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西方经济学学术史上对萨伊定律的全面批判始于凯恩斯,但凯恩斯的批判并不是基于萨伊定律的自身逻辑,这是西方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得以反击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根本原因。依据萨伊定律的自身逻辑,其根本缺陷在于忽略了人们对具体物质财富需要有限性的特征以及这种有限性与个人货币财富需要的无限性的矛盾,忽略了需要、需求的特性和收入水平、收入分配对需求的影响,因而使得萨伊定律的作用受到严格的局限。
关键词:萨伊定律;供给;需求;批判
中图分类号:F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01-0091-03
萨伊定律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定理的具体化,是新古典经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萨伊定律的看法不同是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与反对政府干预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保守主义经济学家和所谓的新新古典经济学家产生分歧的根源所在。因此,对萨伊定律的内容如何理解,既是我们对市场自发调节作用持何种看法的问题,也是我们对两大派别的经济学家及其思想持何种态度的问题,是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常青的经济学基本问题。
一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萨伊定律中,所以凯恩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也就集中在对萨伊定律的批判上。但是,如果我们站在二元经济国家的立场来看,凯恩斯的这种批判只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一元化的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而展开的批判。因此,凯恩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也只能是对市场作用完美性的批判。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和就业理论即使是正确的,其正确性也只能是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确性。
具体来说,凯恩斯本人对新古典经济学和萨伊定律的批判,是从市场的总体分析开始的,通过自己另立逻辑论证的起点——三大心理定律来论证市场的总需求不足进而导致资源的闲置和失业的产生,从而构成对市场作用的完美性和萨伊定律的直接否定①。显然,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批判并不是在萨伊的逻辑基础上展开的。凯恩斯的后继者们的分析则更深入一步,从市场作用的内在机制和内在过程分析市场作用的缺陷,相机抉择、微调政策、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等说法或理论就是在凯恩斯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这种分析方法和分析视角而得出的结论。
反政府干预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或保守主义经济学或新新古典经济学,如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学派对市场作用完美性的辩护,对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的批判或对凯恩斯主义对政府在市场中作用的主张的批判,是针锋相对的,是对市场内在的自动调节作用机制完美性的辩护或相对于政府作用的相对完美性的辩护,并不是在萨伊定律自身逻辑的基础上对萨伊定律的辩护。因为萨伊定律是以不存在需求的约束为前提的。而我们认为,对作为供给的目的——需求的变化规律和需要特性的忽视正是萨伊定律的致命缺陷。当然,我们的这一结论并不意味着市场内在作用机制分析的不重要。
二
鉴于萨伊定律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地位,因此我们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也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样,集中在对萨伊定律的批判上,构成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对萨伊定律批判的批判或弥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对萨伊定律批判的不足。具体来说,凯恩斯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对萨伊定律批判的缺陷在于他们并没有指出萨伊定律的根本缺陷,没有在萨伊定律的自身逻辑的基础上指出萨伊定律的不足或缺陷,更没有指出萨伊定律存在的条件以及这些条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存在性。
从实际社会情况来看,萨伊定律的作用真正得以充分发挥的社会倒是在过去的计划经济社会表现得最好,为什么呢?
首先,从萨伊定律的基本内容来看,它能告诉我们的就是供给会自行创造它自己的需求。我们要考虑的是,萨伊的这种说法或萨伊定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他或它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从表面上看,萨伊或萨伊定律好像告诉我们的是,经济发展的问题只会存在于供给方面,而不会存在于需求方面。实际上,萨伊定律是暗含地假设了需求或需要无穷大这样一个条件。它就像今天我们所了解的黑洞一样,来者不拒。事实果真如此吗?从我们的感觉上说,萨伊的这一暗含假设似乎没错,因为一直到今天为止,西方经济学也一直是作这样的假设或作为不证自明的公理存在来看待需要②。虽然今天的西方经济学并没有明确地说过需求的无穷大,但在需求理论中也没有明确地论证过市场需求的有限性,供给的增加进而收入的增加总是可以导致需求的增加,除少数的劣等品例外。所以,西方经济学在事实上也同样地假定了需求的无限大,只要有供给。由此可见萨伊定律影响的深远性。如果说需要或需求的确是无穷大的,那么,笔者赞同经济发展的问题只存在于供给方面的说法。但是,这样的假设真的对吗?符合实际情况吗?如果正确,有没有存在的条件呢?
