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巨的过程。那些简单的、一刀切的、试图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和做法往往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它不但无助于改革的顺利进展,反而会扼杀既有的改革成果,并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秩序造成震荡。
【编前语】
“中国食品城”是河南省漯河市最大的一张城市名片。在这里,以双汇集团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雄视中原,全国每10支火腿肠就有5支出自漯河,全市大小食品企业7000多家。如果说,河南省是中国的“粮仓”的话,那么,漯河就称得上是中国的“厨房”。
然而,漯河名声在外的因素远不止食品产业。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河南省唯一的内陆特区”,更让漯河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改革探索的“活标本”。
河南自主试验
漯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1986年升格为省辖市。
升格后的漯河市遇到的是好年份,中国大地正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大步行进。1984年,万隆成了漯河肉联厂的掌舵人,扯起了今日食品业巨头双汇的大旗。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走到了迷茫的十字路口。”《漯河日报》原总编辑熊焕业说。国际上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内的形势也异常复杂,出现了抨击改革的声音,围绕改革开放要不要坚持、经济特区姓“资”还是姓“社”,国内展开了激烈争论。
“深处内地的漯河也被同样问题困惑着。”熊焕业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原有体制和企业内部呆板的经营机制已经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如果不继续改革,出现的新问题就不能解决。但怎么改革,大家心里都没有底。
1992年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回答了困扰人们思想中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漯河也辨明了方向。
“邓小平的讲话就像一面旗帜,再次激起了全国各地改革开放的浪潮,年轻的漯河深受感染,决定向深圳等特区深入学习,自己也申请要成为特区。”熊焕业说,“此时的河南省领导也想拿出一个地方作为改革试验地,漯河的想法和省领导想法不谋而合。”
于是,1992年3月23日至24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漯河市召开现场办公会,详细论证并确定漯河市为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市。
当年7月18日,河南省委、省政府下发豫文〔1992〕45号文:《关于在漯河市试办我省内陆特区的通知》。通知提出,省直有关单位要大力支持、积极帮助漯河市办好内陆特区。
当时的河南省委要求漯河:改革开放走在全省前列;经济发展速度走在全省前列;良好的社会秩序走在全省前列。到本世纪末使漯河成为全省富裕地区之一,成为河南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小老虎”。于是,漯河人开始了“瞄准特区、学习特区、创办内陆特区”的征程。
熊焕业说,他当时刚好接手漯河市委机关报的总编辑职务,根据市委指示,1993年1月1日,将机关报《漯河报》更名为《漯河内陆特区报》,呼应内陆特区的地位。
不过,随后在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成为“国家级内陆特区”时,国家没有给予明确答复。漯河市只能作为省级“内陆特区”,在河南展开改革试验,而它也是河南唯一一个省办内陆特区。
敢闯敢试
成为内陆特区,漯河一片沸腾,机关大院名称牌子、公共场所宣传标语等,能突出“内陆特区”四个字的地方都醒目地标示出来。在允许改革试验前提下,漯河市轰轰烈烈展开改革,其中首先开刀的就是与经济有关的企业改革。
“在内陆特区待遇下,漯河国有企业开始大规模改制。”熊焕业介绍说,在探索搞活中小企业的路子上,漯河市什么法子都想了,承包经营、企业领导党政一肩挑等无所不用。
有关数据显示,到上世纪末,漯河市的绝大部分国有企业都被改制。
在熊焕业印象中,内陆特区漯河的改革中,最成功的当数双汇。1994年双汇引资成功,与香港十大财团之一的华懋集团合作,使双汇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建立了亚洲最大的肉制品大楼,当年成产能力增长104%。
截至1997年,漯河的几项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均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8%。
虽然漯河“内陆特区”不像深圳特区可以享受许多优惠政策,但在当时,“特区”这块金字招牌十分吸引人,很多投资者特别青睐。于是乎,一些国内外投资者瞄上了漯河“内陆特区”,带着资金走进漯河投资兴业。
依托企业改革和招商引资浪潮,漯河市确立自己的食品工业城地位,双汇、南街村、汇通等品牌产品在国内外知名会展上,因其质量过硬而深受外商青睐。食品企业龙头不仅带动食品业的强劲发展,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包装、印刷、养殖、运输等产业迅猛发展。
熊焕业说,由于有漯河市前些年的发展,现在的漯河产品遍布全国:在国内市场上,每10根火腿肠有5根出自漯河;在香港,漯河的鲜冻肉和肉制品占总需求的1/4以上;在离拉萨300公里的小镇,漯河饮料摆上了商店柜台。
然而,在改革过程中取得成绩的同时,改革试验不免有彷徨和迷惑,成为内陆特区的漯河市,在改革中同样如此。“在漯河成为河南内陆特区的第5个年头,也开始对自身反思,通过各种途径就漯河的‘特’字展开讨论。”熊焕业说。
他记得最清楚的是《漯河内陆特区报》上发表的一篇长篇通讯《漯河,如何面对新世纪》。文章指出,沿海特区与漯河内陆特区,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优劣差异,而且在发展速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精神状态等方面,差距也是很大的。因此,文章发问:“漯河,离真正意义上的特区到底有多远?”
