲痛的接受,无法结合的爱情致使他陷入了抑郁和悲伤之中。而在1836年底的时候,肖邦又结实了来自于法国的女作家乔治·桑,并经由一年的往来后就成为了恋人,这段感情一直维持到1847年之久。在这一期间,钢琴奏鸣曲《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也在陆陆续续地进行创作,但肖邦的情感生活和精神状态仍然还充满了曲折。在1838年,肖邦带着爱人以及两个孩子在不断的奔波和辗转,分别到了马略卡岛和瓦尔德莫萨,就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肖邦就曾在马略卡岛上亲身感受了两种天壤植被的精神情境,这里虽然被称为美丽的土地,但是由于岛上的气候十分潮湿,再加上他在和乔治·桑相互的过程中,被她忧郁的情绪以及难以消除的肺结核病征,致使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遭受歧视和鄙夷,这些因素都埋藏在肖邦的内心深处,他正在经历人生中最为痛苦和苦涩的时期,甚至在他心里还产生过死亡的想法。对于肖邦来说,瓦尔德莫萨是一个到处藏匿着阴暗和鬼魅的地方,终于在1839年,他们在诺罕度过了整个夏天,并在冬天来临的时候返回了巴黎。肖邦曲折的生活遭遇以及反复的精神状态都让他的思想和心绪感到力不从心,他在与乔治·桑共同生活的期间,乔治·桑努力为肖邦《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营造一个稳定而又积极的环境,特别是在诺罕庄园,这里幽静而又安详,有利于肖邦思想和精神的稳定。
三 结语
总之,钢琴奏鸣曲《降b第二钢琴奏鸣曲》作为展现肖邦早期的音乐风格的作品,其表达了他严肃、深刻的审美思想,并一改从前惯有的华丽、浪漫的审美风格,被这种凝重的气息和审美性所遮蔽。肖邦赋予《降b第二钢琴奏鸣曲》浓厚的审美特征,不仅展现出自律性的音乐体裁,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他的情感生活和精神状况。这部音乐作品的创作时期正值法国的“七月王朝”,肖邦初次来到了法国巴黎,并在短暂的时期内结实了诸多杰出的艺术家、作曲家以及诗人,风格迥异的文学艺术家随着交流的深入,其思想也不断地感染肖邦;再加上肖邦曲折的情感经历以及精神状态让他的创作思想日益成熟。因此,当我们试图去了解这部音乐作品的时候,也可以对肖邦当时的生活寄予、时代背景等方面着手,对此有了某些程度的了解后,更加有利于我们对作品主题内涵的解读,当我们在聆听和感受其跳跃的旋律的时候,总会在我们脑海中浮现相关的历史信息,这就实现了听众与作品之间的联系,实现了情感和精神上的共鸣,而正是因为这种微妙的联系,我们在聆听的时候也更加开阔了想象的思维,随着想象和联想的作用,使我们真正地理解了其包含的审美特性。
参考文献:
[1] 梁筱妹、方冰:《古典的形式浪漫的情怀——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分析》,《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4期。
[2] 刘畅:《肖邦〈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作品35演奏版本的分析研究》,《大众文艺》,2010年第14期。
[3] 王震宇:《肖邦〈bB小调奏鸣曲〉OP35第一乐章赏析》,《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6年第1期。
[4] 孙璐璐:《钢琴音乐中的“诗情肖邦”——肖邦〈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文本分析》,《音乐探索》,2011年第1期。
[5] 张峻斌:《肖邦〈b小调钢琴奏鸣曲〉唱片版本评析》,《钢琴艺术》,2010年第6期。
作者简介:
李建忠,男,1968—,河北河间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工作单位:泊头职业学院。
李金军,男,1985—,河北泊头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钢琴教学,工作单位:泊头职业学院。
