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这是教育界的共识。学生的作文能力跟作文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学生是变得越来越不会作文了。传统作文教学在“新课标”的改革推动下,正朝着更科学更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但是在教学改革中碰到困难常常令一线教师感到困惑和迷茫:一方面是专家学者打着“新课标”的旗号大肆批判传统作文教学,另一方面却又没能为一线教师找到问题的对策和出路。中小学作文教学在媒体、大众的批判中不知所措,在作文教学改革中迷失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一、反思对“假、大、空”的批判
“学生作文‘假、大、空’的现象由来已久,可是至今仍然无法彻底改变这一现象的泛滥。看看我们现在的中、高考的学生作文,依然大量充斥着虚情假意,大话套话。”对于这种批判是否合理,我们不妨来个反向思维,即从其现象本身出发寻找新的突破。
“有的学生为了使情节能打动人,编造‘家破人亡’、‘四肢残疾’的虚假故事,从而取得高分”,难道学生用上述故事作为材料写作不行吗?笔者认为作文只是文学的一部分,文学作品的表达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允许虚构的。作文要求中的“真情实感”不能等同于“真事实感”与“实话实说”。学生综合自己的感情材料包括亲身经历与耳闻目睹等间接获得的材料,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以写得生动一些,感人一些,这是符合写作规律的。事实上,要求学生作文绝对“真实”也是不现实的。别说在考场上难以做到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就是在平时的作文中,由于学生的经历的限制,很多事情是没有体验过的;再从结果来看,一线教师并没有因为学生的虚构情节而给以低分来打压他,评卷者却要拿出来进行大张旗鼓地批判,意欲何为?这不是在误导一线教师的作文教学吗?
问题却正好出在批判者本身,给广大一线教师的是误导,这是影响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因。批判者往往身居要职,或者只是搞理论研究的人,看到高考作文中出现“自己”的爸妈死了,写“自己”的老师、同学得了癌症,甚至有的写“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于是他们认为这是“假、大、空”,因为他们事后调查证实,作文里的故事没有一个是真实的,于是断定学生是编造出来的虚假故事,而且极不道德,拿“自己”的父母,甚至是拿“自己”来摧残而获得“读者”的同情心。其实,倒是那些批判者应该接受学生们的批判,文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自己,这是举世公认的定理(有时是作者的投射),但批判者却不顾这一基本前提,强加于人。
笔者认为,“真情实感”不能同文学中的“虚构”对立起来。文学可以虚构,作文就可以虚构,不能因为他们是学生就排除在作文的基本规律之外。
二、反思对“千文一面”的批判
“1998年高考作文题目‘战胜脆弱’,结果有很多学生编造父母去世、伤残等。今年高考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结果也有很多学生编造父母离异,自己面临选择……‘假、大、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看不到个性。”这种批判除了批判学生的不思进取和缺乏创新外,实际上也间接地批判了一线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错误导向,也就是说出现“千文一面”的原因还在于作文教学本身。
批判者指出,出现“千文一面”的原因是缺乏个性。真是这么一回事吗?笔者认为应从“千文一面”本身的“合理与否”出发,进行分析,才能找到问题的所在。首先从作文能力的形成过程看,因为写作是一种技能,形成作文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是模仿。阅读是迁移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当众多学生在使用同一种阅读教材时,模仿迁移的能力也就会跟课本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千文一面”是“阅读—写作”迁移的必然。再从学生个人成长经历来看,从小学到高中的每一次作文都是不同的,虽然其作文水平不一定都在逐年提高,但每一篇作文都是不同水平和不同层次的,具有与其学习经历相符的特点,因此,在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不存在“千文一面”的源发性原因。而从作文写作的概率上说,高考的学生那么多,出现“千文一面”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根本就不值得大惊小怪。最后,从评卷者自身来说,由于评卷过程的高度集中和高强度评卷工作,容易产生评卷的“审美疲劳”,使人产生求新、求导、求奇的心理,这种心理在评卷过程中应该避免,而不是把自己的心理偏执迁怨于“千文一面”。
基于上述的认识,笔者认为“千文一面”本身并无不妥,倒是评卷者要改变自己的评卷心态,消除“审美疲劳”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给考场中学生和一线教师以正常作文教学和写作的发挥空间。
三、反思对“形式重于内容”的批判
“《聆听一个千年王朝》可谓文采飞扬恣肆,但把它拿来当作范文,居然有那么多学生读完后不知所云。这篇文章如果仅仅作为一种情感的宣泄,那么其意义又何在呢?那岂不真是‘误尽苍生’?”一篇作文,无论学生的文笔多么优美,结构多么新颖,评卷者一句“形式优美,内容空洞,华而不实”就给轻易地否决了。然而,事情真是如此吗?
