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笏园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lia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笏园是封建社会末期传统宗族制度在民居建筑中的具体体现。十笏园这一珍贵历史遗存,体现了当时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社会风尚。各院落之间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能清晰的反应出封建社会末期大家族聚族而居、分门而立的传统宗族制度。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形式,一般为硬山顶,正房大多带正脊和垂脊、厢房,倒座为卷棚顶。本文专注研究十笏园建筑的构件以营建技艺,探寻建筑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十笏园;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一、十笏园民居综述
  十笏园及丁家住宅单体建筑采用当地常见的,房顶筒瓦屋面居多,仰合瓦屋面占一定比例,抬梁式木构架,正房多设前廊,有三开间、五开间,两山接耳房的,厢房倒座用砖封护檐,前檐上步为廊,或出斜撑牛腿梁,承托檐檩形成前厦,斜撑多做竹节状雕饰,墙体为青砖墙,山墙、后墙、槛墙为清水墙,前墙上用砖做出门套,窗台以上墙体采用白灰抹面,山墙墀头增设挑沿石,以加梢子出檐与檐椽平齐,台阶、阶条石均用青石灰岩制作,台基较高的正房安装重带台阶,仅一步或二步的安装如意台阶,门窗花格为步步紧、码三箭等形式,柱子、槛板为墨色,窗扇铁红色,前檐梁头和挂落做青绿淡色彩绘,多数正房做木纹彩绘,少数正房室内构架做青绿彩绘,厢房、耳房室内木构架不做油饰。
  二、十笏园传统建筑的构造与装饰
  1.梁架木作
  十笏园民居建筑多为硬山搭檩的建筑,大多为三间七架梁建筑,还有部分为五间五架、七架梁建筑,偶有三间八架建筑,如深柳读书堂为抬梁式木构架(图5-1),面阔三间,前坡四步架(不含披檐),后坡三步架,总共有八根檩,是的三间八架建筑;再如账房(图5-2)建筑则是典型的三间七架的建筑;而东一路的碧云斋则为面阔五间,七架抬梁式木构架。除了这些硬山搭檩的结构,还有十笏园特色的卷棚顶建筑,卷棚顶建筑多为四架或五架结构梁,如落霞亭和园林游廊为四架梁,碧云斋的过堂建筑则为无间五架梁。在潍县古代平民建房是不允许超过三间五架的房子,丁家在当时的潍县算是“土豪”人家,又是当地的举人,在民居建筑建造上可见在当时是相当豪华的。并且建房用的梁架在用材上也是比较讲究的,所使用的木构架粗细比较均匀平滑,最底层的大梁直径最大的大约700mm,并且部分梁架上绘有精细的彩绘图案(图5-3)。
  十笏园建筑中除了硬山顶和卷棚顶中使用抬梁式木构架,在春雨楼三重檐庑殿式卷棚式歇山顶结构中也使用了抬梁式木构架,不同的是利用抬梁式木构架加上推山的处理方法,将建筑的两山屋面向外推出并且变陡峭,这样正面屋面与侧面屋面相交成为一条斜线,所形成的斜线又通过由戗来承重,也就是屋面相交所形成的垂脊的骨干。在大型的攒尖顶宫殿建筑中垂脊是一条优美的曲线,那么就需要若干根由戗接合形成曲线美。在春雨楼的梁架中四条垂脊各使用了两条平行的由戗支撑垂脊(图5-4),上面一条的一头抵住两相交檐檩与墙体的交汇处,另一头抵在雷公柱上,这样正好承重两两相交的檩的交接处,进一步承重屋顶的重量。另一条由戗则紧贴垂脊的接缝处,一头抵在脊檩上另一头抵在檐檩的相交处,四条垂脊和屋面的力量就是通过这条由戗传给各相交檩和下面的由戗,然后传给给梁架。可见十笏园在建造这座春雨楼时,可谓是煞费苦心才建造出这么特殊典雅的建筑。
  2.屋面诸作
  丁家宅居建房是非常讲究的,这也受到到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照等级顺序一般分为:庑殿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攒尖式屋顶、悬山式屋顶、硬山式屋顶等类型。十笏园建筑屋顶主要为硬山式屋顶、卷棚式屋顶和卷棚歇山式屋顶、卷棚庑殿式屋顶。每一个屋顶的构件是由瓦片、屋脊、灰背层、望板、椽子、封檐板、吻兽装饰等组成。
  十笏园民居建筑多用筒瓦屋顶(图5-7),少数的小青瓦(板瓦)屋顶(图5-8),这两种瓦面的铺装都采用的合瓦的做法,所谓筒瓦屋顶是由筒瓦和片瓦的结合铺设,先把板瓦排成行一片压一片仰面铺设在屋面上,行与行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然后把筒瓦凌驾于两行片瓦之间,然后一片压一片,以此类推;那么板瓦屋顶则是即在铺好的两行仰面的板瓦之间铺设一层小青瓦。这两个铺设方式所呈现的节奏感是不一样的,一种更古朴庄重,另一种更加随和平缓,这样的铺设有利于雨水流下,以防雨水渗透到底下的木结构。在每一行合瓦的屋檐結束处都有一个片带有图案的瓦,这片叫做勾头,也叫作瓦当,在元代以前叫做瓦当,而明清时期则叫做勾头;而每一行仰瓦屋檐的结束处的那块也带有图案的瓦,则称为滴水。十笏园建筑中的瓦当和滴水的样式也是非常多的,有植物纹、动物纹、汉字纹等多种,在下文的民居建筑装饰中做详细的介绍。瓦片的铺设和瓦当滴水的使用不仅在做到了功能的要求,又突出其结构美。