关键词:肖邦 《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 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波兰杰出的音乐家,集合了演奏和创作的艺术才能,他的音乐创作囊括了广泛的范围,例如:奏鸣曲、圆舞曲、波兰舞曲等。在他一生的音乐创作生涯中,音乐风格与他的人生经历和生活遭遇具有紧密的联系,其变化过程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他早期的音乐作品中包含了华美的抒情特性也一直围绕在他创作的始终,但是我们仍可从中发现,19世纪30年代以后创作的音乐作品中,肖邦开始适当增加了一些先前从来就没有出现过的激越元素,并持续到晚年。这一变化在音乐作品《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中尤为突出,这是一部具有浓厚审美性的代表作,所以选取这一部作品作为研究视点,有利于我们探析他当时的生活状况和精神态度,并进一步解读他赋予作品中的审美思想。
一 《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
音乐作品《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9世纪30年代,当时的肖邦在欧洲的艺术中心法国还没有开拓自己的音乐天地,再加上他身边缺乏知己以及对祖国的深切怀念,所以此时的肖邦一直处于压抑的心理状态中。在他心中认为无论是表面上的何种欢乐,都无法释怀沉淀在他内心中对祖国土壤的热爱,这种情感是无法借助任何语言来表达的。因此,这部音乐作品采用了降b小调来创作,实质上这与他当时的抑郁情感是不可分割的。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也是肖邦发展的关键时期,经由前期的积攒,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艺术表现上,肖邦都已经迈向了成熟的阶段,正是因为他运用了巧妙而又娴熟的作曲技术,才成就了这部音乐作品,使其成为了钢琴在奏鸣曲的典范。
《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总共由四个章节构成,前两个章节的音乐风格较为相似,最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后两个章节中。在第一章节中采用了慢板,在呈示部,主部通过b小调的主和弦开始缓缓地进入,展现主题的节奏要比先前加快一倍,表达兴奋、激动的情感,降b小调明显让人感觉到一种焦灼不安的情绪,首先由四个较为低缓的音节作为引子,再渐入一个深藏悲痛的声音;紧接着,又夹杂了一种让人难以探寻和焦虑的情感,肖邦把自己的真实情感也一同涌进,直到出现了安详而又平稳的第二主题降D大调。这一主题随着情绪的迈进不断深化,并充满了饱满的情绪,最终在第一步章节的最后部分实现了超越,转换为一些破碎而又令人厌恶的焦躁之声。第二章节呈现出来的是谐谑曲,这一章节是通过严肃的旋律进入的,双手八度音调要有强烈的力量感,曲调逐渐变得昂扬,其中还包含了惊恐的气息,接着采用了连续半音阶更是营造出一种恐怖的情绪,就好像呼吸都被限制一样,旋律的速度也相应变得缓慢,在中部的旋律较为恬静,尤其是左手和弦奏响出音律更有一种令人心跳加速的感觉,而右手的旋律则表达出对没有希望的凄楚和无助之情。第三章节也称作《葬礼进行曲》,整个部分都沉浸在慢板的速度中,柔缓而又悲伤。这一章节总共分为三部曲式,第一部分是将b小调具有并置的结构;中间部分则开始以降D大调为主,但是肖邦似乎更加青睐于这个插部,在每一个部分都运用了反复的记号,延长了整个章节的时值。第四章节的内容带有浓郁的神秘感,从材料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划分为再现的三部分,但是这样的分类似乎没有很大的意义,因为整个章节都没有体现出旋律感,而是使章节一目了然,没有任何的曲折。但这一部分却拥有更加深远的价值意义,就好像舒曼对它评价的,这个章节虽然没有设置一些复杂内容,也没有任何的旋律,但是却让我们感到其中包含了一种令人害怕的神灵,随时都要把反抗他的东西消灭。
二 《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审美特征
1 自律性的音乐体裁
在肖邦一生的音乐创作生涯中,共完成了三首钢琴奏鸣曲,他的第一首钢琴奏鸣曲于1829年完成,在时隔十年后才着手第二首的创作。相较于第一首作品,第二首钢琴套曲《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体裁上实现了继承,采用自律性的体裁,并形成了独特而又鲜明的音乐气质。这主要归因于肖邦对音乐素材的高度概括和表现,具有十分缜密的逻辑性,同时,他在音响意境的表现中也富有审美性。《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中肖邦采用的自律性音乐体裁,甚至到海顿时期也仍然沿用。但是发展到贝多芬时期,这种传统的自律性音乐体裁开始逐渐融入了一些非音乐因素,例如人的真实情感。