现代写作理论认为,作文形式与作文内容是相统一的,而且是一个动态的统一。这里的统一并不是指形式上的美与内容上的美是成正比的,而只是都指向于“美”。简而言之,作文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并不完全是同步的,会出现一些落差。因此形式和内容只是动态的统一,并不是指绝对时空上的统一,倾重于形式与倾重于内容,都是写作规律的能动和真实的反映。无视写作的动态性,而绝对地要求每一篇作文都做到文质兼美,这是自作主张地拔高作文要求的做法。随着对作文“形式和内容”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互联网对文学的推动,人们逐渐地认识到“形式”并不是由“内容”决定的,而是与内容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因素,甚至“形式”的作用有时会超过“内容”的重要性。基于上述的认识,批判“形式重于内容”是有失科学规律和依据的。
正是由于对传统作文的偏执批判,使学生感到作文越来越难写,教师越来越感到作文难教。推进作文教学,必须反思对传统作文的盲目批判,否则,作文教学就会批判了一轮后,又会回到原点上,还是没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
一、反思对“假、大、空”的批判
“学生作文‘假、大、空’的现象由来已久,可是至今仍然无法彻底改变这一现象的泛滥。看看我们现在的中、高考的学生作文,依然大量充斥着虚情假意,大话套话。”对于这种批判是否合理,我们不妨来个反向思维,即从其现象本身出发寻找新的突破。
“有的学生为了使情节能打动人,编造‘家破人亡’、‘四肢残疾’的虚假故事,从而取得高分”,难道学生用上述故事作为材料写作不行吗?笔者认为作文只是文学的一部分,文学作品的表达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允许虚构的。作文要求中的“真情实感”不能等同于“真事实感”与“实话实说”。学生综合自己的感情材料包括亲身经历与耳闻目睹等间接获得的材料,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以写得生动一些,感人一些,这是符合写作规律的。事实上,要求学生作文绝对“真实”也是不现实的。别说在考场上难以做到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就是在平时的作文中,由于学生的经历的限制,很多事情是没有体验过的;再从结果来看,一线教师并没有因为学生的虚构情节而给以低分来打压他,评卷者却要拿出来进行大张旗鼓地批判,意欲何为?这不是在误导一线教师的作文教学吗?
问题却正好出在批判者本身,给广大一线教师的是误导,这是影响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因。批判者往往身居要职,或者只是搞理论研究的人,看到高考作文中出现“自己”的爸妈死了,写“自己”的老师、同学得了癌症,甚至有的写“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于是他们认为这是“假、大、空”,因为他们事后调查证实,作文里的故事没有一个是真实的,于是断定学生是编造出来的虚假故事,而且极不道德,拿“自己”的父母,甚至是拿“自己”来摧残而获得“读者”的同情心。其实,倒是那些批判者应该接受学生们的批判,文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自己,这是举世公认的定理(有时是作者的投射),但批判者却不顾这一基本前提,强加于人。
笔者认为,“真情实感”不能同文学中的“虚构”对立起来。文学可以虚构,作文就可以虚构,不能因为他们是学生就排除在作文的基本规律之外。
二、反思对“千文一面”的批判
“1998年高考作文题目‘战胜脆弱’,结果有很多学生编造父母去世、伤残等。今年高考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结果也有很多学生编造父母离异,自己面临选择……‘假、大、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看不到个性。”这种批判除了批判学生的不思进取和缺乏创新外,实际上也间接地批判了一线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错误导向,也就是说出现“千文一面”的原因还在于作文教学本身。
批判者指出,出现“千文一面”的原因是缺乏个性。真是这么一回事吗?笔者认为应从“千文一面”本身的“合理与否”出发,进行分析,才能找到问题的所在。首先从作文能力的形成过程看,因为写作是一种技能,形成作文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是模仿。阅读是迁移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当众多学生在使用同一种阅读教材时,模仿迁移的能力也就会跟课本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千文一面”是“阅读—写作”迁移的必然。再从学生个人成长经历来看,从小学到高中的每一次作文都是不同的,虽然其作文水平不一定都在逐年提高,但每一篇作文都是不同水平和不同层次的,具有与其学习经历相符的特点,因此,在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不存在“千文一面”的源发性原因。而从作文写作的概率上说,高考的学生那么多,出现“千文一面”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根本就不值得大惊小怪。最后,从评卷者自身来说,由于评卷过程的高度集中和高强度评卷工作,容易产生评卷的“审美疲劳”,使人产生求新、求导、求奇的心理,这种心理在评卷过程中应该避免,而不是把自己的心理偏执迁怨于“千文一面”。
基于上述的认识,笔者认为“千文一面”本身并无不妥,倒是评卷者要改变自己的评卷心态,消除“审美疲劳”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给考场中学生和一线教师以正常作文教学和写作的发挥空间。
三、反思对“形式重于内容”的批判
“《聆听一个千年王朝》可谓文采飞扬恣肆,但把它拿来当作范文,居然有那么多学生读完后不知所云。这篇文章如果仅仅作为一种情感的宣泄,那么其意义又何在呢?那岂不真是‘误尽苍生’?”一篇作文,无论学生的文笔多么优美,结构多么新颖,评卷者一句“形式优美,内容空洞,华而不实”就给轻易地否决了。然而,事情真是如此吗?
现代写作理论认为,作文形式与作文内容是相统一的,而且是一个动态的统一。这里的统一并不是指形式上的美与内容上的美是成正比的,而只是都指向于“美”。简而言之,作文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并不完全是同步的,会出现一些落差。因此形式和内容只是动态的统一,并不是指绝对时空上的统一,倾重于形式与倾重于内容,都是写作规律的能动和真实的反映。无视写作的动态性,而绝对地要求每一篇作文都做到文质兼美,这是自作主张地拔高作文要求的做法。随着对作文“形式和内容”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互联网对文学的推动,人们逐渐地认识到“形式”并不是由“内容”决定的,而是与内容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因素,甚至“形式”的作用有时会超过“内容”的重要性。基于上述的认识,批判“形式重于内容”是有失科学规律和依据的。
正是由于对传统作文的偏执批判,使学生感到作文越来越难写,教师越来越感到作文难教。推进作文教学,必须反思对传统作文的盲目批判,否则,作文教学就会批判了一轮后,又会回到原点上,还是没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