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是承上启下的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引领的作用,从而实现品德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社会价值观;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624X(2019)32-0071-02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也在逐步完善,它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彰显语文学科的价值。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路径展开以下研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依据
1.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维教学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在以往教学模式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只是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没能意识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意义。除了应试教育这一外在影响,其本身还具有模糊性、隐形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也使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难以落实。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八大也强调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这使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更加具体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不仅能够高度地提炼所学课文的主题,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2.学生核心素养的个人诉求
核心价值观是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价值需求,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引领作用。学生核心素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导向,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价值观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细微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融入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体系中,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传统文化的传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中的渗透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且深刻的价值观念。继承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于教学体系中。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都是古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教师应将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价值观渗透的落脚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路径
1.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巧妙导入,引发学生的共鸣
课堂导入环节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情感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导入是重要的一环,导入设置得好能够吸引学生进入情感氛围中,通过入情入境地体验,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有一个准确的感知。例如,在讲《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节课时,笔者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播放辽宁号航空母舰的视频资料,这样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热血沸腾的氛围中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了自豪感与责任感,培育了其爱国主义精神。
(2)背景铺垫,加深学生的理解
初中语文教材的文本内容,都是时代背景的产物,教师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导入环节介绍背景知识,让学生加深对作者思想的理解,营造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1]。例如,在教学《纪念白求恩》这节课时,笔者为学生介绍:白求恩是加拿大一名外科医师,抗战时期来到中国,在战地医院救助伤亡人员的过程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毛泽东为纪念白求恩,写下了这篇文章。通过了解作品背景,学生对课本情感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渗透价值观的教育当然水到渠成。
2.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表达情感,融入自己的思想观念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另一方面还能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作文是学生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作文不应一味注重技巧,那样的作文是没有灵魂的。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真实、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对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贯彻诚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做一个真性情的诚信的人。
(2)随文练笔,将情感教育真正落实
教师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且蕴含一定的价值观导向,鼓励学生勇于在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真话。例如,在讲《大道之行也》这一课时,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学习古人“天下为公”、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勇于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在讲解完本文之后,笔者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篇文言文改编为记叙文,在“实战演练”中深刻领悟诚信友善的重要性。
其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并不是无章可循、深不可测的。只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做个有心人,就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2]。
3.在课外阅读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课改明确指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增强学生的阅读量,提升他们的阅读品质,鼓励学生多接触优秀的课外阅读内容。课外阅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检验课堂学习的效果,更有助于学生自主教育,从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多课外阅读材料中具有明确的社会价值观趋向,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教学《孔乙己》这节课时,笔者让学生在课下查找鲁迅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如鲁迅的代表作《呐喊》《狂人日记》等。通过了解鲁迅的生平事迹,通过更多的自主阅读,学生体悟了鲁迅先生爱国爱民、无私无畏的精神。就这样,在教师的点拨下,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中,通过潜移默化地熏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就会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开花、结果。
结 语
初中生正处于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价值观的树立对于其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教师充分挖掘课文内涵,并创新语文教学方法,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同时,强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一部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王真林.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06):95.
李小平.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甘肃教育,2018(19):54.
作者简介:黄素贞(1978.2—),女,广东汕头人,中学二级教师,2015年被潮阳区教育局评为“区优秀班主任”。
关键词:初中语文;社会价值观;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624X(2019)32-0071-02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也在逐步完善,它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彰显语文学科的价值。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路径展开以下研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依据
1.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维教学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在以往教学模式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只是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没能意识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意义。除了应试教育这一外在影响,其本身还具有模糊性、隐形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也使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难以落实。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八大也强调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这使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更加具体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不仅能够高度地提炼所学课文的主题,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2.学生核心素养的个人诉求
核心价值观是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价值需求,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引领作用。学生核心素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导向,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价值观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细微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融入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体系中,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传统文化的传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中的渗透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且深刻的价值观念。继承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于教学体系中。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都是古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教师应将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价值观渗透的落脚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路径
1.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巧妙导入,引发学生的共鸣
课堂导入环节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情感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导入是重要的一环,导入设置得好能够吸引学生进入情感氛围中,通过入情入境地体验,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有一个准确的感知。例如,在讲《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节课时,笔者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播放辽宁号航空母舰的视频资料,这样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热血沸腾的氛围中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了自豪感与责任感,培育了其爱国主义精神。
(2)背景铺垫,加深学生的理解
初中语文教材的文本内容,都是时代背景的产物,教师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导入环节介绍背景知识,让学生加深对作者思想的理解,营造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1]。例如,在教学《纪念白求恩》这节课时,笔者为学生介绍:白求恩是加拿大一名外科医师,抗战时期来到中国,在战地医院救助伤亡人员的过程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毛泽东为纪念白求恩,写下了这篇文章。通过了解作品背景,学生对课本情感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渗透价值观的教育当然水到渠成。
2.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表达情感,融入自己的思想观念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另一方面还能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作文是学生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作文不应一味注重技巧,那样的作文是没有灵魂的。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真实、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对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贯彻诚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做一个真性情的诚信的人。
(2)随文练笔,将情感教育真正落实
教师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且蕴含一定的价值观导向,鼓励学生勇于在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真话。例如,在讲《大道之行也》这一课时,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学习古人“天下为公”、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勇于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在讲解完本文之后,笔者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篇文言文改编为记叙文,在“实战演练”中深刻领悟诚信友善的重要性。
其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并不是无章可循、深不可测的。只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做个有心人,就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2]。
3.在课外阅读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课改明确指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增强学生的阅读量,提升他们的阅读品质,鼓励学生多接触优秀的课外阅读内容。课外阅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检验课堂学习的效果,更有助于学生自主教育,从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多课外阅读材料中具有明确的社会价值观趋向,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教学《孔乙己》这节课时,笔者让学生在课下查找鲁迅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如鲁迅的代表作《呐喊》《狂人日记》等。通过了解鲁迅的生平事迹,通过更多的自主阅读,学生体悟了鲁迅先生爱国爱民、无私无畏的精神。就这样,在教师的点拨下,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中,通过潜移默化地熏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就会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开花、结果。
结 语
初中生正处于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价值观的树立对于其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教师充分挖掘课文内涵,并创新语文教学方法,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同时,强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一部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王真林.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06):95.
李小平.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甘肃教育,2018(19):54.
作者简介:黄素贞(1978.2—),女,广东汕头人,中学二级教师,2015年被潮阳区教育局评为“区优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