“这篇稿子就像一枚炸弹,市领导还批字,让整个漯河市讨论。”熊焕业说。
走入历史难觅踪迹
如今,30年前那些得风气之先的特区城市,政策方面很难再“特”,你有的其他城市也可以有了;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各个地方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点,差别只是经济实力的强与弱、地理位置的优与劣。
“漯河也同样如此,当年省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现在在其他城市都普及了。”熊焕业说。与其他地方相比,漯河没有了特别的地方,所以这些年漯河的内陆特区称号,市民们渐渐不再提及,报纸上对外宣传,领导们到外介绍漯河的市情,也极少提这四个字。
这种背景下,2005年10月1日,《漯河内陆特区报》更名为《漯河日报》,完成了自己在改革年代中的使命。“那个时代过去了,《漯河内陆特区报》不但用内容记载着那段特殊的历史,还用自己的特色名字印证着历史。”熊焕业说。
据他介绍,现在在漯河市区,“内陆特区”已经成为历史,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很难在街道上看到。在市区的确很难再找到“内陆特区”几个字,只有在漯河报业新闻大厦前停车场的一辆大巴上,才看到艳红的“漯河内陆特区”的字样。
而最让外人感到惊讶的是,作为唯一的内陆特区,在16年的时间里,漯河由三任市委书记主政,分别是王有杰(1991-1995)、程三昌(1995-1999)、刘炳旺(1999-2006)。现在,三个“一把手”相继落马:王有杰被判死缓,程三昌携带一亿元资金外逃新西兰,刘炳旺涉嫌受贿被双规。漯河这个年轻的城市也因此承受了太多的磨难。
漯河市一位退休的政府工作人员分析道:“漯河在改革中落马干部较多,现在分析原因,漯河成了内陆特区之后,领导们权力大了,想怎么就怎么,加上内地领导的工资低,在金钱面前把持不住。”
为此,南方一家著名政经媒体在分析漯河“内陆特区”试验的文中写到:漯河市几年来的变化再次验证: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巨的过程。那些简单的、一刀切的、试图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和做法往往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它不但无助于改革的顺利进展,反而会扼杀既有的改革成果,并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秩序造成震荡。
虽然漯河“内陆特区”已经走入历史,但在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回望,更能发人深思。
【编前语】
“中国食品城”是河南省漯河市最大的一张城市名片。在这里,以双汇集团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雄视中原,全国每10支火腿肠就有5支出自漯河,全市大小食品企业7000多家。如果说,河南省是中国的“粮仓”的话,那么,漯河就称得上是中国的“厨房”。
然而,漯河名声在外的因素远不止食品产业。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河南省唯一的内陆特区”,更让漯河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改革探索的“活标本”。
河南自主试验
漯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1986年升格为省辖市。
升格后的漯河市遇到的是好年份,中国大地正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大步行进。1984年,万隆成了漯河肉联厂的掌舵人,扯起了今日食品业巨头双汇的大旗。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走到了迷茫的十字路口。”《漯河日报》原总编辑熊焕业说。国际上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内的形势也异常复杂,出现了抨击改革的声音,围绕改革开放要不要坚持、经济特区姓“资”还是姓“社”,国内展开了激烈争论。
“深处内地的漯河也被同样问题困惑着。”熊焕业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原有体制和企业内部呆板的经营机制已经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如果不继续改革,出现的新问题就不能解决。但怎么改革,大家心里都没有底。
1992年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回答了困扰人们思想中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漯河也辨明了方向。
“邓小平的讲话就像一面旗帜,再次激起了全国各地改革开放的浪潮,年轻的漯河深受感染,决定向深圳等特区深入学习,自己也申请要成为特区。”熊焕业说,“此时的河南省领导也想拿出一个地方作为改革试验地,漯河的想法和省领导想法不谋而合。”
于是,1992年3月23日至24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漯河市召开现场办公会,详细论证并确定漯河市为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市。
当年7月18日,河南省委、省政府下发豫文〔1992〕45号文:《关于在漯河市试办我省内陆特区的通知》。通知提出,省直有关单位要大力支持、积极帮助漯河市办好内陆特区。
当时的河南省委要求漯河:改革开放走在全省前列;经济发展速度走在全省前列;良好的社会秩序走在全省前列。到本世纪末使漯河成为全省富裕地区之一,成为河南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小老虎”。于是,漯河人开始了“瞄准特区、学习特区、创办内陆特区”的征程。