从总体上看,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因而人类的需要也是无止境的,但这仅仅是从人类需要的总体或加总来说是这样的,具体到对某一物品,则人或人类的需要都是有限度的,而不是无止境的,这一结论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作保证。因此,萨伊定律的致命缺陷在于忽视了人们的需求或需要的特性分析,这就是即使我们从需要而不是从需求的角度出发来看,人们对任一某种具体产品的需要在某一时期内都是有限度的,而不是无限的。同时,人们对某个行业或某个产业的发展需要也是有限度的,而不是无限的。从需求而不是需要的角度来说,则更是如此。因此,萨伊认为任何无条件的供给——包括某种产品的供给、某行业的供给甚至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供给,都会形成相应的需求自然是不正确的,尤其是当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前景感到不妙时,则更是如此。我们想顺带指出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多年发展停滞,其基本原因正在于原有产品市场需求的饱和,而与此相反的美国,却又正是因为新产品满足了人们的新需要或新需求,所以才有克林顿时代的经济奇迹和随后的泡沫破灭。这种发达国家中的一国停滞,一国快速发展的鲜明对照,似乎完美地说明了需要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特征。
上述分析无非说明,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新市场——指新的市场的开发如海外市场的新开拓,任何现有技术和产品的生产,在其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就不可能再保持原初的增长速度,任意的供给也就不再能够形成相应的需求。实际上,目前广为流传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也同样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③。当然,这两个生命周期理论所表明的产品和产业的衰退是由于新产品的替代、新产业的替代或转移所致。但这也恰恰导表明了产品、产业需求的有限性,因为如果需要或需求无限就不会有衰退或替代现象的发生。因此,一国要想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技术的发明和创新以及所需的制度环境的创新都是必须的。当然,这些发明和创新要能形成相应的产业,产品的出现时机必须符合人类需要的演变规律,如符合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萨伊定律把经济发展的问题放在供给方面时,我们不得不问,产品供给者供给产品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何在?既然市场中的产品供给者不是为了自己而生产产品,那么,这就是说,为市场生产或供给产品不是供给者的根本目的,而只是其实现根本目的的手段。既然如此,我们又怎么能够不问目的,而就对实现目的的手段作出某种性质的判断呢?可是,自萨伊定律产生以来,尤其是自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以来,人们已经无数次地批判了萨伊定律,可就是没人问供给者的目的是什么(注意,马克思是非常清楚地指出了这个目的,可西方的经济学家们一直没有深入分析此问题)人们不问,自然是因为人们都认为谁都知道这目的,是人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其实不然。从表面上看,回答这个问题的最直接答案是为了钱或货币或利润,这答案看起来不算错,但这只是从微观个体看是正确的答案。如果从整个社会来看,钱或货币归根到底只是一种虚拟的财富,其存在需要有基础,如果没有实物财富的支撑或能创造实物财富的物质生产能力的支撑,人们就不会要更多的货币(虽然经济国际化和外币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个矛盾)。那么,物质财富在人类社会中又是怎样存在着的呢?就个人对物质财富的需要而言,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个人需要的任一种物质财富的量都不是无穷尽的,这正如我们在上面已经表述的。在个人财富总量很大的时候,人们对物质形态财富的需要赶不上对货币形态财富的需要大,这是由长期条件下物质财富寿命的自然有限性和货币财富寿命的无限性以及这两种财富的流动性不同所决定的。显然,这意味着人类的这种财富需要的特性蕴藏着矛盾——一方面任何个人都需要越来越多的钱或货币乃至无穷,另一方面任何个人又都要求自己的钱或货币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性的物质保障,而同时每个人自己又都不愿而是愿望他人直接持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这种对物质财富需要而又不需要的矛盾意味着什么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更多的货币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交换或更多的市场需求,更多的市场需求意味着,他人有一定的货币收入,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对物质财富生产者的更多交换需要,但这只是物质财富生产者持有更多货币财富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而且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实现还必然要涉及社会收入分配的平均化程度问题。他人有一定的货币收入之所以是交换需要的必要条件,是因为有货币收入才有可能产生对商品的需求,但又不是必然产生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如果某种产品的市场供应已经比较饱和了,则多增加的供给就往往难以形成相应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越是小的商品,就越具有这样的特性。而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可以说比比皆是,这是因为人们对某种具体产品的需求甚至需要总是有限度的。即使是那些在市场上富有弹性的商品,随着供给的增加和价格的下降,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也会变得越来越小而导致继续增加的供给不能形成相应的市场需求。所以,因市场需求或需要的有限性,任何具体产品的市场供给都不可能是无限的,或者相应的市场供给并不总能形成相应的市场需求。在供给存在的条件下,只有在有货币收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才是交换存在的充分条件。