特别应该说明的是,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所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从本质上来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古典主义奏鸣曲的作品,以莫扎特的K.282为例,会让人联想到情感上的一些因素,而这种情感则是来自于作曲家真情实感的表达,并不是刻意去营造的。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肖邦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在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不可避免地融入外部的世界以及自身的审美意识,但在《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体裁上,这种非音乐因素的表现远远没有如同其它音乐体裁表现得敏锐,因为它仍然保留着自律性的音乐体裁特征。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贝多芬的奏鸣曲中已经呈现出强烈的抒情效果,音响营造的情感和意境已经逐渐趋于外化,从这一角度来看,无论是肖邦的钢琴奏鸣曲创作,还是贝多芬的音响意境表达,他们都使奏鸣曲的自律性音乐体裁增添了内在的情感,特别是到了舒曼、李斯特一代,这种发展方向已经日益凸显。
2 折射生活际遇的音乐内涵
在起初无标题的音乐创作中,把一部音乐作品的内容作为一个特殊的定义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也无需这样做,但也不能完全否认全部作品。音乐创作作为一种生活的反映和意志的坚守,作曲家总是会与他所处的社会背景或者是遭遇机遇联系起来,就如同肖邦的钢琴奏鸣曲《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集中反映出他的情感表现和精神现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曲家的情感和精神处境并不是作品中着重表现的内容,但是其作为一种内在的推动力,来自于作曲家的真实生活体验总是会转变成各种形式从而给作曲家的创作带来潜在的影响,而所说的音乐内涵其实就是指在音乐创作中与一些非音乐因素相结合所展现的内容。但正是来自于这些各不相同的生活机遇和精神感悟,才潜移默化地促使作曲家把其转换为物象化的事物,也正是如此,当我们要进一步地把握肖邦的这部钢琴奏鸣曲的核心内容时,就可以从他当时的生活现状和精神实质着手来获得最为真实的感知。《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正值法国的“七月王朝”,巴黎虽然拥有历史悠久而又深厚的文化传统,但是正如肖邦所说的,巴黎有最为华丽的奢侈,有最卑微的群体,有最令人憎恶的罪恶,这里的每一句语言都与花柳相联系,吵杂和杂乱更是达到了让人难以接受的程度,它使你在这个貌似天堂的地方渐渐变得手足无措,冷漠得没有人会主动询问你的生活状况。肖邦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来到了巴黎,由于他在经济上并不充裕,所以也依赖于父亲的帮助,但是在短暂的两年时间里,他就已经自由地进入到巴黎贵族的音乐社会中,并认识了许多音乐界的著名人士,例如:门德尔松、罗西尼、海涅等人。肖邦还经常以钢琴家的身份参加巴黎贵族社会举办的文艺沙龙,举办演奏会、授课不断的增多,肖邦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这些文学艺术家们虽然拥有迥然不同的个性和风格,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相互在思想上也得到了启迪,这对于肖邦来说,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撑,也深深地影响了《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创作。 3 反映个人精神状态的审美取向