  瓦除了用作瓦顶上,在园内的院墙和铺贴中也使用了瓦片辅助装饰,如碧云斋院落的西墙上就使用了板瓦堆叠的花墙(图),每两块板瓦相对成为一片花瓣,每朵花有6个花瓣,相互连续重复形成精美的图案。还有房屋的通风口用板瓦做成铜钱的形状,护栏砖墙中间也会用到板瓦对称花纹图案,瓦不仅是一种构建又可以是一种装饰。
  3.门窗隔断
  古代人在建房时在墙上掏出洞口以便采光之用,并称之为牖。我们经常在建筑术语中听到户牖二字,这就是窗户之意。门窗是建筑的附属构建,那么窗户的发展取决于建筑的发展,门窗样式在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十笏园民居建筑的门窗的使用几乎包含了中国传统门窗的所有做法,每一座民居建筑中的门和窗对应的纹样是一致的。最常用的门窗棂格有(图5-20):一码三箭窗、步步锦窗、冰裂纹窗、拐子纹窗、套方式窗、白毬纹菱花纹等。
  在十笏园民居中步步锦心屉的纹样使用是最多的,如砚香楼、春雨楼、静如山房、小书巢等建筑门装中都是使用的步步锦纹样,也是明清时期北方四合院中经常使用的,在当时颇受人们的喜爱,图形优美又具有步步高升、前程似锦的美好寓意;民居中的冰裂纹和白毬纹菱花窗是结合圆窗使用的(图5-21),圆窗的使用打破了建筑的方硬。套方锦样式的棂花在东四路和东五路建筑中使用多见,图案有四方形、十字、八角等,图案所含有吉祥寓意。
  窗户的开合一般是在纵轴上左右开启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窗户是沿横轴上下开启的,那就是支摘窗的使用,支摘窗在北方民居中的应用是比较多见的,支撑窗一般分为两到三部分,上部可以支起,下部可以摘下来,所以叫做支撑窗。这样可以保证室内有大面积通风与采光,如春雨楼一楼正面则使用了支摘窗,分为上面两扇,上面一扇可以支撑起来,下面一扇可以取下。
  结语:
  继承传统文化就要研究历史,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就要发掘建筑的建造技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留住文化根脉,才能守住民族之魂,保护好古建筑古文物,才能“记得住乡愁”,只有充分了解了建筑的历史文脉和建造构造及工艺,才能使古建筑得到更好的发扬与继承。
  作者简介:
  沈鑫鑫(1993.03.25—),女,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摘 要: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本文从艺术形象入手,研究艺术形象的特征与典型性对艺术作品的重要性。分析狼作为艺术形象的特征,举例论述以狼作为艺术形象的作品中所表达的内涵。结合个人雕塑毕业创作,浅析狼的典型特征在创作中的表现。引申出创作意图:在非现实状态下以羊皮伪装的狼与狼群的对峙,营造攻击与反攻击的情境,使观者产生疑惑,旨在探讨作品呈现的内在精神,思考由此引申出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
期刊
摘 要:读图时代的到来,需要我们用眼睛不停的观看和解读图片的内容,人的视觉发展越来越得到高度关注。近年来通过对直觉心理学的研究,人们逐步开始描绘和解释视觉艺术创造活动。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围绕儿童画为主题进行讨论,运用直觉心理学等方法,逐步揭示了儿童视觉发展的过程。他认为儿童与原始人一样,都处在人类发展和进化史的初级阶段,他们的视觉发展和思维模式也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总体来说都经历了一
期刊
摘 要:在平面设计中插画设计的应用越来越呈多元化的风格趋势。运用插画来丰富设计作品的视觉体验,目的是为了表现商品的核心理念与品牌价值。插画形式的品牌形象设计也渐渐被被大众所追捧。如可口可乐、星巴克、农夫山泉、等这些被大众所熟知喜爱的产品,尤其是年轻化的品牌更热衷于插画的应用。因为包装设计中的插画应用具有特别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插画;包装设计;情感表达  从包豪斯的现代艺术设计开始艺术设计的发展
期刊