之所以说货币收入是交换的必要条件和在收入的基础上形成的交换需求是充分条件还必然要涉及到社会收入的平均化程度问题,这是因为,如果收入分配向少数人集中,则由于少数人对产品需要或需求的更加有限性,因而有限的交换规模也就更不可能使物质财富的生产者获得更多的货币财富,这样也就同时制约了物质财富的生产量或生产规模。而且,即使收入分配在社会成员间的平均化程度比较高,同时也能形成更大规模的交换,更好地满足物质财富生产者对货币财富的需要,但同样与我们在上一节的分析一样,由于人们对物质财富需要或需求的有限性而不可能使某种产品的生产可以无限供给。当然,上述结论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如果我们放宽这一条件,让时间变得无限长而供给结构不变,物质财富生产者似乎可以得到和累积起无限多的货币财富,可是无限多的货币财富以有限多种类的物质财富作保障或支撑,物质财富生产者还会需要这些没有足够多种类的物质保障的货币财富吗?显然不会。而且,即使时间无限长,物质财富生产者也需要这些没有足够多种类的物质保障的货币财富,但这样的经济已经没有增长速度了,同时,就业也不可能有任何增加。
上述分析,一方面从货币财富与物质财富的矛盾说明了人们对任何具体物质财富需要的有限性,进而供给的有限性;另一方面又从人们对具体商品需求的有限性进一步地说明了供给在需求制约下的有限性;与此同时,基于需求产生于收入,这表明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结构也同样导致供给的有限性。另外,也是更重要地说明,一个经济体如果要保持其经济持续地增长,就必须有新的发明和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产生,才能满足人们对无限多种类的物质财富的要求和无限多货币财富的需要,并由此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地增长和就业的不断增加。我们对萨伊定律的这一批判也为后来的刘易斯的无限资本积累越多越好有利于就业的观点的正确性提供了限制条件,而不是无条件的。那种简单地认为资本积累越多就越有利于就业的观点是没有考虑需求和收入制约作用的片面性正确的观点,已经完全忽视或忘记了市场存在的供求互动性特征,忘记了收入分配水平和结构或均平化程度对需求进而对供给的制约作用,单纯考虑供给或单纯考虑需求都不是对市场经济的考虑,因为有供有求才叫市场。
按刘易斯的看法,资本家应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并用于资本化的投资④,这意味着社会财富的两极化对刘易斯来说是必须的。当然,确实有这样的历史事实,如新中国、前苏联就是依靠对农民的剥夺和减少农民的消费来初步完成产业资本的积累。但我们的问题是,刘易斯的观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是正确的吗?难道真的是对就业的扩展和资本家积累更多的财富有利吗?难道资本家所追求的更多的货币财富可以在资本家之间通过交换物质财富来作保证吗?显然不能。同时,刘易斯的这种分配方式从根本上不利于更多的人有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从而不利于在技术发明和创新上持续地促进经济增长的实现,进而也就不可能生产更多的新产品、新财富来满足于人们对物质财富多样化的需要和为人们对货币财富的追求提供坚实的和多样化的物质基础,从而不利于吸引后续投资。
笔者认为拉美国家发展缓慢的原因就在于此,但上述矛盾的存在可以通过出口来减缓,并且出口至少在经济增长初期是有利于经济的腾飞启动。所以,笔者认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快速发展和成功,出口推动来弥补国内市场需求的不足是其重要原因。
再次,萨伊定律对需要或需求问题的忽略,还表现在如下方面:这就是他忽略了政治、军事事件的冲击、经济结构调整,还有如中国社会的转型等对消费需求的冲击以及对消费预期的影响,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使供给的发生而没有相应的需求与之对应。尤其是消费预期的变化,既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产生,也有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而物价的下降的影响,也是新古典经济学或经济学家们严重忽略的一个问题。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物价具有无限的伸缩性,可升可降,实际上,即使我们如新古典经济学家那样忽略物价随时间变化快慢的速度问题,物价下降的问题也不是如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可以无限下跌,物价的下降通常是有底线的,这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而这个成本通常又是由过去的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而不是由物价下降后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所决定的。在此情形下,如果物价下降到低于当初的生产成本,便会使企业陷于亏损境地而可能破产,而这将会进一步影响未来的需求、物价和就业,从而有可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状况。
三