无论是传统音乐体裁,还是个人的机遇,这些因素都可以概括为环境因素,外在的环境在无形中推动了肖邦的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事实上,在肖邦的私人生活中,还有另外一个内在的情感因素在影响他。在1835年,肖邦在德国与父母一起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一个月,并在同一年中,他亲自摆放了波兰贵族沃德津斯基,他很快就被他女儿玛丽亚的气质所吸引,两人很快就坠入了甜蜜的爱情中,并幸福地度过了一年时光。翌年,肖邦准备向玛丽亚求婚,但因为家族门第之间的原因,女方父母严厉地拒绝了他,最终他也只能悲痛的接受,无法结合的爱情致使他陷入了抑郁和悲伤之中。而在1836年底的时候,肖邦又结实了来自于法国的女作家乔治·桑,并经由一年的往来后就成为了恋人,这段感情一直维持到1847年之久。在这一期间,钢琴奏鸣曲《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也在陆陆续续地进行创作,但肖邦的情感生活和精神状态仍然还充满了曲折。在1838年,肖邦带着爱人以及两个孩子在不断的奔波和辗转,分别到了马略卡岛和瓦尔德莫萨,就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肖邦就曾在马略卡岛上亲身感受了两种天壤植被的精神情境,这里虽然被称为美丽的土地,但是由于岛上的气候十分潮湿,再加上他在和乔治·桑相互的过程中,被她忧郁的情绪以及难以消除的肺结核病征,致使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遭受歧视和鄙夷,这些因素都埋藏在肖邦的内心深处,他正在经历人生中最为痛苦和苦涩的时期,甚至在他心里还产生过死亡的想法。对于肖邦来说,瓦尔德莫萨是一个到处藏匿着阴暗和鬼魅的地方,终于在1839年,他们在诺罕度过了整个夏天,并在冬天来临的时候返回了巴黎。肖邦曲折的生活遭遇以及反复的精神状态都让他的思想和心绪感到力不从心,他在与乔治·桑共同生活的期间,乔治·桑努力为肖邦《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营造一个稳定而又积极的环境,特别是在诺罕庄园,这里幽静而又安详,有利于肖邦思想和精神的稳定。
三 结语
总之,钢琴奏鸣曲《降b第二钢琴奏鸣曲》作为展现肖邦早期的音乐风格的作品,其表达了他严肃、深刻的审美思想,并一改从前惯有的华丽、浪漫的审美风格,被这种凝重的气息和审美性所遮蔽。肖邦赋予《降b第二钢琴奏鸣曲》浓厚的审美特征,不仅展现出自律性的音乐体裁,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他的情感生活和精神状况。这部音乐作品的创作时期正值法国的“七月王朝”,肖邦初次来到了法国巴黎,并在短暂的时期内结实了诸多杰出的艺术家、作曲家以及诗人,风格迥异的文学艺术家随着交流的深入,其思想也不断地感染肖邦;再加上肖邦曲折的情感经历以及精神状态让他的创作思想日益成熟。因此,当我们试图去了解这部音乐作品的时候,也可以对肖邦当时的生活寄予、时代背景等方面着手,对此有了某些程度的了解后,更加有利于我们对作品主题内涵的解读,当我们在聆听和感受其跳跃的旋律的时候,总会在我们脑海中浮现相关的历史信息,这就实现了听众与作品之间的联系,实现了情感和精神上的共鸣,而正是因为这种微妙的联系,我们在聆听的时候也更加开阔了想象的思维,随着想象和联想的作用,使我们真正地理解了其包含的审美特性。
参考文献:
[1] 梁筱妹、方冰:《古典的形式浪漫的情怀——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分析》,《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4期。
[2] 刘畅:《肖邦〈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作品35演奏版本的分析研究》,《大众文艺》,2010年第14期。
[3] 王震宇:《肖邦〈bB小调奏鸣曲〉OP35第一乐章赏析》,《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6年第1期。
[4] 孙璐璐:《钢琴音乐中的“诗情肖邦”——肖邦〈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文本分析》,《音乐探索》,2011年第1期。
[5] 张峻斌:《肖邦〈b小调钢琴奏鸣曲〉唱片版本评析》,《钢琴艺术》,2010年第6期。
作者简介:
李建忠,男,1968—,河北河间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工作单位:泊头职业学院。
李金军,男,1985—,河北泊头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钢琴教学,工作单位:泊头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