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年代久远,今天的中学生对其中的部分字词(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语法习惯(主要是文言句式)等都相当陌生,所以在教学中夯实学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显得特别重要,这也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书籍能力的关键。
一、创新教学手段,夯实知识基础
1. 引导自读求知,培养主体意识
教文言文时,应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读准字音,熟读课文,课上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先认真自读:读课文,读课文下注释,读课后问题,并且明确要求。目的:第一,通过自读,基本理解重要文言文字词、语句,如有困难,自读结束后提出来供大家讨论。第二,通过自读,要求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基本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只有在课堂上坚持让学生自读,让他们亲自投入阅读实践,直接去感知课文,才能培养他们主动求知的能力,确保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事实也证明如此。《过秦论》一文,学生通过自读,大体能熟知重要文言字词和句式,也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能逐步养成自读的习惯,学会自读的方法。他们能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注释,基本上扫清字词障碍,而且还能提出非常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他们因此获得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增强了主动求知的信心,从怕学文言文到爱学文言文进而到会学文言文。
2. 坚持师生互动,突出主导作用
在自读过后,学生总有几个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找到合作的快乐。如果有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时的点拨。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转换教师角色,教师应由高高在上转为平等参与,同时又进行积极指导,从而起到主导作用。
3. 探究注重创新,培养创新意识
过去,由于搞“满堂灌”,挤掉了学生自读和思考的时间,几乎所有的思考题都在课外完成,而高中阶段学生数理化学习的任务很繁重,常常无暇顾及语文作业,更难抽出时间去复习文言文,致使文言文的成绩难以提高。教师停止了滔滔不绝地讲解的做法,给学生节省时间进行必要的思考。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探究,从而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感受人文精神,提高审美能力
文言文教学仅仅传授或让学生学会基础的字词、语法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生深刻的体会其蕴涵的人文精神,提高审美能力。
在教授李密《陈情表》的过程中,通常对它的解读方式有好几种:一种观点认为这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张“请假条”,并由此引发出“如何与上司相处”的教学命题;另一种观点是就本文行文艺术而言的,认为李密至孝,“欲先尽孝而后尽忠”所以文章极尽说话的艺术委婉之能事,让人读后,不禁为作者的至情至性所感动,从而不得不同意他的请求,由此延伸出说话的艺术问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本文的写作虽有种种意图,但全文洋溢的感情主要还是李密对祖母的至亲至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借鉴了最后一种观点,把教学重心放在了李密对其祖母的至亲至爱之情上。这篇文章直抒真情至性,情深理切,感人至深,是弘扬民族“孝”之美德的至极之文,并由此生发“孝顺父母”的命题。时下学生大兴铺张、浪费、攀比、浮夸之风,拿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甚至有的学生还对父母有着极不正确的态度和看法。结合这一现状,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在“孝”字上大做文章。先让学生明白“孝”是美德,更是责任和义务。接着让学生即兴发言,叙说一件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小摩擦,并从“孝”的角度加以反思。结果学生发言积极踊跃,表述生动感人,有些同学的反思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也有一些同学的表述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父母总是无私的,而孩子却常是自私的,孩子总是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才想起父母,而父母却无时无刻不把儿女的冷暖挂在心间”“孝敬父母不是长大成人之后的事情”“父母不可能陪我们一辈子,趁着有机会、有时间,我们应从现在做起”。经过深刻的反思之后,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倡议:孝敬父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学生就在课堂上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教育学生孝敬父母、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责任编辑 邱丽
一、创新教学手段,夯实知识基础
1. 引导自读求知,培养主体意识
教文言文时,应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读准字音,熟读课文,课上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先认真自读:读课文,读课文下注释,读课后问题,并且明确要求。目的:第一,通过自读,基本理解重要文言文字词、语句,如有困难,自读结束后提出来供大家讨论。第二,通过自读,要求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基本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只有在课堂上坚持让学生自读,让他们亲自投入阅读实践,直接去感知课文,才能培养他们主动求知的能力,确保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事实也证明如此。《过秦论》一文,学生通过自读,大体能熟知重要文言字词和句式,也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能逐步养成自读的习惯,学会自读的方法。他们能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注释,基本上扫清字词障碍,而且还能提出非常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他们因此获得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增强了主动求知的信心,从怕学文言文到爱学文言文进而到会学文言文。
2. 坚持师生互动,突出主导作用
在自读过后,学生总有几个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找到合作的快乐。如果有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时的点拨。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转换教师角色,教师应由高高在上转为平等参与,同时又进行积极指导,从而起到主导作用。
3. 探究注重创新,培养创新意识
过去,由于搞“满堂灌”,挤掉了学生自读和思考的时间,几乎所有的思考题都在课外完成,而高中阶段学生数理化学习的任务很繁重,常常无暇顾及语文作业,更难抽出时间去复习文言文,致使文言文的成绩难以提高。教师停止了滔滔不绝地讲解的做法,给学生节省时间进行必要的思考。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探究,从而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感受人文精神,提高审美能力
文言文教学仅仅传授或让学生学会基础的字词、语法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生深刻的体会其蕴涵的人文精神,提高审美能力。
在教授李密《陈情表》的过程中,通常对它的解读方式有好几种:一种观点认为这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张“请假条”,并由此引发出“如何与上司相处”的教学命题;另一种观点是就本文行文艺术而言的,认为李密至孝,“欲先尽孝而后尽忠”所以文章极尽说话的艺术委婉之能事,让人读后,不禁为作者的至情至性所感动,从而不得不同意他的请求,由此延伸出说话的艺术问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本文的写作虽有种种意图,但全文洋溢的感情主要还是李密对祖母的至亲至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借鉴了最后一种观点,把教学重心放在了李密对其祖母的至亲至爱之情上。这篇文章直抒真情至性,情深理切,感人至深,是弘扬民族“孝”之美德的至极之文,并由此生发“孝顺父母”的命题。时下学生大兴铺张、浪费、攀比、浮夸之风,拿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甚至有的学生还对父母有着极不正确的态度和看法。结合这一现状,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在“孝”字上大做文章。先让学生明白“孝”是美德,更是责任和义务。接着让学生即兴发言,叙说一件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小摩擦,并从“孝”的角度加以反思。结果学生发言积极踊跃,表述生动感人,有些同学的反思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也有一些同学的表述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父母总是无私的,而孩子却常是自私的,孩子总是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才想起父母,而父母却无时无刻不把儿女的冷暖挂在心间”“孝敬父母不是长大成人之后的事情”“父母不可能陪我们一辈子,趁着有机会、有时间,我们应从现在做起”。经过深刻的反思之后,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倡议:孝敬父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学生就在课堂上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教育学生孝敬父母、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