熊焕业说,他当时刚好接手漯河市委机关报的总编辑职务,根据市委指示,1993年1月1日,将机关报《漯河报》更名为《漯河内陆特区报》,呼应内陆特区的地位。
不过,随后在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成为“国家级内陆特区”时,国家没有给予明确答复。漯河市只能作为省级“内陆特区”,在河南展开改革试验,而它也是河南唯一一个省办内陆特区。
敢闯敢试
成为内陆特区,漯河一片沸腾,机关大院名称牌子、公共场所宣传标语等,能突出“内陆特区”四个字的地方都醒目地标示出来。在允许改革试验前提下,漯河市轰轰烈烈展开改革,其中首先开刀的就是与经济有关的企业改革。
“在内陆特区待遇下,漯河国有企业开始大规模改制。”熊焕业介绍说,在探索搞活中小企业的路子上,漯河市什么法子都想了,承包经营、企业领导党政一肩挑等无所不用。
有关数据显示,到上世纪末,漯河市的绝大部分国有企业都被改制。
在熊焕业印象中,内陆特区漯河的改革中,最成功的当数双汇。1994年双汇引资成功,与香港十大财团之一的华懋集团合作,使双汇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建立了亚洲最大的肉制品大楼,当年成产能力增长104%。
截至1997年,漯河的几项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均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8%。
虽然漯河“内陆特区”不像深圳特区可以享受许多优惠政策,但在当时,“特区”这块金字招牌十分吸引人,很多投资者特别青睐。于是乎,一些国内外投资者瞄上了漯河“内陆特区”,带着资金走进漯河投资兴业。
依托企业改革和招商引资浪潮,漯河市确立自己的食品工业城地位,双汇、南街村、汇通等品牌产品在国内外知名会展上,因其质量过硬而深受外商青睐。食品企业龙头不仅带动食品业的强劲发展,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包装、印刷、养殖、运输等产业迅猛发展。
熊焕业说,由于有漯河市前些年的发展,现在的漯河产品遍布全国:在国内市场上,每10根火腿肠有5根出自漯河;在香港,漯河的鲜冻肉和肉制品占总需求的1/4以上;在离拉萨300公里的小镇,漯河饮料摆上了商店柜台。
然而,在改革过程中取得成绩的同时,改革试验不免有彷徨和迷惑,成为内陆特区的漯河市,在改革中同样如此。“在漯河成为河南内陆特区的第5个年头,也开始对自身反思,通过各种途径就漯河的‘特’字展开讨论。”熊焕业说。
他记得最清楚的是《漯河内陆特区报》上发表的一篇长篇通讯《漯河,如何面对新世纪》。文章指出,沿海特区与漯河内陆特区,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优劣差异,而且在发展速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精神状态等方面,差距也是很大的。因此,文章发问:“漯河,离真正意义上的特区到底有多远?”
“这篇稿子就像一枚炸弹,市领导还批字,让整个漯河市讨论。”熊焕业说。
走入历史难觅踪迹
如今,30年前那些得风气之先的特区城市,政策方面很难再“特”,你有的其他城市也可以有了;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各个地方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点,差别只是经济实力的强与弱、地理位置的优与劣。
“漯河也同样如此,当年省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现在在其他城市都普及了。”熊焕业说。与其他地方相比,漯河没有了特别的地方,所以这些年漯河的内陆特区称号,市民们渐渐不再提及,报纸上对外宣传,领导们到外介绍漯河的市情,也极少提这四个字。
这种背景下,2005年10月1日,《漯河内陆特区报》更名为《漯河日报》,完成了自己在改革年代中的使命。“那个时代过去了,《漯河内陆特区报》不但用内容记载着那段特殊的历史,还用自己的特色名字印证着历史。”熊焕业说。
据他介绍,现在在漯河市区,“内陆特区”已经成为历史,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很难在街道上看到。在市区的确很难再找到“内陆特区”几个字,只有在漯河报业新闻大厦前停车场的一辆大巴上,才看到艳红的“漯河内陆特区”的字样。
而最让外人感到惊讶的是,作为唯一的内陆特区,在16年的时间里,漯河由三任市委书记主政,分别是王有杰(1991-1995)、程三昌(1995-1999)、刘炳旺(1999-2006)。现在,三个“一把手”相继落马:王有杰被判死缓,程三昌携带一亿元资金外逃新西兰,刘炳旺涉嫌受贿被双规。漯河这个年轻的城市也因此承受了太多的磨难。
漯河市一位退休的政府工作人员分析道:“漯河在改革中落马干部较多,现在分析原因,漯河成了内陆特区之后,领导们权力大了,想怎么就怎么,加上内地领导的工资低,在金钱面前把持不住。”
为此,南方一家著名政经媒体在分析漯河“内陆特区”试验的文中写到:漯河市几年来的变化再次验证: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巨的过程。那些简单的、一刀切的、试图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和做法往往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它不但无助于改革的顺利进展,反而会扼杀既有的改革成果,并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秩序造成震荡。
虽然漯河“内陆特区”已经走入历史,但在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回望,更能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