从以上我们对萨伊定律的批判中,我们知道,无论供给和资本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有多重要,但它们始终只是手段,是为需求和需要服务的。需求和需要也有它们自己的特性,并不是空洞到以至于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的东西和概念。既然需求和需要有它们自己的特性和规律,作为为需求和需要服务的供给也就必然会受到这些特性和规律的约束。在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供给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重视需求和需要方面的问题,使得两者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共同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才是供求形成市场以及市场发展的本义所在。
注释:
①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年版,第19-207页。
② 关于人的需要的特性及其无穷大的结论,我们可以参见任意一本西方经济学教材。
③ 杨公朴等:《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6页。
④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责任编辑陈孝兵)
关键词:萨伊定律;供给;需求;批判
中图分类号:F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01-0091-03
萨伊定律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定理的具体化,是新古典经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萨伊定律的看法不同是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与反对政府干预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保守主义经济学家和所谓的新新古典经济学家产生分歧的根源所在。因此,对萨伊定律的内容如何理解,既是我们对市场自发调节作用持何种看法的问题,也是我们对两大派别的经济学家及其思想持何种态度的问题,是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常青的经济学基本问题。
一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萨伊定律中,所以凯恩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也就集中在对萨伊定律的批判上。但是,如果我们站在二元经济国家的立场来看,凯恩斯的这种批判只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一元化的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而展开的批判。因此,凯恩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也只能是对市场作用完美性的批判。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和就业理论即使是正确的,其正确性也只能是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确性。
具体来说,凯恩斯本人对新古典经济学和萨伊定律的批判,是从市场的总体分析开始的,通过自己另立逻辑论证的起点——三大心理定律来论证市场的总需求不足进而导致资源的闲置和失业的产生,从而构成对市场作用的完美性和萨伊定律的直接否定①。显然,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批判并不是在萨伊的逻辑基础上展开的。凯恩斯的后继者们的分析则更深入一步,从市场作用的内在机制和内在过程分析市场作用的缺陷,相机抉择、微调政策、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等说法或理论就是在凯恩斯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这种分析方法和分析视角而得出的结论。
反政府干预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或保守主义经济学或新新古典经济学,如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学派对市场作用完美性的辩护,对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的批判或对凯恩斯主义对政府在市场中作用的主张的批判,是针锋相对的,是对市场内在的自动调节作用机制完美性的辩护或相对于政府作用的相对完美性的辩护,并不是在萨伊定律自身逻辑的基础上对萨伊定律的辩护。因为萨伊定律是以不存在需求的约束为前提的。而我们认为,对作为供给的目的——需求的变化规律和需要特性的忽视正是萨伊定律的致命缺陷。当然,我们的这一结论并不意味着市场内在作用机制分析的不重要。
二
鉴于萨伊定律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地位,因此我们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也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样,集中在对萨伊定律的批判上,构成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对萨伊定律批判的批判或弥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对萨伊定律批判的不足。具体来说,凯恩斯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对萨伊定律批判的缺陷在于他们并没有指出萨伊定律的根本缺陷,没有在萨伊定律的自身逻辑的基础上指出萨伊定律的不足或缺陷,更没有指出萨伊定律存在的条件以及这些条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存在性。
从实际社会情况来看,萨伊定律的作用真正得以充分发挥的社会倒是在过去的计划经济社会表现得最好,为什么呢?
