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心得体会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7091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相信学生会向着健康、上进的方向发展的。 本人在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中认真听取专家讲课,对于新课标有一定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 基本的数学思想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的思想","集全与对应的思想" 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对中小学而言,大致 可分为十个方面:即符号思想,映射思想,化归思想,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参数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演绎思想和模型思想。基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 ,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就中学数学而言,大致有以下十种:变换与 转化,分解与组合,映射与反映,模型与构造,概括与抽象,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 ,类比与猜想,演绎与归纳,假说与证明等 。
  2 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着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与教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化与具体化,类比与映射,联想与猜想等。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独创性。
  3 应用数学的意识
  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新旧教材中,都配备有所谓的应用题,有许多内容已经很陈旧,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结合实际重新编写应用题只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4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5 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 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对学校管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这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其他文献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是我们的教学理想。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实际情况是,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不活跃,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中,不少时间处于零思维,课堂上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在思考,一堂课成了几个学生的表演,大部分学生处于休眠或者失控状态。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手段,并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  1 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小
期刊
一、情随文起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课前激情导入的作用,有的老师是音乐导入,有的老师是动漫导入,有的老师用故事导入,好的导语能紧紧的扣住教材的感动因素,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以文本为根基的有益的洗濯和陶冶,是奠定课堂教学氛围的心理因素。在课前营造一种与文相符合的氛围,教师不仅调动了自身的情感,同时也引领了学生的情感,这无疑为成功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情随文
期刊
【摘要】在推进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化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围绕这一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分析化学“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转化“后进生”的基本途径。  1 分析“后进生”产生原因,找准解决方法  1.1 学习方法不当  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奇妙的化学现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但部分学生只注重看热闹而不注重看门道,注重表象知识的感知而不注重理性知识的思考和记忆,对化
期刊
问题的提出: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以前我们的历史课堂往往是“灌溉式”的历史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注重知识的记忆,而忽略学法的指导。新课改的形势下,初中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分组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
期刊
多媒体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也给我们的聋校数学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对聋生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手段。由于聋生的特殊性,听力先天缺陷,从小接受信息少,所以抽象思维能力差,在聋校教学中数学课是一个难题,培养聋生的联想思维,需要我们认真去探讨和实践。回顾自身的教学历程,我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聋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有以下几点思考:  1 运
期刊
做班主任难,做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更难,此言不虚。带着满腔的热忱,带着吃苦受累的准备接过一个新班,干起了学生称之谓“班头”的班主任,迷茫过、愤恨过、痛心过、也喜悦过,如今,班级工作渐入佳境。所有的酸甜苦辣只归结为一句话:二十一世纪的班主任,只有用爱才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爱是老师人格力量的核心,爱是不容易的。说实话,爱听话的学生,爱学习、品德好的学生不难,难的是爱差等生。但对于差等生,有时老师一个
期刊
色彩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园林、建筑、文学、艺术,小到陶瓷、化妆以及生活日用品,色彩无处不在。  色彩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色彩教学必须轻松、充满活力,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最大的兴趣,爱上她,学好她。而在这里,教师是活力的一部分,要做到让学生的脉搏随你一起跳动。  1 激发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具有形、声、光、色等特点,恰当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更好的适用儿童的个别差异,补偿其听觉缺陷。在培养聋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调动积极思维、控制反馈信息,增加教学密度,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显示其独特的优势。  1 化静为动,吸引注意力  一般来说,动态的事物较静态的事物更易引起人们遥感
期刊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这一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交融着师生的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而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要想充分发挥学生
期刊
数学小论文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习写的,以数学内容为中心的短小文章,其文体形式包括数学日记、数学故事、数学童话等。其中数学日记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自己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与体会;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是指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依据自己的理解有机地事例于故事、童话的叙述框架中,以形成完整的情节,近年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我对小学生如何写数学小论文,以及写数学小论文产生的效果进行了探索,对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