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却没有一种是普遍适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一、各种教学方法简介
(一)基本教学方法
1.观察法
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通过眼看、耳闻、鼻嗅、舌尝、手摸,有目的地了解有关物理现象,然后通过思考,获得正确结论。这种教学方法,叫观察教学法,简称观察法。应该指出,这里所指的观察,不仅是用眼看,而是广义的观察。
观察法的模式是:①创设情景,提出问题。②明确观察的内容。③观察和记录。④分析观察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观察法的特点是:观察对象直观鲜明,能激发学习兴趣。从观察获得的感性材料,需要经过思维加工,才能形成概念、规律。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实验法
实验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取得实验数据,通过验证和探索,获得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从广义来说,除学生分组实验外,还包括课外科技活动、科技小制作等。
实验法的模式是:①提出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②选择实验仪器,掌握仪器使用方法。③设计实验方案,了解实验步骤。④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法的特点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获得的感性材料丰富、深刻,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简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进行解释、分析、论证,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它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当然,讲授与启发并非对立,讲授不一定就是注入式的。只要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抓住重点,突破关键,不要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这样的讲授法就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的模式是设疑→释疑→解疑,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讲授法的最大特点是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物理教学的各种形式及各种方法,都必须辅以讲授法,使其相互配合。
4.自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独立地进行学习以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叫自学法。
自学法的模式是:提出提纲→阅读教材→解疑析难。(二)国外流行的教学方法
1.发现法
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首先提出来的,其理论基础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在教帅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的习惯和能力。发现法的模式是由四个阶段组成的:①自觉阶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②探索阶段:提出问题,明确要求,使问题具体化。③整理阶段:理解感知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提出假设。④发展阶段:运用探索所得的结论,加以巩固、深化和创新。
发现法的特点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但是,发现法忽视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知识这一教学特点,把科学研究中的发现方法移植到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按照“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势必加重师生负担,削弱基础知识的完整性,影响教学的进度。
2.掌握学习法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法”,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广为使用,也被我国广大中学物理教师所关注。这一教学方法的基本精神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制定教学目标,并按此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测试、评价和矫正。
掌握学习法的模式由四个环节组成:①制定教学目标;②测试;③评价;④矫正。
掌握学习法的特点是教学目的具体、明确、重视反馈和调控,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
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根据下列两个原则。
(一)择优性原则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点,亦有它的不足之处。教学实践表明,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相同的。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具体因素,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初中“物体的沉浮条件”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下列三种:
1.讲授法
因为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二力平衡条件”知识密切相关,是属于派生性的知识,可以运用讲授法。通过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
2.观察法
教师通过下列几个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步步深入,从而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
①把铁块、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铁块沉入水底,而木块浮在水面。
②把一枚大头针和木块(大头针的重量小于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大头针仍然沉入水底,木块浮在水面。
③把一个小铁盒竖着放入水中,则沉入水底,而平放时却浮于水面。
3.实验法
把上述三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分析实验所提供的物理情景,从而认识物体的沉浮条件。
这三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点,可根据学校实验设备条件和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教师本身的擅长加以选择。
(二)综合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只采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博采众法之长,加以综合运用。一般来说,一节课应以一至二种教学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的方法,发挥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扬长补短、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如“物体的沉浮条件”这节课的教学,往往是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观察法,或者以观察法为主,辅以讨论法和讲授法,或者以实验法为主,用讲授法加以配合,边讲边实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自学法的特点是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能有效地培养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但是,中学生往往不善于自学,不喜欢阅读自然科学的教材。因此,教师要循循善诱,耐心地给予具体指导,如编写自学提纲、编拟思考题,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增强自学能力。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讨论,并加以总结,从而获得知识、训练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叫讨论法。
讨论法的模式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得出结论。
讨论法的特点是:通过对教师布置问题的讨论,可以分清是非、纠正错误、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讨论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主体的地位。
一、各种教学方法简介
(一)基本教学方法
1.观察法
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通过眼看、耳闻、鼻嗅、舌尝、手摸,有目的地了解有关物理现象,然后通过思考,获得正确结论。这种教学方法,叫观察教学法,简称观察法。应该指出,这里所指的观察,不仅是用眼看,而是广义的观察。
观察法的模式是:①创设情景,提出问题。②明确观察的内容。③观察和记录。④分析观察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观察法的特点是:观察对象直观鲜明,能激发学习兴趣。从观察获得的感性材料,需要经过思维加工,才能形成概念、规律。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实验法
实验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取得实验数据,通过验证和探索,获得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从广义来说,除学生分组实验外,还包括课外科技活动、科技小制作等。
实验法的模式是:①提出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②选择实验仪器,掌握仪器使用方法。③设计实验方案,了解实验步骤。④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法的特点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获得的感性材料丰富、深刻,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简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进行解释、分析、论证,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它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当然,讲授与启发并非对立,讲授不一定就是注入式的。只要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抓住重点,突破关键,不要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这样的讲授法就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的模式是设疑→释疑→解疑,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讲授法的最大特点是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物理教学的各种形式及各种方法,都必须辅以讲授法,使其相互配合。
4.自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独立地进行学习以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叫自学法。
自学法的模式是:提出提纲→阅读教材→解疑析难。(二)国外流行的教学方法
1.发现法
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首先提出来的,其理论基础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在教帅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的习惯和能力。发现法的模式是由四个阶段组成的:①自觉阶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②探索阶段:提出问题,明确要求,使问题具体化。③整理阶段:理解感知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提出假设。④发展阶段:运用探索所得的结论,加以巩固、深化和创新。
发现法的特点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但是,发现法忽视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知识这一教学特点,把科学研究中的发现方法移植到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按照“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势必加重师生负担,削弱基础知识的完整性,影响教学的进度。
2.掌握学习法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法”,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广为使用,也被我国广大中学物理教师所关注。这一教学方法的基本精神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制定教学目标,并按此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测试、评价和矫正。
掌握学习法的模式由四个环节组成:①制定教学目标;②测试;③评价;④矫正。
掌握学习法的特点是教学目的具体、明确、重视反馈和调控,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
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根据下列两个原则。
(一)择优性原则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点,亦有它的不足之处。教学实践表明,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相同的。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具体因素,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初中“物体的沉浮条件”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下列三种:
1.讲授法
因为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二力平衡条件”知识密切相关,是属于派生性的知识,可以运用讲授法。通过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
2.观察法
教师通过下列几个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步步深入,从而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
①把铁块、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铁块沉入水底,而木块浮在水面。
②把一枚大头针和木块(大头针的重量小于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大头针仍然沉入水底,木块浮在水面。
③把一个小铁盒竖着放入水中,则沉入水底,而平放时却浮于水面。
3.实验法
把上述三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分析实验所提供的物理情景,从而认识物体的沉浮条件。
这三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点,可根据学校实验设备条件和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教师本身的擅长加以选择。
(二)综合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只采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博采众法之长,加以综合运用。一般来说,一节课应以一至二种教学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的方法,发挥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扬长补短、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如“物体的沉浮条件”这节课的教学,往往是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观察法,或者以观察法为主,辅以讨论法和讲授法,或者以实验法为主,用讲授法加以配合,边讲边实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自学法的特点是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能有效地培养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但是,中学生往往不善于自学,不喜欢阅读自然科学的教材。因此,教师要循循善诱,耐心地给予具体指导,如编写自学提纲、编拟思考题,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增强自学能力。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讨论,并加以总结,从而获得知识、训练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叫讨论法。
讨论法的模式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得出结论。
讨论法的特点是:通过对教师布置问题的讨论,可以分清是非、纠正错误、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讨论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主体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