首先,从萨伊定律的基本内容来看,它能告诉我们的就是供给会自行创造它自己的需求。我们要考虑的是,萨伊的这种说法或萨伊定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他或它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从表面上看,萨伊或萨伊定律好像告诉我们的是,经济发展的问题只会存在于供给方面,而不会存在于需求方面。实际上,萨伊定律是暗含地假设了需求或需要无穷大这样一个条件。它就像今天我们所了解的黑洞一样,来者不拒。事实果真如此吗?从我们的感觉上说,萨伊的这一暗含假设似乎没错,因为一直到今天为止,西方经济学也一直是作这样的假设或作为不证自明的公理存在来看待需要②。虽然今天的西方经济学并没有明确地说过需求的无穷大,但在需求理论中也没有明确地论证过市场需求的有限性,供给的增加进而收入的增加总是可以导致需求的增加,除少数的劣等品例外。所以,西方经济学在事实上也同样地假定了需求的无限大,只要有供给。由此可见萨伊定律影响的深远性。如果说需要或需求的确是无穷大的,那么,笔者赞同经济发展的问题只存在于供给方面的说法。但是,这样的假设真的对吗?符合实际情况吗?如果正确,有没有存在的条件呢?
从总体上看,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因而人类的需要也是无止境的,但这仅仅是从人类需要的总体或加总来说是这样的,具体到对某一物品,则人或人类的需要都是有限度的,而不是无止境的,这一结论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作保证。因此,萨伊定律的致命缺陷在于忽视了人们的需求或需要的特性分析,这就是即使我们从需要而不是从需求的角度出发来看,人们对任一某种具体产品的需要在某一时期内都是有限度的,而不是无限的。同时,人们对某个行业或某个产业的发展需要也是有限度的,而不是无限的。从需求而不是需要的角度来说,则更是如此。因此,萨伊认为任何无条件的供给——包括某种产品的供给、某行业的供给甚至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供给,都会形成相应的需求自然是不正确的,尤其是当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前景感到不妙时,则更是如此。我们想顺带指出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多年发展停滞,其基本原因正在于原有产品市场需求的饱和,而与此相反的美国,却又正是因为新产品满足了人们的新需要或新需求,所以才有克林顿时代的经济奇迹和随后的泡沫破灭。这种发达国家中的一国停滞,一国快速发展的鲜明对照,似乎完美地说明了需要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特征。
上述分析无非说明,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新市场——指新的市场的开发如海外市场的新开拓,任何现有技术和产品的生产,在其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就不可能再保持原初的增长速度,任意的供给也就不再能够形成相应的需求。实际上,目前广为流传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也同样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③。当然,这两个生命周期理论所表明的产品和产业的衰退是由于新产品的替代、新产业的替代或转移所致。但这也恰恰导表明了产品、产业需求的有限性,因为如果需要或需求无限就不会有衰退或替代现象的发生。因此,一国要想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技术的发明和创新以及所需的制度环境的创新都是必须的。当然,这些发明和创新要能形成相应的产业,产品的出现时机必须符合人类需要的演变规律,如符合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萨伊定律把经济发展的问题放在供给方面时,我们不得不问,产品供给者供给产品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何在?既然市场中的产品供给者不是为了自己而生产产品,那么,这就是说,为市场生产或供给产品不是供给者的根本目的,而只是其实现根本目的的手段。既然如此,我们又怎么能够不问目的,而就对实现目的的手段作出某种性质的判断呢?可是,自萨伊定律产生以来,尤其是自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以来,人们已经无数次地批判了萨伊定律,可就是没人问供给者的目的是什么(注意,马克思是非常清楚地指出了这个目的,可西方的经济学家们一直没有深入分析此问题)人们不问,自然是因为人们都认为谁都知道这目的,是人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其实不然。从表面上看,回答这个问题的最直接答案是为了钱或货币或利润,这答案看起来不算错,但这只是从微观个体看是正确的答案。