摘 要:钢琴演奏既是一种复杂的技术性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艺术性活动,兼具技术性和艺术性。钢琴演奏中,要注重技术性,同时也要注重艺术性。注重技术性是彰显艺术性的前提,追求艺术性是注重技术性的目标。实现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需要演奏者深入了解和把握作品的内涵,具备精湛的演奏技巧和具有较好的调节控制心理的能力。  关键词:钢琴演奏,技术性,艺术性,统一。  一、注重技术性是彰显艺术性的前提  工欲善其事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幼儿园教育越来越重视,希望幼儿能够从小接受较好的教育,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当前许多幼儿园教育显现出小学化的迹象,对幼儿的成长和发育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本文首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展开分析,然后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思考改进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策略  在当前许多的幼儿园教育中,都显现出“小学化”的迹象,对于这种迹象的出现,实质上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的室内设计中,以中国传统图案这一素材作为设计元素,成为目前很多设计师所青睐的设计手法。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寓意丰富,是设计师们不可多得的灵感来源之一。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在生活中比如现代建筑设计、服饰搭配、影视创作、歌舞编剧、书籍装帧、传统节日、产品包装等方面都有非常深刻的体现,而这些体现同时也在唤醒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  关键词:传统图案;室内设计;明式家具  一、传统图案的分类 
期刊
摘 要:笔墨是中国画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中国画创作注重笔墨情趣。石涛作为中国绘画史上优秀的传统者,石涛笔墨的运用是在继承前人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结合自己独特的笔墨意趣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本文主要从石涛笔墨的技法、笔墨的气韵及笔墨的时代气息来体现石涛笔墨艺术的奥妙。  关键词:笔墨;破墨;误墨;气韵;时代  笔墨是中国画家在用笔和用墨在画纸上的艺术表现。石涛是中国优秀的中国画传承者,也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
期刊
在人们对自己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植物造景在居住区中也越来越重要。为了营造居住区中四季常青、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在在景观设计中往往会大量采用常绿植物作为居住区景观的主体植物,但是这样会减少了很多对于季节的感知,对环境变化的感受和乐趣。这时我们需要彩叶植物来增加视觉上的色彩变化,在增强观赏性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对不同植物的识别,添加在户外空间休闲活动时的趣味性。  1.彩叶植物的定义和分类  1.1
期刊
摘 要:近半个世纪,中国扬琴由一种相对简单的民间乐器转变为我国民族乐器的重要成员,其地位和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探究一门演奏艺术,必须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去研究。本文就扬琴演奏艺术的思考进行分析。  关键词:扬琴;演奏;艺术思考  引言  扬琴自十七世纪初从西方传入中国,迄今己有四百多年历史。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击弦乐器,中国扬琴以其音色明亮、颗粒性强、音域宽且节奏感明显等特点在民族乐器
期刊
摘 要:嵇康,“竹林七贤”之一,魏晋时期不可被忽视的一位名仕,他有着非凡的才情和超凡脱俗的性情。嵇康的一些思想可谓惊世骇俗,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他卓尔不群的文采和高风亮节的品行中探析他的自然观,同时通过嵇康的自然观可以了解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文人名仕的思想活动。  关键词:嵇康;自然观  一、中国古典美學的“自然”范畴  20世纪的中国美学基本上是在西方美学的方法、体系的影响下建立的,但由于中西方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