如果从整个社会来看,钱或货币归根到底只是一种虚拟的财富,其存在需要有基础,如果没有实物财富的支撑或能创造实物财富的物质生产能力的支撑,人们就不会要更多的货币(虽然经济国际化和外币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个矛盾)。那么,物质财富在人类社会中又是怎样存在着的呢?就个人对物质财富的需要而言,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个人需要的任一种物质财富的量都不是无穷尽的,这正如我们在上面已经表述的。在个人财富总量很大的时候,人们对物质形态财富的需要赶不上对货币形态财富的需要大,这是由长期条件下物质财富寿命的自然有限性和货币财富寿命的无限性以及这两种财富的流动性不同所决定的。显然,这意味着人类的这种财富需要的特性蕴藏着矛盾——一方面任何个人都需要越来越多的钱或货币乃至无穷,另一方面任何个人又都要求自己的钱或货币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性的物质保障,而同时每个人自己又都不愿而是愿望他人直接持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这种对物质财富需要而又不需要的矛盾意味着什么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更多的货币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交换或更多的市场需求,更多的市场需求意味着,他人有一定的货币收入,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对物质财富生产者的更多交换需要,但这只是物质财富生产者持有更多货币财富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而且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实现还必然要涉及社会收入分配的平均化程度问题。他人有一定的货币收入之所以是交换需要的必要条件,是因为有货币收入才有可能产生对商品的需求,但又不是必然产生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如果某种产品的市场供应已经比较饱和了,则多增加的供给就往往难以形成相应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越是小的商品,就越具有这样的特性。而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可以说比比皆是,这是因为人们对某种具体产品的需求甚至需要总是有限度的。即使是那些在市场上富有弹性的商品,随着供给的增加和价格的下降,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也会变得越来越小而导致继续增加的供给不能形成相应的市场需求。所以,因市场需求或需要的有限性,任何具体产品的市场供给都不可能是无限的,或者相应的市场供给并不总能形成相应的市场需求。在供给存在的条件下,只有在有货币收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才是交换存在的充分条件。
之所以说货币收入是交换的必要条件和在收入的基础上形成的交换需求是充分条件还必然要涉及到社会收入的平均化程度问题,这是因为,如果收入分配向少数人集中,则由于少数人对产品需要或需求的更加有限性,因而有限的交换规模也就更不可能使物质财富的生产者获得更多的货币财富,这样也就同时制约了物质财富的生产量或生产规模。而且,即使收入分配在社会成员间的平均化程度比较高,同时也能形成更大规模的交换,更好地满足物质财富生产者对货币财富的需要,但同样与我们在上一节的分析一样,由于人们对物质财富需要或需求的有限性而不可能使某种产品的生产可以无限供给。当然,上述结论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如果我们放宽这一条件,让时间变得无限长而供给结构不变,物质财富生产者似乎可以得到和累积起无限多的货币财富,可是无限多的货币财富以有限多种类的物质财富作保障或支撑,物质财富生产者还会需要这些没有足够多种类的物质保障的货币财富吗?显然不会。而且,即使时间无限长,物质财富生产者也需要这些没有足够多种类的物质保障的货币财富,但这样的经济已经没有增长速度了,同时,就业也不可能有任何增加。
上述分析,一方面从货币财富与物质财富的矛盾说明了人们对任何具体物质财富需要的有限性,进而供给的有限性;另一方面又从人们对具体商品需求的有限性进一步地说明了供给在需求制约下的有限性;与此同时,基于需求产生于收入,这表明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结构也同样导致供给的有限性。另外,也是更重要地说明,一个经济体如果要保持其经济持续地增长,就必须有新的发明和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产生,才能满足人们对无限多种类的物质财富的要求和无限多货币财富的需要,并由此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地增长和就业的不断增加。我们对萨伊定律的这一批判也为后来的刘易斯的无限资本积累越多越好有利于就业的观点的正确性提供了限制条件,而不是无条件的。那种简单地认为资本积累越多就越有利于就业的观点是没有考虑需求和收入制约作用的片面性正确的观点,已经完全忽视或忘记了市场存在的供求互动性特征,忘记了收入分配水平和结构或均平化程度对需求进而对供给的制约作用,单纯考虑供给或单纯考虑需求都不是对市场经济的考虑,因为有供有求才叫市场。
按刘易斯的看法,资本家应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并用于资本化的投资④,这意味着社会财富的两极化对刘易斯来说是必须的。当然,确实有这样的历史事实,如新中国、前苏联就是依靠对农民的剥夺和减少农民的消费来初步完成产业资本的积累。但我们的问题是,刘易斯的观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是正确的吗?难道真的是对就业的扩展和资本家积累更多的财富有利吗?难道资本家所追求的更多的货币财富可以在资本家之间通过交换物质财富来作保证吗?显然不能。同时,刘易斯的这种分配方式从根本上不利于更多的人有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从而不利于在技术发明和创新上持续地促进经济增长的实现,进而也就不可能生产更多的新产品、新财富来满足于人们对物质财富多样化的需要和为人们对货币财富的追求提供坚实的和多样化的物质基础,从而不利于吸引后续投资。
笔者认为拉美国家发展缓慢的原因就在于此,但上述矛盾的存在可以通过出口来减缓,并且出口至少在经济增长初期是有利于经济的腾飞启动。所以,笔者认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快速发展和成功,出口推动来弥补国内市场需求的不足是其重要原因。
再次,萨伊定律对需要或需求问题的忽略,还表现在如下方面:这就是他忽略了政治、军事事件的冲击、经济结构调整,还有如中国社会的转型等对消费需求的冲击以及对消费预期的影响,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使供给的发生而没有相应的需求与之对应。尤其是消费预期的变化,既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产生,也有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而物价的下降的影响,也是新古典经济学或经济学家们严重忽略的一个问题。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物价具有无限的伸缩性,可升可降,实际上,即使我们如新古典经济学家那样忽略物价随时间变化快慢的速度问题,物价下降的问题也不是如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可以无限下跌,物价的下降通常是有底线的,这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而这个成本通常又是由过去的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而不是由物价下降后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所决定的。在此情形下,如果物价下降到低于当初的生产成本,便会使企业陷于亏损境地而可能破产,而这将会进一步影响未来的需求、物价和就业,从而有可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状况。
三
从以上我们对萨伊定律的批判中,我们知道,无论供给和资本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有多重要,但它们始终只是手段,是为需求和需要服务的。需求和需要也有它们自己的特性,并不是空洞到以至于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的东西和概念。既然需求和需要有它们自己的特性和规律,作为为需求和需要服务的供给也就必然会受到这些特性和规律的约束。在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供给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重视需求和需要方面的问题,使得两者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共同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才是供求形成市场以及市场发展的本义所在。
注释:
①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版年版,第19-207页。
② 关于人的需要的特性及其无穷大的结论,我们可以参见任意一本西方经济学教材。
③ 杨公朴等:《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6页。
④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责任编辑陈孝兵)